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2)班程娟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52—54页。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情分析】:

对于小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所以学起来并不是很难。由于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关系是一样的,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后,在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就不会感到困难,反而更有利于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积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过程与方法:

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要用什么呢?(生:钱)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询问学生有没有去买过东西,让他们知道人民币是用于商品交换的一种手段。)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人民币,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板书课题: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二、引导探索,认识人民币

1、认识1元、5角、1角

(1)玲玲是一个节约的孩子,她把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的零花钱都放在了自己的小猪存钱罐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存钱罐里的钱

吧!

课件出示玲玲存钱罐里的钱。

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

(2)分类

师:你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人民币可以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不同的形式。它们的面值是相同的,用途也是一样的。

(3)做小老师,介绍纸币(课件出示1元纸币)

师:你们看这个“壹”是大写的汉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元”。一般可以通过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所以“元”是人民币的单位。

(4)指着国徽问,这是什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祖国的尊严,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人民币。

(5)(课件出示1角纸币)这里还有一张1元。

(同学们会给予反对的意见)这是1角,数字的后面是角,所以“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1元和1角虽然都是1,可是单位不同可就差远了。

(6)认识分(课件出示5角、5分、2分、1分)

总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设计意图: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有差异,所以此处的教学我讲的比较细致,通过老师错认1元和1角,使学生明白认识人民币单位的重要性)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设计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教学设计 黑龙小学陶珺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四张图片。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图片里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汇报发现。 生1:第一张图片的人在购买文具。 生2:第二张图片的人在拿钱买票。 生3:第三张图片的人在拿钱买报纸。 生4:第四张图片中的小女孩在往储蓄罐里存钱。 师: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钱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到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介绍人民币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我们要爱惜它,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乱画。大家看我们每一张人民币上面都有国徽和毛泽东爷爷的头像,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代表,值得我们尊敬。如果我们把一张人民币随意折叠或者涂改,那毛爷爷会觉得很疼的,这也是不尊重他的表现,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从小养成爱惜人民币的好习惯,大家能不能做到? 生:能做到! 师:非常好。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

最新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第五单元: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教材分析:“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它是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二课时,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第二课时 课题: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教学时间:2017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54页例3,例4,做一做,练习十二第3题 前提测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使学生认识大面值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价值。 ⑵使学生掌握较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能正确清点币值。 ⑶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人民币之间的兑换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活动, 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社 节约用钱,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认识大面值人民币并掌握人民币单位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 五、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六、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学具 七、教学过程:

民族团结教育: 导入:填一填 1角=()分 3角=()分 20角=( )元 1元=()角20分=()角50分=()角 讲授新课:探究新知 ⑴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PPT展示:课件出示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指导学生认识。 师生活动:出示10元钱,学生观察图案和数字。 ①数出2张10元,可以用1张20元表示。学生观察面值为20元的人民 币上的图案。 ②数出5张10元是50元,可以用1张50元表示。学生仔细观察面值为 50元的人民币上的图案。 ③数出10张10元是100元,可以用1张100元表示。学生仔细观察 面值为100元的人民币上的图案。 ⑵认识人民币的币值。 教师活动:李阿姨用100元买一件以上和一条裙子,上衣每件40元,裙子每条50元,她手里的钱够吗? ⑶我想买一条围巾(12元/条)可以怎样付钱? ⑷我想买一条围巾(12元/条)和一条裙子(50元/条)需要多少钱? ⑸说一说在50元钱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巩固:⑴说一说,填一填。 一张5元能换(5)张1元。 一张10元能换(10)张1元。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人教新课标

第 1 页单元教学总述 单元内容简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年级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有3个方面:一方面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有一方面是为后面的学习,尤其是小数的学习作些铺垫。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现在流通的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主要内容有四个:一是“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二是“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三是“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四是“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1课时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第 2 页

的良好品质。 重难点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难点: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化解措施创设情境、直观演示;独立思考、汇报交流等。 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面额的人民币。 学生:小面额的人民币,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

