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预适应

合集下载

缺血预适应疗法

缺血预适应疗法

缺血预适应疗法
缺血预适应是指机体部分器官(如上肢)在受到短暂的、可逆性缺血缺氧刺激后,通过诱导缺血器官以外的其他脏器(如心、脑、肝、肾),对随后发生的严重或致命的缺血缺氧产生保护作用。

即调动机体的自身防御和修复机能,达到脑缺血的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缺血预适应疗法不但在严重缺血前有效,而且在发生严重缺血时,以及严重缺血发生之后,同样能产生减轻损伤、改善预后的效果。

该疗法可控制或减少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如头晕、肢体麻木、偏瘫等),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流量,使血流量满足代谢的需要,有助于改善症状,延长中风急救时间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除了缺血预适应训练外,还必须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戒除烟酒,改变饮食习惯和加强锻炼。

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取平卧位或半坐位,可以在打气前高举手臂1分钟,快速打好气后再放下。

2.打气要快,快速阻断血流。

打气速度缓慢会导致胳膊发胀青紫。

3.放气要慢,防止快速充血导致的“止血带休克”现象的发生。

4.最好有人陪伴,以便观察。

出现不适时,应停止训练,延长休息时间,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5.可双侧上肢交替进行。

6.治疗时袖带尽量往上套,目的是使更多的组织缺血。

7.在训练前先测量一次血压,训练时在正常血压基础上加40毫米汞柱加压进行阻断,就能完全把血流阻断。

8.第一次治疗时,阻断2分钟。

训练几天以后,逐步增加阻断时间,循序渐进。

9.每次阻断5分钟,放气后休息5分钟为一轮,一共做45分钟。

上午五轮,下午五轮。

10.上肢出现麻胀属于正常现象
11.6个月为一个疗程。

缺血预适应

缺血预适应

分类
按生化性质及结构

传统型PKC(cPKCs)
α、β1、β2、γ四种亚型 达 均在多种组织表

新型PKC(nPKCs) δ 、ε 、η 、θ 四种亚型


不典型PKC(aPKCs)
ξ、λ二种亚型 PKC-μ
激活
• 转位-激活学说 (1995) • 磷酸化转位学说(1997) 短暂缺血→内源性保护介质释放(腺苷、NE
KATP通道,尤其是mitoKATP通道
·触发因子
• ㈠腺苷 adenosine
·研究表明,腺苷及其受体参与了兔、狗、猪
的IPC保护心肌的作用,与鼠的PC作用无关
·短暂缺血可使腺苷水平较正常增加几倍,通
过A1、A2、A3受体诱导PC的保护作用
A3受体:启动PC作用,与A1受体发挥协同
作用
A2受体:扩张冠脉→改善冠脉血流 A1受体:强化PC作用,与A3受体发挥协同作 用,A1受体既参与早期保护效应,又参与了延迟保护 效应 ·目前证实,腺苷是通过Gipro-PLC(D)→PKC
·作用δ -阿片肽受体:阿片碱
以上内源性因子均通过
GiPro-PLC(D)-PKC 途径
·调节介质
• ㈠ 蛋白激酶C
概念
Protein Kinase C (PKC)
是一类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 , 可催化细胞内蛋
白质丝/苏氨酸残基磷酸化,是肌醇磷脂信号转导通
路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可被许多因素激活,包括
生长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 在DP相已证实HSP70i、HSP27i等蛋白的表达增加
• HSP70i功能:保护心肌
(1)修复因缺血/缺氧所致胞内受损伤蛋白质 (2)修复因应激所致的蛋白合成和mRNA拼接迟钝 (3)调节胞内其他蛋白质的合成 (4)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

做缺血预适应训练体会与感悟

做缺血预适应训练体会与感悟

做缺血预适应训练体会与感悟缺血预适应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身体抗缺血缺氧能力的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分享我作为一名职业写手,在参与缺血预适应训练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悟。

一、初识缺血预适应训练在了解到缺血预适应训练之前,我对身体的抗压能力、耐力等方面一直抱有担忧。

尤其是在高强度工作、生活压力下,身体时常出现疲惫、乏力等症状。

为了改善身体状况,我开始关注各种锻炼方法,并最终发现了缺血预适应训练。

二、训练过程中的体会1.认识到身体潜能:在参与缺血预适应训练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人体具有巨大的潜能。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我们可以提高身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从而在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时,表现得更加从容。

