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预期的衡量与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预期的衡量与影响因素
通胀预期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现实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金融政策以及公众对相关政策的信赖程度等
通胀预期的定义及形成
据《中国金融》报道一般来讲,预期就是对经济变量未来值的预测,通胀预期就是指经济行为者对未来通货膨胀水平的一种估计或推断。

在货币经济中,各个经济行为者的通胀预期会对当前需求和供给决策产生作用,并以各种方式影响价格总水平。

比如工人会将预期的通胀率反映到工资谈判中,可能导致工资和物价水平的上涨;企业在给产品定价时,也会考虑未来通胀的发展趋势,从而影响当期价格总水平。

通胀预期有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之分。

适应性预期,即预期是基于过去经验所形成,预期将随时间推移缓慢变化。

由于经济主体存在通货膨胀适应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胀和失业替代关系至少在短期内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

理性预期学派提出,经济行为者将最大限度地利用可获得的信息,消除产生预期误差的系统性来源,避免为预期误差付出高昂的代价,即经济行为者对未来通胀的预期是理性的。

基于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即使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也是垂直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无论在短期和长期,对实际产出都没有效果。

不完美理性预期是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的混合,它反映了经济行为者在信息不完全、分析判断能力有限情况下综合考虑历史数据和各种信息而形成的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各国中央银行普遍使用不完美理性预期来指导计量经济模型的开发和建设。

现实地看,通胀预期同时具有“瞻前顾后性”、“粘性”和“加速性”三大特征。

“瞻前顾后性”指通胀预期的形成既与预期者的以往通胀经历有关,又与他们对当前形势的前瞻判断分不开。

“粘性”指通胀预期形成后的变化过程比较缓慢。

除“瞻前顾后性”和“粘性”外,通胀预期还具有“加速性”特征。

即在特定条件下(如物价上涨程度超过最近一次通胀的最高值或政府承诺过的目标值),通胀预期会因此加速。

“加速性”意味着公众或企业在作出通胀预期决定时是不完全理性的。

“加速性”还能使通胀预期成为实际通胀的独立原因。

认识到通胀预期的上述三个特征,对通胀预期管理有重要意义。

通胀预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通过菲利普斯曲线或总供给曲线,与经济周期波动相联系;二是预期通货膨胀将导致名义和实际利率水平之间的差别,由于实际利率直接影响储蓄和投资决策,名义利率反映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机会成本,所以通胀预期将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均衡水平。

通胀预期的衡量方法
虽然已经过去40多年,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共同提出的预期研究方法仍然是当前分析通货膨胀的主流方法。

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都指出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预期通货膨胀对工资率决定的影响,事实上工人还会要求对预期通货膨胀进行补偿。

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卢卡斯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解释,并进一步指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方式转变会使公众预期发生变化进而对实际通胀水平产生影响。

在过去的30年里,多数经济学家使用预期理论来解释通货膨胀,各国央行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管理通胀预期,并且在通胀预期理论基础上产生了基于通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

虽然本轮经济危机暴露出通胀目标制存在的种种不足,但是它仍然在各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衡量通胀预期的指标主要有:
一是债券-股票收益差。

债券获得固定的名义收入,股票则获得按不变实际收益率计算的红利(即红利通常和通货膨胀一起增长),因此如果通胀预期提高,其他条件不变时,与股票相比,债券吸引力要低得多。

二是利用通胀指数类债券价格衡量。

通胀指数债券是本金和利息的到期支付随着通胀指数的变化而调整的债券,其价格可充分反映投资者的通胀预期。

如英国从通胀挂钩债券提取通胀预期;美联储以通胀保护债券(TIPS)与国债收益率之差表示预期通胀率;法国从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和欧洲地区消费物价调和指数(HICPXT)挂钩的通胀保护债券的差异中提取通胀预期信息。

此外,通胀指数化债券掉期交易的价格波动也可作为通胀预期衡量的参考因素。

三是贷款利率。

人们普遍认为,在资金贷放期内,如果有一个预期的通胀率,则放贷方会把这个预期通胀率加在原有的利率上,借款方也愿意比以往多付点利息。

但实际情况比这更复杂,主要是:利率本身也可以影响通胀预期;利率还受到利润率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而这两者与通胀关系密切;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利率的提高赶不上物价的上升,说明仅凭利率远不能解释通胀预期。

四是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差异。

由于对通货膨胀加速的预期会引申出利率提高的预期,因此,借款者在利率上升之前希望得到长期贷款,放款者则偏爱短期贷款,从而在预期的更高利息率出现时避免未到期贷款的利息损失,并把这笔钱再按新利率贷放出去。

所以,相对于短期利率来讲,通胀上升预期更有助于提高长期利率。

收益率曲线的水平和斜率都包含了对通胀预期的信息。

债券收益率曲线是由不同期限,但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赋特性的债券收益率连接而成的曲线。

它描述了在不同的时点上,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率水平、风险溢价程度。

短期利率反映了当前通货膨胀水平和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中长期利率则反映了对未来通货膨胀水平的预期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

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的“预期”理论和流动性溢价理论,长期利率是由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决定的,同时期限较长的债券往往要求对长期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给予补偿。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也就是说,长期债券的收益要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