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喀什市学校电子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老师谈话,导入新课。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用实物出示 模拟钱币。 这些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一一人民币(板书)请你说一说,生活中哪 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教材第52页主题图。 (1)让学生观察购物图和游乐园购票图。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画面的意思。 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自己某一次购物、乘车或游玩时用了多少钱。 (2)再让学生观察第4幅图。 看到这幅图,请说一说小朋友在干什么。 “存钱是为了什么?” “你有零花钱吗?” “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老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 民币(板书题目) 2、教学例1,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1)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值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由于一个整体的了解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小面值的人民币的。(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图案中的“小黑点”一一盲文的数等) (3)老师参与把人民币进行分类的活动。 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甲组: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另一类。 乙组:把分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元币分成一类。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①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 ②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和5角) ③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老师提问: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 (4)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它们的图案、颜色各有什么特征? 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 3、教学例2. (1)师生做换钱游戏。 老师出示1枚1元的硬币,并提问:你应该拿出几个1角币,才能换1 元? 学生可以边摆手中的学具,边回答。 老师用课件重复上述过程,先在左边摆一个1元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观察这个等边三角形中1角币是如何排列的?(从上往下数每行排列的个数分别是1、2、3、4)接着在1元币和10个1角币之间写一个醒目的等号,并配以声音出示,最后写上人民币元与角之间的关系式:1元=10角 (2)师生做换钱游戏。 老师这里有1角,谁能用分币来和我换? 学生甲:用10个1分的可以换1个1角的。 学生乙:用2个5分的可以换1个1角的。 学生丙:用1个5分的,5个1分的可以换1个1角的。 学生丁:用5个2分的可以换1个1角的。 老师提问:1角=()分10分=()角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角=10分 10分=1角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做一做”的第1题。 2、练习十二的第1题。 3、练习十二的第2题。 4、“做一做”的第2题。 四、思维训练 在O里填上“〉”“V”或“ = ”,并说明理由。 4元04角70角O 7元3元O49角

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大 面值人民币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五单元:认识大面值人民币教材分析:“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它是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二课时,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第二课时 课题: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教学时间:2017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54页例3,例4,做一做,练习十二第3题 前提测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使学生认识大面值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价值。 ⑵使学生掌握较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能正确清点币值。 ⑶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人民币之间的兑换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活动,商品 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社节约 用钱,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认识大面值人民币并掌握人民币单位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 五、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六、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学具 七、教学过程: 民族团结教育: 导入:填一填 1角=()分 3角=()分 20角=( )元

1元=()角20分=()角50分=()角 讲授新课:探究新知 ⑴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PPT展示:课件出示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指导学生认识。 师生活动:出示10元钱,学生观察图案和数字。 ①数出2张10元,可以用1张20元表示。学生观察面值为20元的人民币上 的图案。 ②数出5张10元是50元,可以用1张50元表示。学生仔细观察面值为50 元的人民币上的图案。 ③数出10张10元是100元,可以用1张100元表示。学生仔细观察面值 为100元的人民币上的图案。 ⑵认识人民币的币值。 教师活动:李阿姨用100元买一件以上和一条裙子,上衣每件40元,裙子每条50元,她手里的钱够吗? ⑶我想买一条围巾(12元/条)可以怎样付钱? ⑷我想买一条围巾(12元/条)和一条裙子(50元/条)需要多少钱? ⑸说一说在50元钱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巩固:⑴说一说,填一填。 一张5元能换(5)张1元。 一张10元能换(10)张1元。 一张20元能换(2)张10元。 一张50元能换(5)张10元。 一张100元能换(10)张10元,能换(5)张20元,能换(,2)张50元。 ⑵摆出下面的钱数。(第54页“做一做”第1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认识人民币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储蓄罐)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储蓄罐 师:你们有储蓄罐吗?他有什么作用呢?当你把自己的零花钱慢慢变多的时候,你打算怎样用他们呢?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渗透思想: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名币。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名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 生3: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随机认识样币。 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 师:小朋友学的真快,人民币的国王可有点不服气了,所以他委派我来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2)、归纳整理。 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罗微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价值。 2、掌握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能正确清点币值。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教学重点:能够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你 教具准备:课件人民币学具练习纸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上一节课认识了一些人民币,其实人民币就像一家人,它们不但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关系呢?现在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一课时学习的人民币。 一、复习旧知 1、 1元=()角 1角=()分 2、写出老师摆出的钱数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2元、5元、l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面值吗?两人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人民币。2.教学例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 (1)l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2)1张l0元可以换几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面值最大的人民币是什么?人民币最小面值是多少?教师这有10元,谁能用元币来和老师换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4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学生上台操作) (2)摆出需要的钱币 师:还可以怎样摆? 2、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对人民币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些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希望同学们要爱护它们。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在家长的陪同下帮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一次东西。 板书设计: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认识人民币—认识大面值人民币》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1节认识人民币 【第二课时】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2.在经历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3.通过创设实践活动情境,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人民币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一认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你还记得它吗? 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请学生说出以上人民币的面值 2.数一数 师: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 3.填一填

