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诺维特关于经济社会学的若干理论简述

格兰诺维特关于经济社会学的若干理论简述
格兰诺维特关于经济社会学的若干理论简述

格兰诺维特关于经济社会学的若干理论简述 [摘要]格兰诺维特的论文《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包含了其关于经济社会学领域的精辟论述,批判并继承了此领域其他学者的学术思想和观点。笔者主要就此篇论文作个简单的解读。并试图从中归纳出格兰诺维特关于经济社会学的一些主要思想。

[关键词]格兰诺维特经济社会学

作者简介、秦婷婷,女,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6级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一、文本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一门新兴学科即新经济社会学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毋庸置疑,新经济社会学将经济学与社会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并将其视角扩大到人们尚未顾及的认识区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专业领域。由英国著名学者毛诺?奎伦(MauroGuillen)等人编著的《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TheNewEconomicSociology:DevelopmentsinanEmergingFiel d,2002,RussellSageFoundationPress)一书则是这门新兴学科的代表作。《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是一部论文集。它从经济学和社会学方法论的高度,对新经济社会学这门新兴学科作了全方位的探讨,并得出了颇有见地的结论。这部著作一经问世,便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并受到了西方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是本书第二部分“社会网络与经济社会学”的重点章节,同时也是本书的重点章节。在这一章中,作者概述了经济社会学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理论。马克?格兰诺维特指出,经济社会学已经不再是一种新奇的事物了。它诞生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复兴。这一领域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一大批很有前途的优秀学者。现在已经是世纪之交,是

对经济社会学进行重新评估的时候了。应从经济社会学作为一种解释经济的方式有何独特之处这个问题开始研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部分取决于人们对“独特性”的看法。经济分析与其他制度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由经济学来支配,经济学在理论上关注的是理性行动和工具性行动的概念,其“方法论个体主义”将所有的解释都归结于具体的个体行动。尽管社会学对于经济分析应该提出自己的日程和主张,而不仅仅是为了回应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分析,但是,通过对社会学的经济分析以及与经济学家所提出的那些理论和主张进行比较,可以明确看出经济分析所持有的立场,可以使社会学的观点更加鲜明。总而言之,应建立一种在理论日程和理论观点上都可以完全实现的统一理论。马克?格兰诺维特认为,工具主义的还原论在两个最基本的方面是不完善的,这表明经济社会学可以进一步提供独特的解释。经济社会学理论必须摆脱还原论的观念。社会学中有许多独特的思想,其独特之处在于对社会网络中的行动嵌入性的强调。尽管我们认为,经济社会学的许多重要贡献来源于它的网络分析,但是对于网络机制的特别关注,并不打算与工具主义在理论上完全分开,而是促使我们对经济的理解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工作,将社会网络的分析与社会学的中心理论问题联系起来。关键的问题在于,像团结、权力、身份认同这些基础性的概念,不利用相关的术语就不可能被理解。只有通过社会关系,才能对它们进行恰当的界定。因为它们是在社会网络中产生的,正如社会学的奠基者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马克斯?韦伯和格奥尔格?齐美尔等人的经典著作对它们所作的解释那样。戴维斯曾经指出,认为“功能分析”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独有方法,这是一种神话虚构,结构社会学家必须同样从神秘主义中解脱出来。网络分析的力量在于,它既与制度分析的重点相结合,也与经济分析的重点相结合。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建构关于制度背景、网络结构

和个人行动的互动与变迁的相关理论。世界不断变化,理论之树常青。

以上就是笔者对此篇论文的简单介绍。下面将论述此篇论文的具体内容和文章折射出的格兰诺维特关于经济社会学的若干思想。

二、格兰诺维特的若干思想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动机、个体、背景和历史”指出应该从经济社会学作为一种解释经济的方式有何独特之处这个问题开始研究。并指出经济学分析和其他制度分析的不同所在,即经济学在理论上所关注的是理性行动或工具性行动概念,其方法论个人主义把所有的解释都归结于具体的个人行动。格氏认为工具主义的还原论在最基本的解释方面有两个不完善之处、其一是任何一种把人们的互动限定于个人利益的解释都抽象掉了关系这一基础层面,而这种关系体现了经济互动以及其他所有行动的特征。他接着解释说其中的水平关系可能包含了行动的信任和合作特征,垂直关系可能包含了行动的权力与顺从特征,这些特征都极大地超出了用个人动机所能解释的范围。其二,即使在一些场景中看到可以用纯粹的利益驱动模型来有效地解释行动结果,但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还原到个人行动的简单还原论,用个人自己在行动中发现其行动的激励与约束,能按照这些场所本身的演化情况来解释这些场所是如何演化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偶尔用利益驱动模型这种极为典型的去背景化分析某些行动结果,但是不能仅仅认为个人受利益激励这一事实就可以解释这种结果出现的所有原因,这是一种错误的分析方法,实际上个人受利益驱动的行动与受信任或权力驱动的行动的发生和所产生的结果,在各个方面取决于更广泛的背景和原因。这部分格兰诺维特主要批判了还原论用来解释经济行动的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社会空间中行动目的的混合性”,格兰诺维特认为经济社会学对于理解经济所能做的第一个贡献就是,

