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_一个文献综述_樊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2-20
作者简介:樊增强(1969-),男,山西永济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讲师,经济学博士,《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副主编,现为西安
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第38卷 第6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 Vol .38 No .6
J 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Nov .2005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樊增强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 要:企业国际化是研究企业如何向跨国企业演变发展。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由于与传统跨
国公司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而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试图从不同角度提供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传统的折衷理论分析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企业国际化的阶段论、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及企业国际化的资源论基础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较好地解释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5)06-0129-04 企业国际化研究企业如何向跨国企业演变发
展。
中小跨国企业由于与传统跨国公司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而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了挑战,与此相关的需要解释的理论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什么不具有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也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得到迅速发展?第二,为什么不具有垄断的技术和知识优势的中小企业同样能参与国际经营?第三,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一定需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特定优势?第四,传统的理论是否对中小跨国企业失去了解释力?是否需要新的中小跨国企业理论?围绕上述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答案。
一、传统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1.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Louis T .Wells ,1983)[1]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中,从三个方面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
第一,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
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
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这种小规模技术特征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合小批量生产。
第二,低价格优势和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
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抢夺市场份额的秘密武器。
中小企业通常采用低价策略,这是大型跨国公司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拥有民族产品海外生产优势。
发展
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特征之一表现在鲜明的文化特点
上,这些境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产品需要而建立的,形成“民族纽带”性的投资。
刘易斯·威尔斯有关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研究在理论界被认为是在该领域研究的早期代表性成果。
他把第三世界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对于分析经济落后国家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怎样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有启发的。
世界市场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即使对于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的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
2.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San -ja ya Lall ,1983)[2]在《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中,从技术变动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行为进行了解释,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
他认为即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为小规模、标准化和劳动密集型的性质,但技术变动性本身能够使其同样拥有竞争优势。
其来源于以下几方面:第一,技术知识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而这种新的环境与一国的要素成本和资源禀赋相联系。
第二,能生产更适应于发展中国家市场需要的产品。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往往集中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并且这些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再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与成本优势以及民族的或语言的联系,使得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能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拉奥的技术地方
·
129·
化理论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什么,而且更强调形成竞争优势所特有的企业创新活动。
比之于韦尔斯的解释,拉奥的理论更进了一步,韦尔斯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解释,实际上是技术被动论,而拉奥则更强调企业技术引进的再生过程,即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不是在技术变动过程中进行简单模仿和复制,而同样具有主动性技术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跨国公司带来竞争优势。
3.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学者小岛清(Kojima, 1978)[3]在研究了所谓“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其思想体现在:一是所谓“边际产业”(也称为比较劣势产业)是指在本国内已经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而在东道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二是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相应工业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容易在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并占领当地市场。
对外直接投资技术选择的标准不是垄断优势而是比较优势。
三是具有边际效率的中小企业,其技术水平比创新型大企业更接近于东道国水平,更适合于当地的生产条件,可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容易为东道国接受。
四是无论是母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垄断的或寡占的市场结构,规模在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中并不重要。
由于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易趋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性企业”,因此中小企业更易进行对外投资。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边际产业扩张论)是在当时的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法解释和指导日本的对外投资活动背景下提出的。
实践证明,它对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比较优势论有明显的特点,它否定了垄断优势因素在境外投资中的决定作用,强调运用与东道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技术标准,这样容易找到立足点,而且保障本国具有比较优势部门通过扩大出口来占领海外市场。
4.传统折衷理论分析框架。
盖弟和杨(Lan H. Giddy,Stephen Young,1982)[4]认为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和特征完全可以用传统理论来解释,结合对日本企业垄断优势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中小跨国企业所具有的特定优势如下:第一,适应于东道国市场的生产经验和专有技术。