师:请你填一填 1元=()角 1角=()分 60角=()元 8角=()分 (二)探究新知 1.认一认 (1)请你看一看这是多少钱? 学生回答出以上人民币的面值 (2)交流认识人民币的方法 引导总结出:只要看钱币上的数字或者汉字,再读出后面的单位就知道是多少钱了。2.找一找 师:我们刚才掌握了认识人民币的方法,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老师说钱币面值大小,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来,举起,看谁最快!(学具带中有1角、5角、1分、2分、5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学具纸币) 3.分一分 (1)师:刚刚我们在比赛的时候,有的同学找的特别快,你有什么好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把人民币按单位分开放比较快捷。 (2)师:下面我们就按这种方法把人民币整理一下。 学生独立操作给人民币进行分类,分币放一起、角币放一起、元币放一起。 (3)分类后,教师再次让学生听口令从众多钱币中找出指定的面值。 口令:请拿出5元、14元、8元6角、37元 请学生拿出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换一换 (1)认识元币之间的关系 师:我没有找到5元,我都拿1元的人民币行不行?可以拿几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一、图片导入: 今天是静静超市开业的日子,她邀请我们全班同学都是参观,大家想不想去啊?(想)好,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哇超市好大啊,好多的商品啊,如果你们想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需要用到什么?(钱)对,如果你们想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需要用到钱,在我们国家我们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二、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一起来齐读 出示PPT展示学习目标: 1.怎样初步认小面值人民币? 2.钱的单位元、角、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小面值人民币,不同单位之间是怎样换算的? 三、引导探索,认识人民币 1.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出示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多少钱?纸币的(1元,5角,1角)硬币的(1元,5角,1角,5分,2分,1分) 咱们来把这些钱分分类吧? 同学自己分类,并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分老师带来的钱分类。 引导并观察学生的分类。 第一种:按制作的材料分类纸币和硬币 第二种: 按钱的单位来分(元,角,分) 学生汇报不同的分法,教师板书“元,角,元”,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2.我们如何能又对又快的认识人民币来呢? 请同学仔细观察并汇报,引导出从(看人民币的数字和文字(单位)来认)并要求同学齐读。 3.观察PPT的人民币,会发现人民币上都有什么?(国徽) 小结: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着我们国家,我们爱护人民币就像爱护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损坏它。请爱护人民币! 四、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1.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两位同学来玩兑换人民币游戏,一个拿一元另外一个找多少个一角。 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兑换,看他们是怎么玩的。 换出1元换了10个一角。这样的兑换对吗?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来。 10角是1元 2.角和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再请两个同学上讲台用1角换多少个1分的游戏。 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兑换,看他们是怎么玩的。 换出1角换了10个1分。这样的兑换对吗?为什么? 一分一分地数,数出10分来。(板书:1角=10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大面值人民币》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认识生活中常用的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2.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加深学生对每种面额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间的兑换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电化手段多媒体教学 导学过程 一、复习 1、1元=()角 10角=()元 1角=()分 10分=()角 2、请拿出5角,有多少种方法? A、一张5角 B、5张1角 C、1张1角和40个1分 D、50个1分 F、30个1分和2角········· 二、新授课,探究新知 1、谈话引入 师:老师做顾客,小朋友们做银行工作人员,请你们帮我换一换钱,

