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本有效性中几个概念的关系

标准版本有效性中几个概念的关系
标准版本有效性中几个概念的关系

标准版本有效性中几个概念(有效、作废、代替、废止)的关系Tip1:

作废包含废止。

有四类标准属于作废标准:

1.已被新标准所代替的旧标准;

2.审批单位已宣布废止的标准;

3.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的;地方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的;

4.企业标准复审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到期不进行复审的。

Tip2:

作废:是指该标准不适用了,被重新制、修订的标准代替了。

废止:是指该标准不适用了,并且没有再重新制、修订的必要。

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人在使用标准时,混淆了标准继续有效与作废、代替与废止的关系,认为标准一旦更新,以前的标准就不可再使用了。这是一个概念性的错误,以下,我们通过标准代替与废止的产生原因谈一下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GB/T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的第条定义:复审是决定规范性文件是否应予以确认、更改或废止的审查活动。国家技术监督局第12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

法条文解释》第二章第十三条中给出了更具体的定义:“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

行复审,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由此可见,标准的继续有效、代替与废止产生于标准的复审活动。

标准的复审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关于国家标准复审管理的实施意见》的第二段“复审确认”里给出了具体的解释。

1.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

2.市场和企业是否需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推动作用;

3.是否符合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措施,对规范市场秩序有推动作用;

4.是否符合国家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

5.是否同其他国家标准有矛盾;

6.国家标准的内容和技术指标是否反映当前的技术水平和消费

水平的要求;

7.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委提出的其他要求。

由此可见,正是以上7项内容,决定了标准的继续有效、代替或者废止。经复审,国家标准内容能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与现行法律法规无抵触的,应确认继续有效;国家标准修订后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或局部明显与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国家标准不一致的,应作为修订项目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

划,按照国家标准的修订程序进行修订;国家标准的内容不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应予以废止。

清楚了标准有效、代替与废止的产生,理解有效与作废、代替与废止的关系就变得简单了。

有效与作废是一对对立关系,经过复审,标准只存在“继续有效”或者“作废”两种结果,而作废又导致“修订”与“废止”两种结果。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标准继续有效与作废、代替与废止的关系。

注:

①同号代替:是指修订后标准号不变,仅改变年代号

②异号代替:是指不仅改变了年代号,而且改变了标准号。这其中又包含:同范畴代替(即国标代替国标、行标代替行标)、非同范畴代替(即从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或从国家标准调整为行业标准)和调整转号(即仅改变标准号,不改变内容)。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如何判断和选择呢?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要明确有四类标准属于作废标准:

1.已被新标准所代替的旧标准;

a) 强制性的标准一定要用最新的,旧的自动废止。

b) 推荐性的标准如果在前言部分没有明确提出废止,只是代替,则新、旧并存,选择适合自己的用。只有前言中写明“本标准代替并废除……版本”,则旧版本的就不能用了。

2.审批单位已宣布废止的标准;

3.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的;地方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的;

4.企业标准复审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到期不进行复审的。

第二,若在推荐性标准中,出现“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代替……”字样,是指在满足“适用性”的情况下,旧版本可以继续使用。这种情况下,在前言结尾部分出现的“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中所包含的标准都是可以参考的。

在这里,“适用性”这个词非常关键。在GB/T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的第条定义:适用性是指产品、过程或服务在具体条件下适合规定用途的能力。这个解释有些晦涩,我们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简单的说明“适用性”的意义:A企业生产的B产品,产品标准为Q/XXX XX2005,这个版本的标准被Q/XXX XX2008代替,C企业选用参考2005年版本生产的B产品作为其原材料(因为参考2008版本生产的B产品在某指标上不符合C企业的要求),那么虽然2008版本的标准已经代替了2005版本,但2005版的标准仍可作为产品的参考标准)。

所以,选用标准时,一定要查看标准的前言。标准的代替、部分代替、废止、强制性条款等许多信息,均在前言中体现。我们应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和使用产品的具体条件选择标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推荐性标准中出现“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代替并废止……”字样,则旧版本不可再用;强制性标准新标准一旦发布,旧标准不可再用。

