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丹道与武道的哲学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丹道与武道的哲学思考
何谓丹?“在丹字的构形上,含藏着炉鼎、药物及火候和炼成的丹的全部意义。

丹字中间一横,将上下分隔,下半部是炉灶之法象,炉下空虚,是为燃火之处。

上半部是鼎之法象,鼎中一点,在始炼之时可以将它说成药物。

在炼成之后,可以说它是一丸丹。

”中国前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曾对“丹”字做上述的解释。

虽然是现今的说法,但也生动的介绍了丹的基本内涵。

丹道中的“丹”,最初指丹药,以铅汞等矿物,配以其他药物,在炉鼎内炼制而成。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

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

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这里的金丹,便是外丹。

然,随着历史对外丹的实践检验与道教自身的发展,外丹术逐渐走向衰落,内丹术逐渐成熟起来。

唐宋以后,道教修炼者们普遍接受了“內炼”为主的观念。

北宋张伯端在《悟真篇》中云:“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

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

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鷃怎知有凤巢?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

”在内丹修炼家眼中,最上等的药其实就在人自身,也就是丹道常讲的内药。

内药乃人自身固有之物,不会与人体产生排斥。

如果自己修炼得当,身体充实,根本没必要滋补。

但如果人不懂得修炼自己,一味追求外在的什么灵丹妙药,反而是舍近求远。

清代的全真龙门派道士朱元育在《参同契阐幽》中说:“一阴一阳之道,不出乾坤范围也。

盖天地间只此一阴一阳,其本体则谓之道,其化机则谓之易,其神用则谓之丹。

”朱元育将“丹”定义为“道之神用”,即丹的本质其实是道,它是道的体现;而丹又是道之用,而且是神用。

由此知,丹和道一样,包含了阴阳两方面,代表着元始和永恒。

于是,内丹修炼,以人体为鼎炉修炼金丹,亦可说是与道相合的过程。

在对丹的涵义进行简要剖析之后,本文将较为详细的对丹道理论进行系统介绍。

首先,老子把道作为天地万物之源,认为天地万物皆为道所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虽然道创生了天地万物,但是道是无依无待,无形无象的,这并不是说道是绝对的虚无,道有自己的实在性。

道是玄之又玄的、奇妙的,是和宇宙万物相统一的。

道创造了宇宙万物,又隐含在宇宙万物之中。

丹道理论认为,世界上的各种物质都是由气构成的,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在道教中,气的内容包括了天地之气、阴阳之气、生理之气、元气、真气、呼吸之气等等。

道教中,气有多种内涵。

首先,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

元气就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元素,而整个宇宙就是由各种不同的元气组合而成。

其次,气是一种界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存在。

人的呼吸之气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气也是生命产生和存在的源泉和动力,是人肉体和精神意识产生存在及其作用发挥的基础。

在人体,虽然神居于一种主导地位,但神却离不开气,气是神产生存在及其作用发挥的基础。

人必须先有气,有生命的存在,然后才能产生神,神是在人的生命活动基础上产生并发挥作用的。

有气才有神,无气就无神。

气其实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宇宙的演化过程就是阴阳之气的交合过程。

《性命圭旨》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充斥天地之间者只有气,即所谓“一气蟠集”,因此气变化莫测,玄妙至极,故曰太乙。

天地开始时,元气相互鼓荡、混融凝聚、虚静神圣、变化无穷,呈现混沌状态,这就是老子所谓的“道生一”,又可以称之为“元始”。

混沌一气一分为二,天地阴阳分离,是谓太极,而太极内含阴阳二气,故曰“一生二”,又叫做“虚皇”。

阴阳二气分离,天地各安其所,于是有了人,天、地、人三才具备,这就是老子说的“二生三”,又叫做“混元”。

阳气上升,阴气下沉,相互交合,则“三生万物”,是谓“六合”。

至此,天、地、人、物皆生,时空具现,宇宙生成。

道教丹道理论对于宇宙论问题的探讨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在于由宇宙的问题来讲人的生成。