好吗?你们现在正在银行工作,小心不要出错了,你们能行吗? 教师拿出一张5元的人民币,提问:我搭公交车需要把这5元钱换成1元1元的,谁能帮我呢? 学生在课桌上摆出5张1元的模拟人民币,教师巡视。 出示挂图,教学例3 (1)出示我国发行的各种大面值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么多种大面值的人民币。 2、教学例4 三、巩固新知,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练习十二第3、4题 2、做练习十二第5题 3、做一做练习十二第6题 4、做一做练习十二第7题 5.拓展提高 应找回多少钱? (1)这盒巧克力8元,玲玲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玲玲多少钱?豆豆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 (2)(2)这把小剪刀3元,毛毛给了售货员阿姨一张,售货员阿姨应找给他多少钱? (3)一个棒棒糖5角钱,东东买了2个,他给售货员阿姨1元钱,

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大面 值人民币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第五单元:认识大面值人民币教材分析:“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它是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二课时,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第二课时 课题: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教学时间:2017年月日 教学内容:第54页例3,例4,做一做,练习十二第3题 前提测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使学生认识大面值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价值。 ⑵使学生掌握较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能正确清点币值。 ⑶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人民币之间的兑换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活动,商品交 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社节约用 钱,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认识大面值人民币并掌握人民币单位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 五、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六、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学具 七、教学过程: 民族团结教育: 导入:填一填 1角=()分3角=()分20角=( )元

1元=()角20分=()角50分=()角 讲授新课:探究新知 ⑴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PPT展示:课件出示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指导学生认识。 师生活动:出示10元钱,学生观察图案和数字。 ①数出2张10元,可以用1张20元表示。学生观察面值为20元的人民币上的 图案。 ②数出5张10元是50元,可以用1张50元表示。学生仔细观察面值为50元 的人民币上的图案。 ③数出10张10元是100元,可以用1张100元表示。学生仔细观察面值为 100元的人民币上的图案。 ⑵认识人民币的币值。 教师活动:李阿姨用100元买一件以上和一条裙子,上衣每件40元,裙子每条50元,她手里的钱够吗? ⑶我想买一条围巾(12元/条)可以怎样付钱? ⑷我想买一条围巾(12元/条)和一条裙子(50元/条)需要多少钱? ⑸说一说在50元钱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巩固:⑴说一说,填一填。 一张5元能换(5)张1元。 一张10元能换(10)张1元。 一张20元能换(2)张10元。 一张50元能换(5)张10元。 一张100元能换(10)张10元,能换(5)张20元,能换(,2)张50元。 ⑵摆出下面的钱数。(第54页“做一做”第1题) ⑶妈妈给小刚买了一个60元的书包,如果用10元一张的人民币,应付(6)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数学二年级上北师大版2.2 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课型:新授课 授课教师: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融侨分校李沙沙 教材分析: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是北师大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制关系,要求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阶段。由于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后,再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就不会感到困难,反而更有利于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学习识别大面额人民币,并掌握其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1. 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及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2.会用大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具准备:教具:大面额人民币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大面额人民币学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导学法、谈话法、交流法、互动法、练习法、探究教学法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问题学习法、联系学习法、思考学习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面额人民币,这节课,带着学过的知识,我们一起走进商场,去买衣服。 二、探究新知 认一认 〖课件呈现〗出示主题图 1.哪位同学愿意做小售货员,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些衣服的价格。(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2.用我们昨天学过的小面额人民币来买,方便吗?(不行,太麻烦了) 在生活中,除了小面额人民币,还有大面额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认识大面额人民币的必要性。 〖板书课题〗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3.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仔细观察,看看这些人民币上都有些什么?观察好的同学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 〖课件呈现〗100元图片 学生介绍完100元后,教师板贴100元教具。分别请学生介绍50元、20元、10元。 看完了正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人民币的背面(课件逐一出示四种大面额人民币背面图片)。 颜色花型背面图案数字100元红色梅花人民大会堂100 50元绿色菊花布达拉宫50 20元棕色荷花桂林山水20 10元蓝黑色月季夔门10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2)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教学设计 中心小学陈泳媛教学内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书本P52和P5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人民币的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有很多金银财宝。漂亮吗?以前人们购物时都要带这些金银去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但是带在身上太重了,不方

