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的亚洲国际化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踏的亚洲国际化

企业国际化就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市场,去组合生产要素,实现产品销售,以获取最大利润。

世界是平的:中国企业不是要不要国际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国际化的问题。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纵深发展,中国加入WTO五周年之际,颇受争议的WTO问题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对于中国企业的诸多领导者来说,WTO后时代的竞争才真正开始,国际化问题再次成为面临中国企业家一个棘手的问题,从而迅速深温,成为世界当前主流思想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目前谈论焦点不是要不要国际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国际化的问题。

下面重点分析下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在亚洲国际化之路的

案例。

公司简介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简称安踏体育、安踏,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品牌体育用品企业,主要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运动服饰,包括“安踏”品牌的运动鞋类及服装。公司在1994年成立,总部设在福建泉州市晋江,主席为丁世忠先生。

十多年来,安踏秉成“安心创业、脚踏实地”的经营理念,源于争创中华民族产业品牌的激情,经过全体安踏人的不懈努力,安踏集团已从一个地区性的运动鞋生产型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营销导向型的综合体育用品企业集团。安踏运动鞋1999年至2001年连续三年市场综合占有率位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一位,已成为众多消费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喜爱和追逐的时尚运动品牌。2002年荣获中国体育用品界运动鞋类民营企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市场背景

2009年以来,国内运动鞋行业多年来形成的以耐克、阿迪达斯占据主流市场的格局,正在逐步瓦解,而李宁、安踏、匹克、特步等一系列国内品牌正迅速崛起。对比国内外运动品牌2009年业绩表现,不难发现中国运动鞋企正在悄然成为主流。

而于国际品牌相反的是,国内运动鞋企高歌猛进。在2009年上半年无论销售收入还是净利润都出现突飞猛进的增长。就净利润而言,

李宁公司2009年上半年首次超过了世界第二大体育用品商阿迪达斯。继中国动向、李宁、安踏、特步和361°之后,匹克公司于2009年9月29日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成为第六家在香港上市的体育用品企业。在2009年,运动鞋企匹克交出了一份持续增长的优异答卷。全年新增了1千家专卖店,增加了3000名工人,销售业绩增长了50%。

一系列的数据和消费现象表明,中国的运动鞋行业正在迅速的发展,在是现场经济的今天,只有行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还有公司的发展。安踏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发展环境,增加自己在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

然而,与国际运动鞋品牌相比,国内品牌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反映在:1、订单反应能力差;2、销售渠道建设有待加强;3、产品研发能力不足。

安踏的亚洲国际化战略定位

2000年—2001年左右,不少法国、美国客户与安踏洽谈开拓国际市场事宜,但谨慎的安踏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相反安踏公司谨慎的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的合理方向。

安踏认为,人均收入水平相差不多的国家的市场特点相近,民众的需求也在类似档次之上,最有可能形成合作和双边贸易。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港台企业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和大陆所拥有的比较优势非常容易结合。港台企业发挥了在信息、销售渠道、营销和组织能力上的优势,大陆则发挥了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港台

企业最拿手的产品恰好能够适应大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港商、台商到大陆投资事半功倍。因此,欧美企业来华投资的成功率远远低于亚洲四小龙企业。这正是港台企业总数和投资总量远远超过欧美企业的原因。因此,安踏的国际化之路从邻近中国的俄罗斯和亚洲市场开始。国际化战略实施里程碑

首先安踏盯上了邻近中国的俄罗斯市场。对此安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市场需求的容量比较大,潜力更是巨大;其二,俄罗斯市场比较认可中国商品,很多俄罗斯商人到中国进货。地理位置邻近、居民消费与生活习惯、审美观都与中国相近,也是安踏有利的外部条件,安踏的产品、品牌比较容易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同。第一批从晋江总部派出的7人团队在俄罗斯逐步站住脚跟之后,他们就有意识开始了人才本地化的努力,他们大力招募当地的营销精英、管理人员,让本土化人才冲锋陷阵。安踏进军俄罗斯市场的前2年,拓展速度比较缓慢,经营团队逐步本土化之后,2003年拓展速度几倍增长,2004年设立了很多专卖店。2006年,安踏俄罗斯分公司的人员达到60多名,除了董事长及少数几个核心管理职位,其它均由俄罗斯人担纲。

2003年3月,安踏首家海外专卖店在新加坡现身。为了加快推进的速度、升级本土化策略,安踏采取了合资的策略。安踏较于耐克阿迪等较早出现在新加坡的国际品牌而言优势在于:中端定位、品质卓越、价格适中。在合资公司的努力下,安踏专卖店陆续在新加坡的

繁华地段出现。2007年,丁志忠先生接受《商界名家》杂志采访高兴地表示,“我们新加坡的30多家专卖店今年全部盈利了”。

2005年,安踏在新加坡正式设立了代表处,致力于努力推进“布局亚太”的战略。2006年,安踏相继在台湾、希腊等海外市场开出专卖店,在捷克、乌克兰等国,找到了紧密合作伙伴,致力于欧洲市场的开拓。截止于2006年第三季度,安踏海外事业部销售额占安踏集团整体业务的20%左右。

2007年6月下旬——安踏赴港上市前夕,火箭投资主动找上门来,表明投资意向。火箭投资是NBA火箭队老板亚历山大的投资公司。最终这位财大气粗、精明的老板注资三千万美元,认购了安踏约8.2%的股份,成为安踏海外的最大股东。2007年11月9日,安踏CEO丁志忠和火箭队老板亚历山大在“共赢天下”的盟约上分别盖章,标志着安踏公司和火箭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从广告、球员、篮球鞋、训练营等角度——以及深度整合CBA和NBA,展开“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合作,帮助安踏利用NBA的和CBA的助力迅速在亚洲抢占市场,树立品牌。

2012年伦敦奥运会蕴藏了巨大商机和品牌机遇。安踏抢得了先机,于2009年签约中国奥运代表团,并砸下4年6亿元的天价赞助,成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和“2009-2012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根据安踏公开披露的财报“中期奥运广告及宣传费率升0.6个百分点至12.6%,2012年进一步升至14%”,借力伦敦奥运会之势显露无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