唤起人们注意行动者在从事生产、分配或消费活动时激励这些活动的经济目的和社会目的的混合性。但还需要对社会互动的背景以及背景是如何出现的做出更详细的说明。他的意思是在社会经济互动中人们有着混合型的动机,因此行动并不是以纯粹自我利益为基础所描述的方式进行的,还有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在里面。他接着对奥尔森的理性选择理论、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理论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些工具主义理论不能科学的解释一切经济现象。经济社会学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揭示那些人们在其中可以安全地搁置理性行动要求他们必须具有的猜疑的环境。从仅仅认可理性行动的行为理论内部出发,这一任务是不可能被想到或者实施的。源于水平关系中的信任和垂直关系中的顺从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也有很多社会学家对此作了研究。例如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和韦伯的权力、利益集团的论述。20世纪中期社会学曾经过度不节制,大多数社会学家开始从以行动者共有的价值承诺为基础的理论中脱离出来,现在必须找到一种综合性的解释,即在承认规范与习惯重要性的同时,使它们与一种更广泛的社会理论框架相适应。格兰诺维特认为汤普森集体行动的观点具有双重性,即这些抢夺面包的群众除了理智目标外,也受到愤怒的情感的驱使。汤普森提出一种模式,认为规范、身份认同、工具理性共同驱动和影响着集体行动,揭示这些似乎完全不同的动机共同产生影响的过程虽不是汤普森分析的内容,却是经济社会学的一般性解释框架都必须包括的内容。

第三部分“制度与经济、作为不同交换层面的互动与交叉的副产品的合作、顺从和策略行动”,格兰诺维特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如疏网、密网,“弱关系”的力量等等。并分析了本特的结构洞理论、巴思、科兹纳、熊彼特、怀特、梅迪奇、爱森斯塔德、梯利、英萨尔、卡普南、雷蒙德洛、帕吉蒂和安塞尔、克林奇利等的思想。指出他们观点中合理与不合理之处。目的是为了分析制度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在社会

制度下和经济组织中人们的互动、交叉、合作、顺从与策略行动。并粗略概述了人们行动的社会空间、制度或各种制度要素是如何出现、结合、分离的,以及资源在它们之间是如何流动的。通过第三部分的论述,紧接着在第四部分格兰诺维特就把“经济制度的社会建构”作为本文的核心问题提了出来。对经济行动的解释不能建立在单一的利益动机这个极其脆弱的基础上,更不能把分析仅局限于个人,必须突破狭窄的工具主义观。诉诸于大的经济制度的影响,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上如何去解释人们的经济现象,是格兰诺维特提出经济制度的社会建构的原因。经济制度的社会建构遵循着一定的原则,格兰诺维特对新旧传统理论作了比较对照,从先前的理论中归纳出三种网络结构和相应的三种潜功能。一是高度脱耦结构,二是弱脱耦结构,三是高度耦合结构。这三种结构都具有相应的功能。

第五部分“结论与讨论”,格兰诺维特强调指出经济社会学理论必须摆脱还原论的观念和完全工具性。他认为经济社会学的许多重要贡献均来源于它的网络分析,但对网络机制的特别关注并不是想要与工具主义在理论上完全分开,而是对经济的理解向更为复杂的综合进军。所以把社会网络的分析与社会学的中心理论问题联系起来是今后努力工作的目标。网络分析和关系分析都具有相应的优势,在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中,要综合运用这些分析方法的优势,对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完成经济社会学的主要任务。

三、讨论

作为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标志着新经济社会学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格兰诺维特的这篇论文可视为新经济社会学的纲领性宣言,因为它正式向经济学发出了挑战,并建构了可以取代经济学某些核心假设的社会学式替代物。这篇论文的公开发表,对来自经济学与社会学两个方面的学者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

激起了社会学家从事经济问题研究的浓厚兴趣,也激励着涉及经济问题领域的社会学家的不断探索。此后,新经济社会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在学术群体、基本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学术影响等方面都清楚地表现出来。

格兰诺维特的很多观点在此文中没有详细论述,只是粗略提及一二,但是他关于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的深刻有力的论证和对前人观点的继承与批判都为后来新经济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文中关于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也相对科学和完善,对于此文更深刻的理解还需要笔者知识的不断积累。

参考文献

[1]杨彦斌,史乃新,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完美结合[J],国外社会科学,2005(4)

经济社会学详细考试复习资料

经济社会学 第一讲经济社会学总论 学习经济社会学的意义(1)经济行为是社会行为的核心部分;(2)社会学、经济学都不是孤岛,学科发展有交叉也需要交流。 (一)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最早的名称:1898年涂尔干《社会学年鉴》中对社会学的分类 关于经济的社会学研究(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economy)。 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1、[日]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分别看作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及理论体系,说明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外延的独立分支”。 2、[美]尼尔·斯梅尔瑟:1963年《经济生活社会学》:“研究社会生活中经济方面和非经济方面之间的关系,即两者是怎样交叉重叠,怎样互相影响的”。 “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探讨经济行为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并且科学地分析经济结构和社会其他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3、中国学者孙本文《社会学原理》:“研究经济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 费孝通《略论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上的商品流通、供求关系、物价起落等等,而社会上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变动,满足这些需要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很多活动并不在市场上进行的,于是又产生了‘经济社会学’”。 1985年中国社会学首届经济社会学研讨会:“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分析研究。既研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后果,也要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二)经济社会学的先驱 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Swedberg:“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领域中充满生命力和颇有前景的一门学科。” 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都涉猎经济社会学,并对其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5.5—1883.3.14) 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其中对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独到而富有成效的探究,指出经济决定社会总的演变。 经济社会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雷蒙·阿隆:“马克思是一个社会学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是一个特定形式的社会学家,即经济社会学家”(Aron,1988:154) 富永健一:“虽然‘马克思经济学’本身并不能叫社会学,但可以说历史唯物论整个体系提出了一种经济社会学”(富永健一,1984:4) (2)马克斯·韦伯 经济社会学创始人经济社会学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与社会》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主要考察的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起源的关系,

