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诺维特的网络嵌入论
嵌入性-社会学研究
“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符 平提要:本文辨析了波兰尼和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思想,指出他们在市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代表两种不同的学术取向:社会构件论的市场观与社会建构论的市场观。
前者系市场的实体嵌入,未给隔离于社会的自主性市场留下任何可能性;后者系市场的形式嵌入,在一定程度上给市场保留了社会因素无法进入、依自身逻辑运作的硬核。
批评者眼中波兰尼的“市场悖论”建基于市场的形式嵌入,而在波兰尼那里实无真正意义上的“脱嵌的市场”存在,这一悖论不过是由其分析技艺所造成的假象。
格兰诺维特取向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带回了经济学所缺失的“背景”分析,虽然更具分析力和解释力,但其针对经济学所试图做出的替代性解释却不够彻底。
而波兰尼取向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尽管可被赋予厚望,但也还面临着相当艰难的理论与实践困境。
关键词:嵌入性 波兰尼 格兰诺维特 市场与社会关系一、引 言由波兰尼提出的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经由格兰诺维特的重新表述而成为新经济社会学的纲领性术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不少学者想当然地认为格氏是受波氏启发,重新定义并进而发展了嵌入性理论(譬如Krippner,2001;Guillén et al.,2002:4)。
然而,尽管他们都用同一个概念来定位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但他们对嵌入性的表达和阐释,以及所蕴含的理论立场很不同。
而且,格氏在嵌入性问题上与波氏并不存在思想的连续性,更谈不上挖掘、继承和发展。
对此,在2002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举行的嵌入性专题研讨会上,格氏说他步波氏之后很不一样地使用嵌入性,并非试图去借用或重新提出这一概念,因为他在采用这个概念之前并没有认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市场秩序中的`惯例'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 09CSH027)。
感谢郑杭生老师、江立华老师对我的指导。
陆汉文教授、闻翔、王楠、林顺利等曾阅读本文初稿并提出宝贵意见,本文的完善也受益于《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的审稿意见,谨此一并致谢。
简述格兰诺维特的网络
简述格兰诺维特的网络作者:李庚来源:《经济·艺术商业》2019年第09期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不调和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格兰诺维特作为上世纪70年代全球知名的社会学家之一,一直致力于通过研究社会网络来解决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存在的鸿沟问题。
目前其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尤其是他着手建立的社会网络更是以“弱连带优势”和“嵌入性”闻名于世界的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
因此本文就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展开了讨论,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必要的帮助。
无论是古代社会发展情况还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基于研究人员对各时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展开的研究,社会学这门学问在现今社会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科目。
而社会网络思想的产生则是由于存在于古典社会学中的社会结构思想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趋于相对独立和不断完善的发展方向。
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为了探求出一种能够相对独立的对社会结构体系进行研究的方法,就通过建立社会网络实现了进行社会学研究时,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社会概念体系和规范式的测量研究工具的壮举。
在这些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尤其以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优势”和“嵌入性”研究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弱连带的优势格兰诺维特受其导师怀特的思想影响,在学术研究工作方面更倾向于将自己当做是反帕森斯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统治的新时代思想引领者。
同时他认为不应该将所有的社会行为都理解为是社会中每个个人受到社会的制约和个人行为的限制所导致的行为,这种思想理论在格兰诺维特看来具有太多的片面性,并不适合社会自然的发展形势。
因此他主张研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并非是将社会与个人分开理解,缺少连接关系的两部分内容并不具有研究价值。
所以受到这种理论思想的影响,格兰诺维特同时也和以霍曼斯为代表的心理化约主义产生了学术思想研究上的严重分歧。
“弱连带优势”理论格兰诺维特在他的著作《弱连带优势》中明确的指出了,研究社会成分中的各部分关系对于构建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之间的连接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研究综述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研究综述摘要: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最知名的社会学家之一,格兰诺维特一直致力于消减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的鸿沟,调和微观社会学与宏观社会学,社会网络研究正是他用以表达其理论旨趣的有力工具。
“弱连带的优势”和“嵌入性”是其社会网络研究的集中体现和具体表达。
标签:格兰诺维特;社会网络;弱连带的优势;嵌入性社会网络思想自古典社会学以来,一直隐性地存在于社会结构思想中,而真正使它成为一门显学,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研究社会结构的方法”和有自己“专门的概念体系和测量工具的研究范式”,则始于以怀特及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新哈佛学派”[1]。
其中,尤以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的优势”和“嵌入性”研究最为显著。
一、“弱连带的优势”格兰诺维特与其导师怀特自认是反抗帕森斯帕森斯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统治的勇士。
同时,他也与以霍曼斯为代表的心理化约主义划清界限,认为“把所有社会行动理解成为个人行为的动机及社会制约的结果,实在是太过头了一点”[2]。
因此,他主张,“关系”而非个人亦非社会系统才是主要的研究主题。
(一)“弱连带的优势”理论《弱连带的优势》是格兰诺维特关于“关系”研究的显著成果。
在该文中,他开宗明义道出其理论旨趣——“社会网分析被认为是一种连接微观和宏观层次之社会学理论的工具”[2]。
通过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来揭示微观个体互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内在逻辑联系,实现“将微观层次的互动关系关联到宏观层次的结构形态中”[2]。
格兰诺维特用“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亲密性”及“互惠性服务的内容”这四个维度区分连带的强度。
强连带的朋友圈重叠最多,因而信息重复也越多,而弱连带则能因其差异性和多样性而起到跨越阶层和团体而传播信息的作用。
“桥”是“在一个网络当中,提供给两点间之唯一路径的一条线”[2]。
弱连带的“桥”功能在于它“不仅是自己可以操控的网络资源,而且他们同时也是穿越社会距离的管道,以便某些理念、影响力或信息可以从自己传达到他们身上”[2]。
第十二章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理论
第一节 理论渊源
一、源于对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的反叛 在20世纪30年代,帕森斯曾对韦伯的理 解社会学、迪尔凯姆的实证社会学 等进行 过综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位行动理 论,强调客观社会结构因素与主观意愿因 素对行动的共同影响,试图克服实证与解 释社会学在结构与行动之间关系问题上存 在的结构决定论与能动建构论的对立。
第十二章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理论渊源 弱关系的力量 经济行动的弱嵌入性 集体行动的阈值漫射模型 影响与评价
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 1943年出生于新泽西州泽西市,1965年毕 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与欧洲当代史专业, 曾在哈佛大学哈里森·怀特教授的指导下进 修社会学,并于1970年获得社会学博士学 位。
二、源于对经济学的直接批判
格兰诺维特在普林斯顿上大学期间选修了宏观 经济学课程,阅读了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的《经济学》,认为萨缪尔森没有 从个人之间的关系角度去分析经济现象,缺少 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现象之间关系的思考,没有 把社会网络与经济现象结合起来分析,因此不 能理解宏观的经济现实。
三、弱关系对群体动员的影响 格兰诺维特就弱关系对社群组织在面临某 种挑战、危机时,能否成功动员的重要影 响进行了专门研究,以进一步来确证弱关 系的力量。
四、弱关系是联结社会微观与宏观结构的中介 格兰诺维特还认为,弱关系是联结社会微观 与宏观结构的中介。以往社会学理论的一个 重大缺陷,就是没有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 把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互动模式联结起来。
三、源于对传统社会网络思想与社会网络分 析的综合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理论,还受到了历 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中历史久远的社会 网络思想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文献报告——格兰若维特的“嵌入性”
关键词
• 嵌入性 • 低度社会化与过度社会化 • 经济行动与社会关系网 • 市场和等级制
思想核心
大多数行为都紧密地嵌入于社会关系 的网络之中——嵌入性。
研究角度 关心的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
“低度社会化” • 生产、分配与消费行为完全不受社会关
系与社会结构的影响
“过度社会化” • 人被视为完全敏感于他人的意见,并完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低度社会化生产分配与消费行为完全不受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影响过度社会化人被视为完全敏感于他人的意见并完全屈从于共有的价值与规范系统
小组读书报告之
《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
Mark Granovetter.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威廉姆森:将复杂的经济活动归入从等 级制上整合起来的厂商,来解释经济生 活。
格兰诺维特:与那些关系的结构更有关 联,而远甚于与组织形式的关联。
嵌入性的观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 组织行为及经济生活的切入点,组织包 括个人的行为都离不开人际关系与互动 网络。
思考:在分析经济行动中,格兰诺维特
始终在强调经济与人际关系网络不可分离, 那政治、文化和制度等其他因素对经济行 动? 嵌入性的明晰概念?
