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
当前认知主义学派是西方心理学中的主流学派, 在众多的认知主义学派如格式塔学派、符号完形主义以及信息加工学派中, 认知发展学派独树一帜, 代表着认知心理学新近发展的趋势。
其中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观最为突出。
二者均从不同角度开创了“认知发展理论的先河”, 为认知发展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研究, 不仅在于他的许多开创性研究,还在于他为我们提出了第一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框架。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思想性远甚于它的实证性, 该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启迪性, 极大地推动了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进步。
与皮亚杰及其他认知发展观不同的是,维果茨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认知发展理论作出了“新的”解释, 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学者的“独特发展观———社会文化发展观”, 为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两位发展心理学上里程碑式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引起了认知发展研究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纪之争。
时至今日, 这场论争已不象当年那样剑拔弩张、势不两立, 然而, 争论的余韵依然在影响着当代的儿童发展研究。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与归纳两位伟大的人物在认知发展理论上的不同之处。
一、两种理论的深层差异
1、两位大师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切入点接触儿童认知发展的。
皮亚杰终生追求的核心事业是认识论, 与其说他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 不如说他是一位认识论专家, 他是在利用儿童发展的研究探索知识与逻辑的起源和性质, 对儿童发展的研究是其完成事业的手段而不是追求的目的。
皮亚杰将个体作为基本的关注点, 考虑到个体的社会化问题, 认为发展开始于无差别的前自我状态, 然后逐渐向社会化发展。
维果茨基关注的是儿童如何成为高级文化共同体的成员, 毕生致力于发展一种新的整体心理学。
对于维果茨基来说, 个体的发展方向是由原始的、社会的、人际之间的层面向个性化的、人格化层面的转化。
维果茨基写道: 发展的方向不是走向社会化而是走向社会机能的个性化!
2、两位大师所持的世界观、哲学观、认识论明显不同。
皮亚杰的理论崇尚自由主义, 在研究取向上表现为个体主义, 而维果茨基的理论明显倾向于社会主义; 皮亚杰的研究是一种机体主义的、生物学的取向, 而维果茨基的方法明显地表现为社会文化取向; 皮亚杰深受哲学家诸如柏拉图、笛卡尔、卢梭尤其是康德的影响, 维果茨基则深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思想的影响; 维果茨基采纳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认识论, 其个体发生观是唯物主义的, 而皮亚杰在这些问题上 拒绝采取一种坚定的立场 ; 维果茨基在哲学观上是一位一元论者,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 并以此统帅其认识论, 皮亚杰则是一位多元论者, 受到许多哲学观点/的影响, 他采取的态度是兼收并蓄, 为我所用。
3、两种理论对个体发展的最初原因的重视程度不同。
皮亚杰没有指出发展的首要动因, 维果茨基批评他, “将发展看成一个A 和B 彼此相互影响的川流不息的过程, 不存在发展的首要原因”。
与此相反, 维果茨基旗帜鲜明地指出, 社会互动是个体知识发展的首要原因, “在儿童的文化发展中, 每种机能都是在两个方面两次登台, 首先是社会的, 作为一种心理间范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次是心理的, 儿童内部的心理内范畴! !所有高级心理机能都是社会关系的内化。
两种理论之间的大多数分歧都源自这一简单而重要的差别。
1
二、两种理论的表层差异
1、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理论的分歧
所谓自我言语指的是儿童指向自己的对话, 也叫“自我中心言语”。
一般认为, 皮亚杰把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解释为是在人际交流中失败的尝试,是深层认知中自我中心主义的外在表现。
皮亚杰的“自我言语”指的是儿童不能理解别人的观点, 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是其认知发展中前运算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
皮亚杰认为处于“自我言语”时期的儿童, 不能从多个角度对情境加以考虑,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看其他人眼里的世界和经验,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自我中心言语会减少, 皮亚杰将它理解为是儿童主要的认知格式改变的表现, 反应了个体儿童社会化的出现。
维果茨基对于自我言语的观点和皮亚杰不同, 他认为自我言语并不只是儿童认知不成熟的表现。
他认为儿童的自我言语在其认知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促进儿童自我调整行为、计划、监控、指导思考和问题解决。
维果茨基认为自我言语的儿童是在和他们自己交流, 指导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成人往往本能地直接引导和管理儿童的语言、行为的使用, 从而使儿童适应语言上的管理功能, 并在产生内部言语或词汇思维之前, 以模仿社会的、自我交流或自我管理的形式使用语言。
其自我言语在经历了“由他人调节到自我调节”的一系列发展阶段后, 逐步将他人的言语内化成为其自我内部言语的一部分。
维果茨基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思维发展的动力性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 儿童使用语言来完成重要的认知活动, 比如定向注意、问题解决、计划、形成概念、获得自我调控等。
2、语言与思维认知的关系的分歧
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认知的关系也鲜明地体现了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观点的对立。
