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结题报告
茂名市第十七中学西校区(原茂名市实验中学)
课题主持人:廖茂菊
课题组成员:伍尚康、吴国恒、陈欣、梁仁厚、王少帅
钟泽佳、程朝凤、周赛红、钟瑞梅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趋势
2004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在广东等五省区试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果我们深入到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就会发现,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俯拾皆是,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然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教学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因一味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生
活化处理和开展所谓的“研究性学习”而影响了新课改有效实施的现象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然是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市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尚欠深入具体,未能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得到一套可以套用的方法,可操作性较弱,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更是欠缺。本课题主要针对当时我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效率低下的实际而进行的应用性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从现有的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上,提出一些实践操作措施,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得到验证,为我市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将丰富“有效教学”的教学理论,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提供经验和有价值的案例,从实践的层面上研究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2、有助于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性课堂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本课题研究以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针对现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探索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具有课程改革新理念的系列课堂教学方法。
3、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本课题研究将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个体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达到终身发展要求。
4、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课题研究将学习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好的、基本的渠道。“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开展,为新一轮课改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实验时间:2009年11月——2012年11月
(二)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8月,该阶段做了以下工作:
(1)收集有关信息,进行文献查阅,确定研究主题
(2)制定研究计划
(3)组织研究人员
2、立题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0月
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教学有效性研究,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3、实施阶段:2009年11月~2011年11月
(1)课堂实践阶段。探索每一节历史课的有效性,注意收集相关数据。
(2)数据分析、资料整理阶段。采用调查法,对高一学生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近两年有关教案和教学设计,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
(3)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每学年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
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
4、总结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1月
(1)省会考成绩抽样分析,主要针对2012届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他们的入学(中考)成绩抽样分析。
(2)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形成结题报告。
(3)阶段成果形式:教案、课件、论文。
四、课题研究过程
(一)做好课题实施准备
1、2009年6月我们正式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了组长及课题组成员,对各项工作实行分工,初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技术手段等。
附:课题研究的分工表
2、课题确定后,课题组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教学有效性研究,认真研读。其中主要研读了国加里•D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美国梅里尔•哈明的《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的《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崔允漷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吕渭源的《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的《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合著的《高效率教学》,黎世法的《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等学术专著;研读了夏伟《论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的素质教育》,朱国平《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崔女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效果》,姜南《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李春才的《提高高中历史课课堂交往效果之我见》,吴银春《让高中历史课堂熠熠生辉——小议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杨奕信《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董志辉《高一历史教学如何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张海霞的《利用教材中的文字史料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徐增山的《活跃历史课堂气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等学术论文;同时还有大量的相关教学设计、案例等等。
3、在认真研读相关专著、论文的基础上,课题组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并撰写了实施方案初稿。同时请历史特级教师、茂名市教研室主任陈工凡老师对本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审阅,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形成了本课题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