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清校长的事令我十分震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瑞清校长的事令我十分震撼,直到一下午培训结束接近五点时,主办方才告知杨瑞清校长还没有吃午饭,在先前的培训中得知他有胃疾,此时我真的说不清什么感受。他在整个报告中运用了许多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但是令我映像最最深刻的是他的一些话:

“荷花开了,但还有那么几个荷苞。就如教育,总有那么几个叫你头疼摸不着北的学生。常常会有人说你笨,你给我学会,你给我快点,你给我聪明点....亦如荷苞,试想哪个人会在欣赏荷花的时候看见荷苞没有绽放,去生生把它掰开,然后对自己说:这样这好看!学校里“荷苞”总是有的,如果他/她将来炫丽的绽放,你遇见他/她作何感想呢?。作为一名教师咱们应该去激发他们去鼓励他们,而不是去决定他们。”

人生匆匆几十载,做了老师为什么?不做名师你甘不甘心?名师名额有限,不做名师你该做什么?......“良师”!”

多么朴素的话语;多么实在的出发点;多么的切入实际。他有总是说我相信;我坚持;我坚信;我还能!

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着他,什么样的力量鼓舞着他?我想陶行知先生的事迹对他只是引导,是激励。但是又是

什么促使他1年2年10年20年30年孜孜不倦的坚持坚信呢?

我想是教师这份责任。教育事业的这份关荣使命。

杨瑞清校长的事迹与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

杨瑞清带给我的心灵震撼

——阅读《永远走在行知路上》随感

孙明霞

《永远走在行知路上——杨瑞清的心灵境界与实践行动》是陶继新老师采写杨瑞清校长的长篇通讯报道,这是第三遍阅读了。前两遍阅读是在网上,第一遍浏览,第二遍很认真的阅读,好多次泪水溢满眼眶。今天拿到了《教育文学》,看到这篇稿子,又捧在手里细细阅读了第三遍,又是满含热泪。纸质的阅读和网络阅读感觉很不一样,很多地方又再次翻回去一再读。

其实,结识杨瑞清校长是在05年秋季的温州,严格地说,应该是我接触他,听他的报告。还记得我听他报告时所受的震撼——我从没想过,在这个世界上,竟然真的有人会主动到偏僻的农村去办学,并且还办成了那么美丽的一所学校;我从没有想过,竟然真的有人能够在偏僻的农村一干就是20多年,多少次进城或提拔的机会他都放

弃了……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他也有过彷徨,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坚持下来了。他现在是名人了,多少光环笼罩着他,但他还是那么朴实、谦和,不仅没有任何的架子,简直就是一个朋友一般的随和。听他一个下午娓娓道来这20多年的奋斗史,好多次都忍不住落泪。

由于那次是随朋友去蹭会,再加上杨校长报告之后就回程,我不曾和他有过任何的交流。但是,我记住了他对教育的痴迷与热爱,记住了他的学校和他的名字,随后就从网上搜索与他相关的文字进行阅读……

当他的著作《走在行知路上》出版后,我迫不及待的买来阅读。如同听他的报告一样,这本书更加详尽的向我展示了一个行知路上孜孜不倦的求索者。

今天,再读陶老师的报道,再次震撼心灵。在陶老师的笔下,一个丰满、鲜活的杨瑞清校长形象,跃然纸上。短短万余字的文章,陶老师就向我们全面展示了一个校长(老师)坚守乡村教育、造福一方百姓的伟大事迹(真的是很伟大,不是夸大其词),给我带来了深深地思索——

理想

对比杨瑞清,常常惭愧于自己年轻时的碌碌无为。1981年,晓庄师范毕业、还不到20岁的他就立志要做一个陶行知一样的人,要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农村去,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这不是唱高调、出风头,而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真的到了农村,从没想过要离开,只是一心为农村教育在辛勤耕耘着,一直坚持了27

年,所以,他有了今天的辉煌。

可是,1987年师范毕业的我(基本上与他同龄)在干什么?毕业分配,生怕自己被分配到农村,生怕自己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地方。虽然那时候不懂走后门也没有后门可走,可内心里盼望着能够分配的好一点,工作条件好一些,待遇别太差。虽然那时候也吃过很多苦头,也经历了艰苦的创业阶段,但是,比起杨瑞清,我没有什么理想,没有远大的抱负,只是像个井底之蛙一般,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时候,我不知道人还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知道人还可以活的这样有价值,因为我没有自己的理想,只是尽着自己的本分教学而已!

我常常想,假如我那时认识杨瑞清,也和他一样学习了陶行知的思想,我也一定会追随着他,去为乡村的教育做些事情。因为我相信,我内心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为农村的落后和农村孩子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心痛……但没有人给我讲过什么是理想,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所有的理想都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可我不知道“共产主义”是什么,只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就是个“好日子”的美景,但我应该做些什么并不知晓,可以说,我是在稀里糊涂中度过了很多年,只是活着,努力的活着而已。

人生没有假如,好在近年来通过读书学习,使我逐渐明白了我究竟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虽然不能到农村去,但也应该在当前的岗位上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幸福的学习环境,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服务,而不是随波逐流、急功近利。不在乎是否成功,起码,我开始有

了自己的理想。

成长

“农村教师可以不进城,可以不提拔,也可以不发财,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乐,不可以不成长”。这是杨瑞清的观点,也是他行动的指南。正是认识到了教师成长远比进城重要,比提拔重要,比发财重要,所以他格外重视自身的成长,重视教师的成长。

对比现今的社会,能够做到像杨瑞清这样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到农村去调查一下,有几个农村的老师会说自己是心甘情愿的在农村教学?大凡有些门路的都托人调到收入好的单位或者城市学校了;没有门路的现在也可以通过应聘的方式去城市里找工作。这当然首先与我们国家农村教师的待遇偏低、条件较差不无关系,但另一方面,是不是也与教师自身素质与境界有很大关系?杨瑞清不就是在农村学校干成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不言而喻。

说到提拔,忍不住也对当今政坛上的不正之风颇为感慨。看看一些行政干部们凑在一起,除了谈论谁谁什么级别,就是谁谁什么门路,为什么山东省出了一位最年轻的、只有28岁的厅级干部被热炒,那么多人对此感兴趣,就是人们太在乎级别了。什么科级、县级、处级,乃至厅级,当了科级想县级,当了县级想厅级,升官成了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志、追求的目标,到一起比较的是官大官小而不是工作如何做好。为什么现在社会上那么多的贪污腐败?浮出水面的让人惊叹其贪污之巨,腐败之重,动不动的还闹个二奶、三奶风波,搞不好就安上炸药。还有多少贪污腐败分子隐藏在我们的干部队伍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