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病因学说――“六淫”
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六邪”。
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六淫可单独作用机体而致病,也可二、三种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黄疸,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侯中医除指六淫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燥证……等。这些病证与六淫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淫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中医为区别外感六淫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
谈一谈“六淫”之“火”
摘要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六淫”侵身,危害你的健康,“六淫”是什么?为什么谈“淫”色变?“六淫”之“火”纷争数百年,百家争鸣,术分两派,谁为正宗之“火”。欲“火”难填,火中取栗,引“火”上身。肝“火”难平,灾祸临头。心“火”难灭,五内俱焚。烈焰当头,“火热”令你气伤神昏。“痰火”阻塞,使你眩晕偏瘫。中医为你解答这“火”的秘密,为你医治这难言之“火”。
前言
中医的病因学说中,把病因归纳为: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倦,以及外伤和虫兽伤六大类。“六淫”是中医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致病因素的统称,也称作“外邪”。这六种因素,本来是自然界中正常的六种气候变化特征,称为“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或过于急骤时,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成为致病因素的“六淫”。“六淫”之中,以“火邪”的形成和发病机理最为复杂。历来古代医家阐述各不相同,也不完善,所以引起的争论也最大。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的论点。至明代张景岳继《难经》之命门说,
提出了“命门火”的概念。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发挥《内经》中的这一论点,创立了“相火论”。中医理论对“火”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金元四大家”开始,直到清代的“温病学派”形成。中医对“火”独特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由此而产生的分歧也逐渐加大,由此中医界也因为对“火”的认识和看法,以及辩证施治的观点不同分为“伤寒”和“温病”两大派别。本人根据所学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草成此文,以做大家参考,也愿此文能给中医同道和中医爱好者们有所启迪。
一、中医的病因
中医理论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倦,以及外伤和虫兽伤等,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使人发生疾病。为了说明致病因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古代医家曾对病因进行过一定的归类。如《内经》首次将其分为阴阳两类,《素问·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疾病发生有三个途径,他说:“千般疢(音:chen,4声,灾病之意)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晋代陶弘景《肘后百一方·三因论》则分为“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宋代陈无择又引伸《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踒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信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可经看出,古人这种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对临床辨别病证,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认为,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者是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反映,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病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为“辩证求因”。所以,中医学的病因学,不但研究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同时也探讨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病的临床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诊断和治疗。
二、中医病因中的“六淫”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这“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因此《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说人依靠天地之间的大气和水谷之气而生存,遵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发育。同时,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于使人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急剧的暴冷暴热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疾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三、“火”邪致病的机理与成因
“火”(热)。火热为阳盛所生,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其本质皆为阳盛,所以火热也往往混称。但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二者仅是程度上的不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火”可以代表人体阳气,缊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等作用,是人体的正气,《内经》中称为“少火”。只有亢烈之火才成为病邪,《内经》中称为“壮火”,即所说的“火”邪。而热只是邪气,没有属于人体正气的说法,这是火与热的主要区别。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病邪;而火常由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胆火横逆之类病变。但这一点也不是绝对的,也有内热和五气化火的说法。