至此,标准中有效与作废、代替与废止的关系就比较清晰了。

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课例看概念课的教学模式

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课例看概念课的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形成概念课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具体课例《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的翔实记录和课例点评,展现概念课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察、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辨析延伸、巩固内化、类比迁移; 总结方法与策略. 强调自然合理地形成、精确到位地辨析概念和提炼数学思维、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2014年4月台州市李昌官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以“高中数学探究性、研究性教学”为主题的活动. 会议邀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原主任、人教高中数学A 版教材执行主编章建跃博士作关于概念课教学模式的选择的报告,并结合课例展开研讨. 本人作为工作室成员,结合以前本人开设的一堂广受好评的公开课《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第一课时,对概念课教学模式进行解构,供大家阅读、评价、研讨. 教学过程 1. 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与素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课前五分钟播放一些世界经典建筑的图片和音乐,配合幻灯片“音乐的美用耳朵来感受,几何的美用眼睛来察觉”,“数学跟大自然一样广泛、丰富,和大自然走的是相同的轨道,也共同见证着宇宙的包容、简洁、稳定” .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一些非常著名的经典建筑比如我们国家的游泳馆水立方、体育馆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等,这些美妙

的经典建筑给你们什么感受? 学生:美的享受. 教师:那么这些建筑美在哪里呢?学生1:颜色、结构、形状有规则. 教师:(展示幻灯片)这是一些平常建筑的素描设计稿,中国美院的院长这样解释素描:“素描就是研究空间中的立体构造. ” 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美,探索美,创造美,就要从研究几何学开始. 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 我们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请回忆一下. 学生2:有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等,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教师:对,这就是平面几何. 我们刚才所欣赏的建筑物是平面图形吗?我们研究的范围局限在平面范围内够不够? 学生2:不是平面图形,是空间图形,要在空间内研究. 2. 搭建问题框架,精确设计问题,使问题系列化、结构化、具体化,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展开. 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明确对问题探究的思路、方法与策略. (1)导出空间几何体的概念教师:以刚才的水立方为例,如果我们只考虑它的形状和大小,不考虑它的颜色、组成的材料等其他因素,那么我们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是什么?学生(众):一个长方体. 教师:我们把只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叫做空间几何体. 空间几何体是几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土木建筑、机械设计、航海测绘等大量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章我们从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研究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学会以三视图和直观图来描述这些结构特征的方法,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

hjt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 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数据有效性判别方法和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判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6920 水质 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13195 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HJ/T 96-2003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数据有效性 指从在线监测系统中所获得的数据经审核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在质量上能与标准方法可比。

指化学需氧量(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等自动分析仪器。 4 数据质量要求 与标准方法可比 除流量外,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 次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以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GB 11914 进行现场CODCr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 对,其中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应满足HJ/T 355-2007 表1 规定的要求。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公式如下: %100B B -X n n n ?=A 式中 A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 Xn —第n 次测量值; Bn —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测定值; n —比对次数。 总有机碳(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 若将 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的监测值转换为CODCr 时,用CODCr 的实验室标准方法GB 11914 进行实际水样比对试验。对于排放高氯废水(氯离子浓度在1000~20000mg/L )的水污染源,实验室化学需氧量分析方法采用HJ/T 70。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 对,其中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应满足HJ/T XX-200X 表1 规定的要求。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公式如下: %100B B -X n n n ?=A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合作学习行为方式的原因分析 新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扎实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课堂教学更有时效性。有实效性的教学课堂,一定是教师高质量的“教”和学生高效率的“学”共同发生的过程。 有效课堂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得好不好,会不会学,是否有效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多元、有差异发展。下面对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讨,与大家共勉。 一、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 (1)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加大课堂容量,将主要时间放在对问题的探究上。能否做到这一点,依赖于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如果课前准备不足,势必影响到课堂进度,老师不得不花费时间用在非关键问题上。对学生个人而言,可能跟不上课堂节奏,久而久之,造成学习困难。 (2)教师教材熟练程度:要想有效地组织学生活动,教师必须熟练的把握教材,既能散得开,又能拢得起。如果教师对教材不熟,势必影响课堂活动的展开,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才能做到有的方式,把握重难点,真正做到讲练有机结合。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合作讨论、课后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 (3)课堂组织的有效性:课前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流程,预设课堂的大环节,确保环环相扣,使课堂活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情景学习、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课堂活动可以漫无边际,信马由缰。 (4)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教师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目的是你要达到的地方,是终极点,目标则是这中间的一个一个的站点。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你要学生学到什么。 (5)学生独立思考时间短: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 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幼小课堂中查看更多范文。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 告 徐州市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睢宁县实验小学邱莲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时,比较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几何概念形成的过程:课前充分准备教具学具,课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但学生的活动又常常流于形式,操作与数学思考不能有机结合,未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而事实上,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直观形象性之间形成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一直是老师们在纠结的问题。学生方面:学生在学习几何概念时仍然存在“伪