2.克服心理恐惧:缺血预适应训练需要在模拟缺血缺氧的环境下进行,这对心理素质是一次很大的考验。

在训练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克服恐惧,调整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3.坚持与毅力:缺血预适应训练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毅力。

通过这次训练,我更加明白了“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

三、感悟1.身体素质的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缺血预适应训练,我明显感受到身体素质的提升。

不仅在应对高强度工作、生活压力时更加游刃有余,而且身体抵抗力也得到了增强。

2.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克服训练过程中的心理恐惧后,我发现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心态更加平和,能够冷静应对。

3.生活的启示:缺血预适应训练让我认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其实正是我们成长的动力。

只有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舒适区,才能不断进步。

四、总结通过参与缺血预适应训练,我深刻体会到了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明白了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正是我们成长的契机。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坚持锻炼,不断提高自己,以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注:本文仅作为创作示例,不涉及具体训练方法及效果,请读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锻炼。

缺血预适应

缺血预适应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脏的保护 作用
缺血预适应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 或称为预处理 。 , ) 定义: 定义: 表现: ATP耗竭 心肌亚细胞损伤、 耗竭、 表现: ATP耗竭、心肌亚细胞损伤、 Arr.、心功能、 Arr.、心功能、梗塞面积
2012-3-23 1
一 、内源性调控机制:
1、 产生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 、 , hsp): : Hsp有如下特点: 有如下特点: 有如下特点 1) 普遍性: 普遍性: 2)保守性: )保守性: 3)hsr时, ) 时 4) 除热以外的其它因素亦可诱导 ) 除热以外的其它因素亦可诱导hsp, 故亦称 , 热应激蛋白( 热应激蛋白(heat stress protein): )
2012-3-23
13
2012-3-23 6
与预适应有关的其它介质(触发因子) 3、与预适应有关的其它介质(触发因子) 及受体: 及受体:
腺苷→ 腺苷A1、 受体 腺苷→ 腺苷 、A3受体 缓激肽→激肽B2受体 缓激肽→激肽 受体 CGRP→CGRP受体 → 受体 NA → α1受体 受体 Ach→M2受体 → 受体 AII→AII受体 → 受体 ET→内皮素受体 →
2012-3-23 5
→ 抗心肌缺血
ATP敏感的 敏感的K+通道,生理情况下处在关闭 通道, 敏感的 通道 状态,当心肌缺血时,细胞内ATP浓度下降, 浓度下降, 状态,当心肌缺血时,细胞内 浓度下降 此通道开放。 此通道开放。 钾通道开放剂-pinacidil cromakalin, 钾通道开放剂-pinacidil 和cromakalin, 具有模拟预适应的保护效应, 而其阻制剂-优 具有模拟预适应的保护效应 , 而其阻制剂 优 降糖则有阻抑预适应的作用。 降糖则有阻抑预适应的作用。 目前已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 目前已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预适应的快速 相主要可由腺苷A1受体触发 并通过ATP敏感 受体触发, 相主要可由腺苷 受体触发,并通过 敏感 的钾通道开放介导。 的钾通道开放介导。

临床应用心肌缺血预适应与后适应的哲学理论

临床应用心肌缺血预适应与后适应的哲学理论

临床应用心肌缺血预适应与后适应的哲学理论【摘要】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预适应和后适应是心肌缺血时的两种不同保护机制。

预适应通过预先引导机体适应缺血环境,发挥自身保护作用;后适应则是在缺血发生后才启动保护机制。

两者在心肌缺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与联系。

未来在临床实践中,预适应和后适应的理论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为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对于心肌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的机制还有许多未知,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探讨这些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心肌缺血、预适应、后适应、心肌保护机制、临床应用、哲学理论、实践应用、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肌缺血是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的病理状态,是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当冠脉供血量不能满足心肌的代谢需求时,就会发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心肌缺血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临床实践中,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对于改善心肌缺血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心肌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的理论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预适应指通过一次适度的缺血再灌注来保护心肌免受后续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后适应是指先经历一次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对后续缺血再灌注损伤变得耐受。