经济社会学知识点

经济社会学 第二章 1,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式,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 2,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想象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经济社会学应该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 3,主流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的比较:(论述) (1)行为者。经济学研究是以个人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点的;经济社会学家研究的基点是群体、制度和社会。 (2)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行为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而经济社会学家则认为人有不同形式的行为。经济学家的理性只是一种“有效理性”,经济学家将理性视为常量,社会学家则将理性视为变量 (3)经济行为的约束。影响人经济行为的因素:稀缺资源,偏好和技术限制,社会结构和意义结构的限制 (4)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5)分析目的 (6)使用的方法 (7)知识传统 4,经济社会学家认为经济行为不但受稀缺资源、偏好和技术的限制,同时还受社会结构和意义结构的限制。 5,农业社会表现为对土地的拥有,而现代社会显示其地位的符号为房子、汽车、艺术品等。第三章 1,马克思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1)短期自利目标的工具理性行动、(2)有意识的信仰和认同的价值理性行动(3)情感行动(4)传统行动。 2,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是以宏观社会系统作为研究目标,以微观的个体行为作为研究的起点,以合理性说明有目的的行为。合理性是理性行为者的行动基础,行为者的行为原则是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通过研究个人行为和个人行为的结合如何产生制度结构,以及制度结构如何孕育社会系统行为,实现围观——宏观的联结。 3,社会资本理论以社会网研究为基础。社会网的基本元素是接点和联系。 4,社会资本——指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它具有网络性、增殖性和不可让渡性等一系列特征。 5,,由于社会资本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构成的,迁出则切断了与原有某些关系的联系,原社区的居民可能遭受损失,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这种原有关系的中断,因此,稳定的社会结构产生广泛的社会资本。 6,组织中权力的另一问题是公司中的“权力距离”。所谓“权力距离”,是在一定等级制度情形下,可以控制和能够控制别人行动的程度,以及被控制的人遵从控制所基于条件的程度。“权力距离”是公司管理模式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反映。 7,有学者视群体动力学现象为“信息瀑布”,借助于所提供的信息,使私有信息公有化,从而改变另一些人的偏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8,学者们对理性的概念提出了挑战,人们认为理性是有限的,即所谓“有限理性”。学者们认为,在许多情况下,由于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行动者不能克服的困难,因而追求理性最大化

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参考

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参考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的毕业总结,许多大学生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论文选题难的问题,不知道论文题目应该如何去定位,根据那一个方向去写,这个是部分大学生的一个通病,在这里学术堂根据网友的反馈以及大学生的需求不同,在这里以经济社会学专业为例,举例了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希望 能够帮助到在这方面有困难的同学,论文题目的定位非常重要,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祝各位学子毕业成功,前程似锦!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 学专业为例 3. 社会经济形态视角下的屯堡族际婚姻观变迁研究 4. 中缅. 中老. 中越少数民族跨境婚姻行为的经济学思考 5. 西方对社会保障制度功能的认识:一个历史的考察 6.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7. 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8.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9.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类期刊管理学系列 10. 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11. 仪式礼物变迁的经济社会学思考--以广西田阳县龙河村那逻屯祝寿仪 式为个案 12. 试论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统计学的发展 13.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公共关系优化对策分析--以社会化媒体时代为背 景 14. 独立院校经济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探索 15. 近百年来客家乡村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研究--以梅州市部分农村为例 16.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身体. 时间与空间的视角 17. 代际经济支持健康效应检验 18. 统计在经济和生活方面的应用 19. 老年人社会经济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经济社会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概念题 ? ? 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社会行为、嵌入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源、社会网、结构性要素、资源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动力性要素、网络结构观、市场网络观、强关系、弱关系、市场、市场主体、市场规则、市场类型、市场体系、消费行为、家庭生命周期、社会阶层、炫耀性消费、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经济交换、社会交换、交换模式群体、企业的市场性、企业的社会性、内部劳动力市场、外部劳动力市场、专业劳动力市场、生产方式 二、简答题 ?1、简述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区别和联系 ?2、社会学家是如何认识交换行为的。 ?3、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有何关系? ?4、简述社会网的要素包括哪些? ?5、简述社会网的连接。 ?6、比较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内涵 ?7、交换的分类有哪些?具体含义是什么? ?8、试析品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9、试比较企业、市场、网络结构的特征 ?10、简要叙述劳动力市场如何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而出现。 ?11、简述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理论。 ?12、简述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 ?13、试述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14、简述礼品经济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述网络分析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2、应用社会网分析某一具体经济生活现象 ?3、简要比较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的异同。 ?4、试析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5、试述社会网在经济生活中运用。 ?6、以劳动力市场为例,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是如何嵌入社会网络形成的社会结构中的。 ?7、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经济社会学A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为什么要研究经济社会学 ?1、现实的需要 ?2、学科建设的需要 ?3、研究者个人的需要 ?帕森斯、斯梅尔瑟 ?二、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定义: ?斯梅尔瑟的定义:(1)是研究经济行为本身的,即这些经济行为如何将不同的角色

