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人物介绍(详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月,礼部主事王照上书遭礼部尚书阻挠; 9月,光绪下诏革去礼部六堂官之职,并 任命有维新思想的新堂官。 • 破格提拔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 等四人为军机章京。 • 准备开懋勤殿,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 并延聘各国政治家,共议制度,将一切 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划,制定详细规 则,然后施行。
• 康有为的应急三策: ①仿日本设参谋本部,收回军权, 皇帝自任海陆军大元帅; ②改元为维新元年,断发易服,以 表变法的决心; ③迁都上海,摆脱后党的包围。
1、 马关条约
•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定 条约主要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偿军费2亿 两;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开放重庆、 沙市、苏州、杭州。 • 广东、湖南的举人联名上奏请求拒签,各省举 人纷纷响应。 •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 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2、 松筠庵聚会
• 《上清帝书》
主要内容:①下诏鼓天下之气; ②迁都定天下之本; ③练兵强天下之势; ④变法成天下之治。
“穷则变,变则通” 变法重点:富国---设银行、修铁路、制造机 器、开矿、铸币、通邮政 养民---务农、劝工、惠商、恤穷 教民---开设学校、图书馆、报馆
• 5月1日各省举人在松筠庵聚会,康有为发 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举人们纷纷在上书 上签字。
1、连续上书 2、创办报刊、学会
第三部分
•
戊戌变法
一、“明定国是”
1、百日维新的内容 2、康有为的活动
•
二、生死搏斗
1、后党的部署 2、光绪及维新派的反击 3、戊戌政变
•
三、流亡日本
1、九死一生 2、与革命党的接触 3、被迫离开日本
第四部分
•
保皇与立宪
一、保皇会
1、建立保皇会 2、保皇会的主要活动
维 康 新 有 旗 为 帜
第一部分
•
Hale Waihona Puke 南海异人一、书香门第
1、书香世家 2、神童与狂生
•
•
二、背叛正统
1、香港、上海之行 2、思想转变
三、初露锋芒
1、致信朝中大臣 2、上清帝第一书
第二部分
• 一、万木草堂
1、收徒讲学 2、变法理论
维新领袖
•
二、公车上书
1、《马关条约》 2、松筠庵集会
•
三、维新风云
世
官至广西布政使 官至福建按察使 先后任浦县教谕、钦 州学正、连州训导等职 • 从祖父:康国器 官至广西巡抚 • 父亲 : 康达初 广东著名学者朱次琦 的门徒,英年早逝
2、神童与狂生
(1)少年才俊
奇联 : “柳成絮 鱼化龙” “大翼垂天四万里,长松拔地三千年” 七绝: 万松乱石著仙居,绝好青山画不如, 我爱登楼得高处,日看云气夜看书。
2、上清帝第一书
• 痛呈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危机
“今海外略地已尽,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局。” “国势蹙迫,尤在危急存亡之间,未有若今 日之可忧也。”
• 对统治者及政局进行抨击
“忘祖宗艰大之托,国家神器之重矣。”
• 改革的建议
“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
1、 收徒讲学
• 1890年春,康有为举家迁居广州 • 开门收徒 陈千秋 梁启超 徐勤 麦孟华 龙泽厚等 • 万木草堂 1891---1898,康有为学生约千余人 学科教育: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 文字之学 教育理念: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游于艺。 “南洲讲学新开派,万木森森一草堂。 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保国会 1898年4月保国会在北京粤东新馆成立。 “保国、保种、保教” 粤学会、闽学会、陕学会、蜀学会等
1、 百日维新的内容
•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的“明定国是”诏 书在天安门宣读。 • “自是天下向风,上自朝廷,下至人士, 纷纷言变法,盖为四千年拨旧开新之大 举,圣谟洋洋,一切维新,基于此诏, 新政之行,开于此日。” ———梁启超
1896年1月 《强学报》〈上海〉 “专录中国实务,兼译外洋新闻,凡于学术治 术有关者,巨细毕登。”