这两种适应机制为心肌缺血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1.2 研究意义心肌缺血预适应与后适应的哲学理论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了解心肌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的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心肌缺血的发生过程和保护机制,从而为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预适应和后适应作为两种心肌保护机制,研究其区别与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脏对缺血的应激反应,为开发新的心脏保护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心肌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巨大,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心肌保护策略,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十个问题让你学会缺血预适应ppt课件

1十个问题让你学会缺血预适应ppt课件
19
预适应刺激内源性物质腺苷的产生
腺苷参与心肌能量代 谢、扩张冠脉血管、增加 血流量;增加血管弹性; 调节睡眠。
20
预适应刺激内源性物质缓激肽的产生
引起血管扩张的一种肽

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9肽物质,可以缩小急性缺血再 灌注心肌的梗死面积

医学证实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延迟性保护作用

是一种血管舒张剂,也会导致尿钠增多,有助于调节血压
知心营养大课堂第一期
《十个问题让你学会缺血预适应》
天瑞·中食 健康与营养研究所 专业培训项目组 2017年4月22日
1
一、叔叔阿姨知道这是什么神器吗?
2
这是一台可以让你建立更多血管通路的训练神器! 这是一台相当于每天跑5000米的血管运动的神器! 这是一台可以救命的心脑保护伞—抗缺血缺氧训练,对急慢性心脑血管 疾病有良好效果! 这是一台可以全面心脑不衰的重要理疗神器! 这是《柳叶刀》中载文《远端缺血预适应转向临床应用》中建议的临床 治疗的新方法新技术! 这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教授全力推荐的每日必做的训 练!
3
1、远端缺血预适应的原理
4
2、缺血预适应的发现
Murry博士关于缺血预适应的文章于1986年在美国循环杂志发表。
5
3、夯实的理论研究
6
7
8
9
10
11
二、 为啥必须得是双臂的预适应效果最好
12
1、双臂训练符合预适应训练必须遵循的严格要求
1、必须快速同时阻断动静脉血流; 2、必须掌握好压迫血管的时间和放松压力的时间; 3、必须掌握好阻断血流时压力值; 4、必须掌握好阻断血流过程中压力值的大小; 5、必须科学合理的释放压力,避免因血液的突然流通对血管造成损伤; 6、要把握好每次预适应的总时长。

社区缺血适应性训练计划

社区缺血适应性训练计划

社区缺血适应性训练计划
目标:
通过定期进行缺血训练,帮助社区居民提升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降低发病率。

背景: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第一,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动脉粥样硬化症是导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临床研究发现,进行缺血训练可以增加机体适应缺血应激的能力。

内容:
1. 选择周末或本社区适合的时间开展定期的轻度缺血训练。

内容包括:重复做深呼吸运动,间歇性行走或慢跑等。

2. 每次训练时长控制在10-30分钟。

初期每周训练1-2次,逐步增加量强度和频率。

3. 训练时选择室内或户外空地,安排工作人员指导监督。

每次训练前调查体温,并排除有感冒等症状的人参与。

4. 训练结束后请做10分钟伸展运动,体现活动后的恢复。

5. 邀请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每半年给参与人员做体格检查及心血管疾病筛查。

6. 根据检查结果分析训练效果,调整并优化训练计划。

7. 使用宣传的方式鼓励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其中,提高社区群体的健康水平。

该计划旨在通过社区层面的干预手段,培养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正面健康意识,最终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心肌缺血预适应

心肌缺血预适应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 格列喹酮(糖适平) 90S 格列美脲(亚莫利)
23.02.2021
16
磺脲对类不同药类物型(受SU体)(SUR)的亲和力(IC50)
SU 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美脲(亚莫利) 格列齐特(达美康) 格列吡嗪(美吡达) 甲苯磺丁脲(D860)
SUR1 3 nM 3 nM 50 nM 98 nM 10 uM
23.02.2021
14
KATP通道的生理作用
存在 部位
胰岛β 细胞
心肌 细胞
血管平 滑肌
KATP通道的 基础生理状态 Nhomakorabea开放关闭
关闭
刺激状态 血糖增加时关闭 缺血缺氧时开放 缺血缺氧时开放
作用
胰岛素分泌
减少耗能 缺血预适应 血管扩张
23.02.2021
15
磺脲类药物(SU)
50S 甲苯磺丁脲(D860) 60S 格列本脲(优降糖) 80S 格列齐特(达美康)
23.02.2021
19
临床意义
对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 cox抑制剂,抑制cox-2活性,是否会削 弱心脏抗缺血或抗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 机制,增加心脏的损伤和心肌细胞的坏 死,这也是当今争论的焦点问题
23.02.2021
20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评价:存在与限度
心肌梗死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阻塞血管 (IRA)能否早期再通
较长时间的反复缺血刺激或已处于缺血状态 的心肌再反复接受缺血刺激时的叠加效应 ( Madias 1979; Geft 1982)。
23.02.2021
22
开放KATP的临床意义
可启动缺血预适应,起心肌保护作用 是保护冠脉微循环免受损伤,防止心脏发生无复

