萧乾的创作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1)

一、“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的创作历程 (1)

二、“心中唯有祖国和弱者”:

萧乾报告文学的基本主题 (7)

三、“特写实际上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导”:

萧乾报告文学的艺术特色 (9)

(一)“真实对特写比什么都更为重要” (9)

(二)“我的特写基本上是用文字从事的素描与写生” (11)

(三)“艺术加工主要是在剪裁上” (13)

结语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 (17)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萧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耐人寻味的人物。他早年出身寒微,自幼失怙,靠半工半读,挣扎着求学。在大学读书时他就陆续发表了一些小说、散文,跻身于30年代“京派作家”的行列。大学毕业后萧乾即进入《大公报》,开始了职业记者的生涯,并先后到伦敦大学、剑桥大学任教、读书,同时以《大公报》驻欧记者的身份发表大量的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独具特色的报道,从而名噪一时。建国前,萧乾谢绝了剑桥大学的邀请回到了祖国。短暂的新生活之后,由于特定的时代原因,他被划成了右派,从此在文坛上销声匿迹了二十余年。古稀之年的萧乾终于得以昭雪,重又焕然操觚,发表了大量文学回忆文章和译著,并以耄耋之龄与文洁若开始了《尤利西斯》的翻译工作。直到本世纪的最后一年,萧乾带着未能全部完成的遗憾溘然长逝。

巴金认为萧乾是他的朋友中“最有才气”〈1〉的三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教授也称其为现代文坛的“文学奇才”〈2〉。的确,萧乾作为作家、记者、编辑、文学翻译家,他所表现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但是记者的职业、独特的经历和那个时代急剧变化的历史风云,把萧乾塑造成了一个杰出的“为人生”的作家,使他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殊异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特写报告,即报告文学〈3〉。虽然这些报告文学并非是萧乾在文坛上唯一的成就,但却使他的创作和人生放射着耀眼的异彩。第一,萧乾从事报告文学的时间很长,横跨现、当两代文学史,其作品在国内外产生过较为广泛的影响;第二,他是一个记者出身的作家,其创作不仅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而且体现着“记者文学”的共同特征;第三,他三十年代的作品与当今时尚的报告文学相比,风格迥异,自成一家,别具丰姿。研究萧乾的创作道路和报告文学作品,评析萧乾在文学上的独特贡献,对于回顾我国报告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是大有裨益的。

一.“未带地图的旅人”〈4〉:萧乾的创作历程

萧乾1909年出生于北京的城市平民家庭,幼而失怙,“跟着妈妈到处寄居”〈5〉,渡过了辛酸的童年。他织过地毯,送过牛奶,靠艰难的半工半读勉强维持着非正规的基础学业。1926年萧乾因参加北京崇实中学的CY组

织而被捕,后被学校保释。1930年,他考入燕京大学英文系并开始向报刊投稿。1933年开始在《水星》、《国闻周报》及《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小说、散文。到1938年短短五年间,萧乾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灰烬》,长篇小说《梦之谷》和散文集《小树叶》等。这些小说、散文,多半取材于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和见闻,其中有对自己童年寄人篱下的生活的回顾,有对社会底层的“弃妇、洋车夫、老家人和受人歧视的孩子形象”的刻划,还有一部分反映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收买灵魂”麻痹人们思想的现象。现代文学创作中接触帝国主义宗教侵略这一主题的尚不多见。萧乾创作这些小说时能博取各种文学流派的长处,却不“当它的奴隶”。作者善写人,把旧社会中各阶层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心理活动,描摹得栩栩如生;也娴于写景,如对旧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绘声绘色,像一幅目不暇给的北国故都风情画。小说在艺术构思上也比较讲究,情节紧凑缜密,笔墨恰到好处,篇幅不太长,却有较大的容量。作家沈从文对这些作品极为欣赏,“觉得很好”,赞誉其“生气勃勃、勇敢结实”〈6〉。

