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题材的形成

题材形成的特殊形式

主体对象化
所谓“主体对象化”,就是写作主体将自身置于客体之中,或把自己当作客 体,用客体的规律来约束、检验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选择出可写入文章 的、完整的生活现象。这种特到主要见于文学写作的认知过程。具体而言, 文学写作的“主体对象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写作主体将自己的心理活动或思维活动作为对象来认知,使之获得 客体的属性。这是“内宇宙”意义上的“主体对象化”。如梁实秋的《骆 驼》。 其二,写作主体将自身融入写作客体之中,使之成为写作客体的组成部分 在观照写作客体的同时观照自身。这是“外宇宙”意义上的“主体对象 化”。如鲁迅的《秋夜》。 “主体对象化”的规定性,要求写作主体在认知写作客体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主体对象化”是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规律的顺应。 第二,将“自我”当作客体,即将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作为对象来认知, 需要从深人挖掘和捕捉自己的感受人手。 第三,“主体的对象化”除了作者要融人客体之中以外,还要处理好“自 我”与“外物”的关系,把握好二者的“度”。
在网络空间中把握写作客体
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其一是处理好“在线”与“涉世”的关系 其二是处理好“界面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 系 其三是处理好材料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其四是处理好信息的“无限”与题材的“有限” 的关系
作业
文章体式要求对题材选择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结合两篇文章进行 体会、分析,并把自己的体会写成一篇文章。 一对夫妇带着女儿到上海新开张的某商厦购物,不慎撞烂了价值6 000多元的 导购灯箱。在顾客承认责任并希望减少赔偿的情况下,商厦经理考虑到顾客 的实际困难,提出只需赔偿1元人民币的协议方案,双方同意后在协议上签名。 这一对夫妇深受感动,立即把事情的经过反映给当地一家报社,报社遂对此 事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1)假设事件发生后,商厦经理与顾客已经口头达成了1元赔偿协议,但 还需提交商厦董事会集体研究,请你以商厦经理的身份,写一份给董 事会的建议书。 –(2)报社在报道此事时,前面要加写一段“按语”。假如你是报社编辑, 请你执笔写一份200字以内的“编者按”。 –(3)如果以这个话题写社会评论,开掘的角度可以有哪些?其支撑点是 什么?请你选择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 000字以上的评论。
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
从写作客体到写作内容,需要经过两种意义上的转型:一是从写 作客体中获取写作材料,二是从写作客体或写作材料中提取写作 题材。前者是由客体的自然状态转变为写作的准备状态,后者是 由物质形态转变为观念形态。认识写作客体的过程,就是要实现 这两种意义上的转型。在这里,写作客体是“转型”的出发点, 获得材料和提炼出题材则是“转型”完结的标志。 我们把那些可能、可以或已经派上用场的,统称之为“材料”, 而把其中那些已经派上用场的,称之为“题材”。
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聚材的方式 有意识采集 :指在一定的写作目标的导引下,选取那些能完成当下写作任 务所需要的材料。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有意识采集并不等于写作主体事 先确定好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只能是一个“采集方向”或“采集区域”; 其二,写作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材料印证那 些预设的观点,而是说材料中蕴含着观点,左右着观点,然后才能去支持、 说明观点。 无意识储备 :指在没有明确的写作意图或写作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获取材 料的工作。无意识储备的材料,除了存储于大脑之外,更多的是保存在笔 记、卡片、读书的批注之中。 积累中的分类与归类 在“聚材”的意义上认识客体,基本的方式有观察、调查、阅读(检索)。 分类和归类其实是同一种逻辑方法的不同思维走向。分类是把众多零散的 材料按一定的标准或材料间的系统联系进行划分,归类则是把某一材料归 入事先划定好的类别中。
写作客体的属性
客观性:无论哪种写作客体,都是不依赖于主体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即使 在与写作主体发生对应关系、经过“客体主体化”之后,这种客观性仍然不 会丧失,仍然会按照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着。 对象性 :一般的认识客体要想成为写作客体,其前提是必须成为写作主体指 向和描述的对象。写作主体把一个事物作为“对象”,总是与一定的写作目 的联系在一起的。 动态性 :写作客体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写 作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以及认识领域的扩大,人们对写作客体的认识也在不 断地充实和拓展;二是随着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活动中不断有 新的成就,新的写作客体也在不断涌现。 历史性 :写作客体的历史性有两层含义:其一,客观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写作客体,是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结果,因而它不可避 免地带有自然和社会历史影响的痕迹;其二,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是互为前 提的,客观对象之所以成为写作客体,是因为它已经或正在被写作主体观照, 并且能满足写作主体的需要。而写作主体总是社会中的人,其认识水平和实 践能力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题材
题材:从所获取的材料中(或者直接从写作客体那里),经过分析研究、 加工提炼,筛选出可以写入文章、构成文章整体内容的材料,我们把这样 的材料叫做“题材”。 选材的依据