操作、伪讨论”现象,依照“形”难以想象、再认。对概念不能灵活运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我对以上所描述的现象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对于几何概念的教学不到位。虽然意识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在教学中,确实存在着缺乏深度的浮躁现象,忽视学生思考、想象,使学生不能真正经历由实物——表象——抽象的过程,影响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其次,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教师将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强加给学生,而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极狭窄,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空直观感知体验,缺少概念产生、形成过程, 致使学生体验不深刻、理解不透彻,只能强记老师塞给的概念而不能灵活运用。二、课题研究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我校高年级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现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对几何概念教学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探讨合理科学的几何概念教学策略,并付诸于课堂实践,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深刻、清晰地理解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改变我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会思考”的不良现状。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见上传课题研究方案,此处略。)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一)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几何知识,把学生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构建适于学生几何概念教学的一系列有效策略。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图形与几何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4.通过实践研究,进行理性思考,取得理性认识,形成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典型的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概念教学心得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概念教学心得_数学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物体的原有感知,逐步掌物物体的形状、特征、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并以此为材料进行思维,将图形、表象进行加工、组合,逐步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因此,学会这部分教材对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力、想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是,在概念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二是忽视概念间的联系,把许多本来有联系的概念,拆散成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分散、孤立地保存在学生的脑海里,没能将珠子串成项链,概念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要改变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为主线,把“看”、“动”、“练”、“理”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思维体系,从而顺利达到“通”的目的。具体来讲就是: 看—全面观察。实践证明:儿童接触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经常是从观察开始和发现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简单图形已有初步了解,如书的封面是长方形,红领巾是三角形,文具盒是长方体……,但他们对此的了解往往是表面的、模糊的,还不能说出其本质特征,往往是口欲言而无声。所以教学时,我因势利导,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表象。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摸,做到上下、左右、前后和正反进行全面、仔细地观察,以此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物体的初步认识,使他们由具体物体的形状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继而上升为概念,初步培养或形成空间观念。 动—动手操作。杨振宇博士说:“中国的儿童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儿童动手兴趣浓,主要原因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其实动手操作是把书本等外在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的桥梁。由于小学生生性喜欢动手操作,而且抽象思维依赖于动作思维或形象思维展开,因此动手操作对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积极性等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所以教学时,我尽量组织学生开展“剪”“拼”“量”“摆”“数”“做”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出物体模型,学会对图形或模型进行分解、组合、平移、翻转等转化方法,使他们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几何形体的感化方法,进一步理解掌握其本质特征,初步掌握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转化方法,同时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如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一课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侧面裱有彩纸(或自己在侧面糊纸)的圆柱体,边看边摸说出其侧面特征后提问:“你能用转化的方法自己求出侧面的面积吗?”学生通过讨论、操作,有的学生说:“我沿着一条高剪开,侧面积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侧面积的周长(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侧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侧面的面积侧面=底面周长×高。”有的同学说:“我沿着一条斜线剪开,侧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侧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侧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侧面的面积=底面周长×高。”。有的同学说:“我沿着高剪开,侧面转化成一个正方形,同样得到侧面的面积=底×高。”通过操作,学生不但发现了展开后的特例(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丰富了侧面的表象,而且通过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协调作用,学生主动、直观地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推导方法和计算方法,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交给学生一把开启面积计算方法的钥匙。实践证明: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协调作用于同一事物,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就学习的学习性和主动性,增