1896年8月《时务报》〈上海〉 “至此天下志士,乃知渐渐讲求,自强学 会首创之… …时务报之继起,于是海内缤纷, 争言新学,自此举始也。” 1897年2月《知新报》〈澳门〉 1897年《国闻报》〈天津〉 1898年春《湘报》〈湖南〉
• 9月17日,光绪下明诏,要康有为立即离 开北京,到上海办官报。 • 9月18日,光绪交林旭带出又一道密诏。 “朕今命汝督办官报,实有不得已之 苦衷,非楮墨所能罄也。汝可迅速外出, 不可迟延。汝一片忠爱热肠,朕所深悉。 其爱惜身体,善自调摄,将来更效驱使, 共建大业,朕有厚望焉。”
• 华法寺,谭嗣同夜访袁世凯。 • 9月20日,袁世凯告密。
(2)良师朱次琦
朱次琦:字浩虔,广东海南县九江镇 人,道光进士。为有清以来的一位理学 大师,人称“九江先生”。
四行:敦行肖悌 崇尚名节 变化气质 检摄威仪 五学:经学 文学 掌故学 性理学 词章学
• (3)彷徨狂生
公开批评朱次琦所推崇的韩愈 开始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前途的
• (4)西樵山偶遇
白云洞读佛读道 偶遇政治启蒙老师
1、致信朝中大臣
• 致信张之洞
“中国西书太少,… …西学甚多新理,皆中国所无, 宜开局译之,为最要事。”
• 求见潘祖荫
试探性提出改革变法主张,遭拒绝。
• 致信徐桐
力呈中国的危机,遭拒绝。
• 求见翁同禾
在信中指责当权的大臣不尽职守,遭翁拒见。
• 致信祁世长
希望祁能“以变夸靡之风,厉忠义之节,扶士气而 维 国家。”
胶州湾事件后,康痛陈危机,批评朝廷 不抵抗
• 上清帝第六书 即《应诏统筹全局折》,集康历次 上书之大成,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 求,对光绪和戊戌变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 上清帝第七书 “易八股,以策论”
2、 创办报刊和学会
• 维新报刊
1895年8月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报》) 在北京创刊。 介绍外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极力宣 传维新变法。
• 《上清帝书》为维新运动确立了基本的思 想框架,也奠定了康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 领袖地位。
• “公车上书”成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 运动的起点。
1、 连续上书
• 上清帝第三书
在“公车上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变法 的具体内容
• 上清帝第四书
立科以励智学 中国首先应该改革的方面 设议院以通下情
• 上清帝第五书
日本政府在清政府的不断抗议 下,感到压力很大,决定终止对康 有为等人的帮助。在大隈重信等人 的周旋下,日本外务省给康有为 9000元活动经费,劝其尽快离开日 本。
1、 建立保皇会
• 1899年4月,康有为到加拿大。受到当 地华人的隆重欢迎。 • 1899年7月20日,保皇会成立,其章程 规定“本会专以保全中国为主”“专以 救皇上,以变法救中国救黄种为主。” • 保皇会总会长为康有为,梁启超、徐勤 为副总会长,下设若干协理、干事、书 记等。总部设在澳门,以《知新报》、 《清议报》为宣传机关。 • 两年间,保皇会遍及世界200多个城市, 总会11个,分会103个,会员达百万人。
2、 思想转变
• 博览西书
“物质有相生之性” “尽破藩篱而悟彻诸天”
•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
忧患意识使康有为批判地探索传统学说, 并将今文经与西学相结合,初步完成了背叛封 建正统的新学说。 “荟东西诸哲之心肝精英而酣饫之”
• 《人类公理》
康有为的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著作, 初步构成他的“大同”学说的雏形。
•
二、立宪救国
1、保皇会的危机 2、充实和修改自己的救国方案 3、立宪
•
三、黄昏残梦
1、“虚君共和” 2、民国后的康有为
第五部分
• 一、历史功绩
评说康有为
1、寻找资产阶级改革的合法性理论依据 2、组织发动维新运动 3、培养了一大批维新骨干
• 二、人物的性格
1、自信与好为人师 2、自负与顽固不化 3、矛盾的由来
•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颁布了数十道上谕, 变法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①经济方面:设农工商局;发展铁路和采 矿业;举办邮政;改革财政;取消贵族 生活待遇特权。 ②政治方面:改革律例及行政机构;准许 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给予一定的言论、 出版、结社的自由。 ③军事方面:训练新式海陆军,统一制度。 ④文教方面:废八股,设学堂;创办京师 大学堂;提倡西学,鼓励留学。
2、 与革命党人的接触
• 1898年10月24日,康有为到日本。 • 1898年11月8日,日本大隈内阁瓦解, 新内阁对康有为等流亡者十分冷淡。 • “大同学校”与门户之见 • 革命派提出合作建议 第一次会谈,两派经犬养毅斡旋, 在其家中会见。 第二次会谈,陈少白代表孙中山拜 访康、梁。