全屈从于共有的价值与规范系统
格兰诺维特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角度来 解释人们的经济行动——行动者有目的性 的行动尝试是嵌入于具体的、持续运转的 社会关系体系中的。
经济生活中的信任与欺诈:
为什么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并没有观察到那 么多的不信任现象和欺诈行为呢?
“社会化的过程和制度的约束有效地解决 一定经济问题。”
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的产业传播路径探究——基于格兰诺维特嵌入性理论的分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第6070页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的产业传播路径探究基于格兰诺维特嵌入性理论的分析张爱红摘要:互联网是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亦是当前我国文旅融合的重要产业传播方式.当前,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读屏时代下受众碎片化浏览习惯的养成,使得短视频异军突起.一场以短视频为重要载体㊁嵌入文旅融合的新型产业传播方式已悄然而至.基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这种产业传播方式呈现出 意见领袖 引领化㊁文化内容符号化㊁内容表达生活化以及传播渠道多元化的特点.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需重视其产业传播的管理:在内容上,应以优质原创内容为核心,注重真实性的表达;在运营上,文旅现场要结合大数据分析,重视对景点的规划设计;在监管上,要有防范于未然的风险意识,最终形成网络传播新生态,为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产业传播路径.关键词:短视频;互联网经济;文旅融合;嵌入性理论;产业传播D O I:10.19836/j.c n k i.371100/c.2022.06.006文旅融合是当前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规划,亦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国家 十四五 规划纲要第34条强调,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使传统旅游的方式及意义产生了重要改变.依托我国人口红利的基础以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短视频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展现旅游景区的文化精神及独特风貌,以网络传播的方式实现文化旅游线上与线下的双向输出,大大拓展了文化产业的传播渠道.探究短视频的内容生产㊁行业特色及发展方向,对于促进我国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㊁拓宽我国文化产业的传播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有利于实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战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一㊁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的产业传播基础(一)短视频的内涵及界定最早的短视频应用平台是出现在美国㊁成立于2010年12月的V i d d y.2011年V i d d y正式推出短视频社交软件以打造产业化的短视频平台,其宗旨是 创造和分享视频有趣而简单的方式 .为打开市场通路,V i d d y不但拥有属于自己的专用社区,还积极与F a c e b o o k㊁T w i t t e r㊁Y o u T u b e等具备庞大用户数量的社交平台实时对接.随后,I n s t a g r a m㊁V i n e等应用软件基于已有的社交平台纷纷向短视频方向布局.我国的短视频起步略晚于国外,2011年3月 G I F快手 软件上线,但其功能最初只可制作㊁编辑图片,并无涉足短视频领域.直到2012年11月, G I F快手 更名为 快手 ,才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军短视频行业.2013年8月,微博内置的短视频应用平台 秒拍 上线,依托于微博巨大的㊀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山东乡土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开发 (22C WY J13);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人才项目 时尚文化产业研究 (2018W L J H20).:,,(250010;d i s h a n g g e n@163.c o m).用户规模以及明星效应带来的强大影响力, 秒拍 一时间成为现象级产品.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短视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年5月之前, 秒拍 日均上传视频达150万,播放总量达17亿次,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20分钟以上①.这一时期我国的短视频传播模式普通效仿于国外模式,即以社交平台为基础,注重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明星 意见领袖 的作用.2017年以来,受益于智能手机与4G技术的普及以及5G技术的问世,各类短视频软件在试水期取得了一定成效:抖音㊁梨视频上线, 一条 二更 获得上亿元融资,土豆网成功转型为短视频平台,一时间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传播渠道.短视频是互联网经济的新产物,目前学界业界对其界定多以时长为标准.司若等在«短视频产业研究»一书中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了其概念,认为 宏观上,短视频是一种互联网行业里的内容传播载体,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发布于各种新媒体平台,供用户在休闲时间或移动状态下观看的视频短片. 微观上,短视频可以理解为一种交流语言,像说话一样 ②.杨嘉嵋在«我国短视频新闻的发展与传播研究»中将其界定为 以智能手机为平台,时长在5分钟以内,具备制作周期短㊁内容广泛㊁原创度高㊁参与度高㊁形式自由灵活等特点的视频表现形式 ③.短视频的行业巨头 快手 基于自身客户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得出了短视频是 竖屏,57秒 的时长标准.赵晖从短视频的特点出发,认为 短视频借助人工智能,以算法为依托,将内容信息进行精准的圈层推送,搭建了多元场景的虚拟社群,这些基于集体认同价值观之上的社群有效地将视频垂类内容进行转发传播,同时,新的媒介矩阵还将公域流量导向私域流量,形成私域经济下的新媒体营销方式 ④.从以上关于短视频的表述中看出,对于短视频的界定,其时长标准虽略有区别,但 时间短 成为短视频的核心特征.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不但要做到分秒必争,而且要善于从用户的使用场景㊁交互体验㊁情感层面等多维度入手,才能充分适应当下用户读屏时代的碎片化阅览习惯.结合当前我国文旅产业的现实情况,嵌入文旅融合的短视频是一种时长在57秒至5分钟之间,以文化特色和旅游风景为主要内容,依托移动智能设备的快速编辑㊁上传等功能,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以视频形式实时分享的大众传播形式.(二)嵌入性理论的提出及其在文旅产业中的应用嵌入 (e m b e d d e d n e s s)一词由经济史学家卡尔 波兰尼(K a r l P o l a n y i)最先提出,他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中用嵌入性理论研究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指出 经济体系,从原则上说,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的 ⑤.新经济社会学家马克 格兰诺维特(M a r kG r a n o v e t t e r)在社会网中创造性地完善并丰富了这一理论,指出 行动者 有目的的行动背后的意图嵌入在社会关系具体且不断发展的系统中.这些关系网络构成了联结个人行动㊁社会制度和文化间的中观层次的关键部分 ⑥.另在«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中,格兰诺维特重申了 大多数行为是紧密地嵌入人际关系网络之中的 ⑦的观点.基于此,格兰诺维特把社会网分为 关系性嵌入 结构性嵌入 和 时间的嵌入 .格兰诺维特认为 关系性嵌入指的是一个人与特定他人的关系本质.这个概念涉及的是一对一的人,用社会学的术语,就是 双边 .关系性嵌入对个人经济行动有着强大而直接的效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的产业传播路径探究①②③④⑤⑥⑦艾瑞咨询官网:«2016年短视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h t t p s://w w w.i r e s e a r c h.c o m.c n/D e t a i l/r e p o r t?i d=2643&i s f r e e=0,访问日期:2022年4月12日.司若㊁许婉钰㊁刘鸿彦:«短视频产业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05 106页.杨嘉嵋:«我国短视频新闻的发展与传播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页.杨晖:«短视频对中国文化海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国电视»2021年第2期.卡尔 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㊁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2页.马克 格兰诺维特:«社会与经济:信任㊁权利与制度»,王永雄㊁罗家德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第23页.201474果. ①简言之, 关系性嵌入 依赖于一个相互预期的双边关系,如丈夫与妻子㊁员工与主管,从而使其中的任何一方都能从这种双边关系中获得福祉,并影响彼此的行为.而 结构性嵌入指的是一个人嵌入的网络的整体结构对个人所施加的影响.