即“顺则生人”的过程,而其讲“顺则生人”的过程,又是为了探索人生命的道理,以便于完成“逆则成仙”的修炼之路。

《性命圭旨》一书认为,人禀先天太乙真气而生,后经“虚化神、神化炁,炁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

犹环之无穷。

”这是人之自然生成过程。

但“人禀氤氲之气而生而长,至于二八之年,则九三之阳乃纯,当是时也。

岂非上德之大人乎?忽天一朝,谋报。

浑敦之德者至,乃日凿一窍,则九三之阳蹄骤奔蹶而去之六二之中矣。

由是乾不能纯,而破于离,坤有所含,而实于坎。

”人虽也是禀氤氲之气而生,二八之年其阳最纯,也就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这时阳气最盛。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阳气日消,阴气日长,
人渐渐地衰老,并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

有生有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事实,但道教向来主张,“夺天地之造化”,“我命在我不在天”,一直在尝试着通过努力来改变人的命运。

人要想长生不老,就必须逆着生命的过程,通过修炼来实现由后天返先天,最终实现与道合真之境。

道家之“修心炼性”,正是如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致虚极,守静笃”,即让内心清静、虚寂到极点,因为只有这样,心灵才不会受尘世的任何干扰,纯净如水,从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返虚合道的修炼过程,最终完成“逆则成仙”之路。

人之所以要修炼,无非是为了性命而已。

“性”代表的是所有的“精神性生命”的范畴,包括人的心、性、神、意识、思维等,“命”代表的是所有的“物质性生命”的范畴,如身、命、气、精、形等。

《性命圭旨》中云:“乃玄门专以气为命,亦修命为宗,以水府求玄立教,故详言命而略言性。

是不知性也,究亦不知命。

禅家专以神为性,以修性为宗,以离宫修定立教,故详言性而略言命。

是不知命也,究亦不知性。

岂知性命本不相离,道释原无二致;神气虽有二用,性命则当双修也哉。

”以上认为,历来佛道在修炼上各有偏重,道教偏重于修命,禅家偏重于修性,而最终的结果是,道教言命不言性而究不知命,禅宗言性不言命而究不知性。

而若“性命双修”,即修性亦要修命,修命亦要修性,方可达“性命妙合”之境。

丹道理论简而言之即为,天乃天道,是大自然的规律,万事万物都在这种规律的支配下,有生有死。

同样,人也是有生有死的,但人可以运用大自然的规律,对身体和精神进行修炼,超越生死。

而对于武道,今天我们可以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武学理论,当推《庄子》中《说剑》和《吴越春秋》中“越女论剑”。

由于《吴越春秋》成书于东汉,《说剑》当为更早。

不过,二者皆非纯粹的武学著作。

其中,“越女论剑”属于史书记载的一段,讲的是越王勾践向越女请教剑道。

而《说剑》实际上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庄子借剑向赵王阐释治国之道的故事。

文中虽然有对剑术的描述,但实际上是以剑道论治道,且治道是主要方面,并非纯粹探讨的武术理论作品。

传统武术真正繁荣是在明清至民国。

这段时期,各种武学著作大量涌现,如俞大猷的《剑经》、
唐顺之的《武编》、吴殳的《手臂录》、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等。

就中国传统武术而言,并非只局限于技击,而是一门包含了诸多文化内涵的庞大体系。

尽管,中国历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有“重文轻武”传统,视武术为末技。

一般来说,文化人往往不屑于武技;习武者亦是凤毛麟角。

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古往今来成就较高武术家都并非一介夫,而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