3、 被迫离开日本
张鼎华:字延秋,广东番禺人,13岁登科 入仕,曾在军机处任职,后进入翰林院任编修, 时素以文学盛名于京城。
1、香港、上海之行
• 1879年秋康有为到香港 “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夷狄视之。” “伤心信美非吾土,锦帕蛮靴满目非”
• 登越秀山镇海楼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古今?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拦看剑,泪洒英雄。 “沧海有时经烬劫,布衣何处不王侯。” • 1882年赴京应试途中至上海
3、 戊戌政变
• 9月14日,光绪交杨锐带出一道密诏。 “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 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 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 至。” • 9月16日,光绪召见袁世凯,赏侍郎衔, 专办练兵事宜。 • 与此同时,荣禄即调聂士成守天津,以 断袁军入京之路;调董福祥军入北京, 以备用;令杨崇伊到颐和园请求太后训
2、 变法理论
今文经学
经 学 古文经学 宋学(理学) 汉学(朴学)
《新学伪经考》约30万字,1891年在广州刊 行。 主要观点: ①西汉发现古书的事是虚构的; ②汉朝官学传习的六经皆孔门真本; ③刘歆伪造古文经目的是帮助王莽篡权。
• 梁启超评价此书其影响有两点: 1、清学正统之立足点,根本动摇; 2、一切古书,借须重新检查估计。 “此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 • 封建顽固派攻击其目的是: “欲黜君权,伸民力”
• 《孔子改制考》 基本观点:孔子的学说主要是关于 改革国家制度的理论,关心政治和改革 是孔子学说的主旨。 公羊学派的三世学说: “据乱、升平、太平” 康有为的新解释: 据乱世 — 君主专制时代 升平世 — 君主立宪时代 太平世 — 民主共和时代
• 康有为打着孔子旗号的原因: “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法, 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 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 • 梁启超的评价: “欲救中国,不可不因中国人之历 史习惯而利导之。… …非择一举国人所 同戴而诚服者,则不足以结合其感情, 而光大其本性,于是乎以孔教复原为第 一著手。先生者,孔教之马丁路得也。”
• 维新派的学会 强学会 1895年9月强学会在北京成立。 “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可,… 非合士大夫开之于京师不可, …可令四 方响应, …号之于同志。”
1895年11月康有为成立上海强学会。 《强学会章程》规定上海强学会是专为 中国自强而立,专求中国自强之学。
圣学会 1897年3月康有为在广西创办圣学会。 目的是为了宣传孔教,推行维新变法。 “有此机会,士人籍以通知时务,讲 求经济。”
2、 康有为的活动
• 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第一次召见康有 为,康陈述了变法的原因、步骤及具体 建议。 • 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 • 康有为在百日维新期间编写进呈的书: 《日本变政记》《俄彼德变政记》 《波兰分灭记》《法国变政考》 《德国变政考》《英国变政考》 《突厥守旧削弱记》等
1、 后党的部署
• 光绪宣布“明定国是”的前一天,慈禧 任命自己的亲信掌握了户部、兵部和刑 部。 • 1898年6月15日强迫光绪下谕旨: ①革去翁同和一切职务,驱逐出京; ②二品以上的官员,凡有升调,须到太后 面前谢恩; ③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统帅北洋三军。 当年秋,光绪恭奉慈禧到天津阅兵。
2、光绪及维新派的反击
1、书香世家
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又名 祖诒。戊戌政变后改号更生,晚年自号 天游化人、游存叟、游存父等。学界尊 称为南海先生、或康南海。绰号“康圣 人”。 1958年3月19日(咸丰八年二月初五) 出生于广东南海县苏村的一个官僚家庭。
家
• 高祖 : 康辉 • 曾祖 : 康建昌 • 祖父 : 康赞修
• 9月21日, 慈禧囚禁光绪于南海瀛台, 用光绪的名义发布上谕,宣布即日起由 太后训政,并下令捉拿康有为等维新派 。
1、康有为的九死一生
“… …皇上无明诏、密诏之敦促,迟迟 出京必死。荣禄早发一日,无论在京在 途必死。 … …搭招商局之少晏船,英人 欲救无从必死。是日无重庆之轮开或稍 迟数时行,追必死。飞鹰快船不因煤乏 还,必死。莱青道非因有事往胶州,则 在烟台,必死。上海道不托英人搜,则 英领事不知,无从救必死。英人不救亦 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