相比关系性嵌入,结构性嵌入对经济行动的影响更加精微而不直接. 结构性嵌入也会决定一个人作决策时取得什么样的信息,从而影响其行为.因此,一个人是否离职不只取决于你的社会连接属性,同时也取决于你是否得到其他好的就业信息 ②.显然, 结构性嵌入 并不局限于单纯的双边关系,而更涉及由第三方共同建构起来的社会网络整体结构,其波及的范围要比 关系性嵌入 广得多.而格兰诺维特的 时间的嵌入 ,体现了在社会网中行动者对过去历史的重视,认为过去的历史会塑造今日的情境.他提, 人类认知中有值得注意的能力能把过去久远关系中的一些细节及情绪韵律储存起来,所以一个人即使很久没和一个特定对象打交道,关系再启动时也不是从一片记忆乱码中开始,而是从过去得到的共同理解与感情开始. ③基于社会网中的这三种嵌入方式,格兰诺维特在«弱连带的优势»④一文中根据人与人之间连带(d y a d i c t i e s)的强度,即 两个人之朋友网络的重叠程度 ⑤,按认识时间㊁互动频率㊁亲密性以及 互惠性服务的内容 ,将连带分为强连带㊁弱连带以及无连带.就连带的重叠程度而言,格兰诺维特指出, 强连带的时候重叠最多,而若是弱连带的时候,重叠程度则是中等的 ⑥.可见,格氏的嵌入性理论是基于社会学视角,将行动者置于社会网的系统之中.麦尚文在« 关系 编织与传媒聚合发展 社会嵌入视野中的传媒产业本质诠释»一文中认为, 嵌入性 引入了非经济的制度和社会因素,拓宽了关于传媒产业的社会分析视角,包括基于 关系嵌入 的传媒与公众的关系联结,以及基于 结构嵌入 的传媒与更广阔社会结构的关系互动. ⑦陈莹盈㊁林德荣以格兰诺维特的关系嵌入理论为基础提出: 博客㊁微博㊁评论类网站和虚拟社区等均属于弱关系网络,微信㊁Q Q㊁F a c e b o o k则属于强关系网络 ,同时强调 微信㊁Q Q也包含着弱关系链,但从旅游分享角度看,属于强关系平台 ⑧.可见,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对传媒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三)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的可行性分析以格氏嵌入性理论为视域,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主要有三种方式.在 关系性嵌入 中,短视频平台充当了一个关系节点,通过嵌入文化与旅游形成的双边关系,使原本游离的文化与旅游业通过短视频这种媒介得以连接,形成以短视频为中介的 文化 短视频 旅游 的共栖互生关系,且在这种共栖关系中,仍十分强调每个单元个体对对方的独特作用.相较于 关系性嵌入 , 结构性嵌入 的行动者类型更为多元化,其更强调第三方对整个社会网的重塑作用,并最终致力于建构一个较为稳固的关系联盟.此种类型下的短视频平台更像是一种第三方组织,在文化㊁旅游㊁公众等多个要素主体之间形成多重关系,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包括:短视频与文化的关联,会形成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短视频内容;短视频与旅游业的关联,会对旅游业进行宣传;短视频与公众(此处主要指短视频用户)的关联,会带来大众的娱乐狂欢.以短视频为媒介形成的诸种关系,经由互联网的虚拟连接,共同形成了以系统为特征的文化社交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会不断扩展社会关系网,与他人产生更多的社会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马克 格兰诺维特:«社会与经济:信任㊁权利与制度»,第27页.马克 格兰诺维特:«社会与经济:信任㊁权利与制度»,第28 29页.马克 格兰诺维特:«社会与经济:信任㊁权利与制度»,第29 30页.英文原文参见G r a n o v e t t e r, T h eS t r e n g t ho fW e a kT i e ,A 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o l o g y,1973,78(6),p p.1360G1380.马克 格兰诺维特:«镶嵌 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7页.马克 格兰诺维特:«镶嵌 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第69页.麦尚文:« 关系 编织与传媒聚合发展 社会嵌入视野中的传媒产业本质诠释»,«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期.陈莹盈㊁林德荣:«强关系网络移动社交平台旅游分享行为研究 基于微信与Q Q用户的资料分析»,«旅游学刊»2020年4联系,因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网结构.此外,对格兰诺维特的 时间的嵌入 而言,短视频的时长通常限制在5分钟以内,以展现旅游景区的历史底蕴㊁文化特色和记录游客的旅行轨迹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时间的维度里将旅游信息与文化内涵相融合,将文旅内容的历史底蕴(涉及过去时态)㊁游客的当下状态(涉及现在时态)连接起来,从而致力于文旅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涉及未来时态).就文化的发展来说,一种文化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必然离不开一定的媒介,媒介是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方式,从而促使不同的文化因子在交流㊁互动与碰撞中生成新的文化质态,促成文化的创新.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方式之一,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已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它以短小精悍的个性化㊁趣味化和生活化内容,运用手机互联网等移动传播设备,形成了更为方便㊁快捷的文化传播范式.短视频的这种特色化传播范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开辟了新的传播路径.据抖音平台官网发布的 抖音非遗数据报告 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国家级非遗项目视频数量超过1 4亿,国家级非遗项目有1557个,而抖音发布的非遗视频数量覆盖率达97 94%.其中相声㊁象棋㊁京剧排名前三位①.此外,短视频对于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以更为灵活和受众更易接受的方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㊁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如作为一种 短视频文化现象 的李子柒,在2021年4月底,其在Y o u T u b e上的粉丝量就已突破1000万,在成为首个在该平台上粉丝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麦克卢汉(M a r s h a l lM c L u h a n)指出, 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用于会话的工具 ②.短视频作为目前互联网时代最流行的一款会话工具,已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㊁让 中国文化走出去 的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媒介和跨文化交流方式.就旅游层面来看,我国旅游业从早期的政府主导模式,到改革开放后的入境旅游模式,旅游的产业形态已初具雏形.在当前文化和旅游快速融合的发展期,其产业形态已发生了重要改变,旅游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主题文化公园㊁特色小镇㊁大型实景演出活动㊁文化产业园区㊁文旅乡村等文旅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但一个颇为明显的事实是,知名景区在旅游旺季会出现 人满为患 的境况,这在某种程度上已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小众景区却出现客流不足㊁景区经营困难的局面.因此,如何挖掘小众景区的特色文化内涵,把客流量从旅游名区适当引流,并引导 闭门不出 的人走出家门㊁度假休闲,释放景区活力,是当前文旅融合要解决的关键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从产业传播的视角探索文旅融合的方式,借助短视频的用户规模㊁平台优势及行业属性,嵌入文旅融合,可促进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及创新发展.其主要的产业传播路径如下:1.依托原创U G C,缔造全民创客运动.近年来,短视频用户人数呈井喷式增长态势,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 81亿,短视频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网络应用,其中旅游风景类内容占短视频用户偏好的35 2%③.庞大的用户数量形成了以原创U G C(u s e r g e n e r a t e d c o n t e n t用户生产内容)为代表的全民创客运动.格兰诺维特指出,在嵌入社会网的关系中,弱连带的优势在于可将新信息传递给其他受众, 弱连带或是我们经常说的 认识的人 ,更常有机会接触我们不认识的人,从而带来新的信息 ④.在互联网社交时代,短视频用户经由平台算法自动识别到其 认识的人 (非亲密朋友),形成一个属于用户自我的关系圈层.同时,该用户也会将这种圈层内的用户以社交网络的方式推荐给他人( 不认识的人 ),由此建构起一种波及面较广的弱连带关系.这种弱连带关系会为内容生产者带来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使创意与灵感在短视频平台上充分涌动.此类创意包括文旅新业态㊁文旅新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的产业传播路径探究①②③④数据来源:h t t p s://w w w.d o u y i n.c o m/v i d e o,2021«抖音非遗数据报告»视频资源.尼尔 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页.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h t t p s://d y.163.c o m/a r t i c l e/F O R C V B510519B P B6.h t m l,访问日期:2022年3月20日.25路线㊁文旅周边新产品等.