倾斜的程度取决于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利差。

利差反映了长期利率的变化趋势,包含了未来真实利率和未来通胀预期的内容。

五是景气调查数据。

即可以直接对消费者、企业或其他微观经济主体的通胀预期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趋势性的结果,比如英格兰银行的月度通胀意向调查以及欧央行的商业和消费者调查;也可以是对专业人士的通胀预期量化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比如美国的LivingstonCPI、GDP、失业率等18个经济变量的预期调查。

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分析
通胀预期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现实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过去通货膨胀率的持续时间、当前的经济形势、当前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以及公众对相关政策特别是对货币政策的信赖程度等。

一般来说,现实的通货膨胀率越高,通胀预期就越高;通货膨胀的持续时间越长,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就越高。

而且,高通货膨胀还会导致通胀预期的高度不确定。

此外,通胀预期通常还受到货币政策透明度、中央银行独立性、中央银行控制通货膨胀的历史记录等因素的影响。

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利率变动的影响。

由于投资规模取决于投资预期报酬率和利率的比较,只有预期报酬率大于利率的投资才是有利可图的。

当利率降低时,预期报酬率大
于利率的投资机会就会增多,投资需求增大,在潜在产出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过快增长的投资需求必然拉高价格水平;反之,当利率提高时,投资需求也将减少,社会总需求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人们的通胀预期。

此外,利率作为使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即货币需求)等于现有货币存量(即货币供给)的价格,当利率低于均衡水平时,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将超过现有的货币供给量;反之,利率若高于均衡水平,则有一部分货币会成为多余,因此利率更多地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因此,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利率也会通过反映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通胀预期。

汇率波动的影响。

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其实际汇率存在升值趋势,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创新高也反映了这一规律。

根据汇率理论,实际汇率的升值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名义汇率升值,另一种是通过通货膨胀的形式实现。

而实际汇率是经过通胀调整过的汇率,所以如果名义汇率不升值,就会产生国内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如果要想抑制通货膨胀,就得让名义汇率升值。

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中美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外向型经济的特点使得汇率波动对国内通胀预期的影响不可忽视。

劳动力成本因素。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过快上涨、企业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

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上涨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产品数量减少,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进而提高人们的通胀预期。

一国经济通常根据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而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如果不同部门内的货币工资增长率都与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相一致,则价格水平便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然而现实中的情况是,各部门往往要求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而非仅以本部门的劳动生产增长率来衡量,由于这一因素,全社会货币工资的
整体增速常常向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部门的工资增速看齐,其结果是工资出现上涨趋势,劳动力成本往往上升,一旦人们意识到这一情况,通胀预期会迅速提高。

管制价格的放松。

我国正处于改革转轨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包括重要资源产品在内的一些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由于资源配置机制仍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来提高效率,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仍然存在不平衡:在一些部门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另外一些部门如能源、公共服务部门的发展却严重滞后,形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发展滞后部门的市场化改革经常是伴随着价格管制的放松,这种明显的转轨经济特点使我国的通胀预期形成因素较发达经济体更为复杂,也更具中国特色。

当前我国的水、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都面临进一步改革的压力,同时由于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价格改革对困难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影响较大。

而投资率较高、资源消耗比重大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上游产品价格也更易受国际初级产品变化冲击,因此管制价格的改革过程也往往引起人们通胀预期的改变。

资本市场的影响。

我国资产市场相对不成熟以及居民对金融资产需求逐渐增加的特点对通胀预期同样产生影响。

股票等资产价格波动主要通过影响消费与投资,间接影响物价水平,进而影响通胀预期。

从理论上讲,一方面,股票等资产价格的上涨有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另一方面,资产价格过分上涨,也会推动短期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

与此类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同样会强化一般消费品价格上涨的预期。

而即使消费品价格相对稳定,
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往往使金融杠杆率超出合理审慎水平,也足以引起人们对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忧。

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随着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流动性释放,过多的货币最终必然体现为价格水平的上涨。

从目前情况看,通胀预期主要来自于大量的货币投放,特别是货币信贷超投放形成的流动性充裕格局,直接推高了居民和企业的通胀预期。

全球主要央行为应对金融海啸注入的巨额流动性、欧美央行为降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支撑脆弱的经济复苏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大量热钱涌入释放的流动性,导致了通胀预期的上升。

通胀历史和当前状况的影响。

对通胀预期的相关研究表明,不少经济行为者将上一期的通货膨胀率视为当期通货膨胀率,觉得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数;部分经济行为者不仅考虑上期的通货膨胀率而且还要考虑上上期的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趋势;还有一些经济行为者是将所有信息汇集起来之后对未来通胀做一个预期。

因此通胀的历史、当前状况和影响未来物价变化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经济主体对未来通胀的预期。

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对任何国家来讲,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对我国而言,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很快,但回升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对外依赖性强,这种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会很快体现为价格上涨的压力,比如国际大宗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毫无疑问将加剧通胀预期。

通胀预期与价格走势的关系
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原因,景气调查数据相对而言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通胀预期程度。

人民银行通过对5000户企业、储户和银行家调查数据合成居民、企业家和银行家价格预期指数来阐述我国的通胀预期变动情况。

实证分析显示,居民、企业家和银行家价格预期普遍超前于价格变动约1个季度,是预测价格走势的良好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