足见文武之道,相辅成现。

例如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之子黄百家,乃是内家拳的传人。

黄宗羲去世后,黄百家继续编纂,最终完成了《宋元学案》。

黄百家在武术上师从内家拳家王征南,并著有《内家拳法》一文。

对于包含诸多文化的中国武道,其深深受到丹道理论的影响。

武学经典《易筋经》、《洗髓经》据说传自达摩,不过究其内容,与道教丹功更为相近。

这两部经书中均出现阴阳、精气神、经脉等内容。

这显然并非佛教所有,却是道教修炼历来所重视的。

还有金水、玉茎、昆仑、元海等等,乃是丹道特有的术语。

而且,在《易筋经》文中,更出现过“顺施成人,逆用成仙”这样明显的道教痕迹。

因此可以这么说,即使此二经中的功法与古印度瑜伽之类的气功或佛教中的某些功法存在某些关联,如今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这两部经实际上已是完全被丹道理论改造过的面貌了。

这两部经的出现,证明了道教内丹功法理论对中国武道的深远影响。

而中国传统武道中又是如何具体体现丹道内涵,下文将从精、气、神、虚四方面探讨传统武道中的丹道。

精,《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黄帝内经·灵枢》则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强,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精存在于人身体之内,是身体的根本。

既然“人始生,先成精”,足见在古人心中,“精”是维持生命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物质。

丹家讲固精筑基,其意在于练功之前先打好基础,传统武术也很重视基本功。

据黄百家《内家拳法》介绍,内家拳有五不传,其中之一便是“骨柔质钝”不可传,足可见筑基的重要。

苌乃周在《论初学入手法》也说过:“初学莫言炼气,先将身法步眼比清。

”传统武术很讲究将基本功练扎实后,再上手更高层次的功夫。

因此,传统武道中便透露着丹道理论中的固精筑基,即是筑好修炼之基。

若缺少了筑基,丹道修炼就好比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筑基牢固之后,就可以
开始通向金丹大道。

气,在《抱朴子内篇·至理》中,葛洪将气定义为一种既可充实身体、又可抵御外来侵害的能量。

他对这种被称为“气禁”的道术进行了一番较为夸张的描述:不仅能够禁病疫、天灾,还可以禁虎豹、蛇蜂,甚至连禁鬼神妖精都不在话下。

尽管,葛洪将“气禁”描写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些荒诞,但从这些的文字中反映出了气的一种重要性质——“内以养身,外以却恶”,也就是说能为人控制,既可收于内,又可发于外:收于内,则可充实强健身体;发于外,则可抵御外来侵害。

由此知,气,表面特征上与气体的定义类似。

然而究其实质,气是一种可以为身体所吸收的生命能量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外在的、作用于其他事物的能量。

《易筋经》有一篇《膜论》,里面讲到:“盖修炼之功,以气为主。

天地生物,气之所至,百物生长。

修炼气至,筋膜齐坚。

”大意也是说,通过炼气以强身健体。

不仅如此,《易筋经》中还记载了很多具体的炼气功法,像《日精月华》一篇就说:“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一气交融,是生万物。

古人知之而善咽之,久皆仙去,其法秘密,世人莫知也。

……”这实际上是一种教人采咽日精月华之气的功法。

根据日月的运行规律行功,也是道教长久以来的传统。

太乙五行拳是武当特有的拳种,据说是明代弘治年间由武当山龙门派宗师张守性在张三丰太极十三势的基础上创编而成,曾秘密流传四百多年,直至1980年才由金子弢先生在太原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首次公开。

金子弢曾论此拳道:“太乙者,元气也。

人之性命全凭其真气聚体。

五行者,万物生成之灵物,阴阳始动,运化天地之灵气,生化世界万物。

土成,继而金,水,木,火,土,循环相生,五行生成衍为五脏,五脏成形而生六腑,四肢百骸随之生。

太乙五行,即元气按人体五行(循环)遍布之意。

此乃修炼之圭旨。

”一种拳技以“气”命名,可见此拳对炼气之重视。

太乙五行拳虽是一种武技,但在演练过程中贯穿了对气的修炼。

神,道教中常讲炼气化神。

对于神,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超越形质、无有滞塞。

正是因为无有滞塞,神才会具有变化不测的性质。

用两个字概括,神就是“无滞”。

如果再简练一些,用一个字说明神的含义,那就是“通”。

《庄子·逍遥游》所描绘的古之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
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神人之所以是神人,正是因为他可以做到“无滞”,可以超脱物外而不依赖任何凭依,可以畅游四海而没有任何阻碍。

