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矿体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矿体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矿体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2009-8-11 15:09:59

[导读]矿体边界线的确定方法包括有一、零点边界线的确定方法(中点法、自然尖灭法、地质推断法、几何法)二、可采边界线的确定方法(计算内插法、图解法、平行线移动法)三、矿石类型和品级边界线的确定,四、储量级别边界线的确定(根据勘探网度划分边界线、根据矿体外推性质划分边界线、根据连矿的可靠性划分储量级别边界线)具体方法见下文:

矿体的圈定一般首先在单项工程内进行,其次再根据单项工程的界线在剖面图上或平面上确定矿体的边界。联结平面剖面的矿体边界线而得矿体在三度空间的边界线、其确定方法如下:

一、零点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一)中点法

当两个工程中的一个见矿,而另一个未见矿时,这时两个工程中间矿体厚度或有用组份的零点一般都确定在两个工程的中间,作为零点边界的基点。然后在矿体的垂直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上或剖面图上,将这些工程的中点连线即矿体的零点边界线。

(二)自然尖灭法

自然尖灭法主要是根据矿体厚度或有用组份的自然尖灭规律(即趋势变化)由见矿工程向外延伸至逐渐的自然尖灭处,将这些自然尖灭的点,在平面图上联线构成矿体零点边界线。

(三)地质推断法

在对矿床、矿体地质特点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质规律推定矿体边界。例如根据下列各种情况均可推定矿体的边界线:

1、矿体的分布受岩相控制时,可根据岩相变化规律推测矿体的边界。

2、矿体的分布受构造控制时,可根据构造的性质推断矿体的边界。

3、矿体的形成与某种蚀变有关时,可根据蚀变带的特点、规模、去推断矿体边界。

4、当矿体形态十分规律时,可根据形态的变化规律去推测矿体边界。

(四)几何法

当不能用地质法推断时,可根据几何法推断矿体的边界:

1、在见矿工程以外,无限外推边界时,有时推出勘探工程间距之半,储量降一级。

2、在两个中段之间有限外推边界,则外推中段高度的一半。

3、根据地表矿体出露长度向深部外推时,可推断为三角形或长方形矿体。

4、当矿体用物化探方法勘探,而效果明显时,可根据物化探资料,如磁力曲线、原生晕等推断矿体边界。

二、可采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当矿体的相邻两个工程(或在沿脉中相邻的两个样品)中,一个工程的矿石品位达到工业品位,另一个则未达到工业要求,这时可采的边界即在两个工程中间,但具体位置不清楚,这时确定具体边界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计算内插法

矿体厚度或品位变化比较有规律,这时可采边界的基点用计算内插法确定。

假设A为见矿不合乎工业要求的钻孔位置,B为见矿而又合乎工业要求的钻孔位置,A孔的厚度为m A,B孔的厚度诶m B,A、B两孔间距离为R,若在A、B两孔中间,令C点为最低可采厚度m B,这时X

即可采边界基点距A孔的距离(图1)。

图1 计算插入法确定边界基点

具体作法如下:

首先作一条水平直线,在线上取AB=R,再通过A、B两点各作垂级AD、BF,令AD=m A,BF=m B,过D点作DM||AB,连接DF直线,假设CE=m B,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则CE距BE的水平距离x用下式计算:

根据上式求出x,即可求出C点,C点就是可采边界的基点。

(二)图解法

在平面或剖面图上,用直线联结两个相邻钻孔A及B(图2),其中B的品位合乎工业品位,A的品位不够工业品位。

首先在B孔位置按一定比例尺向上作BM垂线,令其等于(m B-m B),同法,在A孔位置向下作垂线AN,令共等于(m B-m A),这时连接MN两点,连接MN与AB的交点C就是所求的矿体可采边界的基点。

图2 图解法确定边界基点

(三)平行线移动法

首先在透明纸上以适当的等间距作一系列平行线,每一条平行线都标明品位数据(0.5%、1%等)图3。

图3 平行移动法求边界线基点

设矿体的工业品位为1.0%,两钻孔A和B的品位为0.5%及3.0%,这时为了求出A、B两孔间可采边界,首先将透明纸(具平行线的)覆盖在地质平面图上,并使0.5%的线与B点相交,并将其固定,然后以B点位中心转动平行线,使A点落在3.0%的线上,这时与1%线相交的点D即为可采边界的基点。

三、矿石类型和品级边界线的确定

在可采边界线范围内,确定矿石品级和自然类型的边界线时,必须注意控制矿石品级和自然类型的地质因素。只有根据地质规律划出的矿石类型和品级的边界线才是正确的。例如在确定氧化带和原生带的边界时,必须考虑氧化带和原生带的界线主要是地下水面的位置控制着,而地下水面在较短的距离内可以视为水平的,因此像图图4a中平行两个钻孔划边界线是不正确的,而图4b中水平的划边界线就是正确的。

图4 钻孔中间地下水面的界线

a-不正确;b-正确

当圈定矿石品级边界线时同样要注意地质控制条件,若为层状矿体,矿石品级有可能具有明显的界线,而且分布比较有规律;一般金属矿床就比较复杂。例如某剖面两钻孔见矿石品级截然不同,在没有断裂构造错动的情况下,像图5a中所划的边界就不够正确。而图5b中所划的边界就比较正确。

图5 钻孔间矿石类型界线的划分

a-不正确;b-正确

四、储量级别边界线的确定

储量级别的高低主要反映对矿体的控制程度,一般控制程度高则储量级别也高,控制程度低则储量级别就低。所以在确定储量级别边界时,实质上有一个分析控制程度问题。如何分析储量的控制程度的高低?