缺血预适应训练的效果选择题

缺血预适应训练的效果选择题

缺血预适应训练的效果选择题
缺血预适应训练(IPC)是一种旨在提高身体对缺血(即血液供应不足)的耐受性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对于预防或减轻因缺血而引起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中风等有一定的帮助。

以下是关于缺血预适应训练效果的选择题:
1.缺血预适应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B.增加肌肉耐力
C.提高肌肉力量
D.延缓疲劳产生
正确答案是:A.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2.缺血预适应训练通常采用哪种方式进行?
A.游泳
B.有氧运动
C.动态力量训练
D.高原训练
正确答案是:B.有氧运动。

3.缺血预适应训练对于哪种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效果较好?
A.糖尿病
B.关节炎
C.心脏病
D.骨折
正确答案是:C.心脏病。

4.缺血预适应训练的原理是什么?
A.通过增加肌肉耐力来提高身体对缺血的耐受性
B.通过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来减少缺血的发生
C.通过增强肌肉力量来提高身体对缺血的耐受性
D.通过延缓疲劳产生来提高身体对缺血的耐受性
正确答案是:B.通过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来减少缺血的发生。

5.缺血预适应训练对于哪些人群较为适用?
A.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的人
B.需要进行力量训练的人
C.有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人
D.需要提高身体耐力的人
正确答案是:C.有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人。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机制及应用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机制及应用进展

肌细胞产生早期和延迟保护作用。其主要过程涉及 3 个基本环节:
(1)触发因子;(2)中介物质;(3)效应物质。
2.1 触发因子 主要指预适应短暂缺血时心肌细胞释放大量内源性活性物质。
2.1.1 阿片肽与阿片受体 Kuzume 等 [6] 测 试 了 天 然 存 在 的 阿 片 肽 Met5- 脑 啡 首次缺血时间发生后 12-24 小时, 能的恢复。而一氧化碳在人体内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通过依赖
可持续 72 小时 [3];
NADPH 的 HO 催化血红素氧化分解而来。其中 HO 有 3 种同工酶,
(4)心肌缺血预适应过程中伴随 ATP 丢失速度减缓 [4];
即 HO-1,HO-2,HO-3。
0 引言
心肌缺血预适应(Myocardial ischemic preconditi,MIP)是指 心肌在经过初次或多次反复的短暂的缺血 / 再灌注刺激后,对心 肌细胞缺血缺氧等刺激的耐受性提高,对心肌细胞产生一定的保 护效应,从而使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减少,再灌注心律 失常的发生率降低。Murry 等 [1] 于 1986 年首次提出缺血预适应 一说,其通过结扎犬的冠状动脉,从而测得起梗死面积,得出结论 发生于人类急性心肌梗死之前的心绞痛发作可能延迟冠脉闭塞后 的心肌细胞死亡,从而使得再灌注治疗可以更大程度地挽救心肌。 本文将对 IPC 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进行讨论。
前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耗竭后,早期和延迟的心肌缺血预适应也 随之消失。国内相关研究 [14] 显示静脉注射吗啡可通过增加血浆
护机制,在缺血早期心肌细胞可释放某些内源性活性物质,通过细 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调节心脏功能,提升心肌对缺血的耐受力,对心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 护作用。

中药药理性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药药理性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药药理性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标签:中药;药理性预适应;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综述1986年,Murry等[1]在犬缺血再灌模型实验中观察到预先一次或反复短时间缺血可以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认为主要是由于心肌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可以延缓心肌细胞死亡,并首次提出了心肌缺血预适应(IPC)。

