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读写结合契机重视随文练笔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读写结合契机重视随文练笔训练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现行的教材是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这样的安排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少,阅读与写作相脱节。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随文练笔”的重要性,所谓“随文练笔”,即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有度、适时巧妙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使读写相得益彰。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现行的阅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描写优美、语言规范的句式、段式、开头、结尾等,借助于大量写片断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教学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边读边写,读写结合的做法,有利于写作知识的巩固,写作技能的提高。

现在很多老师都很重视随文练笔的训练,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创设机会,但切入不准

由于一些老师对教材的研读,对文本的钻研不深,随便找到一个“练笔点”就喜出望外,以为自己已经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就万事大吉了。没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水平、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特点来考虑“练笔”的切入点,于是出现“切入不准”的现象。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很显然,“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妥善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二)注重训练,但形式偏激

有些教师不管学生喜不喜欢,每次“练笔”均采用单一、呆板的形式。如学了写人物的文章后,都要求学生写“,我想对你说”。对于这种消极饱和的练笔方式,学生就会产生视觉上的疲劳,思想上的倦怠,

“敷衍了事”的心理日益滋长。久而久之,导致练笔的结果往往是干涩寡味,各种鲜活灵动的思想感情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里,思想僵化,个性泯灭。再者,课堂练笔纯粹为写而写,没有合理挖掘教材因素,单纯强调每课必练,忽视多与少的统一,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讲到某个关键词或某个重点句式时,立即要求学生仿照造句,借以拓展思维;还有不少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完某篇课文的中心段后,要求学生模仿这一段的写法“如法炮制”。这样生硬的“课堂练笔”迫使学生无感却要抒发,无话却要述说,这样的练笔显然是高耗低效的。

(三)重视方法,但忽视内容

有些老师在练笔前的指导往往花时较多,有时整整用了一节课。生怕学生不会写,写不好,于是指导得非常详尽,把写什么,怎样写等等都一一作了详细的交代,甚至列出具体的提纲,提供了一大串词语,所谓词语超市。但这样的指导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详尽的指导,实际上是给学生的练笔设置了许多条条框框,学生就不可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写出来的习作也往往大同小异。

(四)重视表达,但忽视语言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的表达方式讲解到位,练写时,情感的激发,方法的学习,语言的表达都特别重视,但在评价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却只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个性,力求语言的新颖,言之有理,言之有序等语言表达基本规范受到了忽视。特别是理解性的,或是想象性的训练,语言表达不规范特别严重。

随文练笔的训练是多角度的,有的是写阅读时所想到的,有的是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有的则是把了解到的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记下来等。在随文练笔训练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迁移性原则。通常所说的“迁移”,一般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积极促进的影响。进行“随文练笔”时,教师应充分注意学习对象之间

的共同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技能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架起两者间的桥梁,促进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发展。知识、方法、兴趣、态度等都可以通过迁移规律来实现。

2、整体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着明确的读写训练重点,进行“随文练笔”时,一般应紧扣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计相应的练笔题,突出其整体性,为提高本单元的习作水平作好铺垫、打下基础。方法是把本单元的作文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分解式片断训练,然后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这种由部分到整体的写作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若教材单元习作的重点不够明确,也需要教师去落实。

3、适度性原则。首先要考虑训练的疏密度,一节课40分钟,有讲有练,都应有时间限制。如果贪多求全,必定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学生疲于应付;如果阅读教学的“密度”不够,便来进行练笔训练,也只是空中楼阁,摆摆花架子。其次要注意训练内容的难易度。偏难、偏易的训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会造成“费时低效”。再次,指导学生练笔必须有机地贯穿在讲读过程中,就文取材,而不是加起炉灶,自立门户。要做到“适度”,这就需要教师钻研课标,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素材,精心设计适宜随机进行的小练笔。一般来说,随文练笔训练的全过程大概是10分钟左右。

4、反馈性原则。练笔不可能像平时答问那样容易,很有可能一时无从下笔,或下笔也是思路不清,病句较多。我们除了不能操之过急外,还要加强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学生运用语言时出现的错误应引导纠正,发挥榜样作用,使“随文练笔”效果达到最优化。

在随文练笔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因文而异,拓展学生练笔空间,为孩子广开“写”路,巧妙地练,恰到好处地练。在练笔时能准确把握练

的时机,练在当练时,练在理解的深入处,练在情感的共鸣处,练在方法迁移处。随文练笔点的选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仿练笔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最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模仿式练笔可分为三种方式:

1、仿句式

教材中均有不少典型的规范句,从修辞上分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等;从句式上分有陈述句、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等。积累并迁移这些句型,能帮助学生规范语言,提高语言文字驾驭能力。这种练笔看似原始低级,却是学生习得语言的起始点,构建“万丈高楼”的地基。如:课文《小池塘》中,请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说话写话。倒映在池塘里,像。倒映在池塘里,像。倒映在里,像。这样的练习比喻句的目的是学习课文遣词造句的方法,将事物写得具体生动。“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依样画葫芦中,能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髓,最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单项模仿式。即仿照课文某一个方面来写,或者练写的一件事,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个人的面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单项训练好比一台机器的零件,零件做好了,就能组装成一台合格的机器。结合阅读练习单项仿写,学生学以致用见效快。如学习《天鹅的故事》,当学习完第六自然段写天鹅齐心合力完成任务的场面时,指导学生写一个完成任务的场面(打扫卫生,吵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