(一)根据勘探网度划分边界线

当勘探的网度确定后,根据勘探工程实际控制距离是否达到网度的要求来划分不同的储量级别。如图6中根据钻孔的距离划出B级、C级和无限外推的D级储量。

图6 根据网度划分储量级别边界线

(二)根据矿体外推性质划分边界线

矿体的外推就是在工程中间或工程外面去推断矿体的边界,前者称有限外推,后者称无限外推。一般有限外推可得C级储量(图7),而无限外推则只能得D级储量(图8)。

图7 有限外推

图8 无限外推

(三)根据连矿的可靠性划分储量级别边界线

在不同的工程中间的矿体的连接要是单方案的,则储量级别可高些(图9、10)若不同工程间矿体的连接是多方案的,则储量级别就要降低(图11)。

图9 构造单方案连图

图10 矿石品级单方案连图

图11 构造多方案连图

矿体的圈定原则

矿体的圈定原则 2011-12-03 09:25:03| 分类:地质学| 标签:基础常识|字号大中小订阅 编辑:探矿者 一、矿体的圈定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矿体的外部边界圈定,反映矿体沿走向、倾向、厚度三度空间的变化范围; 二是矿体的内部圈定,反映矿体中矿石类型和氧化矿、混合矿、硫化矿的分布、夹石分布等地质 特征的变化。 二、矿体的外部边界圈定要求 1 .矿体应按工程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可 按厚度与品位乘积的米百分值圈定。 2 .矿体的连接应先连地质现象,再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连接矿体;连接矿体一般用直线,在掌握矿体地质特征的情况下,也可用自然趋势曲线连接。但无论哪种方法,厚度不应大于相邻两工程的最大见矿厚度。 3 .矿体的边界圈定:如一孔见矿,另一孔无矿时,可据两工程间矿体厚薄不同,分别以工程间距的1/2 等距离作有限内推;当矿体厚度和品位具有渐变趋势时,也可用内插法圈定其尖灭点边界,但只算可采厚度边界线以内的储量;当矿体沿倾斜方向无工程控制时,应视周围控制情况及矿体稳定程度,用无限外推法外推一个正常工程间距或其1/2 ;沿走向一般可外推正常剖面线距1/2 ;当矿体埋藏很深无限外推范围有相当伸缩性时,主要应考虑地质情况外,还要考虑采 矿深度、实际技术水平等因素。 另外, B 、 C 级块段外推部分的储量,一般作降一级处理。 三、矿体内部边界圈定要求 应根据矿床具体地质特点和采选需要分别对待。当矿体中矿物组份无明显分带规律性,而设计、生产部门在采、选工艺上无分别处理要求或经分析今后生产中难于分别采选处理者,按“混合法”圈定为好(即当矿体中有两种以上有益组份时,只要一种达到边界品位就可能将其圈入矿体,其它伴生组份据其实际品位参加计算,但工程或块段内平均品位必有一种组份大于工业品位。如个别矿块平均品位临近工业品位时,可按金属价值折算处理);只有在可能分别采、选情况时,方考虑按矿石“分类法”(矿体各组份品位,以符合矿石工业指标要求为原则, 分别圈为不同的矿石类型)圈定矿体。 (一)矿体边界线种类 (1)零点边界线矿体尖灭点的连线。一般情况下,它与矿体自然边界(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或外边界线一致,表示各矿体大致分布范围。 (2)可采边界线是指符合当前工业技术条件探明的可供开采利用的矿体(矿 块或块段)边界线。 (3)内边界线连接边缘见矿工程所形成的边界线,表示由勘探工程实际控制 的那部分矿体分布范围。 (4)外边界线用外推法确定的矿体边界线,表示矿体的可能分布范围;它与内边界线间的储量可靠程度要低于内边界线范围内的储量。

搜索英文文献的方法

如何搜索英文文献 【导读】 ①:正式发表的论文一般要进入大型的期刊论文数据库里检索; ②:搜索引擎更适合搜索普通的英文资料和论文检索入口。 一、哪里去搜索 1)图书馆 包括高校的图书馆、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图书馆一般购买了大量的期刊论文数据库,供内部人员免费使用。 有中文为主的万方、维普,有外文的ProQuest、Springer 等。 注1:图书馆一般都提供文献代检服务,不过可能要收取一定费用。 注2:通过IP 代理的方式可以访问图书馆的这些数据库,不过是非法的。 2)利用在线期刊、论文数据库 国内的有: 中国知网: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万方

数据:或…… 国外的有:ScienceDirect:::…… 注:当然,除了国外的部分数据库有少量文献可以免费查看全文之外,都是要付费的。 这就需要登录这些数据库的帐号和密码,或者是代理IP。 3)利用搜索引擎 一般来说,英文的用Google 来搜索要好一点,因为它收录了大量国外的网站。 而百度主要针对国内的,如果你的话题是特别中国化的,那么百度也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正式文档一般都采用pdf,要搜索pdf 文档,只需在关键词后,加个filetype:pdf 即可 除了以网页模式之外,还可以在Google 学术里或是百度文档里搜索,二者互为补充。 注:具体参见《搜索引擎常用技巧——英文资料篇》

4)利用免费文献网站 免费和收费是相对的,有些网站是全面免费,有些是部分免费, 而有些是等论文发表过了一定期限后才免费。 HighWire Press:::更多网站>> 5)向论文作者或网友求助 直接给论文作者发电子邮件,还是有一定机会得到回复的。 另外,有些作者会把自己的论文放在个人网站上。 至于网络求助,可以进入高校的论坛或者一些学术网站。 二、如何确定英文关键词 搜索英文资料的关键,还是要找到准确描述搜索内容的“英文关键词” 大家可以去这儿查: 1)知网翻译助手:(因为是根据论文内容来确定的,词汇或表达都比较准确)2)爱词霸:(金山词霸里有不少专业词典,网上的“百科词典”里的词条也有参考价值)