古人以火的概念来阐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物氧化,这是十分生动形象的。火能生热,是阳气的形象和化身,阳气虽不可见,但可以通过火热而察知。人体内也在燃烧,只不过是在370C左右的常温下缓慢进行而已。活人有体温,死人就冰冷,所以古人认为阳气存则生,阳气散则死。但阳气又不是孤立的,它不能脱离阴精而存在,就象火不能脱离燃料而存在一样。阳气亢盛了就消耗太多,来不及补充,机能亢进也不会持久,必然导致衰竭。这种有害于人体的亢盛的阳气就叫“壮火”,所以《内经》说“壮火食气”。而人体中正常的阳气,在阴精消耗的同时,能使之不断得到补充。也就是正常的机能活
动,虽然也消耗了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但又能产生新的营养物质,不断补充消耗,这样维持动态平衡,而不衰竭。这种有益于人体的阳气,就叫“少火”,所以《内经》中说“少火生气”。可见“少火”是正气,而“壮火”是邪气,也称“火邪”或“热邪”。
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发挥了《内经》中的这一论点,创立了“相火论”,明代张景岳继《难经》之命门说,提出了“命门火”的概念,发挥了火的生理作用。这样《内经》中关于“君火”和“相火”的概念就逐渐明确起来了。
《内经》中把火分为正、邪两类,正气之火即为“少火”,又分为“君火”和“相火”,《素问·天元纪大论》中就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基本上是指六气中的火。后世将此概念明确为“君火”是心之阳气,“相火”为肝、肾、胆、膀胱、心包、三焦之阳气。其中肾之阳气也叫“命门火”,或称“龙火”,肝之阳气也叫“雷火”。“君火”单指正气而言,若过旺时便是“心火亢盛”;例如考试前夕,由于紧张的复习功课,往往会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急躁等现象,这就是“心火亢盛”的表现。而“相火”包含正气和邪气两方面,过旺时叫“相火妄动”;如象有的运动员在接受大运动量训练最初的一段时间,往往血压升高,出现头痛、失眠、心烦等情况,也就是因心肝气血过盛而导致“相火妄动”的表现。“心火亢盛”和“相火妄动”都属于影响人体健康的“壮火”。
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火邪是由内而生的,但在某些情况下,火邪也可以由外感而来,不过这种“火邪”,我们多称为“热邪”,这就“五气化火”。“五气”也就是“风、寒、暑、湿、燥”五种外邪。五气之中只有“暑邪”纯属外来之火邪,我们称为暑热,其余风、寒、湿、燥非火热之邪,之所以能化火,需要有人体内阳气亢盛或阴分不足的条件,也就是说外在的因素要通过内体的变化才能起作用,才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火邪”。从表面现象来看,“五气化火”是由外感而来,实质上仍由内生。因此就有“气有余便是火”这个说法。
四、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亦升腾上炎,故属于阳邪。因此,火热伤人,多见高热、恶(音:wu,1声,厌恶之意)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因其炎上,故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
火”。临床所见火热病症,亦多表现在人体的上部,如头面部位。
火易耗所伤津。炎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除有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壮火食气”,壮火,即是指阳热亢盛的实火,最能损伤人体的正气,而使全身性的津、气衰脱。
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导致肝风内动,称这“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同时,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伤脉络,甚至迫血妄行,而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证。
火易至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因此《灵枢·痈疽》中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处所说的“心”,主要指心经火热而言。因此《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说:“痈疽原是火毒生。”临床辩证中,出现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的病情,辩证为属阳属火。
此外,火热与心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所以火盛除可见血热或动血症状外,还有火邪扰心所出现的神志不安,烦躁,或谵语、发狂、昏迷等症状。
结束语
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的论点,汉代张仲景的发挥《内经》中的这一病因学说,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主要以“寒”邪这一外感病邪为论述对象,对“火”的论述,因年代久远,传世著作的湮灭和失传,阐述不详。《伤寒杂病论》做为中医的“经书”,从东汉未到明代,影响深远,独占鳌头近二千年,功不可没。至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创立“相火论”,直到清代“温病学派”根据“火邪”的发病机理和致病特点,独创了“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中医派别之分逐渐加大,一部分中医,坚持以“伤寒”理论为基础的“六经辩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则不同意“温病”学家的理论。中医界也因对“火”的认识和看法,以及辩证施治的观点不同分为两大派别。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伤寒派”和“温病派”,既所谓“经方派”和“时方派”。当然,这已不再是本文所阐述的主题,本人不再赘述,待网友们另辟话题再谈
肾脏病的中医
病因病理
禀赋薄弱、先天不足;劳倦过度,房事不节;生育过多,久病及肾;以及外邪侵袭,内伤于肾,均为肾脏病的主要原因。
肾脏病的病理多源于肾脏本虚,如肾阳虚衰,关门不利,气不行水,水湿内聚或泛溢肌肤,则为饮为肿;若下元亏损,命门火衰,可致阳痿、五更泄泻;肾气亏耗,封藏无权,固摄失司,则为滑精、早泄、小便失禁;肾不纳气,气不归元,则喘逆、短气;肾阴亏损、水不涵木,可致眩晕、耳鸣;肾阴耗伤,不能上济于心,虚火上越,心肾不交,可致虚烦不眠、心悸健忘、潮热盗汗;肾阳衰惫,气化不及州都,可导致癃闭;而峰邪袭肾,湿热蕴结、淤血阻络,也可发生水肿、淋证等症。
中医传统上有“肾无实证”或“肾多虚证”之说,证之临床,肾脏病证大多因肾虚引起,但也有实证者,如风邪袭肾,湿热蕴结、淤血阻络等引起的水肿、淋证、腰痛,可认为是肾的实证,或许虚中夹实之证。
论中医学说中的四大病因
疫疠
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重笃、症状相似、传染性强的特点。其传染途径是空气与接触,自口鼻而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病。疫疠发生与流行,与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环境和饮食卫生不良;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等因素有关。
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属于精神致病因素。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 "、"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志的异常变化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七情致病虽可及于五脏,但根据临床观察,主要以影响心、肝、脾为多见。