借助短视频平台的社交互动特性和大数据分析功能,此类创意会被瞬间推送到用户面前,一方面,可使文旅融合的新业态㊁新路线及新产品迅速获得流量,进而成为爆款;另一方面,可使小众景区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带来客流量,同时也可使没落的旧景区重新焕发活力,带来新玩法.因此,基于大众用户自我拍摄㊁上传的原创旅游景区短视频就为文化旅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容支撑及最为广泛的表达方式.一场依托于短视频平台,规模浩大的全民创客运动正悄然袭来.2.打造 网红 城市,催生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20世纪80年代,尼尔 波兹曼(N e i l P o s t m a n)提出了 媒介即隐喻 的观点,认为媒介是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①.短视频借助 结构性嵌入 形成的多重网络,凝聚巨大的合力,这对于孵化网红景点㊁打造特色城市㊁促进文化消费大有裨益.«2020抖音数据报告»显示②,郑州市的银基动物王国成为当年抖音上升幅度最快的景点,点赞增长超过3086%.以抖音检索 银基动物王国 的短视频可以发现,此类主题单个短视频的点赞㊁转发量虽然鲜有突破5万,但由于短视频的基数大,话题性强,其传播内容可以迅速发酵.凭借短视频的这种传播优势,该景点2020年荣获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颁发的 中国最美旅游网红打卡地 奖项.正如格兰诺维特所说: 个人如果有社会纽带连接相互分离的多个网络,那么就可以享有极大的战略优势. ③尽管短视频还没有成为其预想的 一个网络传往另一个网络的唯一一座桥 ④,但短视频强大的社交互动属性和连接功能已起到了格兰诺维特所说的 社会纽带 的作用.正因如此,特色的文旅场域依托短视频社交平台,在短时间内可实现裂变式传播,这对于培育文旅内容新供给㊁释放文化新动能㊁实现个性化消费和互联网的产业传播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催生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3.以短视频促进跨界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受互联网经济的影响,我国的文旅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跨界融合的产业传播现象,由此不断产生出新的业态.这些新业态无论从自身影响力还是经济效益㊁社会效益上都远胜于从前.例如, 教育+网络直播 产生了 在线教育 ㊁ 图书+电子设备 产生了 电子书 .然而,文旅的跨界融合并不在于 文化+旅游 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短视频的嵌入下形成了 互联网ˑ(文化+旅游+其他产业+其他要素) 的协同式发展关系.短视频嵌入到文旅融合中,可有效利用多元的社会信息,为互联网经济时代下文旅的跨界融合提供多种可能.未来的旅游业应是以互联网为媒介,融合文化㊁交通㊁农业㊁食品㊁体育等行业,形成以娱乐㊁健康㊁生态㊁教育等理念为主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国家 十四五 规划纲要第四部分强调,应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一部分,是文旅各业态在现代新型传播媒介中多产联动㊁多元融合㊁多元发展的产物,亦是文化和旅游在产业传播中深度融合的结果,从而呈现出独特的产业传播特点.二、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的产业传播特点受益于短视频的简易制作㊁快速上传㊁迅速传播以及强社交属性等特点,文旅产业在内容生产㊁传播方式及变现形式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内容生产者特别是 意见领袖 往往可以 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助推文旅新热点的出现.以短视频传播生成的文旅内容往往以旅游地的文化特色为主,带有鲜明的地方烙印,并带来一定的文化品牌效应,其对文旅内容的呈现一改传统旅游宣传片 恢弘大气 的单调印象,使旅游景区更真实有趣㊁更贴近生活.同时短视频的变现方式亦更加灵活,出现了 直播带货 的热潮,引发了 云消费 云旅游 等新型消费方式,这对于盘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①②③④尼尔 波兹曼:«娱乐至死»,第10页.2020抖音数据报告,h t t p s://m p.w e i x i n.q q.c o m/s/70GO f j F P c d f l U q C U D o c n R A,访问日期:2022年5月3日.马克 格兰诺维特:«社会与经济:信任㊁权利与制度»,第26页.26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文旅产业具有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嵌入文旅融合的短视频在产业传播中呈现出以下特点:(一) 意见领袖 引领化1944年拉扎斯菲尔德(P a u l L a z a r s f e l d)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意见领袖 的概念,认为 在每一个社会群体当中都存在一小部分政治思想活跃㊁敏感㊁喜欢影响其他人做决定的人 意见领袖 ①.拉扎斯菲尔德同时也对 意见领袖 的传播方式即 二级传播流 做了探讨, 在人际关系网中, 意见领袖 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他们却认为正式媒介是比人际关系更有效的影响来源.这就意味着信息是从广播和印刷媒介流向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传递给那些不太活跃的人群的 ②.拉扎斯菲尔德所提出的 意见领袖 虽是探讨美国社会的选战问题,但其论述的传播方式对 文化和旅游如何实现深度融合 有着重要启示意义.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媒介科技的迅速发展, 意见领袖 已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演变为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 网络意见领袖 . 网络意见领袖 所带来的影响力已远超传统意义上的 意见领袖 ,其具体含义已发生了重大转变. 网络意见领袖 的构成群体包括专家㊁学者㊁明星㊁具有一定粉丝基础的从业爱好者和专业人员甚至是现象级的节目等.这些 网络意见领袖 在短视频社交平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无论是直接向大众推荐旅游景点,抑或是以综艺节目拍摄地进行的间接推广,都能在极短时间获得很大流量,迅速成为网络爆款. 网络意见领袖 之所以获得网友的青睐,主要源于短视频用户的信任.格兰诺维特在探讨基于群体和网络身份而获得的信任时就指出: 超越两两信任而与结构相连的最简单的主张就是,信任在那些自认为同属一个群体的人中间更容易发生. ③短视频的 结构性嵌入 所呈现的虽是一个相互交织且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但这个社会关系网的建构原理是把相似话题以及人物的点击率作为连带进行联结,在连带的关系节点中建立起信任关系.简而言之, 网络意见领袖 与短视频用户同属一个网络社交群体,因而其主张便能迅速获得受众的认可与追捧.如,2019年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映,激发了广大受众对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向往,其拍摄地 大唐不夜城 更成为了不少观众必去的旅游打卡胜地.据«2019抖音数据报告»显示, 大唐不夜城 位居2019年抖音播放量最高的十大景点之首.可见,文旅胜地的热度得益于互联网思维下短视频独特的产业传播方式,其中 意见领袖 的地位举足轻重.(二) 文化符号 的内容化法国社会学家让 鲍德里亚(J e a nB a u d r i l l a r d)在其符号消费理论中提出,当代社会是消费的社会,处于消费洪流中的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符号,确切地说,是符号背后象征的一种观念或价值.鲍德里亚指出: 物品在其客观功能领域以及其外延领域之中是占有不可替代地位的,然而在内涵领域里,它便只有符号价值. ④这种符号价值所带来的符号经济无疑是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的关键环节⑤,亦是文旅融合视野下短视频平台获得流量的活力源泉.就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的方式而言,文旅内容构成了文化嵌入的符号指代,实时性㊁快捷性㊁便利性的视频内容构成了文化嵌入的演绎表达.短视频作为价值嵌入与文旅再现的传播终端,是短视频用户和游客进行文化体验的重要平台.简单的文化符号涵载着丰厚的精神文化内涵,成为文化经典得以传承的载体,亦是时尚文化得以传播开来的重要媒介.这些符号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时代意义,亦是经典与流行㊁民族与世界㊁科技与文化沟通交流的象征.以嵌入性理论为视域,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不但可拓宽文旅产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的产业传播路径探究①②③④⑤保罗 F.拉扎斯菲尔德㊁伯纳德 贝雷尔森㊁黑兹尔 高德特:«人民的选择»,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4页.保罗 F.拉扎斯菲尔德㊁伯纳德 贝雷尔森㊁黑兹尔 高德特:«人民的选择»,第128页.马克 格兰诺维特:«社会与经济:信任㊁权利与制度»,第105 106页.让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㊁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8页.2007205。
格兰诺维特-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
简介:嵌入性问题行为和制度如何被社会关系影响是社会理论的经典话题之一。
只要这种关系存在,那么由它们的“在场”所引致的状况就只有通过一种思想实验,就像霍布斯(Tomas Hobbes)的“自然状态”或是罗尔斯(John Rawls)的“原始位置”等来想象了。
在功利主义的传统中大部分观点,包括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都假设理性的、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几乎不受社会关系影响,因此追求一种近乎于这些思想实验的理想化状态。
与此相反的则是我所谓的“嵌入性”的主张:这种讨论认为行为和制度总是受到正在运行的社会关系的压抑和控制,因此将它们看作是彼此分离的做法是一种令人痛心的误解。