边燕杰: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

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 【美】边燕杰 【摘要】格兰诺维特关于“弱关系力量”论点引发了关于市场经济中个人如何找到与之相配的工作的富有成效的研究,在分析中国的工作分配制度时,我区分了(1)在求职期间通过网络流动的信息和影响与(2)求职者使用的直接和间接关系。我发现:中国的个人网络习惯于影响那些转过来把分配工作当作与他们联系的一种恩惠的实权人物,这种不被认可的行为易为基于信任和义务的强关系所运用。我在1988年于天津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1)更经常地通过强关系而非弱关系寻找工作渠道,(2)直接和间接关系都用来获取来自分配工作的实权人物的帮助,(3)求职者和最终帮助者通过中介者建立了间接的关系,中介者与他们是密切的而非弱的关系,(4)求职者使用间接关系比直接关系更可能得到较好的工作。 格兰诺维特关于“弱关系力量”*的假设引发了市场经济中职业获得过程领域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格兰诺维特和其他人发现:当个人运用他们的个人网络找工作时,他们更经常或更有效地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得到与之相配的工作。我超出了市场经济的范围去考察密切和弱关系在中国求职时的相对有效性。当工作通过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官僚制来分配时,不同力量的关系如何影响职业获得过程呢? 格兰诺维特论点的中心思路是,社会行动者的机会受制于他们与其他行动者的关系。他的弱关系假设依赖于下列观点:弱关系(以不经常互动或不太密切为特征)分布范围很广,比强关系更可能充当跨越社会界限的桥梁。格兰诺维特认为,虽然并非所有的弱关系都是桥梁,但弱关系桥梁“为人们提供了接近超越其所属社会圈子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资源的通道”,因此,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在《获得一份工作》中,格兰诺维特研究了在提供非过剩的工作信息方面强关系之于弱关系的优势。后来,林南强调了包括在弱关系中的其他资源---其他人拥有的权力、财富和声望---可以通过接近弱关系把不同地位的人连接起来。格兰诺维特和林南的系统阐述暗指:在促使地位获得过程中强关系不太有效,因为它们一般不能把(不同的)社会界限或等级层次连接起来。 经验研究提供了关于劳动力市场中密切和弱关系相对有效性的混合发现。格兰诺维特关于波士顿郊区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的专业劳动者更经常地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获得工作信息。然而,沃特那比在东京地区的一项研究中则发现,相反的情况对日本专业和技术工人来说却是真实的。此外,在纽约州北部地区的一个代表性抽样表明:在寻找高声望工作时,人们更经常地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获得帮助。虽然该发现在荷兰的一项研究中被重复,但关系力量和社会交往者的地位之间没有联系的现象也在底特律地区的一项调查中被发现,这暗指密切和弱关系在运用社会资源时可能同样重要。韦格纳将此问题向前推进一步,他认为社会网络是异质性的:低地位的人可以从很大的地位范围内选择与其有强关系的交往者以获得社会资源。但是,靠近地位等级制顶端的人必须依赖弱关系来接触自己网络范围之外某个地位更高的人。在德国的一项研究中,韦格纳发现:一个工人的最初工作地位和关系力量的互动对社会资源的影响是显著的和正向的。1 *原文中的‘weak’,可译为“弱”、“微弱”、“一般”或“弱”;‘strong’可译为“强”、“密切”。考虑到中文的习惯,‘weak ties’译为“弱关系”,‘strong ties’译为“强关系”。译者注。 1关于关系力量和工资获得的相关文献,受到格兰诺维特和林南著作的启发。

社会网络分析法

第十三章社会网络分析法 近几十年来社会网络分析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它已被“泛应用到了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和社会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本章我们将侧重介绍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历史、主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第一节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分析 网络指的是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故从这一方面来说,社会网络代表着一种结构关系,它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网络的主要要素有: 行动者(actor):这里的行动者不但指具体的个人,还可指一个群体、公司或其他集体性的社会单位。每个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被称为“结点(node)”。 关系纽带(relational tie):行动者之间相互的关联即称关系纽带。人们之间的关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亲属关系、合作关系、交换关系、对抗关系等,这些都构成了不同的关系纽带。 二人组(dyad):由两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这是社会网络的最简单或最基本的形式,是我们分析各种关系纽带的基础。 二人组(triad):由三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 子群(subgroup):指行动者之间的任何形式关系的子集。 群体(group):其关系得到测量的所有行动者的集合。 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又被称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因为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对关系或结构加以分析的一套技术,还是一种理论方法——结构分析思想。因为在社会网络分析学者看来,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结构,而这种结构即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社会网络分析家B·韦尔曼(Barry Wellman)指出:“网络分析探究的是深层结构——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系统表面之下的一定的网络模式。”例如,网络分析者特别关注特定网络中的关联模式如何通过提供不同的机会或限制,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行动。 韦尔曼指出,作为一种研究社会结构的基本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具有如下基本原理: 1.关系纽带经常是不对称地相互作用着的,在内容和强度上都有所不同。 2.关系纽带间接或直接地把网络成员连接在一起;故必须在更大的网络结构背景中对其加以分析。 3.社会纽带结构产生了非随机的网络,因而形成了网络群(network clusters)、网络界限和交叉关联。