便。因此,国家发行了现在的货由,携手带方便。(出示各个国家的货币,有人民币、港币、澳币等其它国家的钱),问:谁认识这些钱?请一些同学上台告诉同学们听,你认识哪些?刚才我们所说的就是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人民币,板书:人民币。还有…… 出示100元,100元可以买什么?教师小结:100元可以买很多东西,可以买衣服、买很多水果、买一个书包、作业都可以买很多。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这些人民币面值都比较大的就是大面值人民币,这些人民币都是几元的,就是以“元”为单位。板书:元。而这些人民币可以买一些价值比较贵的东西。接着出示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人民币面值是比较小的就是小面值人民币。教师并拿大面值的人民币与小面值人民币对比。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板书: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二、初步认识人民币 谁认识这些人民币,请个别学生说一说。(教师在电脑出示,边说边操作正面、反面的人民币。重点讲1元、5角、5分的人民币,从颜色、大写数字、阿拉伯数字等等这几方面说明。)出示1元新版、旧版的纸币、硬币,从而认识纸币和硬币。5角、2角、1角是以“角”为单位。板书:角。1元能买什么?1角呢?接着出示:5分、2分、1分更小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5分、2分、1分是以“分”为单位,板书:分。5分、2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数学磨课教学案 教学内容: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掌握简单的换算。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之间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有关图片。 2.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人民币学具。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 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生答:钱)恩,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2)揭示课题。 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小组交流,初步认知。 每小组桌面上都放有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认一认,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注意要互相谦让,不要损坏人民币。 (2)分组汇报,交流展示。 谁愿意到前面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要先说出你介绍的人民币的面值(就是多少钱),再简单说说你是怎样辨认出来的。 (3)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都有国徽。 小结: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我们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 (4)小游戏找一找 a.学生找和老师相同的人民币 b、老师说面值学生找

(5)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a.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小组内研究好分类的方法。 b.学生汇报不同分法,教师板书“元、角、分”,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现在老师想买一支一元钱的自动铅笔,我可以怎样付款?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付款方式。 这些付钱方式都对吗?为什么呢? (板书:1元=10角) 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引导学生拿人民币学具摆一摆。 (板书:1角=10分) (2)练习巩固。 大家不但认识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而且还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现在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识人民币。完成“做一做”第1题。 第二关;兑换人民币。 完成“做一做”第2题。学生抢答。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生活中常用的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以帮我去菜市场买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整个教学结果看,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下,发言比平时更加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高。 课始,设计以帮我去菜市场买菜与孩子们先复习了上一节课所学的人民币币值,有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再次唤醒孩子们辨认人民币的经验。接着,顺利引出认识面值比较大一些的人民币,引导学生从人民币的图案、颜色和面额观察并汇报,进而揭示课题,刚才我们认识的就是人民币家族,面值较大的人民币。 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是一个难点,我设计了买完菜回家搭公交车需要一元钱的情景,可是我这里面值最小的是5元人民币,怎么办?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想到去银行兑换钱,接下来老师当顾客,孩子们当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兑换,接下来小组按照要求进行人民币的兑换活动。