矿体勘探中矿体圈定

矿产找矿勘探工作中矿体圈定 2011-3-21 10:42:03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805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 矿体圈定是储量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储量计算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体圈定的正确程度。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工业指标,并对矿床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正确圈定矿体边界。 一、矿体圈定的依据 储量计算的矿体圈定,是以上级批准的工业指标为依据,同时参照矿产的地质条件而进行的,这些工业指标主要是: (一)边界品位,即样品中有用组分品位的最低极限,是划分矿石和围岩界限的标准,亦即圈定矿体的零点边界的依据之一。 (二)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平均品位),在边界品位范围内合乎开采最低要求的平均品位,其品位值比边界品位要大,单项工程或一个矿块如果达到了这一标准,就视为具有开采价值,可列为平衡表内储量。大于边界品位小于工业品位的,则可列为工业上暂不能利用的储量,即平衡表外储量。 (三)最低可采厚度,就是可以开采的矿块的最小厚度,它与开采条件和开采技术密切相关。 (四)工业米百分值,对于含矿程度高而厚度小的矿体,如果只考虑其厚度而不考虑其含矿程度,就会把它划为平衡表外矿量。如果把厚度和品位联系起来加以考虑,那就既可照顾到开采条件,又可照顾到矿体的含矿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应以厚度与品位的乘积作为衡量开采价值的指标,这个指标就叫做工业米百分值。一般适用于计算金属或氧化物量的矿床。 (五)夹石剔除厚度,对矿体内的无矿部分或低于边界品位的部分而言,大于夹石剔除厚度者,则需在矿体可采范围内将其剔除出去。厚度等于或小于这个标准的夹石,可混在矿体内一并计算储量。但必须保证矿段的平均品位不会因此而低于工业品位。否则,需将相邻一个矿样与夹石合并,作为夹石或表外储量,使矿段品位提高。 (六)其它,如有害杂质平均允许含量、伴生有益组分最低含量、剥采比、自熔指数等工业指标对某些矿床的矿体圈定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矿体圈定的步骤圈定矿体边界时首先应确定边界基点,然后通过基点划出边界线。这些边界线是: (一)矿体零点边界,即矿体完全尖灭的边界。其构成是将代表矿体厚度为零或品位降低至边界要求的各点的连线。这是确定矿石储量所必须的条件。 (二)可采矿体边界,是根据最低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所确定的平衡表内可采矿量的边界位置。 (三)矿石品级或类型边界,在可采边界内划分出矿石不同品级和不同类型的边界。 (四)内边界线,沿穿过矿体边缘的坑、钻的连线叫内边界线。所以内边界线各点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人命搜寻救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人命搜寻救助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保障海上人命安全,使海上遇险人员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及承担的海上搜寻救助(以下简称搜救)责任区域内的人命搜寻救助活动以及与上述活动有关的单位、船舶、设施、航空器或人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及承担的海上搜救责任区域以外,由中国政府组织的搜救活动或派出搜救力量参与搜救活动以及涉及中国籍船舶、船员遇险的救助活动,亦适用于本条例。 第三条[主管机关] 国家建立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在国务院领导下统筹研究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研究讨论重大海上搜救问题,指导、监督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海上搜救应急反应工作。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海上搜救工作;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海事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全国海上搜救业务的管理工作;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设臵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联席会议的办事机构,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对全国重大海上搜救行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指挥。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设臵省级海上搜救中心,由有关政府部门及当地驻军组成,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搜救责任区内搜救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省级海上搜救中心设在所在地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由当地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沿海各地市人民政府应设臵市级海上搜救中心,由有关政府部门及当地驻军组成,在市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搜救责任区内搜救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市级海上搜救中心设在所在地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由当地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上级海上搜救中心应对下一级海上搜救中心的搜救行动进行业务指导,必要时上一级海上搜救中心可直接对海上搜救工作进行组织协调。 第四条[其他成员单位] 渔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协助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协调渔业船舶参加海上搜救行动。 卫生主管部门应会同当地海上搜救中心指定适当的医疗机构负责对海上伤病人员提供海上医疗咨询、医疗援助。 气象、海洋预报部门应保证海上搜救中心能够及时获取海上气象、海况信息。 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应优先考虑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的需要,提供合适的通信信道和频率。 民政主管部门应对海上获救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健康保障,对遇难人员进行妥善安臵。

英文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一般都是通过各种数据库进行检索,但由于购买的电子数据库基本都只有1997年以后的文献,文献量比较少,而且很多领域属于落后于国外20-30年的研究,一般很难查到,即使能查到出处,但无原文。文献查找是个费时费力的事情,需要细心和耐心,反复查找,以下谈谈个人关于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查找的一些经验。 ①搜索引擎的高级功能 搜索引擎主要https://www.360docs.net/doc/df5745517.html,和https://www.360docs.net/doc/df5745517.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df5745517.html,则仅在检索中文时稍好点,英文很差,用处不大。我们常用的google侧重于网页的检索,Scholar则主要针对学术类文献进行检索,格式主要是pdf,对于论文的引用也会显示,对于知道文献名和作者的情况比较容易直接找到pdf文档,一般这两个搜索引擎要联合使用。 Google的高级检索功能中有几个常用的功能: (1)锁定关键词检索:使用双引号如”停车”,则所有检索结果均包含双引号中的内容,以减少检索结果量; (2)文件类型检索:文件类型主要是.pdf和.doc文档,国外文献大部分以pdf格式发布,使用格式限制可以排除很多不必要的检索结果,如输入:停车filetype:pdf,当然其它google 识别的格式都可使用; (3)指定网址检索:如果发现某个网站有需要的文献,则可以直接指定到该网站检索,以获得需要的资料,如输入:停车site:https://www.360docs.net/doc/df5745517.html,。 Google的详细功能请参照google的高级检索,百度在使用上相同。 ②关键词的使用 检索结果如何,和关键词的使用直接相关,所以,首先要弄清楚在英文中关键词有哪几种表达方式,分别进行检索,而对于文献综述类,可以使用:review、overview、literature review、history、development、trend等和关键词一起检索。 关键词的检索并不是一次就能确定下来的,刚开始选用几个看能否找到,如果找到一些,先初步看看那些文献,对内容有了更深一些的认识后同时也对检索关键词增加了了解,实际上是不断调整检索关键词的过程 ③参考文献的使用 检索到一些文章后,先要看看文献后的参考文献,国外文献一般都会很详细的列出,可根据参考文献相应的进行有目的的检索,如找到指定数据库的期刊,或者检索作者,作者的个人主页一般提供作者本人发表文献的下载(最好的资源),有些还提供作者的E-mal,可直接写信给作者,一般对方都会提供。 另外,利用google的强大功能,对论文题名、期刊和作者进行检索,期刊的检索经常能发现该期刊被那个数据库收录,则可直接到相应的数据库找到,检索作者则最好加关键词、年等信息以缩小检索范围,而且不要用缩写,会忽略很多信息。 如果找到某个期刊历年的电子数据库,虽然网站有自己的检索功能,但最好不要检索之后其它就放弃了,实际上很多文献不一定检索得到,需要有耐心的一期一期的去看(当然实际上这个工作量并不大,国外的期刊一般每期也就10篇左右),但如果错过了需要的文献则损失

