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的循环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的循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如氮的固定、氮肥的使用,以及人们在利用氮的物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含有氮元素的物质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能重点学习几种含氮的物质。教材对于氮气、氨气、铵盐、硝酸的性质学习都安排了一定量的实验或实验探究来完成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探究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使学生了解氮的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2)掌握氮气、氨气、铵盐、硝酸的性质,初步掌握NO、NO2重要性质;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了解他们在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使学生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方法方面:

(1)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资料、信息处理能力。

(2)运用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方法研究有关物质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氮气、氨气、铵盐和硝酸的性质;

(2)实验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进一步学生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实现氮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2)硝酸的强氧化性。

三、教学过程与效果分析

1.整体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节分为3课时:

第一课时:氮的循环,氮气,氮的氧化物

第二课时:氨气和铵态氮肥

第三课时:硝酸及其应用

本章第2节“氮的循环”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界现象“闪电”入手,引出“雷雨发庄稼”谚语,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望,并结合课本70页(图3-2-2)自然界中的循环的基本过程及示意图,组织学生进行“氮的循环的主要途径”及“氮的固定”的讨论,完成本节第1课时教学。

在第2、3课时教学中,借助课堂演示实验如氨气的“喷泉实验”、“空瓶生烟”;探究实验如铵盐受热分解实验以及浓、稀硝酸与金属铜、铁的反应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导出本节课核心的知识,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并借助自然界“酸雨、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等现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我采用演示实验和引导总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重点的突破: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氮循环的资料。

【引入】以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闪电”引入,引出“雷雨发庄稼”的谚语,引导学生认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设计意图:闪电过程中发生的氮气与氧气的反应,既体现了氮气的性质又是自然固氮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农作物获得氮肥的一种形式,也是自然界中形成硝酸的一种方式。

【过程】利用课本上自然界中氮循环的示意图,用多媒体演示自然界中氮循环的基本过程,密切结合学生关于氮循环的已有知识,在氮循环的基础上展开其中的主要过程.

利用氧化还原的观点探讨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这些化学反应有哪些重要的应用。教学中重点解读闪电过程中氮气与氧气的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氢气的反应结合,同时根据氮气的结构是双原子分子,两个氮原子以三对共用电子结合非常稳定,以分析它的性质应该比较稳定,从而说明结构决定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氮气与氧气的反应重点强调反应条件。通过介绍工业合成氨引出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氢气的反应,强调可逆号和反应条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写出化学方程式。从这两个反应,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氮的固氮问题,认识固氮的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以及资料、信息处理能力。难点的突破:

从雷电过程如何转化为硝酸引入,让学生思考在雷雨交加的时候氮的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反应。

因为氮的氧化物有毒,所以视频演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之间的转化,以及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从而简单介绍两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让学生思考谚语“雷雨发庄稼”的道理是什么,从而让学生得出由氮的氧化物最终生成硝酸的全过程。这里教师要提醒学生,雷雨天对人类是有益的,但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一氧化氮还能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还可以引起光化学烟雾,现在空气中的氮的氧化物可以通过汽车尾气和硝酸工厂的废气进入大气,它的存在已经是弊大于利了。

这样让知识更贴近生活,树立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忽视氮气与氧气、氢气的反应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强调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强调氮气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氮气的一系列性质。

练习巩固:完成学案上练习题。

下列几种固氮方式中属于人工固氮的有()

A.闪电时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

B.豆科作物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

C.NO与O2反应制备NO2

D.由N2与3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NH3

板书设计:

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1.氮气

(1)N2的结构

(2)N2的化学性质:

2.氮的固定:

3.NO和NO2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本课时实验较多所以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教师讲解、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重点突破:

引入:氨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制冷剂等

第一个突破问题氨气的性质

重点之一是氨气与水的反应: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喷泉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小组讨论,解释现象,总结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之二是氨气与挥发性酸的反应,在刘谦热的今天我打算采用小魔术:魔棒生烟来突破。这里可以让学生来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重点之三是:氨气的催化氧化,这里可以让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推测氨是否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然后根据这一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第二个突破点铵盐的性质:

从小故事化肥潮解后不能暴晒来引入,利用课本上的“观察思考”氨盐的性质中给出的三个实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交流,教师点拨,进行归纳得出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从离子的角度分析铵盐与碱的溶液的反应。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方法,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如何合理的储存和使用化肥,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意识和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最后关于氨气的实验室制取,因为有了铵盐性质的讲解学生就较容易掌握实验室制法。这里要注意与氧气装置进行对比和氨气的检验方法。

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氨气的性质和检验学生记不住,通过学生做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来加深他们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练习巩固:

课后题1、3、4题。巩固氨气和铵盐的性质。

板书设计

一、氨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的反应:

②.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③氨与氧气的反应:

3、氨气的检验方法:(两种)

二、铵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