经济社会学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用社会学的传统分析解释经济现象.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在经济中作用,是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基本假设A效用最大化假设B偏好变化假设.视角:C人际关系把握个人行为视角D强调相对地位敏感性E制度分析视角 ?研究策略:A理性选择社会学.古典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若干核心要素结合起来考虑;B新经济社会学.在社会学分析框架和概念的帮助下分析;C社会经济学.利用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视角解决;D PSA经济学.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发现直接综合进经济学模型;E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基础上对组织形式统一分析,理解制度界定与变迁 ?基本概念:资源稀缺性-基本前提,稀缺程度影响合作冲突\制度安排;行为假定-理论模型基础;制度-核心问题;组织-制度是组织的内在结构;社会均衡-制度和秩序存在必要条件 ?行为假定四个角度:A效用最大化(5假定a各种行为目标统一于效用最大化目标b信息完全性不是必要前提c效用评价有完备性d可传递性e各类决策主体行为统一)B他人状况直接影响个人(个人效用受社会网络内外他人影响);C有限社会化(人们并不是完全在效用最大化原则下做选择,有时会不假思索依据惯例行动,人们在不同程度的遵守社会准则同时,保持效用最大化选择的行动空间);D嵌入性(人的有目的性行动是嵌入在具体的正进行的社会关系系统中) ?制度:一个社会中人们相互作用的规则,是人们在确定相互关系时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一种约束.作用:A通过提高人们行动的代价或收益,约束行为;B引导行为激励作用.正式制度有意建构的\明文规定的\通过系统组织来保障和实施的.非正式制是通过一代代的教诲模仿\积淀演化的. ?组织:稳定互动\协同行动的群体构成了组织. ?社会均衡:所有人都在其所面对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做出了效用最大化选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通过单方面的改变他自己的行动来增加效用.(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社会最优,不一定会形成社会制度和秩序) ?基模·价格:在资源交换过程中,对不同资源的交换比例形成的合约. ?相互影响假定和需求:∵A价格水平具有社会阶层区隔标志的含义B高社会阶层成员会因低层与其购买同样产品而产生负效用,低层不避讳.∴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较高层消费者推出,低层进入.社会分层结构和需求∵C一个社会分层结构是金字塔中上层少于下层D中产以上阶层每个人和低阶层每个人购买数量相同.∴价格下降,下层人士需求会大于上层人士退出的影响. ?网络和需求匹配机制:传统供求模型(市场无摩擦假定\价格传递供求双方所需充分信息假定\社会成员拥有无差别信息获取机会假定)匹配问题无关紧要.∵供求双方的沟通存在障碍;供求双方不仅仅关心价格还关心其他,价格传递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获取机会也不同∴匹配机制来解决匹配问题∴人际关系网:信息很大程度上作为其他社会过程的副产品被传递,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完全是通过与市场行为不相干的社会过程传播的. ?社会互动下的市场需求:需求的连带外部性,个人需求受他人影响(正-负效应)A从众:群体规模\比例\价格\个人因素(社会特性)影响,从众行为并不是必然结果,高阶层可能从众于低层B求异:需求与价格弱化器,求异在基本形态上并不排斥从众,求异行为也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引发从众,求异行为本身也会演变成从众. ?受他人影响的个人偏好:偏好是个人的心理秩序,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后天环境内化有关∵假定商品多多益善\偏好可传递,无差异曲线表示是消费者获得相同效用的商品组合∴无差异曲线是考察消费者偏好的工具,他人状况带来的正负效应刻画了消费者和他人的关系 ?创新:是实现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五种情况:A采用新产品或某种产品新特性B采用新生产方法(经验上未鉴定)C开辟新市场D新原料供应源E新产业组织. ?创新与社会互动:绝非单独行为,而是通过复杂的社会过程实现的,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使用者的建议\技术开发者与投资者的互动\研究者之间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流都发挥作用.创新过程分布在使用者\制造商\供应商等人中.非正式交流:A创新的主体间并非毫无保留的交流B交流具有互惠性,非正式交流网络中贡献自己的思想,也能同时听取和捕捉他人的思想激发灵感(机会主义者自然会被排挤出局)C提供咨询和劝告能获得社会回报-服从和赞誉D获得赞誉和服从可以看做是自身富有的信号,获得更多创新互惠的机会. ?创新与制度:制度内涵的激励影响创新:产权制度\权利保障\尽快获利的资本市场制度

柯达-格兰诺维特

用格兰诺维特的理论看柯达为何走向衰败 ——社会网络互动关系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社科1A 李姝慧2011012601 1888年,乔治·伊斯曼创立了伊士曼柯达公司,使照相机走入寻常百姓家,“柯达”也几乎成为摄影的代名词。此后的100年间,柯达公司曾占据过全球2/3的摄影产业市场份额,拥有超过14.5万名员工。柯达记录了无数形式各样的美国梦,更成为罗切斯特人民心中的“黄色父亲”。然而面对数码时代的到来,柯达的市值竟在15年间从300亿美元蒸发至1.75亿美元。在2011年,柯达股价跌幅超80%。2012年,纽交所向柯达发出退市警告。在2013年5月,伊士曼-柯达公司正式提交退出破产保护的计划。柯达这个曾经声名大噪的黄色胶片巨人的形象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然而当人们谈论到“柯达公司为什么会从鼎盛走向衰败”时,最广大的回答说是因为柯达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创新,决策失败,骄傲自大,固步自封等。诚然,这些都是导致柯达走向破产的原因。但是,当我们聚焦到微观层面,去仔细探究这一系列主流原因背后的深层机制时,会发现每一项推动企业改革或是影响柯达走向的决定都是由“人”(主要为管理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做出的。不论是在早期管理上的创新,还是在“二战”中迅速崛起,再到数字时代的变革和转型,都基于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人的决策和选择。因此对于“柯达为什么会走向衰败”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回归到“人”,去考察人的主观能动性,