因为有了昨天互换的经验,孩子们逐渐会联系已有的数学认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不再盲目行动。孩子们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值得欣慰的。从整个教学结果看,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下,发言比平时更加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高。 思考的地方: 1.数学课上,课题直接引入,上课前就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什么,是不是比中间或者末尾总结出更好。 2.合作式学习,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人数多的班级,一节课下来,总会有一部分同学成了观战者,需要老师、小组长、小组同学密切关注,引导他们也要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3.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按课本要求进行兑换,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准备不完全,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学困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4.在进行一张五元人民币兑换几张一元的人民币时,教师问题指向不明确,导致学生听不明白老师的要求。 5.在进行人民币的兑换过程中,如果设计成生活中的一些乘地铁、购物的情景,贴近生活,以一种游戏的形式呈现,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 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2.学生在模拟购物的活动中,初步体验购物的过程,学会简单的购物。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学生通过学习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在实际购物活动中,正确、灵活地使用人民币。 教学准备: 1元以上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一节我们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二、小组交流 1.情境引入: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指名生认一认。 你帮家长换过钱吗?怎样换的?学生说一说。 你用这些钱到商店买过东西吗?用了多少钱?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3)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了哪些大面值的人民币? 三、达标检测 1.“想想做做第1题。

启发:可以根据物品的价钱找到需要的人民币,也可以根据人民币的面值去找刚好能买的物品。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说连线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先直接在书上完成,再全班交流。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2)展示自主实践题。交流纠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如100里面有2个50,所以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4.“想想做做”第4题。 (1)弄清题意。 (2)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先弄清题意。 (2)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6. “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列式计算。 (2)交流。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探究建模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谁来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回家后参加一些购物活动,既能帮助爸爸、妈妈,又能锻炼本领,大家愿意吗?不过要注意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拓展延伸 一个篮球44元,我付了一张人民币,找回6元。我付了多少元?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图片人民币) 2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教案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教案 哈巴河县第一小学吴爱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换钱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探究发。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

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东西吗买东西时用到什么呢(学生回答:钱)请同学们看看图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 (板书: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同桌之间互相认一认,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桌。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谁愿意到面前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大家?要先说你 介绍的人民币的面值(就是多少钱) 人民币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 都有国徽。 小结: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 我们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 不要损害人民币。我们应该怎样做到爱护人民币呢?生说。 (3)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推荐】《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2.在经历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3.通过创设实践活动情境,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人民币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一认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你还记得它吗? 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请学生说出以上人民币的面值 2.数一数 师: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 3.填一填 师:请你填一填 1元=()角 1角=()分 60角=()元 8角=()分 (二)探究新知

1.认一认 (1)请你看一看这是多少钱? 学生回答出以上人民币的面值 (2)交流认识人民币的方法 引导总结出:只要看钱币上的数字或者汉字,再读出后面的单位就知道是多少钱了。 2.找一找 师:我们刚才掌握了认识人民币的方法,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老师说钱币面值大小,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来,举起,看谁最快!(学具带中有1角、5角、1分、2分、5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学具纸币) 3.分一分 (1)师:刚刚我们在比赛的时候,有的同学找的特别快,你有什么好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把人民币按单位分开放比较快捷。 (2)师:下面我们就按这种方法把人民币整理一下。 学生独立操作给人民币进行分类,分币放一起、角币放一起、元币放一起。 (3)分类后,教师再次让学生听口令从众多钱币中找出指定的面值。 口令:请拿出5元、14元、8元6角、37元 请学生拿出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换一换 (1)认识元币之间的关系 师:我没有找到5元,我都拿1元的人民币行不行?可以拿几张? 引导学生说出5里面有5个1,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 师:那这些你会兑换吗?为什么这样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