目前,IPC已越来越被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所重视。

缺血预适应在临床上需要通过中断器官血供诱导其保护作用,因此,缺血预适应也称缺血性损伤(IP),基于伦理学与方法学上的原因,目前更趋向于根据IP机制,在心脏缺血前通过药物激发或模拟机体内源性物质,而呈现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这种方法称之为药理性预适应(PP)[2]。

目前,在PP研究中,中药对缺血再灌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均有大量的报道,从整体、离体方法乃至分子信号途径水平都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若应用于临床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和综合评估。

目前研究发现,中药PP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但由于中药复方的复杂性,从分子水平去探讨其机制还不够深入[4],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所以,笔者现主要对中药有效成分PP展开讨论,同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有效中药复方制剂进行综述。

1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者通常认为,药理性缺血预适应(pharmacological ischemic precondition,PIP)的信号传导途径可简单示为“触发物质-中介物质-效应子”3个环节[5]。

触发物质主要是一些内源性心肌保护物质,如腺苷、前列腺素、缓激肽、一氧化氮(NO)等;中介物质主要是蛋白激酶,如蛋白激酶C(PKC);效应子主要是内源性抗氧化物、应激蛋白、钾离子通道(K+-ATP),目前,多通过研究信号传导途径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说明不同中药有效成分发挥PP的保护作用。

1.1 蒺藜皂苷蒺藜皂苷的PP能诱导动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适应性保护作用[6],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冠脉流出液中损伤心肌细胞内心肌酶指标——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的释放量,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和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及升高缺血再灌大鼠冠脉流出液中的内源性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7-8]。

心肌缺血预适应课件

心肌缺血预适应课件

•2024/5/8
•31
•2024/5/8
•8
n 而ATP敏感钾通道是预适应信号级联反应 中的一个重要的效应因子
n KATP通道在预适应早期和后期都起重要作 用
n 它不仅起触发作用,还是终末效应器
•2024/5/8
•9
n 早期再灌注阶段KATP的持续激活对心功能 持续完全恢复、心电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n KATP通道开放能增加钾外流,使动作电位 时程缩短,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n IPC可引起心脏cox-2的表达上调、活性增强,从 而调节IPC后期抗心肌顿抑和抗心肌梗死
•2024/5/8
•17
临床意义
n 对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 cox抑制剂,抑制cox-2活性,是否会削 弱心脏抗缺血或抗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 机制,增加心脏的损伤和心肌细胞的坏 死,这也是当今争论的焦点问题
分布在心肌、大脑、骨骼肌,对冠心病的缺血心肌有 重要临床意义; n SUR2B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和大脑。
•2024/5/8
•12
KATP通道的生理作用
n 存在 部位
n 胰岛β ATP通道的 基础生理状态
开放
关闭
关闭
刺激状态 血糖增加时关闭 缺血缺氧时开放 缺血缺氧时开放
n 因其抑制KATP通道的开放,去除缺血预适应 的心脏保护机制,从而加重心脏的损伤
n 其它磺脲类药物对缺血预适应的影响也是当 今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2024/5/8
•16
临床意义
n 环氧酶-2(cox-2)在缺氧预适应后期也起着重要 作用,它和iNOS一起是IPC后期不可缺少的复合 调节因子
n 以往认为cox-2对人体大部分系统是有害,如致 炎、致癌等,对心血管系统也没有益处。新的研 究发现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ipc医学名词解释

ipc医学名词解释

IPC医学名词解释
IPC是英文ischemic preconditioning的缩写,意思是心肌缺血预适应,指的是反复短暂的心肌缺血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使心肌对更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增强的现象。

缺血预适应这个概念是在1986年由美国的murry博士率先提出的,简单来说就是经常对人体进行反复的、短暂的、无创伤、无危害的缺血预适应训练,能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急机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这些物质参与保护心肌和能量代谢)减轻和抵抗随后更长时间因为人体缺血缺氧造成的损伤。