本文关注经济行为的嵌入性。
长时期以来,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的主要观点就是:在前工业化社会,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受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经济行为变得越来越自主。
这种观点将经济视为工业社会中一个独立的、与其他领域曰渐分离的领域,经济交换行为不再以交易的社会和亲缘义务来定义,而是以个人利益的理性计算来定义。
有时进一步的讨论甚至认为,现代情况与传统的情况是相反的:不是经济生活沉浸在社会关系之中,而是这些关系变成了市场的附庸现象。
嵌入性的地位与人类学的“实质主义”学派相关,人们通常将这个学派与卡尔波兰尼的名字联系在一起(1994;波兰尼,艾瑞森伯格和皮尔逊,1957),以及与历史学和政治学中的“道德经济”观念(汤普森1971;斯科特1976)是同一的。
它在某些方面还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关系。
然而,对于这种伴随现代化而出现的对嵌入性观念的突破,几乎没有经济学家接受。
大部分人坚信早期社会中的嵌入性程度实质上并不比现代社会中所谓的低水平嵌入性更高。
这种基调是亚当•斯密首先设定的,他假定“在人类的本性中存在一种与他人以物易物和互换物品的倾向”,并假设既然劳动是原始社会唯一的生产要素,那么物品就必须依据劳动的成本来交换,就像在一般的经典交换理论中那样([1776],1979,第一卷,第二章)。
格兰诺维特的网络嵌入论
•
•
一、学术背景 1、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遭到批评
•
帕森斯的理论试图解释社会结构和行动者的 主观意识对社会行动的共同作用,提出了AGIL模 型,建立了一个社会系统的均衡模型,认为均衡 是社会系统的最高价值,行动者通过内化社会价 值,按照社会角色规范行动,实现社会系统的均 衡。
帕森斯对于文化价值观念对个人行动的作用 过于强调,因而受到批评。
•
• 经济行动者的这种嵌入性,可以减少机会主义和 搭便车的行为,节约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提高 经济效率。 • • • 四、对各种经济现象的新解释 1、价格与工资 价格:传统认为由价值决定,受市场供求状 况影响,是竞争者的博弈均衡,只是在竞争层析 上解释价格。还有的学者认为信息的不透明对定 价有决定性影响(逆向选择等)。 格认为市场价格会因为嵌入双方的关系网络 而背离竞争性均衡价格。在金融业中,与银行家
•
• •
2、格兰诺维特提出要研究社会网络对行动 者行为的影响。 格兰诺维特认为:外在的正式制度不是直接 地,而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间接地影响个体的行 动,经济行动者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及网络中的 非正式规范对经济行动有重要影响。
•
格兰诺维特通过对劳工市场的研究,发现主 流经济学所说的完全竞争的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在 现实中并不存在,大多数人是通过亲友或者亲属 关系求职并找到工作的,而主流经济学认为这种 资源配置的方式是缺乏效率的,是一种非理性的
• 是,这些网络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又需要从历史 的、制度的和文化的视角加以解释。
• (3)他认为,经济社会学不应与经济学对立 起来,而刻意去追求不同于经济学的解释。相相 反,社会学理论与经济学理论应相互结合,以得 出对经济现象更为综合的解释。例如,他认为,尽 管新经济社会学确实从网络分析中获益良多,但 是不应陷入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网络分析。格 认为,新经济社会的最好出路就在于阐明制度文 化、网络结构与个体经济行动的互动和变迁,从 而形成一种更为一般性的理论。
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第十二章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理论
三、源于对传统社会网络思想与社会网络分 析的综合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理论,还受到了历 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中历史久远的社会 网络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弱关系的力量
一、弱关系概念
格兰诺维特之所以在美国社会学界声名鹊 起,主要在于他指出了弱关系在信息扩散 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二、弱关系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四、弱关系是联结社会微观与宏观结构的中介
格兰诺维特还认为,弱关系是联结社会微观 与宏观结构的中介。以往社会学理论的一个 重大缺陷,就是没有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 把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互动模式联结起来。
第三节 经济行动的弱嵌入性
一、弱嵌入性概念
格兰诺维特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强调 经济行动是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从 而对正统的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 挑战,并奠定了自己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的 主流地位。
在20世纪30年代,帕森斯曾对韦伯的理 解社会学、迪尔凯姆的实证社会学 等进行 过综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位行动理 论,强调客观社会结构因素与主观意愿因 素对行动的共同影响,试图克服实证与解 释社会学在结构与行动之间关系问题上存 在的结构决定论与能动建构论的对立。
二、源于对经济学的直接批判
格兰诺维特在普林斯顿上大学期间选修了宏观 经济学课程,阅读了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的《经济学》,认为萨缪尔森没有 从个人之间的关系角度去分析经济现象,缺少 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现象之间关系的思考,没有 把社会网络与经济现象结合起来分析,因此不 能理解宏观的经济现实。
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第十二章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理论
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 1943年出生于新泽西州泽西市,1965年毕 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与欧洲当代史专业, 曾在哈佛大学哈里森·怀特教授的指导下进 修社会学,并于1970年获得社会学博士学 位。
格兰诺维特的 “镶嵌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镶嵌理论”关于《格兰诺维特的“镶嵌理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49年,德鲁克发表了《不流行的克尔凯郭尔》(The Unfashionable Kierkegaard)一文,他指出19世纪以来思想家们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社会是如何存在的?”不同的学者,给出了迥异的解答,格兰诺维特镶嵌理论,实质上也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下载论文网1985年,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 Journal of Sociology)上发表《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镶嵌问题》(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由此拉开了“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序幕。
格兰诺维特所说的“镶嵌”(Embeddedness)这一概念来源于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
波兰尼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学者,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科学家之一。
彼得?德鲁克是波兰尼一家人的好友,在《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中,德鲁克以惊叹的笔调描写道:“这一家人是我所见所闻中,最了不起而且成就最为惊人的,每一个都非常成功而且深具影响力。
但是,最叫人叹为观止的,还是他们全家人……都致力于超越19世纪,找寻自由的新社会:一个既非中产阶级,也非属于自由派的,欣欣向荣而不为经济所操纵的,公有共享且不是马克思集体主义的社会。
他们一家人……让我想到朝着不同方向行进,追寻同一个圣杯的圆桌武士。
”能够被德鲁克喻为圆桌武士,这是非常难得的赞誉。
在西方,圆桌武士是指跟随亚瑟王(King Arthur)的一群勇士,他们击溃罗马军队,建立了统一的不列颠国家,然后四处寻找耶稣留下的圣杯,是中世纪欧洲骑士的楷模,是“英勇”、“忠诚”和“信任”的象征。
德鲁克以寻找圣杯的圆桌武士比喻波兰尼全家,形象地表达了他们追寻真理、追寻完美、追寻人类社会未来方向的不懈探索。
格兰诺维特与镶嵌
•1997至今,任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镶嵌分析的引入
•镶嵌问题长久以来就是社会理论的探讨重点,即社会关系如何影响行为与制度。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及新古典经济学和霍布斯传统的政治哲学的”思维实验 “认为,几乎不存在可以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关系。甚至在原始的部落社会中,经济行 为仍然独立于社会关系之外。 •以波兰尼为代表的”实质论”主张,人类经济行为在前市场经济社会中是依靠社会网的。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经济变为从现代社会中分离的领域,经济行为开始主要依靠自利的、 理性的“算计”,即一个脱嵌的过程。