矿体圈定的步骤和方法.docx

矿体圈定的步骤和方法 (二)矿体圈定的步骤和方法 圈定矿体时尾先确定矿体边界基点,然后通功基点划出边界线。矿体的边界线从要有整点边界线、可采边界线和矿石类型的边界线等。 矿体的连交与圈定,常在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和用储量计算的投影图长进行。其步骤是后在单项工程内圈定矿体,然后在平面上或剖面上连矿。 1.矿体零点边界线的圈定方法零点边界线,也便是矿体的尖灭线。它是指矿体厚度为零或品位下降至边界要求的各点的连线。 具体圈定零点边界线时,可有两种情况: (1)当相邻两个探矿工程中,一个工程见矿且到达工业请求;另一个工程已睹矿,则边界基正点当位于两工程之间。在那类情形上,用无限推续法肯定,其详细圈定的重要圆如下: ①中点联线法: 以两工程间距之一半为中点,这些中点的联线便为整点边界限,也鸣有限外推外部边界线。这种方式常以必定的探矿工程稀度为根据,对于间隔见矿工程太遥的有矿工程一般不夺斟酌。 ②天然秃亡法: 该控制矿体的变化法则非背边沿逐步秃亡时,否正在剖里图及立体图上依据矿体天然尖灭的趋向推订矿体的秃灭面,将那些尖亡点投画到垂曲或者程度投影图下,连解各点便为无限外推的整正点边界限。 (2)当矿体边缘工程见矿,在其外部再无工程控制时,自边沿工程向外推断,常用无穷外推法确定。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方法是用烦琐的几何法向外推定。 几何法非以矿体边沿睹矿农程绘出的边界限为基本,联合矿体的形态变化法则,恰当背外推断必定间隔做为矿体边界,东莞写字楼求租。用几何法推续外部边界无以上三类情形: ①按勘察工程间距推定, 一般外推的距合等于勘探工程间距的一半。 ②依据开采体系推定, 矿体的外部边界线以最下一个中段向下外推一个到两个中段距离,用坑道勘探的脉状矿体常用此法。 ③根据矿体未揭穿部门的范围进行外推,有以下三种法子:

英文法规资料的查找方法与技巧

英文法规资料的查找方法与技巧 2009-03-14 13:37 英文法规资料(其中主要是普通法系国家的法规资料和国际法资料)的查找,这里指的是查找特定法规文件或其条文的权威性原始材料。了解与掌握英文法规资料的主要查找方法与技巧,对于法律研究与学习来说,尤为必要,不仅有助于法律学习,而且有助于研究与解决法律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第一节英文法规资料查找的一般方法 一、法律及法规资料的基本特点 了解法律和法规资料的基本特点,是查找法规资料的前提条件之一。 1.法律本身的特点: 第一,法律在不断变动和发展,因而法律信息量也总在不断增加。第二,法律是保持稳定与秩序的愿望与灵活适应人类广泛活动的需要不断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注意协调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平衡是法律的日常任务之一。第三,法律渊源多样化和法规资料来源多元化,因而法规资料的类型就呈现多样化。第四,法律的根本问题是效力,确定其效力的法规资料主要是原始材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现行法规资料。因此,原始资料,尤其是记载现行法规的原始资料是法律信息的核心,是最权威最可靠的法规资料。 2.法规资料的特点法规资料是指记载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特定法律程序制订、通过或认可的有约束力原则与规则的原始载体,包括立法机关通过的制定法、司法机关的判决、行政机关的行政命令和法规、国家之间的条约等。法规资料具有下列特点:第一,法规资料都是原始材料。它是记录将由国家强制实施的人类行为规则的载体,是司法机关在作出判决时可以并且必须遵守的法律的媒体。第二,法规资料是政府出版物的核心。法规资料具有鲜明的官方性,即使非官方版资料也以官方版资料为基础。第三,法规资料是法律信息的核心。法律信息资源可分为三部分:(1)原始材料,如法规汇编和法典、条约、司法判决、行政法规等;(2)查找工具,如书目和指南、引证、摘要、索引、辞典等;(3)二次材料,如教科书、法律重述、期刊论文和评论等。其中,原始材料是法律信息资源中最权威的部分,也是其他两部分的基础。第四,法规资料具有连续性。由于法律要求注意协调稳定性与变动性之间的平衡,法规资料必须定期及时补充和更新。由于原始法规材料在被明文宣布无效或废除以前仍然有法律效力,因此,时序排列法对查找最早的法规资料有重要意义。第五,法规信息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法规信息源有官方版和非官方版,传统印刷品和现代非印刷品信息源之别,还有资料性和检索性、综合性与专门性之分。各类法规信息源的权威性不同,有的有约束力,有的只有某种程度的说服力,有的没有任何正式的法律效力。 二、查找法规资料的基本步骤 法规资料的查找应注意下列各点: 1、背景研究背景研究,就是对与查询要求有关的法律领域进行一般性的或总的了解。主要方法是浏览法律百科全书、教科书等,通过这些二次文献掌握有关背

