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

xx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土面积2446.4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3.43%,生态环境优良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辖10个乡镇和1个农场,90个村,3个社区,614个自然村,841个村民小组,7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8.56万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事业的意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世界佤乡”品牌,建设“世界佤文化中心”,全县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

(一)县乡村公共文化管理机构逐步健全。目前,县文体广电局共有行政事业人员72人,本科以上25人,专科37人,高中3人,初中7人,领导职数3名(局长1名、副局长2名)。

全县有从事文化体育工作的各类人才队伍8160人,其中县文体广电局行政事业人员72人,乡镇文化事业人员35人,财政定补文艺队伍50人(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县城业余文艺队12支281人,行政村(社区)业余文艺队240支4691人,自然村业余文艺队126支2400人,设1个老年体育协会和6个单项协会1320人,农家书屋管理员99人。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覆盖全县的县、乡、村、组四级公共文化事业设施基本建成,基本实现县城有文化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体育活动中心、司岗里演艺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镇有文化广电服务中心,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晒场,部分自然村有文化活动室等文化活动阵地。

县图书馆达到国家三级图书馆标准,馆藏资料5.65万册;全县10个乡镇设有综合文化站,有8个文化站的业务用房均达300平方米以上,勐角乡文化站被评定为国家二级站;全县93个村(社区),村村有群众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晒场等文化设施。

截止2017年底,全县共有篮球场616块,其中灯光篮球场42块,一般水泥篮球场389块,土质篮球场185块(主要分布在自然村),足球场21块(县城6块、乡镇15块),网球场2块、陀螺场3块、门球场5块、地掷球场3块、游泳池2个。

建成文化信息贤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乡镇基层服务站点11个,村级站点90个,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11所、分校村级站点90所,实现了县、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全覆盖。

(三)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佤山魂》《佤山风情录》《佤山泉》等一批著作,发行《走进佤山》《佤山风》《佤族歌曲精选》《世外xx·世界佤乡民歌精选》和《司岗里》等VCD、

CD光盘;拍摄《不熄的火塘》《孔雀眼》《司岗里的天空下》《失落的月亮》《小站长》《翻山》《阿佤兄弟》等多部影视剧和纪录片。

制作《佤族经典歌曲MTV》,分三个专辑收录36首佤族民间原创经典歌曲;与云南族印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作编排了大型佤族歌舞剧《族印,司岗里》,实现了常态化商业演出。

(四)群众性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按照“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及文化部门主动搭建各类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和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切实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一是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的“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期间,组织开展祭天牛魂、剽牛仪式、大型佤族鼓乐歌舞演出、民族艺术游演、“摸你黑”狂欢主题活动、佤族民间歌曲演唱大赛、“摩竹取火”表演、佤族传统斗牛大赛、燃烧的歌场·篝火狂欢夜等系列文体活动。

每逢春节、佤族新米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节庆日,积极开展文艺汇演、民歌比赛、佤族服装设计比赛、书画摄影展和农民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二是日常文化体育活动有声有色。大力推广《月亮升起来》广场集体舞,组织“全县职工篮球赛”“健身操大赛”、农民运动会等,形成了全民健身的浓郁氛围。

三是“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落到实处。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所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实行免费开放,所有的文化培训、文化辅导、文化下乡全部实行免费服务,广大群众享有免费的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五)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收集整理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类138项。

积极申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佤族木鼓舞》《司岗里传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佤族贡象节》《佤族甩发舞》《佤族木雕制作技艺》《佤族祭祀木雕》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市、县级保护名录132项。有226个传统文化传承人,其中:国家级文化传承人1个,省级文化传承人14个,市级文化传承人10个,县级文化传承人201个;翁丁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和丁来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列入省级传统文化保护区。

(六)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围绕加快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进文化和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与直属企事业单位管

办分离;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加快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深化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改革要求。

制定xx传媒集团和县民族歌舞演艺公司改革方案。同时,实施完成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xx足球改革等工作,拟定完成了xx县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事业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2016年8月引进丽江东巴谷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云南族印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原民族文化工作队50名财政定补演员划归公司管理,实现了企业化管理模式。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对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管理重视不够。部分乡镇、村(社区)对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缺乏抓好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个别文化站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布局不合理、运行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全县有93个村(社区)虽都有文化室和文化活动场地,但大多数村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