浅谈企业标准规范的有效性管理

龙源期刊网 浅谈企业标准规范的有效性管理 作者:李素玲 来源:《南方企业家》2018年第08期 摘要:在保证企业标准化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要对标准 规范实现有效性管理。要想管理标准规范具备有效性就要经常且实时地去看,因为其具有时效性。若不注重管理标准规范会有严重的后果,那就是由于使用错误的标准规范,对设计质量产生了影响,最终导致设计企业存在严重亏损。本文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标准规范有效性管理的必要和如何进行有效性管理两个方面。 关键词:企业;规范;有效性管理 标准规范有效性管理的必要性 在国家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我国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都有彼此之间能够对应配套的标准规范体系。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后,各级标准规范之间、同级标准规范之间为了配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彼此之间相互转变废除,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正不断进步,生产和管理的水平正不断提高,即使一项标准规范发布了,仍旧被要求进行完善、补充、替换、确定,或被废除,这一系列都表明了相较于其他文献信息,标准规范信息有着更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其自身的时效性。所以,整合标准规范的信息应当十分关注标准规范信息的时效性。随着新旧交替,标准规范的巨大改变会使用户在执行标准规范方面出现很多问题,面对这种情形,若生产企业未能及时有效管理标准规范信息,明确最新动态,只是一直对比已被转换、废除或订正的标准规范,那么会设计生产出一批无法保证质量的产品,必然导致使用这些产品的客户有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威胁客户的生命财产及人身安全。 企业标准规范有效管理的途径 这部分主要来阐述如何对企业的标准规范进行有效性管理。第一,要想从根本上对标准规范进行有效管理,就要寻找并掌握最新的标准规范信息,其中标准规范信息的发布渠道总共有三种;第二,讲述了如何对标准规范进行收集与分类,从而制成《标准规范有效版本清册》;第三,针对标准规范信息的整理与发布进行总结,其中还指出了对于已经失效或废除的标准规范清册的处理办法;第四,讲述了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专业技术人才据此研发了标准规范的线上研发系统;最后表明通过研究了解到了提高企业标准化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寻找并掌握最新信息 要想从最根本上实现对标准的有效性管理,就应该探寻有效方法,明确了解最新发布的标准信息,从多种渠道进行广泛有效的收集。如今,我司从有关部委网站和标准化刊物等多处了

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及体现

◆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及体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没有公共的标准,但最关键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是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但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操练的,这种操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业成绩;同时也会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所以,要把握好操练的“度”。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更要有所影响。而旧式教学太注重当前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无效”、“低效”都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更进一步来说,“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教师彻底失去作用。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所以,有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就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历,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简单地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和做法.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我校成立了以年级为单位的数学备课小组,集体备课时,一人主讲,其他教师各抒已见,大家献计献策,达成共识,完善教学设计,然后上课,其他教师听。课后大家想一想,议一议,相互交流,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改动,认真做好教学反思记录,改动后再进入课堂教学,从而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一轮的教学需要。但不能千篇一律,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上出自己的特色、个性。有效的备课应是备有用的,应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的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个体进行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比如备《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时,力争这样备课:1、确定目标:这节课从不同角度来诠释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2、确定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3、关注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都有所收获,并知道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4、课后反思:“精炼提升",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实施有效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 1、提问要有针对性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的几何图形概念教学是小学概念教学中的一块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之一。笔者也一直关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刻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年的执教经历渐渐摸索出一些方法:发挥直观经验的作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抓住几何图形特点,促进学生获得概念;构建概念的网络体系,实现概念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空间图形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空间图形的教学中我们要发现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采撷生活实例、激活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增强学生空间与图形的经验;组织探究活动,提供“做”的空间,指导“做”的方法,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类生存的空间,为学生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几何教学重视了"静"而轻视了"动",课堂上单一的把几何知识理性的、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今课堂上各式"活动"、"操作"、"动画"……,一味强调"动"的作用却又忽略了"静"的效能。兵法有云:"一张一弛,为将之道"。当静静的观察、静静的倾听、静静的思考与有效的"动"相结合时,方为几何教学中的上上策。"动""静"之间方现"几何"教学的本色。 几何直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能力,不仅用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更可用于描述和分析"非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与能力,最终提升几何直观素养,积累几何直观的思考经验. 然而,教师如何培养学生主动用几何直观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主动地"以形助数",这才是教学中真正的挑战.笔者试在这方面作一探究,以期抛砖引玉. 一、表征问题,体验简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图形可以帮助他们刻画和描述问题,使问题变得直观、简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表征问题的过程,以及表征之后的反思与感悟.没有反思和感悟,学生可能获得了几何的方法,却未必获得"几何直观"的能力.