• 格兰诺维特批判地提出,个人信息决不仅局限于公司内传播,社会关系提供了 保障。同时,科层的效率也值得怀疑。
• 案例1,道尔顿在对大型化工企业的研究中提到(Dalton,1959):
“公司中枢对零件的稽查照理来说应当是抽查,但实际上却常常预先给予警告。下属们通常将需要抽 查的原料移到别处。长此以往,部门主管间相互利用对方地下室或储藏间的行为已经例行化了。”※
•格兰诺维特认为,威廉姆森的高估了公司内科层权力的效能和低估了市场中 的双边关系,类似于霍布斯的考量。※ •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密不可分,马考利(Macaulay,1963)提到: •“两家公司的最高主管可能相互认识。他们也许会在政府或者公会的委员会中坐在一
起。他们也会有社会性关系,甚至参加一个俱乐部。即使合约可以在谈判中完成,但 细心擘画的安排也往往带来双方不愿见到的交易关系.......如果你让律师和会计师站到 一边凉快,你就可以解决任何争端。”
一
学者介绍&研究背景
二
镶嵌分析的引入 再论 “市场与层级”问题: 对威廉姆森的批判分析
导读结构
三 四
镶嵌理论总结与前景
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普遍联系的视角
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普遍联系的视角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嵌入性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出发,对嵌入性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综述,以期深入理解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
我们将对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进行阐述,明确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嵌入性理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其理论发展和演变的轨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分析嵌入性理论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实践,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对嵌入性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其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嵌入性理论研究视角,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框架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框架源于社会学领域,由波兰尼(Polanyi)首次提出,后经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等人的发展,形成了现今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主张,经济行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中。
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个体的经济决策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其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
在嵌入性理论中,存在两种主要的嵌入类型: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
关系性嵌入强调的是个体间的直接关系,如信任、信息共享、合作等,这些关系会影响个体的经济行为。
结构性嵌入则关注的是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和结构,如网络密度、中心性等,这些结构特征同样会对个体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
嵌入性理论还强调了社会网络的普遍联系性。
在普遍联系的视角下,社会网络被视为一个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个体的经济行为不仅受到其直接联系人的影响,还受到整个网络结构的影响。
这种普遍联系性使得嵌入性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能够更全面地揭示经济行为的社会性。
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框架强调了经济行为的社会性,认为个体的经济决策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其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
浅谈《镶嵌》中“嵌入性”理论
208浅谈《镶嵌》中“嵌入性”理论■余 爽/四川师范大学摘 要:格兰诺维特的“镶嵌”源于波兰尼,但其中的含义却早已有了极大的变化。
在波兰尼的语境之中,镶嵌意在表明经济与政治、宗教之间的互相嵌入关系。
此文则以《镶嵌》此书入手,来分析市场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而研究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互相嵌入关系。
关键词:格兰诺维特 嵌入性 社会关系许多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与历史学家(实质论者)的主流观点是镶嵌的观点。
他们认为在前市场经济的社会,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经济行为变得越来越自主。
甚至有人认为,现代情况与传统的情况相反;不少经济生活沉浸在社会关系之中,而是社会关系反映了市场力量。
作者格兰诺维特则认为,真实情况存在于者两个分析的极端之间。
一方面来说,在前市场经济中,经济行为的镶嵌程度比“实质论”者想象的低一些,在现代化的过程之中也没有那么剧烈;另一方面,作者也不认为镶嵌现象如“形式主义”论者与经济学家所言的那么不值一提,实际上镶嵌程度介于实质论与形式论之间。
关于对于我们社会人行为的分析,过度社会化和低度社会化的孤立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规避的问题。
我们并不能像独立原子一样,远远的运行于社会网络之外,同时,也不可能像奴隶一般依附于他所属的社会类别赋予他的角色之中。
我们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是真实的镶嵌在我们正在运行的社会关系之中的,是真实存在,并带有目的性的行为企图。
那么个人在多大程度上会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来选择他们的行动方案?反之,他们的行动是否着重受那些与之互动的个体所分享的规范性假设所影响?马克格兰诺维特在1985年《美国社会学杂志》中《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一文中提出这样一个社会学问题。
他使用了“镶嵌”这一概念作为一种捕捉个人行为思想的方式,特别是当个人行为被其社会关系所折射的时刻。
在社会行为者的主题下,格兰诺维特的研究贡献是我们应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式存在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
3、儒家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的应用
3、儒家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儒家思想提倡以人 为本,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儒家思想强 调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和行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 合作精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
总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完善 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育校园文化、加强社会以及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等 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担当 和社会责任感。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不断探索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
3、培育校园文化。通过举办生态文化节、环保主题征文比赛、生态文明知识 竞赛等活动,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
4、加强与社会的。高校应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生 态文明建设。
当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还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加强 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和教学能力。同时,高校还应积极推动学科 建设和科研创新,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式存在基 于嵌入理论的视角
01 嵌入理论概述
目录
02
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 式存在
03 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
04 案例分析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及其 在社交媒体研究中的应用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及其在社交媒体研究中的应用作者:赖炜来源:《新媒体研究》2018年第14期摘要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是新经济社会学的基础,其理论核心基于社会网络对于人际关系的分析,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被研究和应用。
