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税收专业化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税收专业化管理

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是随着经济、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规避执法风险、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提升税收征管质效、减少税收成本、提高依法行政效能、实现税源科学管理的需要。

1、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纳税人的数量、经营形态、核算方式、日趋多元化。传统的"分类、属地管理模式"现有人员综合素质配比、业务技能的储备难以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和纳税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纳税服务需求。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管理滞后、服务弱化问题日益突出。

2、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纳税处理团队化、专业化、智能化趋势明显,税收信息的支撑平台也日新月异,随着金税三期工程的推进,全国性的"网上税务局"平台轮廓初具模型。这些都为专业化管理的推行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3、当前税收执法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日益凸显,随着社会进步、纳税人多元化利益诉求、经济的快速变革、税收管理的信息平台的跃升等使得税收政策的相对滞后、全员综合素质的相对薄弱、征管监督、队伍管理不活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尤为突出,创新现有的管理员制度推进专业化管理不断增强防范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能力。

4、在县局基层税收管理模式弊端越来越突出。一是"人少事多、人多不会干、会干不愿干"矛盾凸显。一线管理员管户类型齐全、点多户杂,管理员精力分散、疲于应付,难以深入细致地做好对税源、税户、税收的管理。二是税源管理人员知识、能力、年龄、业务素质结构参差不齐制约了税源管理水平。

税收管理员平均年龄较大,素质高、业务熟的人员较少,难以高质量地完成繁重复杂的管理和服务任务。三是征管质量、税收成本难以形成剪刀差。现有的税收管理员承担着信息采集、纳税辅导、税收宣传、纳税评估、调查审批等诸多权限,形成"一员多责"的局面,导致基层穷于应对,管理质量不高,特别是对纳税评估、服务性调研、出口退免税工作、注销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特殊事项的完成敷衍了事,执法风险上升,质量难以保证。四是本位思想和利己驱动使得基层为了相应的职位配置而千方百计向上要职位指标,对基层单位该撤并的不撤并、该整合的不整合,人为造成税源极少而建制完备的基层单位普遍存在。有的基层单位甚至所有职工一年的收入开支超过其辖区内的所有税源收入。五是"一人统管"的格局依然存在,一方面导致纳税服务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征纳矛盾,难以保证纳税人满意度和税务机关良好形象的不断提升。

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初探

我省在省局和胡局长大力推动下,专业化管理在几个地区先后试点,初步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征管流程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核心,以一体化部门协作为保障,以科学管理为目标"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机制。(这一点详见省局先后下发的两个文件模板)

其实践的精髓主要是体了几大转变:试点地区大胆探索,积极树立风险管理、协调式管理的理念,依托信息管税这一手段,在税源分类管理的基础,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协作管理的新突破,体现为由"属地管理"向"分级分类管理"转变,由"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变,由传统点线监督向依靠科技信息进步和管理人才创新的多层面监控转变,由"管户与管事初步结合"向"一体化网络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几点启示)

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征管改革的趋势和方向,是一项全新的税源管理方式,目前,我省还处于积极的探索、实践和完善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传统观念,强化风险管理,注重信息资源利用,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提高认识

1、专业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加总分类管理,而是全方位、立体型、深层次的专业化管理。如果管理的手段、方式和程序还停留在浅层表面上,那么任何形式的专业化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2、专业化管理不是税源管理部门自垒门户,而是多部门联动协作。在专业化管理模式下,信息技术部门是贯穿始终的技术支撑平台,征管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征管制度和办法的保障,税政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政策服务,计统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统计分析,上述合而为一称之为运维流和业务流,只有协调运作才能实现税源管理良性互动机制。

3、专业化管理不是要管理不要服务,而是要在专业化管理上实现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管理应当删繁就简,如果忽视纳税服务,为专业化而使征管制度变得越来越冗长,征管措施变得越来越繁琐,征管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寻么在强化了管理的同时就必然加重了纳税人负担,这也就失去了改革的应有之义,因此专业化管理还应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逐步实现个性化服务,使纳税服务的触角伸得更长、更深、更广。

二、解决好几个问题

1、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与层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专业化管理有效地解决原有模式下管理层级太长,鞭长莫及的问题,实现了工作的流程式、扁平化,使工作的重心下移、机关更靠近基层、业务更贴近

基层,有利于产生集约化规模效应。但同时又会因平行管理部门增多而容易产生政出多门、各环节间相互制阻、各业务相互交织的推诿扯皮现象。

这就需要一是抓紧建立岗位明确、权责清晰的岗责体系、规范管理制度。要适应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再造管理流程,科学设置税收征管基础工作流程、办税服务流程、部门衔接流程、互动协作流程,使各项工作顺利流转,防止工作断链;要适应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强化检查考核,明确内部分工和岗位职责,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办法,为专业化管理提供保障和动力。二是着手强化配套措施。要将征管、税政、稽查、计统、信息中心等部门纳入专业化管理工作范畴,形成大专业化管理格局,增强整体合力。征管部门要进一步扩充纳税评估模型库,建设类型齐备、典型具体的纳税评估模型库;税政部门要着重完善民政福利企业、废旧回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管理办法,提出精细化管理举措;稽查部门要加强典型案例的剖析,掌握各个行业偷税漏税的惯用伎俩,为税源管理部门实行专业化管理提供参考;计会统部门要走出传统的统计分析习惯,将统计分析细化到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和细分行业,将统计分析指标细化到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全面,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可靠;信息中心要发挥技术支撑的作用,建立税收数据处理中心,把各税种、各类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储存,加强税收数据的深层次开发使用。

2、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重点在提高实战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分层培训。对操作层的管理人员进行"专才型"培训,主要针对基础知识、操作技术和业务管理技能开展培训,对管理部门负责人重点进行"管理型"培训,着重提升管理能力。二是分级激励。对同一类别的管理人员实行分级管理,对从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