浅谈图形与几何的概念教学模式

浅谈《图形与几何》的概念教学模式 数学概念具有概括化和抽象化的特点,它们是数学学习或数学思维的细胞,是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理解教材的根本。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几何图形的概念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须的土壤。现实生活中不少物品均能看到几何图形的身影,但由于几何图形的概念主要是通过归纳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等组成,具有复杂性、抽象性等特点,再加上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多种因素,不少学生在掌握几何图像的概念上均不理想。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 教师需针对此情况,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模式,优化几何图形概念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课程标准》呈现“图形与几何”内容的结构形式,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与以往几何教材主要采取”定义——性质——例题——习题”的结构形式有较大的区别。就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的概念教学模式。 一、激发心理需求,导入概念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几何的概念会有初步的认识,这些原始的、粗浅的想法来源于现实生活,但这正是他们进一步掌握几何概念的宝贵资源。概念的引入是几何概念教学的第一阶段,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引入的过程中,教师

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找到与学生的共鸣点,即合适的切入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为概念的形成做好铺垫。同时,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生活实物的陈述上,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形体,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二小韩志华老师执教《角的认识》时,特别重视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形体的过程。韩教师先用三角尺实物引入:“老师手里拿着什么?为什么叫三角尺?”找找情境图中校园里的角后,再找找本班教室里的角,接着欣赏生活中的角,此时提出了关键问题:“脱去外衣,这些角长什么样?”韩老师关注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很好地将数学中抽象的角与生活现实中的角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学习角的概念,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圆环面积”这个概念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及圆的面积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时,我先出示两个半径分别为5厘米和2厘米的圆,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圆环面积有什么联系?接着演示抽拉投影片,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什么叫圆环面积,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 二、根据认知规律,形成概念 学生认识知识的规律一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历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和从知识点到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要让学生在观察、分析、综合、探

ISO9001:2015版标准中的风险管理的解释

ISO9001:2015版标准中的风险管理的解释 ISO/DIS 9001:2015中的风险 在ISO9001:2015标准DIS稿中有很多基于风险思考的内容,这些内容将影响组织为符合修订后的标准而进行的工作。以下是节选并归纳本标准草案中涉及风险的有关内容。 定义:ISO9001:2015标准DIS稿所指的风险是“对预期结果的不确定的影响”。DIS稿未提出对预防措施的要求。 过程方法:DIS稿4.4条款讨论的要素之一是过程方法,要求组织“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组织中的应用。这包括识别:输入、输出和资源;顺序和相互作用;有效的运行;责任和改进机会;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机会和措施。 关注顾客: 5.1.2条款指出最高管理层必须“证明其在关注顾客方面的领导力和承诺,确保实施了相关工作……识别和处理可能对产品、服务和增强顾客满意度的能力方面的风险和机会”。 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6.1.1和6.1.2条款指出组织必须识别那些必须应对的“风险和机会”,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非预期后果,实现持续改进。 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必须与产品、服务、顾客满意方面的潜在影响相适应。另外,组织在进行改变的时候宜“有计划并系统地实施”,识别风险和机会,并注意核查变化的潜在后果。 应对风险可能采取的方法有避免风险、消除风险源、分担风险以及决定是否承担风险等。 交付后的活动:根据8.5.5条款,适用时,组织必须确定并满足与产品、服务的性质及其预定使用寿命有关的交付后活动的有关要求,即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风险、使用寿命、顾客反馈、法律法规要求。 管理评审: 9.3条款指出组织必须考虑其采取的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的有效性(同时参见6.1条款)。这包括识别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内容,使得组织能够证明符合产品和服务标准的要求;评估过程的绩效(同时参照条款4.4);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评估顾客的满意度。 内审:条款9.2指出组织必须“策划、建立、实施并维护内审的审核方案”,并且确定“内审的频次、方法、责任、策划要求和报告方式”。内审方案必须考虑质量目标、相关过程的重要性、相关风险以及之前审核的结果。 基于风险的方法:附录A的A4章节内容描述了基于风险的管理方法,包括要求组织充分了解自身所处环境,包括内部和外部的问题;明白管理体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作为一个预防工具;确定风险和机会;处理识别出的风险和机会。 应用基于风险的思考方法 对组织有影响的风险主要有以下4类: 1.组织风险:发生在组织实体及其活动层面; 2.战略风险:发生在组织的战略或业务计划制定不够周密时; 3.合规风险:发生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形时; 4.运营风险:分为与组织的程序和措施有关的7个分类别。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资中县重龙真香炉山小学郑小明 最近,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感触颇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够,导致教学效果 不理想。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在自己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活用教学方法,重视选用适合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优化教学方法,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体现:一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如认知领域的目标,一般说来,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可选用讲授法、介绍法和阅读法等;要求达到理解、领会层次的,可选用质疑法、探索法和启发讲授法等。二要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因为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同时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发现法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就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三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出发。即使是同样的教学目标,学科性质不同,具体内容不同,所要求的教学方法往往也不一样。四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进行。一方面要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以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另一方面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并重视选用适合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2.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程标准中渗透着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真正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点。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内容。 其次,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旁观者,被动接受者,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再次,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积极参与引导、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通过示范(边讲边说以及演示)、中介(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和指导(给学生提供线索和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加强教学的互动性,营造教学的和谐性 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师—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教师应该做的是如何使各种互动方式有效地运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加强教学互动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绝对权威,不能以尊长的姿态与学生交往,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加入学生的交往。二是教师要建立多层次的互动,因为在教学中的互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每一方面的层次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充分利用多层次的教学互动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的互动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证。 4、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评价。