有效的避免发生脑梗死,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缺血性预处理的

缺血性预处理的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保护作用不是通 过改善冠状血流实现的,而是源于提高 心肌对缺血性损伤的耐受性。这种由多 次短暂的缺血所致的心肌保护现象被称 为缺血性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在Murry首次报道的关于缺血性预处 理的实验后,人们在兔、鼠、猪的 在体缺血模型上也观察到了这种缺 血所致的心肌保护现象。而且在临 床血管成型手术中也观察到,反复 多次短暂阻断病人的冠状动脉也可 减随后长时间缺血所致的心肌梗死 体积。
– G蛋白激活与之偶联的磷脂酶C,使细胞膜 上的磷脂分解为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
DAG)。DAG进而激活细胞内蛋白磷酸化 的关键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参与缺血性预处理。
二.ATP敏感性钾通道
实验发现,缺血引起的ATP敏感性钾 通道(KATP)开放引起的一系列细胞电 生理特性的改变有可能使缺血再灌注 时通过电压依赖性钙内流减少,使钠 钙交换降低,从而减少细胞内钙超载, 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国期刊数据库检索 1994~2019年,共发表有关缺 血再灌注的文章10600 (2019~2019年5281篇),
其中涉及缺血性预处理的文 章有978篇。主要关注于心、 脑、肝、肾、肠、肺等器官。
预处理的形成机制
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代谢改变主要表现为高能磷 酸肌酸(CrP)及三磷酸腺苷酸(ATP)的裂解, 由此引起其代谢产物无机磷酸盐、脂肪酸、乳 酸、H+及NADH的蓄积。随着缺血进程的加深, 细胞内游离钙因贮存钙的漏出增加或通过 Ca2+ATPases再摄入的减少而增高。
而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保护时段发生于预处理后数
小时持续至数周,这一时相称为第二时间窗 (second window)或晚期时相(delayed phase),也称延迟时窗(delayed window)。

缺血预处理

缺血预处理

(五)能量代谢

心肌细胞存活时间延长与其ATP的保存较 好,代谢产物如乳酸堆积较少有关;在 心肌缺血情况下,主要通过减少ATP的消 耗而使ATP得以保存 核磁共振发现持续缺血5分钟、10分钟时, IPC组磷酸肌酸和ATP含量显著高于非IPC 组

其他:一氧化氮合酶、热休克蛋白、 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 、降钙素 基因相关肽
缺血预处理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 IPC
Myocardial ischemia: Significant clinical burde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Hypertensio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Valvular heart disease
Reducion of infarction size as a target
临床治疗方法
现在
调节心肌血氧供需平衡 降低心肌负荷 增加冠脉血流 促进侧枝循环
细胞保护(增强 细胞对缺血缺氧 的抵抗力)
过去
激发扶持机体内 源性抗损伤能力
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 IPC)概念的提出
PMA + Chel
PMA + MRS1754
Trigger phase adenosine and other surface receptors couple through multiple Pathways to activate PKC
Ischemic phase PKC acts as a memory.
PKC
The pathway here is complex

缺血预适应

缺血预适应

出版物刊名: 现代医院
页码: 127-12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S2期
主题词: 缺血预适应 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范围 非致命性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重要方法 缺血事件 长时间 保护机制
摘要:25年前,默里(Murry)等提出缺血预适应机制,即通过非致命性的反复缺血再灌注激活机体在潜在危险环境下的保护机制,这是避免持续长时间缺血导致心肌梗死范围扩大的重要方法,至今仍是判断经验性选择缺血预适应药物是否适当的金标准。