饮食劳逸
饮食和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一定节制,劳逸要有合理的安排,否则也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或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使人体产生疾病。因为饮食而致病,主要有三方面,即饮食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故饮食所伤,首先影响脾胃,然后累及其他脏腑或变生他病。
劳力过度则耗气,劳心达过伤阴耗血,房劳过度易耗伤肾精,过度安逸,完全不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亦会使气血运动不畅、脾胃功能呆滞、机体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证。
痰饮、瘀血
都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同时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机体的某些脏腑组织引起疾病,故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1、痰饮:痰和饮都
是由水液代谢的局部障碍而引起的病理产物。分有形与无形两类。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听之有声音的痰或饮而言。较为稠粘的叫痰;较为清稀的则称为饮。所谓无形之痰饮,是指有痰饮的症状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昏不识人等,却看不到排出来的或其他实质性的痰或饮。
(1)痰饮的形成:痰饮,是因于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受障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影响了津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形成。
(2)痰饮的证候及特点:因痰饮所在的部位不同,痰饮病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如痰饮在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于心,可见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在胃,可见恶心呕吐、痞满不舒;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疠痰核、肢体麻木、痰气凝结咽喉,可致咽中梗阻;痰饮上犯于头,可使眩晕昏冒;饮泛肌肤,则成水肿;饮在胸胁,则见胸胁胀痛、咳嗽引痛;饮在膈上,常见咳喘不能平卧;饮在肠间,每致肠鸣沥沥有声、腹满食少。
2、瘀血:凡血液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者,都可形成瘀血。
(1)瘀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或因外伤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所形成。
(2)瘀血的症证的特点:瘀血的症证繁多,常随其瘀阻的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但临床表现有其共同特点,如刺痛、紫绀、肿块、出血以及肌肤甲错,脉细涩等。
问世间“痰”为何物 百病丛生皆由你
问世间“痰”为何物 百病丛生皆由你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对痰病、痰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将痰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狭义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可吐出,故狭义的痰又称外痰。广义的痰指内痰,内痰的形成主要是机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途径和规律,逐步停蓄凝结成为一种黏稠状的、有害的液体。这种液体一般不咯出,而留伏在体内产生病变。“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因而可产生各种病证。
●某些中青年妇女,形体丰满肥胖,食欲旺盛,妇科检查,没有发现与不孕有关的病理变化。但婚后长期不孕,这是“痰阻胞宫”不孕,通过以化痰为主进行治疗,可以祛痰而使之孕育。
●有的人周身皮下出现结节或肿块(也有仅仅在颈项和肢体的某些局部发生),经细胞学检查并非恶性肿瘤。这种病证称为“痰核”或“痰结”。如常见到的颈淋巴结核、皮下脂肪瘤等。中医按化痰散结医治可起效。
●有的人肢体某一部位发热,有的人一些部位凉冷如
冰,或肢体某些地方麻木不知痛痒,而精神、食欲均好,经检查并无阳性指征,这就是内痰阻遏气血运行而产生的病证,通过化痰,可以收效。
●有的人常年头痛、头重如裹,闷重不适,遇阴冷天病证更为严重,舌苔白腻,厌食油腻和多饮水,这是痰气上注于脑,阻碍头部清气正常运行的病变。称为“痰厥头痛”或“痰湿头痛”。这类病人中,有的血压较高,但长期服降压药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头重、头痛的症状得不到改善。如果按中医化痰的方法治疗症状则可很快消失。
●有的人肝脏或脾脏肿大,胀闷不适,并兼有面色灰暗、食欲不振等证。肝功能检查可见轻微不正常,所以常按慢性肝炎治疗,但效果并不好,肝脏肿大、胸闷不适的病证中,有一些是痰、瘀交阻,中医称之为“肥气”,如按化痰活血治疗,则肝脏肿大、胀闷等证可逐渐消失。
●有的人皮肤溃疡、糜烂,常年渗流黏稠痰水,但不特别瘙痒、灼热,这就是“流痰”之证。这种病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以化痰为大法,却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有的人咽喉中整天如塞败絮,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者时有时散,而实际上咽喉处并无实物可见,这是痰气阻滞于咽喉,多因情志抑郁不畅所引起。治疗这种病也要化痰解郁,方可收效。
●有的人身体尚好,但多吃一点腥荤油腻食物则感恶心或呕吐。这是因为脾胃虚衰,腥荤油腻食物容易转化为内痰的缘故。有的人一闻到腥荤油腻之气,甚或一看到腥荤油腻食物就恶心、呕吐,这是脾胃虚弱、痰湿内盛的反应。这类病人如能经常以健脾和胃化痰的方法治疗,恶闻腥荤油腻之证也不难减轻或消失。
●有的人大便并不干结,但常年不爽,或大便中夹有黏液,每因不能顺利排便而深感苦恼。人们常将这种大便不爽称之为“习惯性便秘”。大便不秘结而称为“便秘”,当然不确切,认证不准,用药自然无效。这是痰浊与肠中津液互相胶着遏阻,因而不能顺利排便,只要进行温化痰浊,大便即可通畅,收效很快。
以上仅列举一些人们日常见到的痰病和痰证,并不是中医痰病学说的全部。中医痰病学说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是中医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痰病涉及临床各科,所以我国古代医家提出了“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兼痰”以及“痰之为病,变幻百端”等学术见解。又由于痰病、痰证的临床表现离奇古怪,故又有 “痰多怪病”之说。我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指出:“痰生百病食生灾”,可谓一语中的,对痰病的广泛性作了高度的概括。
外感“火”、“热”之邪的致病特点
外感“火”、“热”之邪的致病特点有四:
1.“火”为阳邪,其性先上,故火之为病,常见面红,目赤,发烧,舌边、舌尖红肿或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红肿痛。