概括《黄庭经》可知,人通过修炼,可与自己身体内部的各个神沟通、感应,最终获得神通。

而究竟人体中是不是存在这些神?这些神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意义似乎并不大。

关键是通过这种修炼,可以与体内各个部位那些“似有似无”的神相互“沟通”、“感应”,确实能够达到提高身体各个部位器官功能的效果,也就是道教所追求的神效。

前面提到王宗岳的《太极拳十三势歌》有一句“气遍身躯不稍滞”,表面说上看仅仅是气,实质是说炼气所达到的化神状态。

在姜容樵所抄录的《太极拳十三势歌》在结尾处多出一句注解,也是讲气如何不滞的:“气贴背后,敛入脊骨。

静动全身,意在蓄神。

不在聚气,聚气则滞。

”姜容樵进一步解释道:“气沉丹田,使贴背后,提肛运用,收敛入于脊骨,直可顺项贯顶。

静中触动,动即全身,而并非一部分单独之动作也。

其意在敛气蓄神,神足气整,自然变化从心。

且忌聚气,气聚则滞。

不惟沦入外家,气害更有不堪设想者,可不慎欤。

”如果气不能流通,滞于一处,不仅在必要的时候发不出去,还很可能对人身体产生损害。

武道中,套路就是传统武术的“活文字”。

不过套路终究是死的、固定的东西,而武术是活的。

如果只是规规矩矩地打下来,不能活用,那和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区别。

所谓动作标准,就是练形,神必须以形为基础;而不受约束,就是超越形质,就是打出“神”来。

如果滞于形,力道不能完全发出去,则等于所学的套路徒有其表,没什么内容,其技击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所以说,传统武术的套路不仅仅是完成一整套动作,而是要打出神来。

打出了神,才会有模拟实战的效果。

虚,《黄帝阴符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在“神”的概念之上,又提出了“不神”。

且从这句话中可以明显看出,《阴符经》的作者将“不神”视为比“神”更高的境界。

如果说“神”体现的是一种超越,“不神”所体现的则是“自然”。

相比超越性的“神”,道家显然更推崇自然性的“不神”。

不神之神,是对道法自然之无穷力量的阐释。

“不神”后来逐渐演变为了道教内丹常讲的虚。

在道教里,虚是与道相合的。

特别是唐朝以后,虚成了道教丹家们经常论述的一个名词。

尤其是炼神还虚的说法,将虚提
升到几乎与道等同的位置。

因虚与道合,含万物之理,故可以御鬼役龙,外物不能侵,还能超越生死,是完全自由与长久的状态。

《庄子·说剑》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这大概是“虚”在武学中运用的最早记载。

“示之以虚,开之以利”是说在剑术中,至虚的表象实际上包含了至实的运用。

而“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的说法,也是中国武学中“后发制人”思想的最早体现。

谈起武术中的“虚”,最典型的当属内家拳。

说起内家拳历史源流,据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记载:“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

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

盖起于宋之张三峰。

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

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相比黄宗羲的“玄帝授拳”说,黄宗羲之子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中提供了一种更符合实际的说法:“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


丹道理论中的精、气、神、虚,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修炼模式在武道中一一展现。

而且,丹道与传统武术之间的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相互的。

一方面,丹道修炼思想,深刻影响了武术理论;另一方面,传统武术的丰富实践,对丹道也是一种补充。

二者的相互作用,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在传统武术通过吸收丹道理论,提升自身境界的同时,丹道则将武术作为了其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

中国丹道与传统武道中,都深刻的蕴含着谦虚、修为、和谐共生的理念。

从自身的和谐到自身与天地的和谐,乃至天地万物的和谐。

丹道与传统武道传达出的这种整体的共赢效果即便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