皮亚杰认为语言源于思维、认知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语言,语言只是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 自我中心言语反映的是不成熟的思维形式, 社会化言语反映的是发展程度更高的思维形式, 语言对思维的发展不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 皮亚杰所指的思维是一种概括化的、整体的心理结构, 是个体发展的图式。
而维果茨基认为, 儿童的言语在认知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言语作为思维的工具起着计划、协调解决问题的作用, 思维、认知随着语言这个心理工具的成熟而成熟, 经由语言的发展而提高, 而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中实现的。
因此, 在皮亚杰看来, 个体发展的方向是从个体化到社会化的, 个体思维的社会化是发展的标志, 认知发展的过程是“非言语动作思维—自我中心思维和语言—社会化言语和逻辑思维”。
在维果茨基看来, 社会性事物内化于个体思维, 个体化是发展的标志, 认为语言的发展是“社会言语—自我言语—内部言语”的过程。
2
3、对成人及同伴对个体发展作用的分歧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强调社会交往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维果茨基认为,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和更善于思考、思维水平更高的人的交往活动中发展的, 比如父母、教师、同伴等。
这些人作为指导者和教师为子的智力发展提供必要的
1麻彦坤, 叶浩生. 差异与互补: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观评价的新思考[ J] . 心理科学, 2004,
( 6) .
2
信息支持。
他认为儿童不能也不应该被期望去重新发明或重新发现在他们的文化中已存在的知识。
他们需要引导和帮助, 维果茨基尤其重视家长、教师及其他成人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由此他比其他理论家更关注于指导性学习。
他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应进行有指导的辅助学习, 教师应先为学生提供支架(为学生的学习和问题解决提供的帮助) , 然后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与维果茨基不同,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通过交往产生不平衡状态———认知冲突, 来促进自身发展变化的,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 儿童往往认为成人似乎拥有无穷的知识, 是万能的和不会有错的。
所以, 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会导致儿童的认知失衡。
相反, 与同伴之间的分歧和误解更容易导致认知失衡, 原因在于同伴不具有解释能力。
但这恰恰是儿童发展的动力, 从而导致儿童探索行为的产生, 以实现学习。
所以最有效的交往应该是发生在同伴之间, 因为同伴之间的认知水平相似, 能彼此提出异议。
因而他十分注重儿童的自主活动, 他认为教师应为儿童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 让儿童自己主动地探索学习。
4、学习与发展的关系上的分歧
皮亚杰认为, 儿童的“图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才为他的下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儿童不可能有超出发展水平的学习。
例如, 还处于思维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是不可能学会抽象的逻辑概念的, 因此, 发展是学习的必要前提。
而维果茨基提出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学习在发展中有什么价值?他认为学习应促进儿童的发展, 为此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即维果茨基认为, 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现在水平, 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 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 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差异, 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断言“唯一的‘好’的学习是先于发展的学习” , 因此, 他的观点是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
例如, 应帮助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进行概念系统化, 促进其思维向抽象逻辑方向的转化。
3
5、对认知发展理论过程本质的理解的分歧
皮亚杰认为,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发展的动力是平衡化”, 生理驱动力导致了认知结构和环境之间适应的出现( 即一种平衡状态) 。
儿童的认知发展间接地受到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这些影响通过认知冲突起作用, 即认知冲突导致了不平衡从而激起了平衡。
平衡化就如一种内部组织机制起作用, 社会文化对发展的影响是次要的。
相反, 维果茨基更加感兴趣于探究外部世界和个体内部心理过程的二元关系。
他认为发展过程并不是儿童绝对内部的活动, 心理过程和外部的社会文化世界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维果茨基不仅将外部的社会文化现象视作信息与反馈的源泉, 而且将它们作为具体的外部心理媒介。
在研究发展过程中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运用了不同的单元分析方法。
单元分析的问题也是比较研究两位心理学家思想的要点之一。
Kitchener 已指明: 受Descartes、Rousseau 和Kant 的影响, 皮亚杰相信基本的分析单元是个体的自我!4。
维果茨基则坚信社会的分析单元, 即心理机能的发展源于社会、人际关系和文化, 外部的影响是中心的而不是外在的, 贯穿在发展改变的过程中。
这样的单元既包括他人也包括儿童个体。
6、理解认知发展阶段的分歧
3罗润生.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分歧和对待分歧的态度[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2)
4
皮亚杰提出的众所周知的发展阶段论指出, 在阶段之间的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儿童认知格式系统的整体转变,可以根据儿童个体内在的心理品质的变化来理解阶段之间的转变。
