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构建
1城乡发展一体化
以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经历萌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和谐阶段4个阶段。城乡一体化萌芽阶段是确保农产品数量稳定增加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是实现农产品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与加工,改变原始农产品用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阶段;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阶段是农业生产进入自我监控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全程可视生产阶段;城乡一体化和谐阶段是实现包括农业在内的与第2、第3产业合作、协调、互助、共赢发展,进入以农业发展为主体的服务业快速发展阶段。
2农业现代化理论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4个阶段的划分,结合已有学者的研究与农业现代化的实际发展过程,本研究将农业现代化理论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1个目标层,4个子系统层,22个一级指标。目标层用来反映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4个子系统层包括农业机械化理论指标、农业工业化理论指标、农业智能化理论指标和观光农业理论指标。具体的分级指标如下。
2.1农业机械化理论指标设置
其包括:(1)农业生产集约化指标。用来反映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节约程度。既节省劳动力,又能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2)农业生产规模化指标。用来反映农业生产的集合程度,有利于将种植相同农产品的农户结合,形成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机设备的农业生产效率。(3)人力资源配置指标。用来反映劳动力的合理分配效率,将节省的劳动力从事不同行业,可以是学习农业知识,或者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等。(4)农机销售建设指标。直接反映机械设备的购买使用情况,为农业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便捷。(5)农机维修指标。反映农机维修技术服务范围的扩大,即引进农机技术人员,提高农机的使用寿命。(6)机油系统指标。反映提供给农村的便捷程度,为农机使用者解决了“巧媳妇无米之炊”的困境,使城乡建立燃油共享平台。(7)农机操作人员培训指标。反映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推广程度,提高了农民的农机操作技能,也扩大了农业技术学校的普及率,有利于增强农村的教育机构建设,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
2.2农业工业化理论指标设置
其包括:(1)农产品加工指标。用来反映农产品加工的种类及数量。农产品加工品种多样性越高,其农业生产的可塑性越强,更有利于扩大原始农业生产的附加值,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更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线,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销售利润,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也容易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农产品技术人员等级指标。用来反映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从事不同农业生产环节需要不同的生产技能,农产品生产技术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越高,农产品的加工速率越快,劳动力相
对减少,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企业扩大加工规模。(3)农产品加工科研成果指标。主要指研发新的农产品品种、新的生产加工技术或者生产线。新产品既有利于开发新的销售市场,吸引新的客户群;研发新的生产加工技术与生产线可增加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品质与产量,增加工业化农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比值。(4)农产品营销模式指标。用来反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及销售范围,农产品营销模式可以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具体衡量指标[4]。采取农产品低价进入市场或者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等策略拓宽销售渠道,根据不同类型的农产品采取分类营销策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速度,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在行业的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
2.3农业智能化理论指标设置
其包括:(1)农业物流选址方式指标。用来反映农业物流的服务水平与覆盖范围,农业物流应建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附近,增加农产品产业链的聚合力,扩大农村企业的建设范围,转变农民的生产理念。加快农村生产由第1产业向2,3产业的扩展速度[5]。(2)农业运输管理指标。用来反映农业管理水平。农业物流企业建在农村,除了需要搬运与运输人员外,还需要配备管理人员,既促进了城市管理人员到农村服务,也有利于促进农民学习管理知识,逐步掌握管理技能,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3)农业交易市场指标。用来反映农业的生产量与交易量。农业物流的创建需要为其提供运输产品,而农业交易市场的建立满足了农业物流的需求,在农村形成的农贸市场,集中农村农产品的同时也积聚了农村的智慧。(4)农超对接农产品订单生产指标。直接反映农产品在超市中的需求量,间接反映农产品的储备量。订单生产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风险,农民进行有目的农业生产。根据市场波动规律储备相应的农产品,调节农产品的供给状况,平抑农产品市场价格,降低农民的种植风险。(5)农超对接农产品检验标准指标。用来反映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订单生产的农产品运送到指定超市,直接生产或经过加工的农产品通过检验方可进入超市,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减轻了质检部门的工作力度。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增强超市的信誉度,有利于超市更好的发展。(6)农业信息对称理论指标。可以用农业物联网覆盖范围或者农产品溯源系统来反映。农业物联网覆盖范围,用来反映农业信息普及的范围,物联网覆盖面积的扩大,在为农民提供种植与生产信息的同时,也将农村的农业种植与生产情况及时传递出来[6]。资源共享、信息对称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产品溯源系统用来反映农产品食品安全系数,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程信息,每个最终消费农产品都有相应的追踪系统源,既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透明度,又保证了农产品质量,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的绿色食品。
2.4观光农业理论指标设置
其包括:(1)公共交通设施指标。用来反映农村与城市的交流速度,公共交通设施覆盖范围面积的扩大,增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2)农产品超市覆盖指标。用来反映特色农产品的推广程度,农产品超市扩建速度的加快,以及公共交通设施的覆盖范围的增加,加快了特色农产品的推广速度,增强了特色农产品的影响
范围,提高农村特色种植的知名度,鼓励农村从事更多新产品种植,加快特色农业发展。(3)餐饮业服务等级指标。用来反映观光游客对农村生活习惯的适应性,根据观光农业的地域优势,提供不同风格的餐饮酒店,不仅提供本地的特色美食,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当地的餐饮市场,既有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加快了城乡融合。(4)娱乐场所建设指标。用来反映观光游客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娱乐场所的增加,延长了观光游客在农村的置留时间,丰富游客休闲方式的同时,也增进城乡文化的交融。(5)住宿环境种类分级指标。用来反映农村提供给观光游客的服务水平,作为餐饮与娱乐的配套设施,住宿设施也应该提供不同的服务档次,满足观光客户的不同需求,吸纳更多的观光游客,增加农村的第3产业收入[7]。
3农业现代化理论指标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用分析
3.1农业机械化理论指标体系主要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萌芽阶段的形成
农业机械化理论指标包括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人力资源配置、农机销售建设、农机维修、机油系统和农机操作人员培训7个一级理论指标,它们之间有其内在的关联。农业机械化形成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农业机械化产生的辐射效果就是增加了农业机械的销售量,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机械维修与机油设施的刚性需求,同时需要有大量的农机操作人员配套,农机培训机构也随之产生,形成了一个围绕农业机械建立的小型供、产、销、修、训的区域市场,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的作用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当农产品生产达到市场饱和时,机械化并不能真正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但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初期的确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所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入了萌芽阶段。
3.2农业工业化理论指标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形成
农业工业化理论指标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技术人员等级、农产品加工科研成果和农产品营销模式4个指标。农产品加工种类的增加,提高了农产品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农产品加工科研成果有利于新产品研发、创新农产品的营销模式,既可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可延长农业产业链[8]。此时的农业现代化已经由机械化生产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之间必须共同合作,才能互利共赢。所以,农业工业化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3农业智能化理论指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农业智能化理论指标包括农业物流理论指标、农超对接理论指标和农业信息对称理论指标3个平行指标。农业物流的出现使农民的生产理念由单纯的农业种植转向农业生产、运输管理。农贸交易市场不仅集中了农村的交易农产品,同时也聚集了农村的智慧。农业物流为农超对接提供了便捷,提高了对接效率,农超对接促进了农业专业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生产检验标准的提高,要求农业生产更为严格精细,保证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溯源系统为农超对接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