寻找人们做出某种的抉择,或产生特定的行为的机制。 著名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是具体的社会关系”。经济活动是嵌入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才能理解具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内容和形式。如果我们不了解社会关系,就无法解释人们的行为。 “镶嵌理论”是格兰诺维特最著名的理论之一,他认为已有的经济社会研究都陷入“过度社会化”或“低度社会化”的研究极端中。这两种模式下的人都是是孤立化的、原子化的。即使研究中有考虑社会关系的部分,也都是流于机械的分析,没有成为研究的重点。在“镶嵌”的理论中“过度社会化”表示人们只是按照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来行动,这样人便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变成了由社会角色所决定的人。“低度社会化”则是经济学家眼中的人,他们根据价格型号在预算约束的条件下做出选择,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样的研究对象便成了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特点的个体。这两者都将个体的差异性回避了,因此他提出另一个解释逻辑,即从人们所出的具体社会关系角度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 格兰诺维特强调互动关系的影响,强调关系中的信任。因此,从格兰诺维特的角度来看“柯达公司从兴盛走向衰败”问题,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重要解释维度。 (一)柯达较其早期时公司内部及对外的“信任感”的逐步缺失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1.最早把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名称记录在册的是涂尔干。 2.波兰尼著有《大转变》。 3.马歇尔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1)偏好是如何产生的。(2)行为理论。(3)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 4.新经济社会学有两个基本的社会学假设:一个假设是认为行为总是被社会定位的,不能仅用个人的动机来解释行为;另一个假设认为社会制度不可能自发形成,而是社会构建的。 5.中国经济社会学重建的特点:(1)移植性(2)应用性(3)学科性 6.有限理性的概念是阿罗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理性,但这种理性有时有限的”。 7.科尔曼的“理性人”假设是指“对于行动者而言,不同的行动(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效益’,而行动者的行动原则可以表述为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 8.社会优化::在理性选择理论中,如果双方自愿交换没有外在影响的资源,双方均能获得较多的利益,没有任何一方被伤害。如果这种交换发生在非竞争的结构中,交换率将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在这种结构中,所有使双方获利的交换完成后,便达到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社会优化(或称帕累托优化)。 社会均衡:是一个由所有参与人组成的最优战略组合,也就是说,在给定战略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行动者可以单独行动,同时也没人去积极地打破这种均衡。两者的异同:74 9.理性选择理论是建立在下列假设上的:第一,理性选择理论假设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第二,假设在特定情景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第三,行动者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第四,行动者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 10.第一个对社会资本做出系统分析的学者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 11.两种类型社会资本定义视角:一种是将社会资本看做封闭网络中的信任、互惠和规范网络;另一种是将社会资本看做开放网络中的信息和影响力。 两种视角的共同点与区别: 区别:集体层次的社会资本强调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物品,即个人所投资的社会资本可能使他人收益,而个体层次的社会资本强调社会资本是一种个人投资。前者关于集体性社会资本的假设前提——封闭型和紧密性是社会网络的必要条件,而后者则认为松散网络和不同社会网络之间的桥梁对促进信息流和影响流具有关键作用;前者侧重团体内部关系,体现为“联结”形式的社会资本,后者侧重于团体外部关系,体现为“桥梁”形式的社会资本。 共性:它们都突出了社会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特性:社会资本不是被个人所占有,而是存在于两个或多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之中;社会资本能促进行动绩效,无论是对于个体行动而言还是对于集体而言。二者的分歧实际上是一种互补:流通于集体和封闭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的关键要社会资本的关键要素素是信任,流通于个体和开放网络中是信息。

经济社会学课程大纲

《经济社会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48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本科生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介绍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关系的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展开有关两个学科建设性互动的讨论。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互动中发展着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有所了解;锻炼学生跨学科思考的能力;探讨各种理论的前提和解释边界,借以提高研究者的学术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经济社会学是当前十分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其最富活力之处在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开始出现有建设意义的对话,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有潜力的理论生长点,出现了一些可资继续开掘的研究成果。 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经济学已经演变成一个逻辑相对严密的体系。许多经济学家已经习惯于在这个严密的体系中进行思考,对某些基本假设习以为常,而疏于

对在假设中被排除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而这些因素,很可能在现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反观社会学,却常常可以发现对这类因素的关注。因此,与社会学对话,有利于使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更加逼近现实。 对社会学来说,它虽然有比较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思想,但却缺乏对理论的更为严密、精确的陈述,特别是欠缺对于理论前提的思考;此外,由于“剩余策略”的影响,也使得社会学在需要面对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现象——经济生活现象时,显示出力不从心。和经济学开展有建设意义的对话,至少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对社会学学科本身的局限加以弥补。 本课程在介绍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关系的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展开有关两个学科建设性互动的讨论。课程中所选择的阅读文献,都是有理论代表性的。 本课程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进行课程设计,作为学科基础课,注重以社会学的视角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使得学生对作为现代社会重要内容之一的经济活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教授的过程中,强调以理论为经,经验现象为纬,帮助学生构筑经济社会学在知识、理念等方面的基本框架,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门槛模型与集体行为

门槛模型与集体行为 ——读《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社会121 22112114 陈培坤 在《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这本书的第二章中,格兰诺维特提出了著名的“门槛模型”。这一模型适用于行动者有两个以上行动选择而他的成本效益又取决于其他人如何让选择之时。所以这一模型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首先,是“门槛”的定义:一个人会看到多少人或多大比例的人采取一个决定时,才会采取相同的决定;这一点是此人净效益超过净成本的门槛。其次,门槛模型多用于分析社会上的集体行为。 门槛模型研究两者择一的情况——行动者有不同且互斥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中,行动者可以被认为一个正面、一个负面的决定——决定去做一件事或不去做,比如是否要加入一个暴动。更进一步,一个人决定采取一项行为的效益成本比较部分取决于有多少人采取相同的决定。以参加暴动为例,一个人参加暴动的成本会因为暴动规模的扩大而逐步降低,因为参加的人愈多,被逮捕的机会愈小。 所以作者还是从一个理性人的角度看这一模型的。在后续的论述中,他研究了门槛模型的适用情况,从新发明的传播中,看出韩国村庄的妇女在是否采用家庭计划生育时要等到一定比例的妇女使用了才放心,而且不同妇女会因为不同的教育、年龄、丈夫意见、村中非正式地位以及个人品味而有不同的门槛;每个人对于谣言与疾病、罢工的门槛都有所不同,既受到事件本身和参与者多少的影响,也有自身的因素。还有就是“锦上添花”现象,一个人是否参与某起事件,会受到不想浪费自身拥有的资源的影响,就比如在投票中,一个人决定投给那个候选人,部分是因为社会影响力,部分是因为人们不想浪费他的一票。因此,从格兰诺维特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门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身份、受教育程度、个人偏好、年龄等。 通过对上述几个例子的分析,指出了门槛模型目的:从起始的门槛分配均衡去预测最终多少比例或多少人采取了哪一个决定。在简单门槛模型的均衡结果中,提出了一个假设:试想在一个范围内有100人——一个可能发生暴动的情景,假如他们发生暴动的门槛几率分配如下:一个人的门槛是0,一个人的门槛是1,一个人的门槛是2,如此顺序加上去直到最后一个门槛是99.这是一个门槛的一致性分配。结果就是“锦上添花”或“骨牌”效果:那个门槛是0的人就是“煽风点火”者,首先采取了暴动行为——打破一扇窗子。这个行为激励了那个门槛是1的人;这两个人的行为又激励了门槛是2的人......直到100个人都假如暴动。均衡结构就是100。但是如果把第二个人即门槛为1的人改为门槛为2,在我们一般性的描述中,这两个群体几乎没有差别。但是结果却会截然不同——点火者暴动了却没有门槛为1的人跟上,所以暴动到此为止,均衡点是1人参加暴动。因此个人偏好平均起来相同的两群人也许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门槛模型在了解个人偏好平均起来应该采取某一行动,但结果却完全不一样是会十分有用。其他的社会学模型在这一点上不大有贡献。作为一个“新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在这一方面还是做了挺大的贡献的。 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出现群体性事件,也就是集体行为。但是参加集体行为