社交媒体放大了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强弱连带促进了信息沟通的同时,也为社会交往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关键词嵌入性;社交媒体;弱连带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4-0011-03“嵌入性”(embeddedness)最早由人类学家波兰尼提出,而后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进行更为系统的理论阐述,由于其解释性和分析性强,该理论也不断地为各领域所应用。
马克·格兰诺维特是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人物,该学派将社会结构的分析带入到经济研究之中。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重新回到了社会学理论中一个古老的问题:社会关系是如何影响行为与制度的。
本文结合目前社交媒体中“嵌入性”理论的应用,探讨社交媒体中的强弱连带能够带来的社会支持和存在的问题。
1 “嵌入性理论”的提出在20世纪50年代,人类学家针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做出批判,而这场争论的发起人也就是人类学家波兰尼。
波兰尼认为“嵌入性”是维护市场秩序所需要的,人类经济本身就是嵌入在制度之中,这个制度是由经济制度和非经济制度组成,波兰尼的经济与社会的嵌入关系,更多地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出发。
而20世纪80年代后,格兰诺维特则对于“嵌入性”的过程进行更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格兰诺维特指出当前经济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学与经济学内的过度社会化与低度社会化。
古典或者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人为理性人所做出的经济分析过于窄化,忽略了经济行动是在人际互动中做出的决定[1]4。
而社会学的研究中如社会学家罗恩的过度社会化观点认为,社会影响对人的行为方式已经内化,人际关系只是起到敲边鼓的效果[1]3-5。
根植性或嵌入性
根植性或嵌入性(embeddedness),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 Granovetter)1985年提出的经济社会学概念,它的含义是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
只有嵌入于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的信息和经济关系,才是经济活动者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所乐意接受的。
人们之间频繁的互动、密切的联系纽带使得经济活动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并避免彼此陌生的人交易时可能产生的问题。
理性的经济活动总是依赖于已有的关系而展开行动的,源于交易人之间具体关系的力量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概念转移到地域上,则认为发展环境是在行为主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地方联系基础上的,它使得创新性的机构能够创新,并能够和其它创新机构相互协调。
根植性或嵌入性是意大利产业区或马歇尔式产业区的主要特征。
我认为浙江的专业化产业区也具有这个特征,因此很多地方难以模仿。
它与本地企业家行为紧密联系,又与本地存在社会网络相关(参见朱华晟《浙江产业群》)。
对于我国很多以外资为主的区域,所谓“产业集群”没有根植,是指本地没有形成供应商网络,外商没有或很少雇佣本地人才,外商没有参加本地社区的活动,因此成为“飞地”,这样的集群严格地说不是真正的集群,因为它有可能转移,使本地产业空洞化。
解决的办法是加强本地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培育本地供应商,引导外商参加本地的活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又是集群发展的关键。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及其在社交媒体研究中的应用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及其在社交媒体研究中的应用作者:赖炜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14期摘要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是新经济社会学的基础,其理论核心基于社会网络对于人际关系的分析,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被研究和应用。
社交媒体放大了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强弱连带促进了信息沟通的同时,也为社会交往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关键词嵌入性;社交媒体;弱连带中图分类号 G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4-0011-03“嵌入性”(embeddedness)最早由人类学家波兰尼提出,而后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进行更为系统的理论阐述,由于其解释性和分析性强,该理论也不断地为各领域所应用。
马克·格兰诺维特是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人物,该学派将社会结构的分析带入到经济研究之中。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重新回到了社会学理论中一个古老的问题:社会关系是如何影响行为与制度的。
本文结合目前社交媒体中“嵌入性”理论的应用,探讨社交媒体中的强弱连带能够带来的社会支持和存在的问题。
1 “嵌入性理论”的提出在20世纪50年代,人类学家针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做出批判,而这场争论的发起人也就是人类学家波兰尼。
波兰尼认为“嵌入性”是维护市场秩序所需要的,人类经济本身就是嵌入在制度之中,这个制度是由经济制度和非经济制度组成,波兰尼的经济与社会的嵌入关系,更多地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出发。
而20世纪80年代后,格兰诺维特则对于“嵌入性”的过程进行更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格兰诺维特指出当前经济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学与经济学内的过度社会化与低度社会化。
古典或者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人为理性人所做出的经济分析过于窄化,忽略了经济行动是在人际互动中做出的决定[1]4。
而社会学的研究中如社会学家罗恩的过度社会化观点认为,社会影响对人的行为方式已经内化,人际关系只是起到敲边鼓的效果[1]3-5。
格兰诺维特弱关系与嵌入理论
班级:法学院社工1002班 山东财经大学
生平:
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1943年出生于新泽 西州泽西市,1965年毕业于普林斯 顿大学美国与欧洲当代史专业,曾 在哈佛大学哈里森·怀特教授的指 导下进修社会学,并于1970年获得 社会学博士学位。
精选可编辑ppt
5
• A、B、C三个人,如果A和B之间存 在强关系,A和C之间也存在强关 系,则“B和C因为都与A性格贴近, 所以B和C之间也会有相似的地方, 碰面后产生友谊的几率也会增 加”,另外,当B和C因为都同A联 系而知道对方存在时,会出现一 种“心理上的好奇”状态,产生 加强联系的需求,因此B和C两人 之间的无关系,很可能会转化为 弱关系,甚至强关系。
精选可编辑ppt
11
但同时他又认为虽然并非所有的弱关系都是桥梁但弱关系桥梁为人们提供了接近超越其所属社会圈子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资源的通道因此在与其他人的联系abc三个人如果a和b之间存在强关系a和c之间也存在强关系则b和c因为都与a性格贴近所以b和c之间也会有相似的地方碰面后产生友谊的几率也会增加另外系而知道对方存在时会出现一种心理上的好奇状态产生加强联系的需求因此b和c两人之间的无关系很可能会转化为弱关系甚至强关系
○有目的的行动实际上是嵌入于具体的、持续运转的 社会关系之中。
作用:
格兰诺维特“嵌入理论”的提出,并没有彻底否定之前的 理论,而是对之前理论的完善及进一步推进。“嵌入性”理论的 提出,修正了经济学和社会学关于经济行为的基本假设,将社会 网络作为分析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为讨论经济行为提供了非常 契合于现实及新颖的分析范式,为构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经济 理论和经济方法提供了依据。
精选可编辑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是,这些网络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又需要从历史 的、制度的和文化的视角加以解释。
• (3)他认为,经济社会学不应与经济学对立 起来,而刻意去追求不同于经济学的解释。相相 反,社会学理论与经济学理论应相互结合,以得 出对经济现象更为综合的解释。例如,他认为,尽 管新经济社会学确实从网络分析中获益良多,但 是不应陷入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网络分析。格 认为,新经济社会的最好出路就在于阐明制度文 化、网络结构与个体经济行动的互动和变迁,从 而形成一种更为一般性的理论。
•
•
•
③两个行动者各自的社会网络如果重合程度 高,则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2、弱关系可以使人获得非重复、非多余的信 息,弱关系才是重要信息的来源。而过去的社会 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的都是强关系。 3、弱关系的双方活动领域不同,处于不同的 群体中,弱关系起着信息桥的作用,连接起两个 不同的网络单元。
•
• •
二、弱关系的力量