东道国对这些经验和技术有市场需求,但需求尚未达到足以使自己去开发和生产的地步。
第二,使设备适应于小规模生产的技能,以及设计更能灵活应用的装备的能力。
第三,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而言,优势的重点更多在于生产而不是市场专长等。
总之,中小跨国企业的优势来自于生产经验、低成本以及市场适应性,只要把垄断优势和内部化的概念稍加以扩展,便能解释不同类型中小跨国企业的发展。
微观主流优势理论对竞争优势的理解是静态且绝对的,它们把竞争优势作为既成事实,没有研究企业如何具备优势,没有意识到优势的替代性。
传统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企业“竞争优势”这一概念的解释不断加深和拓展,强调了“竞争优势”的相对性和动态性,注重优势的转化过程,这种相对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加适合当地市场条件的生产技术,因而在同类型发展中国家中市场具有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于欠发达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又具有相对先进的技术,从而具备了竞争优势。
这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新发展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更为迅猛,而且其跨国化程度在迅速提高,其相关理论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
1.企业国际化的阶段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约翰逊和瓦尼(Johanson and Vahlne,1990) [5]为代表的北欧学派,使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
也有学者称之为“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
约翰逊和瓦尼对瑞典四家企业的海外经营过程进行比较时发现,企业海外经营的不同发展阶段具体为: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
企业海外经营活动从第一阶段向第四阶段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同时也表明其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的变化。
米勒(Miller's,1993)[6]把国际化过程分为十个阶段,即:(1)评估企业是否准备好进入国外市场;
(2)企业分析;(3)对国内业务计划再评估;(4)评估国际市场和竞争;(5)制定国外市场进入计划;(6)识别和选择国外合作伙伴;(7)依从国外规则;(8)选择双方市场的服务支持提供者;(9)企业产品进入市场;(10)在国外市场设立机构。
乔治(Yip,George,2000)[7]运用结构方程对美国68个近期开展国际化的中小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新兴的国际化企业并没有平均遵循某一系统化的步骤。
而企业国际化的步骤越系统,国际化的表现也就越好。
他们把国际化步骤分为:(1)动机和战略规划;(2)市场调研;(3)市场选择;(4)进入模式选择;(5)对意外和困难的规划;(6)补充的战略。
国际化阶段论提出后,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经验研究。
一些学者证明,中小规模的出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巴克利和梯萨(Bilkey和Tesar,1977)[8]对美国威斯康星中小企业出口行为的考察,以及约翰逊和奴纳卡(Johanson和Nonaka,1983)[9]对日本企业出口战略的研究等,都从经验上支持了“阶段理论”。
阿利和凯姆(Ali&Camp,1993)[10]等对阶段论模型进行了检验,认为该模型主要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行为。
佛斯戈瑞(Forsgren,2002)[11]归纳总结了近年来企业国际化的文献,认为企业在外国市场的投资是以递增的速度进行的,企业获得经验和知识不一定必须具备亲历性,可以从别人的经验获得,也可以
·130·
采取跟随战略;企业有时在没有自己经验知识的情况下也进行海外投资;如果企业看到海外投资的风险比不投资的风险低时,即使在不具备经验知识的情况下也进行投资;市场知识的逐渐积累并不妨碍企业海外投资的激进战略。
对于巨型跨国公司而言,很难预测其国际发展的速度和结构。
换句话说,国际化阶段论对大跨国公司的解释力有限。
国际化阶段理论强调文化差异对企业外国经营的直接影响。
特别是对那些国际市场经验不足的中小企业而言,在语言、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市场更容易获得成功。
而这一开端对于以后扩大海外市场的经营范围,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信心和实力是至关重要的。
2.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
网络模型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
企业国际化程度决定了其在国际生产(市场)网络中的地位。
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生产网络,意味着拥有众多在国际分工下的企业间的紧密联系。
约翰逊和麦特森(Johanson and Mattsson,1985) [12]把国际化的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1)早行动企业(early starter);(2)孤独的国际化企业(lonely inter-national);(3)晚行动企业(late starter);(4)全球企业(international among others)。
“早行动企业”很少有机会从国内的商业网络获得有关海外市场的信息和知识,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代理商进入海外市场,从而降低海外经营的风险和成本。
“孤独的国际化企业”的特点是开拓海外市场主要依赖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导致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
“晚行动企业”在其他企业拥有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商业网络关系向国际市场发展。
“全球企业”是已经高度国际化发展变化的跨国公司,它们不仅积累了大量国际市场经验,并善于利用已经形成的国际商业关系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国际生产体系。
中小企业处于天然的网络之中,其国际化经营受其所处的企业网络中的其他参与者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为了开展国际化经营,并进行拓展、渗透与整合,中小企业必须与其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及政府组织建立并保持持续、动态的联系。
这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
通过国际化经营,中小企业会与国外的对应企业建立并保持关系,从而培育自己的网络能力。
这一过程可以三种方式发生:一是通过与新市场上的外国企业建立关系,实现国际扩张;二是通过与国外已有的网络加强协作,实现渗透;三是通过完善自己在不同国家网络中的地位,实现国际整合。
企业国际化网络模型从市场网络中的企业这一角度出发,强调在市场网络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它把研究的视线从企业本身,扩展到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国际化网络模型对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国际化行为,有较强的解释力。
特别是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对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一种解释。
当然,这一模型考虑的只是静态情况下企业网络国际化的关系,并未从动态角度出发考虑在市场国际化程度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网络能力变化多端趋势及其动因。
3.企业国际化的资源论基础。
资源基础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之所以可以赢利,是因为它们拥有企业特有的稀缺资源,可以生产出成本很低或质量很高的产品;这种资源依附于企业的内在组织中,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难以模仿,为企业专有,同时,这种内生的优势存在路径依赖。
依此理论,企业确定国际化经营战略时就会受到企业特有资源的影响。
为回答这个问题,巴尼把企业资源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三类。
物质资本指的是土地、投入的原材料和其他稀缺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本则是指员工的经历、培训情况以及管理人员的能力;组织资本指公司的组织结构,包括公司的运营结构以及与相关公司的关系等。
布拉德古德(Bloodgood,1996)[13]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能力与其累积的有形、无形资源储备有直接关系。
有着宝贵的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储备的企业比其竞争者更具有优势,更易国际化。
卡热泽戈鲁和林代尔(Karagozoglu and Lindell,1998)[14]研究了美国34个小型的科技企业,发现44%的企业缺乏管理经验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44%的企业存在收集国际市场信息的困难, 32%的与国际竞争者相比存在资源获取方面的困难。
从而讨论了资源和能力的限制是小型企业进行国际竞争面临的主要困难。
最新研究表明,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资源有四类,即一般人力资源、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财务资源、企业主的管理能力、企业主的资历和知识积累。
实证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以往对外出口的经历是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关键;企业拥有较多资金和信息、拥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与行业特有知识,也会使得这些企业更有可能从事国际化经营。
相比较而言,条件不太优越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急于寻求资源、扩大市场,因而易于从事国际化经营。
