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研究进展

-I-

摘要

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地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导的药物。一般来说,局麻药液的浓度决定阻滞的性质和范围。但是局麻药除了局部麻醉作用外,还会产生一定的吸收作用。目前的局部麻醉需小剂量频繁给药以维持有效治疗浓度。剂量较大时,有效治疗浓度的维持时间长,但最大血药浓度Cmax超出治疗窗,导致副反应。如:局麻药吸收入血并达到一定浓度,产生毒性反应,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神志错乱,肌肉震颤等。而剂量过小则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病痛。另外局麻药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外周血管的作用,使药物经血管吸收加速,作用时间缩短。近年来,针对局麻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临床治疗需要缓释的长效局部麻醉制剂来缓患者术中、术后、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各种疼痛。采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用药物暂时阻断局部的痛觉传导,使之达到无痛状态。局部麻醉的特点是: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术者可以独立操作,术前不需要特殊准备,术后不需要特殊护理,病员保持清醒安全性大,但是局部麻醉不适用于不合作的患者,以及局部有炎性反应的部位。局部麻醉的方法主要有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以及阻滞麻醉。局部麻醉药用现代制剂技术设计了各种缓释给药系统,来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和吸收,旨在延长局麻药效,减少体循环吸收,减轻不良反应,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

关键词:局部麻醉药无痛研究发展

-II-

目录

摘要.................................................................................................................................... I 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常用局麻药 (2)

1.1 普鲁卡因 (2)

1.2 地卡因 (2)

1.3 利多卡因 (2)

1.4 布比卡因 (2)

1.5 高乌甲素 (2)

2. 新剂型的研究 (4)

2.1 局麻药微球 (4)

2.2 局麻药脂质体 (4)

2.3 局麻药乳剂 (4)

2.4 其他剂型 (5)

2.4.1 局麻药水凝胶 (5)

2.4.2 局麻药微型胶囊 (5)

3 .不良反应的研究 (6)

3.1 神经毒性 (6)

3.2 心脏毒性 (6)

4.参考文献 (7)

-I-

1 .常用局麻药[1]

局部麻醉药物具有阻滞神经冲动传导的作用,产生完全的麻醉效果,对注射部位的神经或者其他组织无损害等特点。按照其化学结构可以分为酯类和酰胺类。国内现在常用的酯类局麻药物有:普鲁卡因和地卡因等。酰胺类局麻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下面就这几种局部麻醉药物作简单介绍。

1.1 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在碱性时不稳定,易分解而失效,麻醉效果确切,价格低廉,毒性和不良反应小,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一种局麻药。因本品通透性和弥散性差,不易被黏膜吸收故不适用于表面麻醉。但是其麻醉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偶尔可产生过敏反应,现在临床上有被利多卡因所代替的趋势。

1.2 地卡因

地卡因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但是其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

1.3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其维持时间较长,并且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并且在治疗各种原因的室性心律失常时效果显著。但是其毒性较普鲁卡因大,用量应比普鲁卡因小1/3~1/2。在临床工作中正在得到普遍的应用。

1.4 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作用快慢与利多卡因相仿,而持续时间是利多卡因的2倍。特别适合费时较长的手术,术后的镇痛时间也较长。由于在普鲁卡因等麻醉药物的应用中,有过敏现象的发生,所以对于那些有过敏倾向的患者,应该进行过敏试验。在进行过敏试验前,应该备好肾上腺素、氧气等急救药物及用品,以防意外。

1.5 高乌甲素[2]

高乌甲素又叫拉马乌头碱,系从毛蓑科植物高乌头中提取的生物碱,商品名为太舒特,其药理作用有中枢镇痛、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降温、解热和消肿,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脏毒性及过敏等,但临床上少见。以往单纯静脉推注、肌内注射用于镇痛治疗,疗效较差,因而应用不广。高乌甲素注射进人硬膜外后,直接作用于神经根,使来自手术区段的有害刺激受到阻滞;渗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吗啡样受体0而启动神经体液镇痛机制。另外,被硬膜外腔的静脉丛直接吸收入血液循环。高乌甲素仅有很弱的局麻作用,在正常治疗量内,硬膜外麻醉中应用可以不考虑其局麻作用,但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运用则应加以注意。临床应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溶液中常加入血管收缩剂,这样可以延缓麻药的吸收,加强镇痛效果,延长局麻时间,降低毒性反应,减少术区出血,使术野清晰等。近年来研究认为,微量的肾上腺

素(1B200 000~1B400 000)不会引起血压明显变化,对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患者一般也不会导致不良反应。相反由于良好的镇痛效果,消除了患者恐惧不安情绪,避免了因疼痛而引起的血压急剧波动。

2. 新剂型的研究[3]

2.1 局麻药微球

微球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给药技术。微球是指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常见微球直径为1~40 gm。在临床治疗,尤其是肿瘤的化学治疗中,微球具有显著的优点。当包含局麻药的微球被注人到神经周围时,其对局麻药的缓慢释放可延长该神经被阻滞的时间,降低单位时间内进人体循环的局麻药总量。常用的微球均可被生物降解,根据制备所需的材料,可分为:蛋白类,如清蛋白、血纤维蛋白原微球,明胶微球;聚乳酸类,如聚乳酸微球、聚羟基丁酯和聚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丙交酯与聚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微球;淀粉微球;脂质微球;其他如聚氰基丙烯酸丁酯微球,结晶碳水化合物微球,聚碳酸酯微球等。微球的缓释性使局麻药微球的麻醉作用间显著延长。微球具有生物相容性,但由于微球内含有大量的局麻药,其对生物体的毒性仍是研究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微球的缓释性延缓了局麻药的吸收,从而降低其毒性。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发生,如炎性反应反应、肌肉损伤和异物反应等。

2.2 局麻药脂质体

脂质体是由一层或多层双分子磷脂膜包裹水相所组成的微型球状物,粒径为10 nm~20 pm。1961年英国人BANGHAM首先将干的磷脂膜与水混合,开创了脂质体制备的先河。自1971年RYMEN将其作为药物载体后,脂质体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具有以下特点:¹与细胞膜亲和力强,可增加被包裹药物穿透细胞的能力;º靶向性好,使药物在肝、脾、肺、骨髓、淋巴、炎性反应以及肿瘤等部位分布大大增加;»对药物的缓释作用,可以提高药物在局部的浓度,降低血药浓度,从而延长其作用时间并降低毒性。脂质体作为局麻药的载体,主要利用其缓释特性。目前涉及的局麻药物包括地布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等,研究的范围包括药物的制备、动物体内药效学和药动学观察、毒理学研究等,并已开始人体试验。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还可以促进药物渗透皮肤。其机制有水合、融合、穿透及通过皮脂腺和汗腺渗透等。脂质体是目前异麻药缓释研究中最热门也是进展最快的一种剂型。但仍有很多问题以待解决,如怎样提高其包封率、减少所包封药物的泄漏等。

2.3 局麻药乳剂

两种不相溶或极微溶解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微小液滴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连续相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两相体系称为乳浊液,加有药物的乳浊液称为剂。乳剂可为不透明的乳白色,也可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前者液滴011~10010Lm,为常见乳剂,后者液滴0101~0110Lm,称为微乳剂。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内相加入外相、外相加入内相、转相乳化法等。乳剂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减少静脉刺激性,提高药物的靶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