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视角探究

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视角探究 摘要:西方的新社会经济学对经济市场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为了描述经济市场的运作机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目前,我国对经济市场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经济市场的研究成果,其会对我国市场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析新经济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总结新经济社会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并且对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视角;分析研究 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来源于社会网络分析,学术的传承涵盖了不同的知识领域,新经济社会学通过经济的方法来对社会进行研究,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社会人是在经济问题逐渐复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在社会生活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有利依据,避免了人们一味追求利益而在经济社会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新经济社会学主要通过网络理论研究及组织理论研究来研究社会发展趋向,在连接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新经济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中期,但是社会经济学以一门学科的形式出现是在20世纪初,通过学者们的研究与讨论而形成。西方的新经济社会学不能够把离散的经验研究成果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是一味地注重经验研究。伴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复杂

性逐渐表现出来,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反思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主要从研究社会方面对经济学进行扩展。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理论以及方法来探索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个新生的学术流派,许多特性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伴随格林兰诺维特发表的标志性论文“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同时诞生,主要是指用组织理论、网络理论以及文化理论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社会学取向。新经济社会学得以迅速地发展,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融合趋势是分不开的,新经济社会学的逐渐兴盛是结合了社会学与经济学等多门研究成果。当今社会,教育、婚姻、犯罪等领域逐渐受到人们关注,许多领域的研究导致研究者忽视了基本概念,概念本身的模糊性使研究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分歧,新社会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核心的主题上,关于经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还没有受到人们高度重视。这种现象表明,我们还有大量的研究要去做,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要不断吸收与借鉴政治、文化等学科的思想,为了主题研究获取全新的发展动力。尽管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学术兴趣与研究视角,所持观点也各不相同,但是对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势必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新经济社会学所研究的领域 1.网络领域研究。新经济社会学中的网络理论认为,经济行为是嵌入到社会网络中的。网络理论分析认为,个人的行为与决策是与社会情境融合在一起的,必须用嵌入来说明社会现实与个人行动之间所存在

经济社会学复习

经济社会学 1.何谓“新经济社会学”? 新经济社会学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越境行动”所形成的多元格局中的一支。 (1)诞生标志: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论文“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 ; (2)基本含义:用社会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重新解读诸如“生产”、“分配”、“消费”、“市场”、“厂商”等传统上属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那些经济生活现象; (3)目标:同经济学展开积极的理论对话,丰富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4)核心概念:“嵌入”、“经济行为的社会建构” ; (5)研究对象:消费,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劳动力,金融,工业,消费者),性别和种族对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组织(银行,保险公司,企业,行业等),经济与非经济组织(国家,工会等)之间的关系,经济阶层,车间生活,分层,职业隔离,经济理论和思想,对经济的态度,经济职业(包括企业家),福利国家,国际经济,通货膨胀,合同,货币,正规与非正规经济等; (6)理论视角:网络、组织、文化; (7)制度化的标志:一批读者,一本手册《经济社会学手册》,美国社会学会的教学大纲和制度化的材料,美国社会学会的经济社会学分会的成立; (8)学术重镇: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今天的斯坦福、康奈尔、伯克利、普林斯顿和西北大学; (9)代表人物:哈里森·怀特、马克·克兰诺维特、罗纳德·伯特、尼尔·弗雷格斯坦、亚历山德罗·波茨、保罗·狄马吉欧、弗兰克·道宾、沃尔特·鲍威尔、韦恩·贝克尔、维维安娜·泽利泽; (10)重要著作:马克·克兰诺维特《找工作》、罗纳德·伯特《结构洞》、尼尔·弗雷格斯坦《公司控制的转型》、维维安娜·泽利泽《市场与道德》、《为无价的儿童定价》、亚历山德罗·波茨《移民的经济社会学》。 2.经济学与社会学关于经济行动的理解有何差异? 经济学的观点: “经济人”:以经济利益为行动的出发点,并根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不同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的完全理性的主体;“实利人”: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 斯密的思想与“经济人”相关的思想主要有两点: (1)人们是从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参与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 (2)在价值规律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并非出于本意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在斯密之后,经过边沁、西尼尔、穆勒等人对“经济人”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基本形成古典“经济人”模式,为经济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了科学假设和前提。 “经济人”假设的三个要素: (1)行动主体——原子化的个人,利己本性,其偏好、利益及行动不受其他行动者的影响 (2)行动目标——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经济利益,增加个人的效用 (3)行动决策——遵循理性选择与最大化原则 “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 将个人偏好视为“给定”的,因而,行动目标的确定是外在于行动过程本身的,是行动的前提;将经济利益视为个人行动的唯一动机;还存在一系列相关假设,包括资源供给不受限制、市场信息对称、市场机制充分有效、个人拥有综合这些判断作出明智决策的