与早期国际化理论相比,资源基础论使人们认识到中小企业也拥有许多独特的资源优势,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就会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其中,企业家能力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资源基础中的一个重点。
但是,资源基础论并没有充分揭示中小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根本原因,或者说它没有回答如何将中小企业的资源基础转化为国际化经营的核心能力。
企业从事跨国经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国外市场的知识和经验。
对于国际化初期发展的中小企业而言,能否具有学习能力,实现模仿创新的后发优
·
131
·
势,是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关键因素。
信息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迅速变化,企业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必要前提。
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21世纪,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组织学习能力(organizational learning)”。
组织学习被定义为企业或生产单位掌握知识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而言,这种学习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活动:(1)知识的掌握;(2)信息的传播或分享;(3)对信息的分析;(4)对知识的应用。
企业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使信息技术与企业流程再造有效地结合。
组织学习的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三、一点评析
早期的国际经营环境中,利用直接投资方式进行学习的成本很高,只有少数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才具有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和条件。
而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迁,国际投资环境的改善,利用直接投资学习的成本不断降低。
因此,愈来愈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和条件。
促使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成本降低的因素有以下方面:科技进步的作用;国际贸易壁垒和各种投资限制的减少或消除;各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实施了保护、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这为广大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经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这些因素的融合大大促进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成长。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变化的,并且直接受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这是由中国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决定的,也受制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和外部经营环境。
根据国外的研究,企业的垄断优势、比较成本和交易费用等因素促进了跨国经营的出现或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产生。
西方国家很多中小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国际化经营,甚至在成立时就面向国际市场,大部分跨国公司在开始国际化经营的时候都还是中小企业。
可见国际化经营也是中小企业的一项重要选择。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企业占有的市场主要是大型跨国公司所忽略的,或者不存在规模经济的生产领域和特殊市场;企业拥有的是大型跨国公司正在逐渐退出的成熟技术;企业对现有技术进行了专门改造,使之符合当地的要素供应状况;企业简单灵活的组织结构获得成本优势;通过只针对市场某一特定领域形成专业化优势,获得较高的市场影响力。
国际化经营通常比国内经营有着较高的成本,由于实力上的差距,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难度要大于大企业。
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成本也不断降低,中小企业通过虚拟化经营和组成协作网络等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与大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通过走国际化道路,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在更广范围内利用全球的资源,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营造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
参 考 文 献
[1]Louis T.Well.(1983).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the Rise of
Foreign Investment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MIT Press.
[2]Sanjaya Lall(1983).The New Multinationals:the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s.New York:John Wiley&Sons,pp.
250-268.
[3]Kojima,K.(1978):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B usiness Operations,New York:Praeger Press.
[4]Lan.H.Giddy,Stephen Young.Conventional Theory and Un-
conventional Multinationals:Do New Forms of Mulinational En-terprise Require New Theories,In Alan M.Rugman(ed.).New Theory of the Mulinational Enterprises,st.Martin's Press,Inc., 1982:35.
[5]Johason,J.,and J.E.Vahine(1990):The Mechanism of Inter-
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Vol.7,No.4, PP.11~24.
[6]Miller,Myron M.(1993).Executive Insights:The10steps
road map to success in foreign marke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 arketing,1(2),89-100.
[7]Yip,George S.,Biscarri,Javier Gomez and Monti,Joseph A.,
2000,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in the Perfor-mance of Newl y Internationalizing Fir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 arketing,8(3),10-35.
[8]Bilkey,W.And Tesar,G.(1977):An Attempted In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Export B ehavior of Firm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9,No.1,33-46.
[9]Johanson J.U.&Nonaka I.(1983).Japanese export marketing
structures,strategies,counterstrategies.International M arketing Review,1(2):12-25.
[10]Ali,AJ.and R.C Camp(1993):The Relevance of Firm Size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xperience to M arket Entey Strate-gise,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Vol.6,No.4,91-108. [11]Forsgren M.(2002):The Concept of Learning in the 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Model:A Critical Review,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1,PP.257~277.
[12]Johanson,Jon.And L.G.Mattsson,(1985):Markin g Inves y-
ments and Market In vestment in Industrial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 Marking2(3),185-195.
[13]Bloodgood,J.M.;Sapienza,H.J.;Al meida,J.G.,:The in-
ternationalization of new high-potential U.S.venturesante-cedents and outcomes.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6PP.61-76.
[14]Karagozoglu,Necmi Lindell,Martin(1998).International-
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 m-sized technology-based firms:an exploratory stud y.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 anagement;Jan-uary01,44-49.
(责任编辑 朱春玉)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