萧乾从1936年起,把主要精力逐渐转移到报告文学的写作上。这一转就是四十余年。萧乾的创作体裁的转变,绝非偶然。萧乾在执笔创作之日起就主张写实,他认为“伟大的作品在实质上多是自传的”,“在文坛上有成就的人也莫不是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接近”〈7〉。他早期的作品也都带有自叙传的性质,在写过自己的经历、生活、感受并收获了累累硕果之后,萧乾感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太浅”,“无知”,“对人性、对社会没有较深刻的理解”,“极难写出忠于时代”的作品,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就,因此他决定选择“接触人生最广泛的”、“跑江湖的旅行记者”,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他设想以记者这一职业,先“扩展自己生命的天际线”,而把小说创作作为“最终鹄的”;即使将来写不成小说,“至少在这大时代里,我曾充了一员消息的传达者”,把经历中有价值的东西,随时“报告给大众”〈8〉。于是在大学的最后两年,萧乾由英文系转到了新闻系。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教师是讲授“特写”课程的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最使他受启发的是斯诺关于新闻和文学关系的精辟论述。斯诺认为新闻和文学并不是两码事,新闻是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斯诺常常讲起著名作家狄更斯、萧伯纳早年的记者生涯,强调要当一个好记者就必须有较好的文学修养,而记者可以了解多种多样的人生,这种经历会使创作更具有现实感。在斯诺的启发下,萧乾发现了一条

沟通文学和新闻的理想桥梁——特写(报告文学)。它既是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新闻,又是以新闻事件为题材的文学。对于立志写小说的萧乾来说,它不仅是一种从生活中收集小说素材的方法,也是锻炼自己文字写生功力的途径。1934年,萧乾在大学暑假期间,乘坐货车在平绥线上考察了塞外风貌,并写下了他平生第一篇报告文学《平绥道上》,登在《国闻周报》上(1979年把题目改为《平绥琐记》)。这是萧乾写旅行报告文学的开始。萧乾的出手之作,便显示了他善于勾描人生的才能。1935年,萧乾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他向大公报社长胡霖提出了想广泛接触社会的要求,得到同意后,兼任了该报的旅行记者。

从1935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是萧乾记者生涯的早期阶段。1935年,他怀着“采访人生”的夙愿,来到了山东和苏北的灾区,翔实而具体地报道了因黄河泛滥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在他所写的这一组文章中,《流民图》有着重大影响。这篇作品以1935年秋到1936年初春黄河泛滥时山东农村的生活状况为背景,塑造了“流民”的群像,描述了灾民的悲惨生活际遇,也用含蓄、曲折、隐密的笔致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在水政与赈灾中的种种骗局,表现了作者的正义与良知。《流民图》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萧乾早期的报告文学作品,虽然现实感很强,但由于过多地关注下层人们悲惨的苦难的生活,从而使这一时期的作品被一种抑郁低沉的调子所笼罩。即使在描绘山水的《雁荡山》等作品中,亦有人世的困扰与艰难。正如作者所说:“对那段黑暗的日子,我从不曾粉饰过。主观上,我一直站在受难者一边,用文字把他们的苦难忠实地记录下来。然而,我没有看到一个不会有苦难的新天地。因此,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片哀吟而己。”〈9〉这既是作者深刻的自我剖析,也可视作对其早期作品的一个概括描述。

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的报告文学写作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萧乾在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的旗帜下,改变了前一阶段郁闷的笔调,怀着为被蹂躏的同胞呼喊和向黑暗进攻的真挚情感,一方面歌颂了劳动群众、爱国知识分子和国民党下层官兵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一方面,也揭露了国民党统治集团限制群众抗日,打击抗日力量的行径。这一阶段,他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较大成功的作品有《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一个爆破大队长的自白》、《林炎发入狱》、《湘黔道上》等篇。写于1939年的《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中,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西南人民为建成这一工程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