从定义上来看,缺血预适应须发生在严重缺血事件之前,在心脏外科手术或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预期会有心肌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药物开放KATP通道的临床意义接近IPC的心脏保 护作用
它可启动缺血预适应,起心肌保护作用
可保护冠脉微循环免受损伤,防止心脏发生无复 流现象
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对组织(心肌、大脑)的损伤 程度;使细胞早期复极化和动作电位缩短,心肌 收缩力下降,心肌耗氧量下降
可使血管壁张力下降,血管阻力减少,血流增加
6
心肌缺血预适应含义扩大
延长不可逆心肌损伤产生的时间 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促进心肌收缩功能的恢复 预防心肌顿抑的发生 减少冠脉微循环的损伤 保护血管内皮 保护心肌舒张功能
2019/9/11
7
IPC新的概念
IPC是一种多元性的细胞防御现象,即 可以经过短暂的缺血刺激,使心脏对随 后类似的刺激产生保护作用。
较长时间的反复缺血刺激或已处于缺血状态 的心肌再反复接受缺血刺激时的叠加效应 ( Madias 1979; Geft 1982)。
2019/9/11
21
开放KATP的临床意义
可启动缺血预适应,起心肌保护作用 是保护冠脉微循环免受损伤,防止心脏发生无复
流现象的主要机制 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对组织(心肌、大脑)的损伤
2019/9/11
4
早期心肌缺血预适应的特点
初次缺血的刺激时间大都在2.5-10min,低于 2min的缺血刺激不足以产生缺血预适应的作用
反复短暂的缺血刺激所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可 持续60-180min(早期保护),超过此时间心 肌将恢复对缺血损伤刺激的易感性
缺血预适应作用的产生与侧支血流的作用无关
2019/9/11
13
KATP通道的生理作用
存在 部位
胰岛β 细胞
心肌 细胞
血管平 滑肌
KATP通道的 基础生理状态
开放
关闭
关闭
刺激状态 血糖增加时关闭 缺血缺氧时开放 缺血缺氧时开放
作用
胰岛素分泌
减少耗能 缺血预适应 血管扩张
2019/9/11
14
磺脲类药物(SU)
50S 甲苯磺丁脲(D860) 60S 格列本脲(优降糖) 80S 格列齐特(达美康)
梗死前心绞痛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 的远端有否侧支血管形成非常重要
梗死前心绞痛患者,是否血管痉挛等动力学 阻塞因素参与, IRA再通几率
2019/9/11
20
心肌缺血预适应和 心肌缺血的叠加
心肌缺血预适应: 非缺血状态心肌对短时间的反复缺血刺激所
产生的一种心肌保护性反应(Murry 1986); 心肌缺血叠加导致的心绞痛: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 格列喹酮(糖适平) 90S 格列美脲(亚莫利)
2019/9/11
15
磺脲对类不同药类物型(受SU体)(SUR)的亲和力(IC50)
SU 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美脲(亚莫利) 格列齐特(达美康) 格列吡嗪(美吡达) 甲苯磺丁脲(D860)
SUR1 3 nM 3 nM 50 nM 98 nM 10 uM
1990 Deutsch报道冠心病患者的预适应现象:LAD 90sec 1992 Cribrier更细致的人体研究证实预适应现象:
LAD 120-370sec * 5time 1995 Yellon和Baxter提出预适应的延迟保护作用(第二
窗):当短暂反复缺血使心肌产生缺血预适应后,其早期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于2-3h后消失;而12h后这种对心肌的 保护作用再度恢复,且不断增强,并可持续至72h。
2019/9/11
23
药物诱导/关闭KATP通道
开放剂
腺苷 /前列腺素 /缓激肽 尼可地尔 (吡啶类) 二氮嗪(mito) 苯并吡喃类 硫脲类 低氧灌注 NO/乙酰胆碱 阿片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阻滞剂
格列本脲(优降糖) 5-HD(mito)
高胆固醇血症
2019/9/11
SUR2A 27 nM 3 nM 无作用 无作用 无作用
2019/9/11
16
临床意义
其临床意义在于糖尿病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 者不宜使用优降糖及其制剂…
因其抑制KATP通道的开放,去除缺血预适应 的心脏保护机制,从而加重心脏的损伤
其它磺脲类药物对缺血预适应的影响也是当 今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2019/9/11
8
IPC的产生机制
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缺血刺激导致内源 性腺苷和一氧化氮(NO)释放增加,激 活蛋白激酶C(PKC),PKC再激活ATP 敏感K通道(KATP),使钾离子内流增加, 减轻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最终减少ATP 消耗,使心肌耐缺血能力增强。
2019/9/11
9
而ATP敏感钾通道是预适应信号级联反应 中的一个重要的效应因子
2019/9/11
12
磺脲类受体(SUR)
至少可分为SUR1、SUR2A、SUR2B三个亚型 SUR1主要分布于胰腺β 细胞、大脑,也存在于心肌、
