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匮乏相关案例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匮乏案例

目录

一、水资源 (2)

(一)济南市 (2)

1.缺水现状 (2)

2.缺水原因 (2)

2.1自然原因 (2)

2.2人为原因 (2)

(二)北京市 (3)

1.缺水现状 (3)

2.缺水原因 (5)

2.1地下水过度开采 (5)

2.2水资源浪费 (6)

(三)国外地下水调蓄成功案例 (6)

1.美国 (6)

1.英国 (7)

3.日本 (7)

4.荷兰 (7)

二、能源——山西省 (8)

1.采空塌陷问题现状 (8)

2.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 (9)

2.1耕地大量被毁,水土流失严重 (9)

2.2基础设施损坏 (9)

2.3地下水受污染,山体滑坡频繁发生 (9)

3.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9)

3.1地方煤矿的治理难度更大 (9)

3.2认识不够或资金不足 (10)

三、土地资源 (10)

(一)成都市 (10)

1.土地资源匮乏现状 (10)

1.1城市扩张挤占周边乡镇土地资源 (10)

1.2.城市中心区建设用地快速增加 (11)

2.土地资源匮乏原因 (11)

2.1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友好”协作 (11)

2.2政府的面子和权力统统不能丢 (11)

(二)天津市 (11)

1.土地资源匮乏现状 (11)

2.土地资源匮乏的特殊原因 (12)

2.土地资源匮乏原因 (12)

2.1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友好”协作 (12)

2.2政府的面子和权力统统不能丢 (12)

一、水资源

(一)济南市

1.缺水现状

济南市为资源性缺水地区,是全国重点缺水城市之一。市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87亿m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5 m³,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济南市水资源具有总量不足、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一和地域分布不均等特点,持续供给能力较低。

2.缺水原因

2.1自然原因

济南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但降水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较大。近15年来最大降水量达到845mm,而最小降水量仅为448mm。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50%。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而市域内蒸发强度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增趋势。1

2.2人为原因

2.2.1水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城市的排污量也不断增加,三废物质的排放严重影响了水体的质量与可利用量。2001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了6293.74万吨,其中未达标排放绝对量高达427.69万吨,对地表水污染危害不容忽视。而生活污水处理率极低,仅为34.89%,是济南市地表水的重要污染源。大量污染物排入河道造成水质严重恶化。2

2.2.2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排水压力剧增

由于济南市规模的扩大,建成区不断向外扩展使原来老城区的外部排水形式变为内部排水形式,。洪水过境问题开始突出起来。济南古城区面积仅为3km2左右,排水系统由护城河、

1王成新,姚士谋,王格芳。21世纪初中国大城市的发展与水资源对策——以泉城济南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3).

2郑昭佩,宋德香,韩芳。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

小清河等构成,城内泉水、雨水经护城河排入小清河,城外八里洼、羊头峪等处的几条冲沟入东、西护城河,洪水不从城中通过。因此虽遭暴雨洪灾,但是市区淹水的次数不多。城区扩大后,原来的城外的泄水沟都辖市区内,城区所占山洪沟长度增加(图1)。原来的那种外部排水形式变为既要排出市区积水又要担负山洪排泄的内部形式,集水面积成倍增加,城市排水压力增加。

图1 济南城区图

2.2.3城市化导致地面封闭,形成区域性干旱

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建筑物和地面衬砌的影响,不透水面积增加。大量地面从植被或土壤覆盖变为不透水的水泥或石板材路面、屋顶面,致使大量城市水面消失并造成了城市缺水。而且这种改变也直接减少了蒸发量,在大量地面被建筑物路面占据的情况下,城区实际蒸发量减小又使得区域气候趋于干化,以致曾有人将城市与沙漠类比。i

(二)北京市

1.缺水现状

按照水务局的统计,北京市2004~2009年水资源总量构成及相关变动情况如表所示。

表1 北京市2004~2009年水资源总量、构成及相关变动情况统计表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市的水资源近6年来减少严重。无论是地表水、地下水还是水资源总量均与多年平均量有较大差距。即使在水资源6年间最充沛的2008年,人均水资源量也仅为约202 M3,低于维持适当人口生存的最低标准,远远低于全国同年人均2240 M3的1/10;仅为世界人均8840 M3的1/40,北京水资源近年来总量减少严重。

表2 北京市2004~2009年水资源供给总量、构成及短缺情况统计表从表2可以看出,北京的水资源供给有三个来源: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及外调水入京。近6年来,北京市的水资源供应紧张,每年都依靠超采和再生及调入水勉强满足需求。地表水的主要来源是密云、官厅水库两大水库。这两大水库所供水量数年来一直占全市地表水供水

总量的2/3左右。由于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增加,两库来水量连年减少,加之近两年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全年几乎没有来水,同时,水污染加剧了缺水程度,基本无水可供。由于干旱和地表水不足,地下水则承担起供水的重任,近6年来一直占全市总供水量的2/3左右。由此导致了地下水被严重超采。地下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始于自上世纪60年代, 80年代北京近郊地下水出现超采以来,每年开采量均在25-27亿M3/a之间,超过平原区24·55亿M3的可采水平。2004~2009年每年都出现超采,且超采程度逐步积累,超采范围逐步扩大。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水位持续下降,资源逐步耗竭。

表3 北京市2004~2009年水资源使用情况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北京市城市用水包括工业、农业、生活和城市环境用水,多年平均用水总量为41·6 M3。从近30年北京水资源状况和用水量来看,大部分年份用水量超过本地水资源量,加上入境水量明显减少,多数年份水资源供不应求。

2.缺水原因

2.1地下水过度开采

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的水资源主要由地下水构成,六年来一直占到水资源总量2/3以上,而这一水资源主体近年来储量却不断减少,除了2008年由于降水相对丰沛,地下水储量比上年小幅减少外,其余五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此外,平原区平均地下水位平均深埋加速下探。这些表明北京市近年来一直依赖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来维持对水的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