矿体圈定的原则

矿体圈定的原则 一、矿体的圈定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矿体的外部边界圈定,反映矿体沿走向、倾向、厚度三度空间的变化范围; 二是矿体的内部圈定,反映矿体中矿石类型和氧化矿、混合矿、硫化矿的分布、夹石分布等地质特征的变化。 二、矿体的外部边界圈定要求 1 .矿体应按工程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可按厚度与品位乘积的米百分值圈定。 2 .矿体的连接应先连地质现象,再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连接矿体;连接矿体一般用直线,在掌握矿体地质特征的情况下,也可用自然趋势曲线连接。但无论哪种方法,厚度不应大于相邻两工程的最大见矿厚度。 3 .矿体的边界圈定:如一孔见矿,另一孔无矿时,可据两工程间矿体厚薄不同,分别以工程间距的1/2 等距离作有限内推;当矿体厚度和品位具有渐变趋势时,也可用内插法圈定其尖灭点边界,但只算可采厚度边界线以内的储量;当矿体沿倾斜方向无工程控制时,应视周围控制情况及矿体稳定程度,用无限外推法外推一个正常工程间距或其1/2 ;沿走向一般可外推正常剖面线距1/2 ;当矿体埋藏很深无限外推范围有相当伸缩性时,主要应考虑地质情况外,还要考虑采矿深度、实际技术水平等因素。 另外,332 、333 块段外推部分的资源量,一般作降一级处理。 三、矿体内部边界圈定要求 应根据矿床具体地质特点和采选需要分别对待。当矿体中矿物组份无明显分带规律性,而设计、生产部门在采、选工艺上无分别处理要求或经分析今后生产中难于分别采选处理者,按“混合法”圈定为好(即当矿体中有两种以上有益组份时,只要一种达到边界品位就可能将其圈入矿体,其它伴生组份据其实际品位参加计算,但工程或块段内平均品位必有一种组份大于工业品位。如个别矿块平均品位临近工业品位时,可按金属价值折算处理);只有在可能分别采、选情况时,方考虑按矿石“分类法”(矿体各组份品位,以符合矿石工业指标要求为原则,分别圈为不同的矿石类型)圈定矿体。 (一)矿体边界线种类 (1)零点边界线矿体尖灭点的连线。一般情况下,它与矿体自然边界(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或外边界线一致,表示各矿体大致分布范围。 (2)可采边界线是指符合当前工业技术条件探明的可供开采利用的矿体(矿块或块段)边界线。 (3)内边界线连接边缘见矿工程所形成的边界线,表示由勘探工程实际控制的那部分矿体分布范围。 (4)外边界线用外推法确定的矿体边界线,表示矿体的可能分布范围;它与内边界线间的储量可靠程度要低于内边界线范围内的储量。 (5)资源储量类别边界线以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圈定,表示不同类别资源储量分布

14章矿产储量计算

第八章矿产储量计算 第一节储量计算概述 一、储量及储量计算的意义 矿产储量简称储量,一般指矿产在地下的埋藏数量。计算矿产在地下埋藏数量的工作称为矿产储量计算或储量计算。 地质矿产调查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查明矿产储量。在地质矿产调查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据对矿床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加工技术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工作的原始资料进行储量计算。它是某一阶段地质成果的总结。因此它既反映矿产的埋藏量,又反映对矿产分布情况的了解程度。 地质矿产调查各阶段乃至矿床开采过程中,都要进行储量计算,但由于各阶段的任务不同,取得的资料精度不同,储量计算的具体要求和作用也各不相同。为满足国土资源调查工作的需要,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工业指标,据测定的可靠数据,结合所查明的矿床地质特点合理圈定矿体边界,按不同地段、不同储量级别、不同矿石自然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以及不同储量类别(表内、表外)分别计算储量。 二、储量计算的一般过程 在地质矿产调查过程中,通过对矿体的揭露和控制,取得了大量储量计算有关的参数(如厚度、品位、体重)资料,在此基础上再按矿体、分级别、类型计算储量。 计算储量的步骤如下: (一)计算矿体(块段)体积 1.利用矿体(块段)的面积乘上平均厚度得到矿体体积,即: V=S x M (8—1) 式中 V——矿体的体积; S——矿体的面积; M——矿体的平均厚度。 2.利用立体几何中各种体积公式计算体积。. (二)计算矿石重量 Q=V x D 式中 Q——矿石重量; D——平均体重。 (三)计算有用组分储量(金属量) P=Q x C 式中P——有用组分的储量(金属量); C——有用组分的平均品位。 三、各种矿产储量种类及计算单位 对于不同的矿种来说,由于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不同,因而计算储量的种类也不相同,矿产储量的种类分体积储量、矿石储量和金属(或有用组分)储量三类。 矿产储量的单位,因矿产不同分为重量和体积单位。多数矿产以重量计算,通常单位为千克(kg),如黑色金属(铁、锰、铬)、一般非金属(磷灰石、钾盐、石棉等)、稀有分散元素(铌、钽、锗等)、一般有色金属(铜、铅、锌等)、稀少的贵金属(金、银等);一般建筑材料、石英砂等非金属矿通常只计算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 各种矿产都要计算矿石储量,而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分散元素还要同时计算金属储量。

海上搜寻区域确定方法

海上搜寻区域确定方法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无论陆地还是海洋,,该范围用于指导搜寻力量开展 ,最 图2 确定搜寻区域流程图 如图2所示: 2. 2. 1搜寻基准 在搜寻计划中作为参考的地理位置点、线或区域称为基准,它是在某一时刻遇险目 标最可能(目标存在概率最大)的位置。利用基准和位置总或然误差可以划定遇险目标 的可能区域,在该区域范围内遇险目标的位置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作为搜寻区域。搜 寻基准的类型不同,搜寻区域的形状、范围也有所不同。此外,海难事故往往发生于恶 劣的气象海况条件下,加之目标可能失去动力,会随风、流在海上漂移,基准会随着漂移 作用而发生变化,因此搜寻基准要做出调整以弥补对遇险后目标移动的估算,从而计算 新的搜寻基准。为了便于采取搜寻行动,在某一段时间内,可以认为搜寻基准保持不 变。最后,分析评估新基准的不可靠程度,并且估算包含遇险目标所有可能位置的最小 范围,作为搜寻区域。确定搜寻基准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根据搜寻计划人员对遇险目 标最后已知位置的掌握情况,搜寻基准可分为基点、基线、基准区域三类。基准的类型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搜寻区域的几何形状,进而影响搜寻区域的剖分方法,因此,有必要 说明搜寻基准如何决定搜寻区域。 通过查询资料,本文选择基线作为搜寻基准。在基线情况下,搜寻区域是以基线的 两个端点以及中间的转向点为圆心,以搜寻半径R为半径作圆,这些圆周的切线所围成 的多边形区域,如图所示。