骨骼肌,对磺脲类药物有高度亲和力。 而SUR2对磺脲类药物的亲和力较低,其中SUR2A主要
分布在心肌、大脑、骨骼肌,对冠心病的缺血心肌有 重要临床意义; SUR2B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和大脑。
环血流及心肌组织水平灌注、无复流现象等均可能带 来突破性的影响 在 此 之 前 , 首 先 应 当 避 免 使 用 KATP 通 道 抑 制 剂
2019/9/11
27
KATP通道
KATP通道可能是缺血预适应重要的“终 末效应因子”之一
KATP通道是心肌缺血损伤的关键因子 KATP通道开放药物将是心血管药理学的 重要课题
2019/9/11
25
NO 与 KATP
NO 扩张较大的小动脉 KATP 扩张较小的小动脉和微循环
2019/9/11
26
用药物诱导缺血预适应将成为改善冠脉微循环灌注, 增强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耐受程度的新的治疗手段
KATP通道开放剂的研发是心血管药理学面临的新任务 这对于解决当前冠脉介入治疗的瓶颈问题,冠脉微循
程度 使细胞早期复极化和动作电位缩短,心肌收缩力
下降,耗氧量下降 可使血管壁张力下降,血管阻力减少,血流增加
2019/9/11
22
临床意义
当前对IPC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IPC的刺激方法也由单纯反复短暂缺血刺 激发展到药物诱发心肌缺血预适应
就是说,临床上可直接应用某些药物,达 到IPC对心脏保护作用的目的,既省去反 复短暂的缺血刺激步骤,又能起到治疗的 作用
2019/9/11
32
谢谢
2019/9/11
33
2019/9/11
5
延迟预适应 DPC(第二保护窗)特点:
1. EPC的保护作用于2~3小时后消失;而 12~24小时后,保护作用重新出现,且不 断增强,并可持续至72小时,即DPC。
2. 72小时后DPC的保护作用消失。 3. DPC较长的保护作用时间窗,更具有临
床应用价值。
2019/9/11
2019/9/11
28
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轻型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 慢性冠脉低血氧灌注
2019/9/11
29
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心肌梗死前反复心绞痛 冠脉PCI手术中
2019/9/11
30
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冠脉旁路手术前 心脏移植手术前
2019/9/11
31
总结
缺血预适应存在、限度与临床意义 临床实际价值(冠脉PCI等) 药物可诱导缺血预适应:新的治疗手段 KATP通道开放剂:新的前景 避免使用KATP抑制剂
2019/9/11
18
临床意义
对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 cox抑制剂,抑制cox-2活性,是否会削 弱心脏抗缺血或抗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 机制,增加心脏的损伤和心肌细胞的坏 死,这也是当今争论的焦点问题
2019/9/11
19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评价:存在与限度
心肌梗死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阻塞血管 (IRA)能否早期再通
2019/9/11
17
临床意义
环氧酶-2(cox-2)在缺氧预适应后期也起着重要 作用,它和iNOS一起是IPC后期不可缺少的复合 调节因子
以往认为cox-2对人体大部分系统是有害,如致 炎、致癌等,对心血管系统也没有益处。新的研 究发现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IPC可引起心脏cox-2的表达上调、活性增强,从 而调节IPC后期抗心肌顿抑和抗心肌梗死
2019/9/11
11
KATP通道的分子结构
KATP通道:由完全不同的两个亚单位按1:1组成 四聚体
其一是内向整流钾通道Kir,位于分子中央形成 离子通道
另一是ATP结合蛋白(ABP),位于外围决定 KATP的功能
ABP包括磺脲类受体(SUR)和纤维囊性跨膜调 节蛋白(CFTR);SUR类型决定KATP对ATP、磺脲 类药物、KATP开放剂的敏感性。
2019/9/11
2
开创性的工作:
每隔5min 阻断 LCX 5min 连续4次
然后持续阻断 40min,处死 另一组每隔5min 阻断 LCX 5min 连续4次
然后持续阻断 3h后 处死
对照组不进行预处理
(结果)
2019/9/11
3
心肌缺血预适应概念的发展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
心肌缺血预适应与磺脲类受体
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关瑞锦
2019/9/11
1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概念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
1986 Murry采用犬试验提出缺血预适应概念: 心肌在接受初次短暂的缺血刺激后,增强了 对其后缺血刺激的耐受性,以至于明显延长 了产生不可逆损伤的时间(早期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