皮亚杰认为, 他提出的认知格式结构发展的阶段序列具有跨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认知结构和阶段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较大变化,但其发展形式在不同文化中却保持一致。
在维果茨基的研究中也存在着发展阶段论思想, 维果茨基的社会发生取向主张,人类心理过程的发展是通过反映和内化实践活动的特征而实现的, 而这样的实践活动起初是社会性的、外在于个体的, 维果茨基将此描述为从心理间过程向心理内过程的转换。
这样, 就可以推测在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中存在着两个发展阶段, 即心理间阶段和心理内阶段。
维果茨基也讨论了婴儿具有的“自然的”“心理机能向”“文化”的或“高级心理机能”转变的过程,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自然的过程经历了“文化重构”。
这种“自然”和“文化”机能之间的区分就像“心理间”和“心理内”过程的区分一样, 可以解读为两个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5。
与皮亚杰不同, 维果茨基没有试图证明不依赖情景的内部逻辑结构的存在,他潜心研究由文化和历史决定的具体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坚信心理活动植根于具体的社会和文化条件。
7、心理调节观的分歧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重视调节机制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皮亚杰把认知调节确定为是智力发展的主要机制, 其发展理论的主要目标是解释完整的、可操作的认知结构的构成!6 , 并认为只有平衡化理论才能对此加以解释。
递进的平衡化不断地实现着发展中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促成改变和发展, 在其中同化和顺化的相互依赖构成了认知发展的机制。
但由于皮亚杰忽视了文化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所以这一理论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学者们多年的批判, 其中也包括维果茨基。
维果茨基则把文化调节( 如工具、符号和社会接触等) 作为高级心理机能的中介机制。
并且, 维果茨基在其内化理论中强调心理工具的重要性7, 他更倾向于研究符号调节活动是如何转化为认知活动的, 这是维果茨基理论的基石。
在这里, 维果茨基借用了Pierre Janet 的理论以形成他的关于个体心理机能的最基础的陈述: 文化发展的一般起源法则。
在其中, 他主要分析了外部机能, 而内部机能是通过内化社会过程形成的, 即“社会的声音成为了内在的声音, 或是思维的声音”8。
三、一个世纪较量的结果: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理论分歧与互补的一体化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发展心理学家, 从不同角度关注了同一问题, 即儿童发展。
两种理论研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了辩证法。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通约决定了两种理论研究过程及具体观点的多处交叉与重合, 将发展科学地理解为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
他们的对立在于二者从不同的方向发展了自己的理论。
皮亚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临床法, 他从对自己的孩子的观察与实验中发现了认知发展的规律, 因而他的理论是从个体出发建立的, 忽略社会群体以及文化传统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
5罗润生.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分歧和对待分歧的态度[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2)
6国智丹. 分歧中的互补: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比较研究[ J] . 心理学探新, 2005( 3) . 7国智丹. 分歧中的互补: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比较研究[ J] . 心理学探新, 2005( 3) . 8
维果茨基的理论则受到狄尔太的“历史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 着重于阐述历史文化社会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 我们可以认为, 二者的理论具有互补与融合的可能。
如果能把二者的理论整合起来, 将更能全面地描述和解释人类的发展, 从而为如何更好地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儿童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国智丹( 2005)指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整合二者的理论: 从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理论的分歧中看人类发展方向的互补性; 从对发展过程本质的不同理解看互补性; 从理解成人和同伴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分歧中看互补性; 从理解发展阶段普遍性的分歧看互补性; 从心理调节观的分歧看互补性。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在研究中没有充分地说明发展过程中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双向运动及相互渗透的过程。
皮亚杰强调认知结构的调节是核心, 而维果茨基则看重社会调节。
只有把皮亚杰理论和维果茨基理论放在一起理解, 以及在分歧中看互补才可能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的本质。
9
两位伟人的理论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似乎永远不会相遇,实际则是一体的。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自己的发生认识论体系。
但是, 二者的分歧也需要我们来尊重,因为硬币的两面始终是两面。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理论的较量将继续进行下去。
9翟宏,谭海燕.一个世纪的较量--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轨迹的比较[J].赣南师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