图3 由基线确定的多边形搜寻区域 如图3所示,通过查阅有关 资料, 我们综合考虑了风漂、风海流、海流、潮流等因素的影响,将各种漂移力合成为一个总漂移力,即图中的漂移矢量。考虑到不同区域的漂移力有所不同,因此适当改变漂移力的值。同时扩大搜寻区域以保证其有效性。 基线确定后,就必须考虑可能产生的偏差,以便确定搜寻区域的形状和大小。这包括漂移估算值的偏差、最后落水点的偏差以及搜寻设施本身的航行偏差。可以用统计学方法来估算总偏差E ,即各种偏差的平方和等于可能产生总偏差的平 方 表1 漂移后搜寻区域的半径值 漂移距离 总偏差E 半径值R ≤5 5% 5~10 10% ≥10 15% 2. 2. 2飞机残骸位置的概率分布 在可能区域内,飞机残骸位置可能性的概率分布是在搜寻计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它影响到如何使用搜寻设施。本文以基线作为中轴线,通过查阅资料,飞机残骸位置的概率分布采用标准正态分布,其概率分布图如图5所示。 计划航迹线线(基线) LDP

矿体圈定原则

矿体圈定原则 一、矿体的圈定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矿体的外部边界圈定,反映矿体沿走向、倾向、厚度三度空间的变化范围; 二是矿体的内部圈定,反映矿体中矿石类型和氧化矿、混合矿、硫化矿的分布、夹石分布等地质特征的变化。 二、矿体的外部边界圈定要求 1.矿体应按工程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可按厚度与品位乘积的米百分值圈定。 2.矿体的连接应先连地质现象,再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连接矿体;连接矿体一般用直线,在掌握矿体地质特征的情况下,也可用自然趋势曲线连接。但无论哪种方法,厚度不应大于相邻两工程的最大见矿厚度。 3.矿体的边界圈定: 如一孔见矿,另一孔无矿时,可据两工程间矿体厚薄不同,分别以工程间距的等距离作有限内推;当矿体厚度和品位具有渐变趋势时,也可用内插法圈定其尖灭点边界,但只算可采厚度边界线以内的储量;当矿体沿倾斜方向无工程控制时,应视周围控制情况及矿体稳定程度,用无限外推法外推一个正常工程间距或其;沿走向一般可外推正常剖面线距;当矿体埋藏很深无限外推范围有相当伸缩性时,主要应考虑地质情况外,还要考虑采矿深度、实际技术水平等因素。另外,B 、C 级块段外推部分的储量,一般作降一级处理。 三、矿体内部边界圈定要求 应根据矿床具体地质特点和采选需要分别对待。当矿体中矿物组份无明显分带规律性,而设计、生产部门在采、选工艺上无分别处理要求或经分析今后生产中难于分别采选处理者,按“混合法”圈定为好(即当矿体中有两种以上有益组份时,只要一种达到边界品位就可能将其圈入矿体,其它伴生组份据其实际品位参加计算,但工程或块段内平均品位必有一种组份大于工业品位。如个

海上搜寻区域确定方法

海上搜寻区域确定方法 无论陆地还是海洋,计划搜寻的第一步是确定搜寻范围,该范围用于指导搜寻力量开展实际搜寻行动。通常以遇险目标的最后已知位置(Last Known Position-LKP)为圆心,最后已知时间到己知或推算的遇险时间之间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为半径画圆,以此得到可能位置的极限范围(包含了所有可能存在遇险目标的位置),如图 2.1所示。 搜寻如此大的极限范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切实际的,极限范围的意义体现在可以作为搜寻计划人员判断所获取的有关失踪的遇险目标的情报是否适用于该事故。接下来进行遇险推断,找出一个或多个事故可能的情况,或已知事实,加上一些深思熟虑后的假设,描述从遇险前最后一个安全位置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建立搜寻基准(Datum)。最后,计算位置总或然误差,得到需要搜寻的合理范围,确定搜寻区域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确定搜寻区域流程图 LDP ──最后落水点位置 R ──目标能达到的最远距离 图1 飞机残骸存在水域的极限范围

2. 2. 1搜寻基准 在搜寻计划中作为参考的地理位置点、线或区域称为基准,它是在某一时刻遇险目标最可能(目标存在概率最大)的位置。利用基准和位置总或然误差可以划定遇险目标的可能区域,在该区域范围内遇险目标的位置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作为搜寻区域。搜寻基准的类型不同,搜寻区域的形状、范围也有所不同。此外,海难事故往往发生于恶劣的气象海况条件下,加之目标可能失去动力,会随风、流在海上漂移,基准会随着漂移作用而发生变化,因此搜寻基准要做出调整以弥补对遇险后目标移动的估算,从而计算新的搜寻基准。为了便于采取搜寻行动,在某一段时间内,可以认为搜寻基准保持不变。最后,分析评估新基准的不可靠程度,并且估算包含遇险目标所有可能位置的最小范围,作为搜寻区域。确定搜寻基准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根据搜寻计划人员对遇险目标最后已知位置的掌握情况,搜寻基准可分为基点、基线、基准区域三类。基准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搜寻区域的几何形状,进而影响搜寻区域的剖分方法,因此,有必要说明搜寻基准如何决定搜寻区域。 通过查询资料,本文选择基线作为搜寻基准。在基线情况下,搜寻区域是以基线的两个端点以及中间的转向点为圆心,以搜寻半径R为半径作圆,这些圆周的切线所围成的多边形区域,如图2.4所示。

