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预防兽医学是研究动物传染性与侵袭性疾病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疾病流行规律、诊断以及预防、控制的原理和技术的学科。本学科由原先的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以及禽病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研究范围涉及各种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其感染的各种动物和人,深入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是兽医一级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体现。该学科不仅关系到动物保健,还直接服务于公共卫生、动物检疫、生物制品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一.培养目标
博士学位研究生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出在政治上、思想品德上、学术上和工作能力达到高标准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团结合作、求实创新的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作出贡献。
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熟悉畜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掌握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相应的现代化研究手段。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学科发展的势态及实际需求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组织和独立从事预防兽医学有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在课题研究中取得创新性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3.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动物传染病
2.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3.禽病学
4.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
三.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从硕士研究生入学时算起,可于5~6年内完成。
四.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一般要求15~18学分。
跨专业或同等学历博士生必须补修2-3门硕士生主干课程。
学位课程
1.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3学分)
2.外国语:第一外国语(3学分),博士研究生的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一般不要求必修第二外国语,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必须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外国语。
3.基础理论和专业课(6学分)
(1)预防兽医学Seminar(2学分)
(2)兽医分子免疫学(2学分)
(3)分子生物学(2学分)
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由导师根据专业要求、主攻方向、研究课题的需要和研究生的原有基础做出具体选定。
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考核、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以60分为合格,有一门学位课程不合格不得补考,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经校(院)长批准,终止学习,取消博士研究生学籍。
选修课程
其它修读课程由导师根据专业要求、主攻方向、研究课题的需要和研究生的原有基础确定,一般为4~6学分。考核方法可采取考试或提供有相应水平的读书报告以及能反映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综述性论文。
五.博士学位论文
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最重要环节,博士学位论文则是考核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主要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学术价值,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创新见解或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或理论意义,并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
的专门知识。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先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写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并初步拟定论文题目。选题报告应由博士研究生在教研室(研究室、所)学术会议上宣读、论证、听取意见。论文题目确定后由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订论文工作计划,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最后写出博士学位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博士研究生应定期汇报阶段性的研究进展,以取得导师或指导小组的帮助。
提倡博士研究生在获得学位前,将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主要研究结果公开发表。
凡通过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和综合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经导师或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可以申请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可申请博士学位。
六.培养方式及方法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并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当前的进展及科研课题的要求,继续学习一些有关课程,使他们在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进行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所必须的比较完整的一套科学工作方法,特别是学会发现并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的思维方法和试验技能,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科学道德。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指导方式可采取导师指导,或以导师为首的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方法。指导小组除导师外,可由参加指导博士论文的部分副教授以上的教师(3~5人)组成,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工作。博士研究生学习与进行科研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导师小组和博士研究生的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法,加强与科研单位、生产部门之间的学术交流,开阔博士研究生的视野,活跃学术思想。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法,以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工作和自学为主,有关教师可作适当辅导。博士研究生应作为教研室或研究室的成员,参加各项活动。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根据本专业的培养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按有关规格和程序,制定每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应按计划修读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在此期间,还应参加和组织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一般要求第二年开始参加教学实践,担任大学本科的部分教学工作,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生的科研工作和课程辅导。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安排须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