2.“火”耗气伤津,消灼阴液,往往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3.“热”入血分可使血流薄疾,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
4.“火”若侵入血分再郁结局部使脉络气血不通,可发痈肿疮疡。故《灵枢·痈疽》说:“火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内生火热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状态,它有虚、实之分。实火与虚火的形成机理虽有不同,但表现上往往类似。且因实火可致伤阴耗津,动血的一面又可形成阴虚火旺的虚火或虚实夹杂之证。心火旺可见心悸、失眠、多梦、舌尖痛、口舌糜烂、尿黄灼热等证,心火也有实虚之分。实火多由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而致。若劳累过度,耗伤心之阴血,形成阴阳失衡,阳气偏亢则为虚火。肝火上炎表现为头涨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鸣甚至暴聋。“火”也有虚、实之分,因肝阴不足,水不涵木,阴之不足阳之升动可致因肝火亢盛,气郁化火亦使然。肺阴不足内热自生后可见干咳少痰、气短、口咽干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若肺络受损会见咯血。
冠心病的发病诱因有哪些方面?
冠心病患者,随时都可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而这些危急症候的发生,除了心脏本身的病变,心脉瘀滞之外,外环境的影响对本病的发生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究竟有哪些诱发因素呢?
(1)情志因素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用,都可引起发病,但主要的是因为生气恼怒或忧思气结。《内经》云:“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气与血的关系是相互为用的。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尤其是已经患有心脉瘀滞之患者,由于生气恼怒,气机逆乱,忧思气结,气机郁滞,于是形成气血循行不畅。若出现心脉瘀滞不通,则发生卒然心痛。严重者心脉痹阻不通而发生心肌梗塞,甚则危及生命。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平时保持和悦的心境,对病情恢复很有裨益。
(2)劳倦伤气:《素问·百病始生篇》云“劳则气耗”,过劳使心脏负荷加重,过度劳倦则消耗元气,元气虚则心气自虚,心气虚则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尤其是营养心脏之正经及支别脉络已有瘀浊阻滞,气血
循行不畅,耗气之后,心气无力推动血脉循行,日久气血痹阻不通,则卒然心痛。
(3)寒邪内袭: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如外界气温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因气血在体内循行是热则流畅,寒则凝滞,因而寒邪侵袭人体,必定影响经脉气血运行。王叔和在《脉经》中说:“厥心痛者,乃寒气客于心包络也。”由于寒冷致使经脉挛缩绌急,气血循行不畅,营养心之经脉出现瘀滞之病变,故而发生心痛。
(4)饥饱失度:《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所以,饮食饥饱失度,损伤脾胃之气,脾气虚则子盗母气,而致心气虚,心气虚则推动血液循行不利,而诱发本病。《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之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所以胃气伤则脉宗气受损。所谓“脉宗气”实指心脏之气,心气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尤其影响营养心脏之脉络气血瘀滞不通时,则卒发心痛。
据此,冠心病患者,应力求避免诱发因素,防患于未然,是为上策。
病因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疠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其实,中医的所谓“不内外因”,有的即是外因,如外伤等;有的则是内因为主,但常结合外因而致病的,如饮食不节、劳逸损伤等皆属此类。没有一种致病因素既不属于内因,又不属于外因的,充其量是某一致病因素,可能由内因与外因的协同作用形成,因而严格说来,中医所认识的病因是内因与外因两大类。
疾病与健康是相对的。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即“阴平阳秘”;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关系被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各种症状,便发生了疾病。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总其大要,不外关系到人体本身的正气和邪气两方面。
痰饮、瘀血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
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之一。
痰饮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
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肺、脾、肾及三焦与津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随气之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形成之后,由于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阻滞于经脉,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则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升降。
痰的病证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饮的病证特点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隔,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分析,以进行判断。
瘀血
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则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或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挛缩拘急,血液凝滞
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阻塞不通,或内脏发生瘀积,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前区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于肢体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归纳起来则有如下几个共同的特点:如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肌肤局部,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在望诊方面,久瘀则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