储量计算—矿体圈定

储量计算—矿体圈定 [导读]矿体圈定是储量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储量计算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体圈定的正确程度。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工业指标,并对矿床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正确圈定矿体边界。 矿体圈定是储量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储量计算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体圈定的正确程度。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工业指标,并对矿床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正确圈定矿体边界。 一、矿体圈定的依据 储量计算的矿体圈定,是以上级批准的工业指标为依据,同时参照矿产的地质条件而进行的,这些工业指标主要是: 1.边界品位,即样品中有用组分品位的最低极限,是划分矿石和围岩界限的标准,亦即圈定矿体的零点边界的依据之一。 2.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平均品位),在边界品位范围内合乎开采最低要求的平均品位,其品位值比边界品位要大,单项工程或一个矿块如果达到了这一标准,就视为具有开采价值,可列为平衡表内储量。大于边界品位小于工业品位的,则可列为工业上暂不能利用的储量,即平衡表外储量。 3.最低可采厚度,就是可以开采的矿块的最小厚度,它与开采条件和开采技术密切相关。 4.工业米百分值,对于含矿程度高而厚度小的矿体,如果只考虑其厚度而不考虑其含矿程度,就会把它划为平衡表外矿量。如果把厚度和品位联系起来加以考虑,那就既可照顾到开采条件,又可照顾到矿体的含矿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应以厚度与品位的乘积作为衡量开采价值的指标,这个指标就叫做工业米百分值。一般适用于计算金属或氧化物量的矿床。 5.夹石剔除厚度,对矿体内的无矿部分或低于边界品位的部分而言,大于夹石剔除厚度者,则需在矿体可采范围内将其剔除出去。厚度等于或小于这个标准的夹石,可混在矿体内一并计算储量。但必须保证矿段的平均品位不会因此而低于工业品位。否则,需将相邻一个矿样与夹石合并,作为夹石或表外储量,使矿段品位提高。 6.其它,如有害杂质平均允许含量、伴生有益组分最低含量、剥采比、自熔指数等工业指标对某些矿床的矿体圈定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矿体圈定的步骤

海上搜寻技术及方式(绝对专业)

####学院本科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应急搜寻救援 题目:海上搜寻技术与方式 课程名称:应急搜寻救援 院系名称:####学院 专业班级:######班 学生姓名:#### 学号:123456789125 指导教师: ####

目录 一、海上搜寻技术......................................................... - 3 -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 ............................................ - 3 - (1)海洋卫星通信系统.................................................... - 3 - ①国际移动卫星组织( INMARSAT )系统....................................... - 3 - ②全球卫星搜救系统( COSPAS /SARSAT系统) ................................. - 3 - (2)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 - 4 - ①无线电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 - 4 - ②NAVTEX系统............................................................ - 4 - ③船舶报告系统........................................................... - 4 - ④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 5 - 1)脉冲多普勒雷达在VTS中的应用.......................................... - 5 - 2)GPS 在VTS中的应用.................................................... - 6 - 3)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技术的应用..................................... - 6 - (3)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 - 6 - ①甚高频(VHF)通信技术.................................................... - 6 - (4)国际搜救卫星系统.................................................... - 7 - (5)国际海事卫星标准岸站系统............................................ - 7 - (6)海上搜寻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 8 - 1、手机定位技术.......................................................... - 8 - 2、声呐(声波导航和测距装置)探测技术.................................... - 8 - 3、黑匣子技术............................................................ - 8 - 4、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海上搜寻区域确定模型(海洋漂流模型)技术.............. - 9 - 5、搜救优化计划系统(SAROPS)............................................ - 9 - 二、海上搜寻方式......................................................... - 9 - 1、视力搜寻.............................................................. - 9 - ①扇形搜寻方式........................................................... - 9 - ②扩展方形搜寻方式...................................................... - 10 - ③平行扫视搜寻方式...................................................... - 11 - ④航迹线搜寻方式........................................................ - 12 - ⑤横移线搜寻方式........................................................ - 12 - ⑥横移线协调搜寻........................................................ - 13 - ⑦岸线搜寻.............................................................. - 13 - ⑧移动矩形搜寻.......................................................... - 13 - 2、夜间搜寻方法......................................................... - 15 - 直升飞机作为搜寻设施.................................................... - 15 - 单艘船舶作为搜寻设施.................................................... - 16 - 多艘船舶编队作为搜寻设施................................................ - 16 - 3、电子搜寻方式......................................................... - 16 - 三、海上搜寻方法的选择.................................................. - 18 - 1、选择搜寻方法应当考虑的因素........................................... - 18 - 2、搜寻方式的选择....................................................... - 19 -

矿体圈定原则

矿体圈定是储量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储量计算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体圈定的正确程度。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工业指标,并对矿床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正确圈定矿体边界。 (一)矿体圈定的依据 储量计算的矿体圈定,是以上级批准的工业指标为依据,同时参照矿产的地质条件而进行的,这些工业指标主要是: 1.边界品位,即样品中有用组分品位的最低极限,是划分矿石和围岩界限的标准,亦即圈定矿体的零点边界的依据之一。 2.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平均品位),在边界品位范围内合乎开采最低要求的平均品位,其品位值比边界品位要大,单项工程或一个矿块如果达到了这一标准,就视为具有开采价值,可列为平衡表内储量。大于边界品位小于工业品位的,则可列为工业上暂不能利用的储量,即平衡表外储量。 3.最低可采厚度,就是可以开采的矿块的最小厚度,它与开采条件和开采技术密切相关。 4.工业米百分值,对于含矿程度高而厚度小的矿体,如果只考虑其厚度而不考虑其含矿程度,就会把它划为平衡表外矿量。如果把厚度和品位联系起来加以考虑,那就既可照顾到开采条件,又可照顾到矿体的含矿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应以厚度与品位的乘积作为衡量开采价值的指标,这个指标就叫做工业米百分值。一般适用于计算金属或氧化物量的矿床。 5.夹石剔除厚度,对矿体内的无矿部分或低于边界品位的部分而言,大于夹石剔除厚度者,则需在矿体可采范围内将其剔除出去。厚度等于或小于这个标准的夹石,可混在矿体内一并计算储量。但必须保证矿段的平均品位不会因此而低于工业品位。否则,需将相邻一个矿样与夹石合并,作为夹石或表外储量,使矿段品位提高。 6.其它,如有害杂质平均允许含量、伴生有益组分最低含量、剥采比、自熔指数等 工业指标对某些矿床的矿体圈定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矿体圈定的步骤 圈定矿体边界时首先应确定边界基点,然后通过基点划出边界线。这些边界线是: 1.矿体零点边界,即矿体完全尖灭的边界。其构成是将代表矿体厚度为零或品位降低至边界要求的各点的连线。这是确定矿石储量所必须的条件。 2.可采矿体边界,是根据最低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所确定的平衡表内可采矿量的边界位置。 3.矿石品级或类型边界,在可采边界内划分出矿石不同品级和不同类型的边界。4.内边界线,沿穿过矿体边缘的坑、钻的连线叫内边界线。所以内边界线各点间的连线是直线,其周边是折线,而坑道或钻孔与矿体的交点便是折点(如图Ⅸ-1)。