空间与图形中的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空间与图形中的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现状: (1)目前有部分教师在概念的教学中存在概念的本质揭示不透彻、僵化教条地讲授概念、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忽视概念的综合应用发展等问题,导致学生要非常透彻地理解掌握几何形体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难。 (2)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几何概念本身较为抽象、乏味,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能动性不强,被动的学习产生了对概念理解不透彻,概念的表象不清晰的后果,学生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选择等练习时往往不知所措。而教师教学中常常为传统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的不便深感烦恼,尤其是几何概念教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如旋转、平移等思想方法的教学使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目的 开展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揭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加深对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知识系统的了解,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带动我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内容 (1)整理出“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中几何基本概念以及概念间的联系。研究《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及学生获得几何概念的基本方式。 (2)研究《空间与图形》中几何基本概念的数学本质或核心意义。建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及教学模式。 (3)研究在几何概念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 (4)研究在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4、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4、个案分析法 5、研究价值:

检验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l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制定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检测方法的选用,以及检测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授权与客户签立检测合同或协议,批准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维护本程的有效性。 3.2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提出本检测部门的执行标准,制定本部门检测活动的检测程序及抽样、检测的职责和活动以及不确定度分析。 3.3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对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等有效性确认,建立检测标准管理档案。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方法的选择 4.1.1 为减少检测风险,本检测中心的检测依据首选以下正式颁布的标准。其中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新旧标准处于过渡期间并均可采用的,优先选择新版标准。 4.1.1.1 国际标用; 4.1.1.2 国家标准; 4.1.1.3 行业标准或政府发布的技术规范; 4.1.1.4 地方标准; 4.1.1.5 企业标用; 4.1.1.6 知名技术组织或科学书籍与期刊公布的方法: 4.1.1.7 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4.1.1.8 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 4.1.2 当老标准己经过期作废时,以上标准应当保证是现行有效的。为此资料管理员首先应当负责检索和收集、查新最新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并按《文件控制程序》保持检测人员所用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其次是每月向检测部门提供中文核心期刊题录,供检测人员参考。当使用外部企业标准检测时,要防止导致可能发生的所有权侵权问题。 4.1.3 当所用标准存在理解、操作等困难对,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各个检测室负责人编写检测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对标准实施的一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应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并应经过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书面审批手续和保持该文件的

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讲稿)

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 主持人陈科盛 各位老师,今天数学组的活动主题是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今天我也是结合案例来简单地谈谈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有不足之处,望各位指正! 几何概念教学策略,即为了实现几何概念教学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教学策略的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几何概念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积极地影响,因此探究小学各学段几何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的几何概念的定义形式有两种,即表达式和命题式(或者描述式和定义式)。 1.表达式概念,即选择有代表性的特例作参照来定义概念。例如,“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摆的运动是旋转”。这样的概念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经过老师的教学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2.命题式概念,特点是条件和结论清晰、明了 比如“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这样的概念表述往往抓住了概念的本质属性。 同时我们老师在教学这些概念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学段要求有的放矢,采用不同的策略。先来看看不同学段的要求如下: 第一学段(1~3年级): 图形与几何学段目标: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教师的策略: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也就是刚才讲的表达式概念为主) 第二学段(4~6年级): 图形与几何学段目标: 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教师策略: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学段以命题式概念为主)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越是低段的