写作对象与选材的关系 写作目的与选材的关系 文章体式与选材的关系 读者需求与选材的关系 根据客体属性,确定题材的大范围 按照写作目的,确立题材的支撑点 遵从文体规定,明确题材的聚焦点 考虑读者需求,寻找题材的共鸣点 写作题材形成的特殊形式是“主体对象化”
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虚拟实在”与网上取材 在网络空间中把握写作客体
“虚拟实在”与网上取材
“虚拟实在”作为写作客体 “虚拟”,人们通常从与“真实”、“可能”相对应的角度来理解。有关 专家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准确的,因为“虚拟就其本身的技术特初言, 无非是数字化的构成方式,是一种‘结构性实在’属性的反映,但其表征 守容却是与现实的感受性具有相同效果的一类东西。” 因此专家们认为, “虚拟”应该是针对“实际”来讲的。 “虚拟实在”,专家们将其解释为计算机所创造的特殊环境,在这种特殊 的环境里,主体处于感觉的沉浸中,得到一种实际的感觉存在。虚拟实在 显现场所是赛博空间,所有的信息在这里都被浓缩为比特。由于虚拟实在 环境的特殊性和主体感觉的特殊性,虚拟实在被有关专家描述为“是人类 重新组合信息的一种方式” 网上取材的方式:搜索—浏览—下载—存储 网上阅读的优势 :其一,网上阅读对写作主体的感官刺激是综合的,获 取的信息更直观、更容易被认知;其二,网络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可以使 客体不断延伸;其三,可以很方便地下载、复制和储存文本,大大提高了 “取材”和“储材”的效率。 网上阅读的弊端:其一,容易养成浮躁的阅读心态和写作心态;其二,信 息的可信度和文章的规范性都比较差,会影响写作材料的质量;其三,网 上的文本总是处在不断地创生和更新状态,昨天在某个站点上看到的某种 资源,今天就有可能由于无法预见的原因而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会给获取 某些历史性材料带来不便。
第三讲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
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 认识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
写作客体的含义 写作客体的属性 写作客体类型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写作客体的含义
写作客体与哲学的“客体” 的区别 在哲学意义上,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哲学概念,是指“进人主体活动 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 的对象。” 写作客体,则是进人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起写作欲望,经过 写作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客观世界。 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区别 其一,两个概念的属性不同。 其二,两个概念所指的活动的阶段和范围不同。 其三,两个概念的存在方式不同。 写作客体的含义 第一,写作客体首先是有了写作欲望的主体(即写作主体)的观照对象。 一方面,同一主体由于目的不同,在面对同样的客体时身份发生了变化, 因而客体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价值。另一方面,不同身份的、怀有不同目 的的主体在面对同一客体时,客体的属性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写作客体还必须是写作主体的描述对象。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
写作客体是写作系统的基础要素 写作客体是写作活动的前提条件 写作客体是写作传播的信息源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触发写作动机 规定取材的质量 激活写作运思 检验写作成品
认识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 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题材
写作客体的类型
其一,从表现和认知途径的角度,可以把写作客体分为形象化客体和抽象化 客体。 其二,从存在形态的角度,可以把写作客体分为实在客体和虚拟客体。 其三,从本体状态的角度,可以把写作客体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 客体。 从写作活动认识、把握和运用客体的角度看,写作客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类型:第一类是对象化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第二类是对 象化的精神产品 ;第三类是对象化的作者自身。 认识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的理论意义:其一是明确写作材料的获取途径是 多种多样的;其二是充分认识到写作主体在与客体发生对应关系时存在着多 样化的复杂联系;其三是由于不同的写作客体都有着自身的特质,写作活动 中的认识、反映和表述,都应该尊重客体自身的特质和规律,不能把主体的 意志强加给客体。 认识写作客体的多样化对于写作实践的指导意义:既然写作客体是多样的、 相互联系的,因此单一地认识某类写作客体(例如只关注网络世界而忽视了 介人现实生活和阅读文献)所获得的写作材料必然也是单一、狭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