1、弱关系: ①是一种社会关系而非经济关系。经济行动者 在从事某种经济行动时,也参与社会行动,处于 某种社会关系中。
•
②是一种互动频次较低的社会关系,往往不涉 及太深的个人亲密情感,具有弱关系的行动者也 不会要求对方提供直接的、即时的、物质的回报。 强关系:互动频率高,涉及情感程度深,直 接互惠程度高。
•
•
4、弱关系更适合开放的社会,人们通过弱关 系获得的多是信息,而强关系则更多的是影响。
•
•
5、弱关系对社会群体动员有重要影响 6、弱关系是联系社会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 中介。强关系联结的是网络单元内部的成员,而 弱关系把两个不同的网络单元联结起来。 三、经济行动的网络嵌入性 1、以弱关系为基础网络嵌入性的概念提出了 对经济行动的不同理解,既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 原子人,也不同于帕森斯的社会人,以网络嵌入 性为基础,格兰诺维特对经济行动的性质、产品 的定价、市场、企业、企业集群、经济制度做出 了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解释。
• •
•
•
2、波兰尼的“嵌入性”:社会制度、规范 习惯、宗教思想对经济行动有制约作用。
3、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经济行动对社 会关系网络的嵌入。经济行动同时也是社会行动, 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制度、文化、传统 等因素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对经济行动产生影响。 4、弱嵌入(格兰诺维特):经济行动相对适 度地弱嵌入关系网络中。
(1)对企业的解释
•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存在的原因在于企业的 等级制管理可以抑制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只 要企业的管理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规模 就会扩大。
格认为:市场交易成本太高的原因,在于经 济行动的嵌入性不足和社会化不足。企业替代市
•
• 场不仅是因为其等级制管理使监督成本小于交易
• 成本,而且还因为企业组织的存在使成员更容易 形成相对固定的社会关系,降低成员行为的不确 定性,增加成员之间的合作,从而降低了交易成 本。
通过以上分析,格认为既有的经济(组织) 制度并不总是技术上最有效的,组织(制度)的 形成和发展会受到社会网络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以
•
• 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成为一种现实的合法的组 织或制度形式。(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自发的、 而不是自愿的结成各种社会关系。) •
•
五、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
(1)格认为应提出一种更为综合的经济行动 者(包括个体与组织)概念。他认为,经济行动 的目的是混合性的;经济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使他们之间存在信任与合作、支配或遵从;认知、 情感、规范、身份通过社会关系与行动相互影响, 并界定着利益或收益本身;而这些因素又受着更 广泛的制度、文化背景的影响,但能动的个体也
•
• 存在个人关系的公司可能会获得利息更低的贷款, 从而改变货币价格。在较大的交易群体中,一些 人会形成小圈子并分割市场,从而抑制统一的均 衡价格的形成。存在社会关系的企业主之间往往 会形成价格联盟,一些企业主会视他人的工资支 付情况来确定对自己员工的支付工资,导致劳动 力与其贡献背离。 • 2、提高经济绩效
•
经济学往往把个人绩效归结为个人的属性特 征如人力资本状况,或者绩效工资制度。 • 格认为绩效的提高来自内隐知识的增长,而 这种内隐知识是来自于良好人际关系。通过弱关
• 系进入公司的新人,有更强的学习意愿和能力, 会积极地向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学习,提高实践能 力,也会取得更好的绩效。 •
•
3、对企业和企业集群的解释
•
• •
2、格兰诺维特提出要研究社会网络对行动 者行为的影响。 格兰诺维特认为:外在的正式制度不是直接 地,而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间接地影响个体的行 动,经济行动者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及网络中的 非正式规范对经济行动有重要影响。
•
格兰诺维特通过对劳工市场的研究,发现主 流经济学所说的完全竞争的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在 现实中并不存在,大多数人是通过亲友或者亲属 关系求职并找到工作的,而主流经济学认为这种 资源配置的方式是缺乏效率的,是一种非理性的
•
该产业的关键人物通过社会网络动员社会资 源,进而建构这些产业;关键人物之间的朋友网 络、俱乐部活动对该产业的发展和边界具有重要 作用;关键人物之间的社会网络,借助产业组织 同盟、产业制度和实践规范而制度化,从而形成 某种既定范式;而这种既定范式又会成为产业规 范,并持续存在,直到产业出现危机。此时,新 的关键人物的社会网络又会重新界定和各种以已 有元素为基础的新产业。
4、经济制度(组织)的产生与形过程 功能主义认为,现存的组织结构形式就是最 为有效的形式,它能够满足某种重要的功能需要。 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经济组织与经济制度往 往是理性选择的直接产物。 格兰诺维特看到了现实中组织与制度产生的 并不是完全基于理性与效率原则,而是与当时的 主要当事人的认识和利益格局有关,产生并发生 作用的组织和制度并不一定是有效率的。 格研究了1880-1930年间美国的电力产业的组 织结构发展过程,发现美国的电力组织并没有采
• (2)对企业集群的解释
•
新制度经济学:市场和企业是两种相对主 要的经济行动协调形式,企业集群这种协调形式 是不稳定的,过渡性质的,最终会瓦解并走向市 场。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实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集群日益发 展壮大,原来的福特制大企业也在企业集群化, 这说明企业集群并不是一种暂时的、边缘的中间 性经济协调形式。
格兰诺维特的网络嵌入论
•
自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美 国著名新新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 ( Mark Granovetter,1943-)以经济行动的“网络嵌 入”概念为基础,指出弱关系网络以及以弱关系 网络为基础的信任、合作等规范对经济行动具有 重要的影响,并进而对各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提出 了不同于主流经经济学的传统解释,有力地抗击 了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扩张,也改变了传统经济社 会学相对于经济学的依附状况,从而使经济社会 学发展到新经济社会学阶段。
•
•
零嵌入(原子人):原子人是一种社会化不 足的经济行动者,追求个人的工具理性目标,在 经济行动中不会产生和维持社会关系,在开放交
• 换中也不会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因此会出现机 会主义行为。
•
强嵌入(帕森斯):经济行动者完全按社会 价值规范行事,是一种过度社会化的人,是社会 价值规范的木偶。
格兰诺维特认为波兰尼把前市场社会中的经 济行动看成是强嵌入,而市场社会的经济行动又 是零嵌入,实际上当代社会的经济行动是弱嵌入: 经济行动并非直接嵌入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之中, 也不是高度嵌入社会网络之中,更不是零嵌入, 而是相对适度地嵌入弱关系网络之中。
•
• 经济行动者的这种嵌入性,可以减少机会主义和 搭便车的行为,节约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提高 经济效率。 • • • 四、对各种经济现象的新解释 1、价格与工资 价格:传统认为由价值决定,受市场供求状 况影响,是竞争者的博弈均衡,只是在竞争层析 上解释价格。还有的学者认为信息的不透明对定 价有决定性影响(逆向选择等)。 格认为市场价格会因为嵌入双方的关系网络 而背离竞争性均衡价格。在金融业中,与银行家
• 可能改变制度和文化,结构与行动之间存在相互 建构的关系。经济社会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如 何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而深入的 理论立场。 • (2)格认为应进一步研究网络结构与制度安排 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于经济行动的影响。例 如,由不同网络构成的网络结构,可能存在高度 脱耦、弱弱耦合、高度耦合的网络结构类型,前 者使行动者之间更可能产生冲突,使行动者可能 集聚更多的权力和影响,后者使行动者之间可能 实现更高水平的合作但也可能出现小圈子等。但
•
• 取最为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原因在于该产业的关 键人物进入到了既有的社会关系互锁的状态,产 业主要人物的朋友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公司董 事之间利益互相锁定,使该产业进入了一种经济 上无效率的路径依赖。
• 当年美国电力产业的相关关键人物获得了一 种技术,以一种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影响电 力产业的发展,而这种技术受到他们之间社会关 系和共同理解的影响,利益相关的成员在掌握权 力之后又利用个人和组织资源来促进各地区电力 产业的统一,排除替代性技术和组织结构形式。
•
•
一、学术背景 1、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遭到批评
•
帕森斯的理论试图解释社会结构和行动者的 主观意识对社会行动的共同作用,提出了AGIL模 型,建立了一个社会系统的均衡模型,认为均衡 是社会系统的最高价值,行动者通过内化社会价 值,按照社会角色规范行动,实现社会系统的均 衡。
帕森斯对于文化价值观念对个人行动的作用 过于强调,因而受到批评。
•
• 疑
4、格兰诺维特对主流经济学基本假设的质
•
(1)经济行动者同时也是社会行动者,社会 地位、权力和赞同也是经济行动者的动机,经济 目的本身具有社会性,经济行动受社会关系网络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