HJT 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 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数据有效性判别方法和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判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6920 水质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13195 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HJ/T 96-2003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据有效性 指从在线监测系统中所获得的数据经审核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在质量上能与标准方法可比。 3.2自动分析仪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 当前,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课堂是一个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成长历程。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势必成为每一位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去年,我在“二期学科带头人”培训期间,充分感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全新的课改新理念,他们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他们以为教师要“加强备课—课堂教学—教后反思”;学生要“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复习后完成作业—预习新课”。下面我就简单和大家共同来分享、分享 一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怎么样,取决于听课的效果;而听课的效果怎么样,取决于课前的预习。一项调查显示:在小学生中,经常预习的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要高于不做预习的学生的成绩,而且差异是显著的。另一项调查显示:认为预习是好习惯的学生占95%以上,但不能坚持预习的学生也有95%。桑代克的效果律指出:如果没有从一件事情中深刻体验到好处的话,这种事情就会得不到强化和巩固。所以我们经常帮助学生了解预习的方法、意义,并且规范地开展预习工作,使预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巩固和持续预习的行为。数学课预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通过预习,在听课时就有所选择,可以克服盲目被动。预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难问题,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自己在听课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从而把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学的过程转化成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会听课的学生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会”集中的那种人。下面是开展预习工作的两点体会。

如何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概念教学

李朝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地几何形体地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地表象,能够识别所学地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地名称再现它们地表象,培养初步地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地过程中,重视对物体地原有感知,逐步掌物物体地形状、特征、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并以此为材料进行思维,将图形、表象进行加工、组合,逐步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因此,学会这部分教材对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力、想象力,有着十分重要地意义.它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扎实地基础.但是,在概念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忽视概念地形成过程,教师往往把一个新地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二是忽视概念间地联系,把许多本来有联系地概念,拆散成一粒粒散落地珠子,分散、孤立地保存在学生地脑海里,没能将珠子串成项链,概念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地认知结构.要改变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以锻炼和发展学生地“思”为主线,把“看”、“动”、“练”、“理”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思维体系,从而顺利达到“通”地目地.具体来讲就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看—全面观察.实践证明:儿童接触事物,探究事物地本质属性,经常是从观察开始和发现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简单图形已有初步了解,如书地封面是长方形,红领巾是三角形,文具盒是长方体……,但他们对此地了解往往是表面地、模糊地,还不能说出其本质特征,往往是口欲言而无声.所以教学时,我因势利导,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表象.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摸,做到上下、左右、前后和正反进行全面、仔细地观察,以此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物体地初步认识,使他们由具体物体地形状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继而上升为概念,初步培养或形成空间观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动—动手操作.杨振宇博士说:“中国地儿童不如欧洲和美国地儿童动手兴趣浓,主要原因是没有动手地机会.”其实动手操作是把书本等外在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地桥梁.由于小学生生性喜欢动手操作,而且抽象思维依赖于动作思维或形象思维展开,因此动手操作对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积极性等都有一定地实践意义.所以教学时,我尽量组织学生开展“剪”“拼”“量”“摆”“数”“做”等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出物体模型,学会对图形或模型进行分解、组合、平移、翻转等转化方法,使他们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几何形体地感化方法,进一步理解掌握其本质特征,初步掌握几何图形面积地计算方法和转化方法,同时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如教学《圆柱体地侧面积》一课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己地侧面裱有彩纸(或自己在侧面糊纸)地圆柱体,边看边摸说出其侧面特征后提问:“你能用转化地方法自己求出侧面地面积吗?”学生通过讨论、操作,有地学生说:“我沿着一条高剪开,侧面积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地长相当于侧面积地周长(底面周长),长方形地宽相当于侧面地高,因为长方形地面积长×宽,所以侧面地面积侧面底面周长×高.”有地同学说:“我沿着一条斜线剪开,侧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地底相当于侧面地周长,平行四边形地高相当于侧面地高,因为平行四边形地面积底×高,所以侧面地面积底面周长×高.”.有地同学说:“我沿着高剪开,侧面转化成一个正方形,同样得到侧面地面积底×高.”通过操作,学生不但发现了展开后地特例(正方形是特殊地长方形),丰富了侧面地表象,而且通过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协调作用,学生主动、直观地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地推导方法和计算方法,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交给学生一把开启面积计算方法地钥匙.实践证明: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协调作用于同一事物,使具体事物地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地反映,就学习地学习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地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常气氛,使学生以饱满高涨地热情投入学习,取得最佳地学习效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