经济社会学论文

前不久,就有报道称,一款在伦敦售价3.81美元的星巴克到了北京价格变成了4.81美元,提升了26%。而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纽约、伦敦这些城市。报道还引述专家的说法称:综合来看,美国一杯星巴克咖啡的成本不会低于中国,而中国却售出了更高的价格。 报道还以星巴克2013财年第二财季报告佐证星巴克在中国的高利润率,该季度星巴克中国/亚太地区营业利润率远高于欧美地区,甚至是欧洲等区域的16.8倍。 百度星巴克历史 星巴克咖啡是1971年4月由J. Baldwin,G. Bo wk e r,Z. Sieg三人共同出资成 立,其原先仅仅为一家位于美国西雅图派克地市场的销售咖啡豆、茶叶以及香料的 小型零售店。1983年,现任的星巴克总裁霍华德.舒尔茨,当时星巴克的一名销售管 理人员,在他的一次欧洲之旅后,决定将意大利式咖啡馆的饮品以及相关经营模式 引入美国。但其经营理念与星巴克高层发生冲突,舒尔茨于1985年离开了星巴克, 自立门户开了一家意式的每日咖啡馆,使用星巴克烘焙的咖啡豆来制作意大利式咖 啡。而到了1987年,星巴克发生财政危机出售,舒尔茨筹资购买了星巴克,并且将 其改名为星巴克公司(Starbucks Corporation)。从这个时候开始,星巴克才逐渐 从西雅图的小咖啡烘焙兼零售商,逐渐发展为目前全美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不仅如 此,美国人喝咖啡的习惯也随着星巴克的崛起而改变:由原先淡如水的美式咖啡逐步改变到偏好到星巴克式的重烘焙式咖啡。星巴克自1987年转型为咖啡专业连锁店 后,便不断向西雅图以外的地区发展,并且和不同品牌进行策略联盟以扩展其在北 美的版图。从1987年到1992年六年的时间之内,星巴克就由原先的11家连锁店扩 张到190家的庞大规模。星巴克的总收益也同样反映了这种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 以1987、1990和1992年这三年为例:其年度总收益在1987年仅为一百三十万美元, 到了1990年就发展到四千万美元,而到了1992年其总收益高达九千二百万美元。 不仅如此,到了1992年星巴克的股票开始在华尔街上市,由于其股票市价稳定及高 收益性,博得"星钱" 之美称。之后星巴克继续高速扩张,到1999年底时,其在美国的连锁店就已经高达2200家。除此之外,星巴克在1995年成立星巴克咖啡国际 公司(Starbucks Coffee International Inc. ,简称为SCI),并且在同年以合资授权 的方式,与日本SAZABY Inc.签约,合作共同开发日本市场,然后于次年1996年八 月在日本东京银座开设了其在海外的第一家分店,从此正式踏上了国际化的扩张道路。从1996年到2000年11月底为止,星巴克总共在全世界的16个国家成立了分 店,主要开拓地区为西太平洋沿岸的国家以及中东地区[8]。另外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 趣的现象:星巴克选择开店的国家大多并不是在具有喝咖啡习惯的西方先进国家, 其几乎都是在一些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如菲律宾,泰国,中国等),而我们也可以 进一步发现这些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不是所谓的新兴工业国家,再不然就是中东的 石油输出国。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星巴克在各个国家开张的时候,选择连锁店所在 的城市不是该国的首都就是该国最大的城市。这种对于未开发市场的热情和信心, 也正是星巴克不断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星巴克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星巴克在中国价格高,在国外价格低,,用阶层消费理论分析

《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

《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 1、经济社会学的名称 1)经济社会学的英文名是economic sociology.最早把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名称记录在册的是涂尔干于1896年创办的法国《社会学年鉴》,将社会学划分为七个学科分支:普通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法律和道德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和美学社会学。 2)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经济社会学”的使用频率开始逐渐增加,格兰诺维特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中。 2、学科定义 1)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是以1956年帕森斯和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一书为标志。 2)斯梅尔瑟在为《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经济与社会”词条时,将经济社会学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次,分别对应于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来研究3)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对应于研究对象在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上的分别,可划分为微观经济社会学、中观经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社会学。 4)三个核心主题:A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形式 B经济行动是在社会中定位的 C经济社会是社会建构 3、新制度经济学 (1)周长城在《经济社会学》一书中重新划分了经济社会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890—1930;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2)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嵌入性、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理性选择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研究领域,交易成本是指在建立商品交易过程中,没有被易主而损耗掉的成本,譬如讨价还价花去的精力与时间,为防止受骗而采取的保险措施等,这些举动花费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因为其范围涵盖太广泛,至今具体的定义仍有很多说法。 (3)冈纳?缪尔达尔——“新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提出经济学者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时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行研究才有意义;他还提出“社会过程理论”,认为经济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是社会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是科技进步及其诱发的文化、社会与经济等因素所共同孕育而成。

经济社会学

课程简介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一门既和经济学有联系又和社会学分不开的交叉学科,在当今的社会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将结合大量经典的实证研究范例,向学生分别介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于生产要素、经济过程、经济组织等的不同分析,帮助同学逐渐确立一个新的、更全面的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引导学生从这个视角来分析经济生活,并关注社会生活的经济分析。本课程还将探讨当代社会中,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并向同学介绍新经济社会学中重要的网络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初步了解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交叉领域中发展着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特点,获得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社会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更为开阔的视野,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分析身边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使学生对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董研,讲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授课形式: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与课下阅读 平时成绩10%:依平时出勤、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定。 期中考试30%:课程论文一篇。要求选题恰当、论点清晰、论据充分、论证严谨、格式正确、语言流畅。 期末考试60%:闭卷笔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考查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经济社会学理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周长城:《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书: 1.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理查德·斯维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远方出版社,1998 5.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 6.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 9.理查德·斯维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 10.斯梅尔瑟:《经济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9 11.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