海上搜寻与救助

浅析海上搜寻与救助 航海1091班200911811119 刘磊 内容摘要: 通过对《海上搜寻与救助》的学习,我逐步了解了有关海上搜寻与救助的性质与任务以及方法,我想这对于一个航海专业的学生的日后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命重于一切,活着才有可能。 海上搜寻与救助定义:动用船舶、飞机、专门营救队伍和装备在海上搜寻和营救遇险人员的有组织的工作。这是由国家参加的国际协作活动。搜寻和营救工作的成效取决于遇险信息传递到营救部门的速度和掌握出事地点的准确性。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二、课程简介 三、海上搜寻与救助沿革四、营救组织工作 五、搜寻方式六、营救方法 七、现状和展望 关键字:性质任务沿革组织方法方式 性质与任务《海上搜寻与救助》是航海技术专业(本科)四年级必修的课程之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危机管理理论、全面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海上搜寻与救助系统组成、概念、搜寻技术、救助方法、相关的国际公约、国内法规和海上突发事件处置规范。为从事海上驾驶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简介《海上搜寻与救助》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处置基本理论;海上搜寻与救助机构;紧急事件的处理;海上搜寻区域的确定和覆盖;海上救助力量的选择和施救;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船舶报告制度。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国际和我国海上搜寻与救助管理的现状,为从事海事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沿革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营救海上遇险人员的重要性和道义责任,并认识到只有通过国际合作,营救工作才能更有成效。1906年,第一次国际无线电通信会议制定了关于海难和其他紧急情况下使用无线电通信的规则,为海上搜救工作奠定了国际合作的基础。1910年,关于海上救助打捞的国际公约责成每个船长要对遭遇生命危险的人,包括已放下武器、或失去战斗力的敌人,提供救助。1914年,第一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进一步制定了在发生海难时船长的职责,并对各沿海缔约国政府,规定了开展在其海岸周围的海难营救工作的要求。1948年及1960年、1974年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都规定了船长对提供营救的责任和为促进沿海国家在搜救服务中制定共同协 议的要求。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现改称国际海事组织)于1971年和1979年先后通过

探讨矿体边界线的圈定方法

探讨矿体边界线的圈定方法 【摘要】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是在矿体的一定界线内进行的,故在估算之前,需在资源储量估算图纸上按工业指标圈出这些资源储量边界,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确定,称为矿产资源储量边界线的圈定。矿产资源储量边界线圈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的可靠性,因此这项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矿产资源;储量;圈定;边界线 矿体边界线的圈定一般是在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地质平面图或矿体投影图上进行,利用工程原始编录和矿产取样资料,根据确定的工业指标,结合矿体地质构造特征、勘探工程分布及其见矿情况,全面考虑进行的。其一般步骤:先确定单个工程矿体各种边界线位置;然后,将相邻工程上对应边界点相连接,完成勘探剖面上的矿体边界圈定;再对矿体边缘两相邻工程(剖面)和全部工程所控制的矿体各种边界线的进行连接和圈定。 一、单个工程中矿体边界线的圈定 1、当矿体与围岩分界线清楚,有用组分分布相对均匀时,即矿体边界线与自然边界线相一致,肉眼易于辨认,则矿体边界几点位置与矿体产状,均可利用探矿工程或自然露头在剖面上直接观察和测量确定。 2、当矿体与围岩界限不清楚,即呈渐变过渡关系时,只能根据化学取样结果,利用现行工业指标确定矿体边界基点位置。其步骤是: (1)根据穿越矿体的单个工程中连接取样结果,首先将大于等于边界品味的样品分布地段,暂时全部圈为矿体。 (2)计算圈定矿体内全部样品的平均品位和厚度值。计算结果若大于等于最低工业品位,而且真厚度也不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指标时,则为工业矿体;通过该基点的边界线则为可采边界线。若计算结果低于最低工业品位,或真厚度也小于最低可采厚度,该圈定边界线范围内矿体为非工业矿体。当矿体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但品位较高,其厚度与品位乘积达到米百分值指标时,可圈为矿体。 (3)当以边界品位圈定矿体范围内的平均品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而厚度大于最低可采厚度时,则可从靠近矿体顶、底板处去掉几个品位较低的品位,再进行计算;若计算结果达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厚度亦满足最小可采厚度要求,则这是圈定的矿体为工业可采矿体,该边界线则为可采边界线;若计算结果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或厚度低于最小可采厚度时,则其仍为非工业矿体。若矿体一侧或两侧为厚大且成片分布的低品位矿时,应单独圈定。 (4)在圈定矿体内,品位低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当其厚度小于夹石剔除厚度不能分采时,则不必圈出,仍作工业矿石对待;否则,必须圈出作夹石处理,不能参与平均品位和矿体厚度计算。 二、矿体连续性的圈定 两个相邻见矿工程其矿体经厚度圈定后均合乎工业要求,赋存部位相互对应,符合地质规律,则应在截面上将这两个工程所见的矿体连接成同一矿体。在圈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储量计算剖面图或平面图上的矿体连续,除极个别情况外,一般应以直接相连。 (2)若用曲线圈定矿体时,工程之间的矿体推绘厚度,不应大于相邻被工程控制的实际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