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氏体(用M表示)

马氏体

1、马氏体通常是指碳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2、钢中马氏体的硬度随碳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高碳马氏体硬度高而脆,低碳马氏体则有较高的韧性。马氏体在奥氏体转变产物中硬度最高。理论上来说,马氏体是通过钢进行淬火而直接形成的,含碳量越低,所需的过冷度就越大。所以当含碳量低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够形成马氏体了。马氏体的正常显微状态是呈针状的。马氏体的特点是硬度高,韧性差。它也是钢材淬火后的基本组织,通过对马氏体进行回火,可得到其他不同的金相组织。所以马氏体在热处理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章。

高碳马氏体硬而脆,韧性很低。硬度HB600-700。组织很不稳定,硬度很高,脆性很大,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几乎为零。板条马氏体(低碳马氏体)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韧性,抗拉强度1200-1600MPa,延伸率10%,断面收缩率40%,冲击功为600KPa•m(可能为60J,需进一步验证)

钢中马氏体的形态很多,淬火钢中形成的马氏体形态主要与钢的含碳量有关.,但就其单元的形态特征和亚结构的特点来看有五种,即: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蝶状马氏体、薄片状马氏体、薄板状马氏体。其中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最为常见。

4、钢的马氏体转变

当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并过冷到MS以下时,就开始发生马氏体转变.。由于马氏体转变温度极低,过冷度很大,而且形成的速度很快,使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只发生r-Fe向

a-Fe的晶格改组,而没有铁,碳原子的扩散.所以马氏体的含碳量就是转变前奥氏体的含碳量,由于a-Fe中最大溶碳量为0.0218%,所以马氏体是碳在a-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马氏体转变温度:

马氏体转变温度

以下不在转变。。

内完成转变。。在低于Mz以下不在转变Ms-Mz(Ms=230°C,Mz=-50°C)内完成转变

板条马氏体:低碳钢中的马氏体组织是由许多成群的、相互平行排列的板条所组成,故5、板条马氏体

称为板条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是低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系合金形成的一种典型的马氏体组织,因其单元立体形状为板条状,故称板条状马氏体.。

板条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为高密度的位错,故又称为位错马氏体和低碳马氏体

板条马氏体(位错马氏体、低碳马氏体):

1)形成板条马氏体的钢和合金:出现于低、中碳钢中,WC<0.3%;

2)板条马氏体的形成温度:MS>350℃;

3)板条马氏体的组织特征。

6、片状马氏体(针状):在高碳钢中形成的马氏体完全是片状马氏体。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呈针状或竹叶状。片状马氏体内部的亚结构主要是孪晶。因此,片状马氏体又称为孪晶马氏体和高碳马氏体

高碳钢在正常温度淬火时,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和碳化物都能使其获得细针状马氏体组织,这种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称为隐针马氏体.。

片状马氏体则常见于高,中碳钢,每个马氏体晶体的厚度与径向尺寸相比很小其断面形状呈针片状,故称片状马氏体或针状马氏体.

7、马氏体形态主要与钢的含碳量有关

1)一般当Wc<0.3%时,钢在马氏体形态同乎全为板条马氏体;

2)当Wc>1.0%时,则几乎全为片状马氏体;

3)当Wc=0.3%-1.0%时,为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物,随含碳量的升高,淬火钢中板条马氏体的量下降,片状马氏体的量上升.

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倍数一般低于1000倍),马氏体可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类典型组织,一般淬火后为板条和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或称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形态—枣核状马氏体(轴承行业上所谓的隐晶马氏体、结晶马氏体).

8、金相

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奥氏体的晶粒越粗大,马氏体的片也越粗大

板条马氏体(低碳马氏体)

1)低碳钢及低碳合金钢淬火后得到板条马氏体组织,在一个原来奥氏体晶粒内形成几个马氏体块,一个马氏体块又由几个马氏体束所组成,一个马氏体束又包含有许多马氏体板条。在一个马氏体块内马氏体的板条几乎都是平行。

2)板条马氏体:在低、中碳钢及不锈钢中形成,由许多相互平行的板条组成一个板条束,一个奥氏体晶粒可转变成几个板条束(通常3到5个)。

3)板条状马氏体光学显微镜下的特征是:束状组织,每一束内有条,条与条间以小角度晶界分开,而束与束间有较大的夹角相交。

4)板条状马氏体光学显微镜下的特征是:束状组织,每一束内有条,条与条间以小角度晶界分开,而束与束间有较大的夹角

10000x

低碳马氏体(15钢淬火组织)20钢板条状马氏体

45钢中碳马氏体40Cr中碳M,部分M成排分布600x 片状马氏体(高碳马氏体)

1)高碳钢淬火得到呈针状、透镜状、竹叶状等片状马氏体,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第一片形成的马氏体较粗大,往往横贯整个奥氏体晶粒,将奥氏体加以分割,使以后形成的马氏体大小不断受到限制,因此片状马氏体的大小不一,分布无规律,有时按一定方位,呈

60°和120°等一定角度,或呈闪电状。

2)片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常见于高、中碳钢及高ni的fe-ni合金中,针叶中有一条缝线将马氏体分为两半,由于方位不同可呈针状或块状,针与针呈120o角排列,高碳马氏体的针叶晶界清楚,细针状马氏体呈布纹状,称为隐晶马氏体。

3)片层状马氏体光学显微镜下的特征是:细针状或竹叶状,片与片之间以一定的夹角相交。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奥氏体的晶粒越粗大,马氏体的片也越粗大。

4)片层状马氏体光学显微镜下的特征是:细针状或竹叶状,片与片之间以一定的夹角相交。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奥氏体的晶粒越粗大,马氏体的片也越粗大

9、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

马氏体最初是在钢(中、高碳钢)中发现的: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奥氏体)后经迅速冷却(淬火),得到的能使钢变硬、增强的一种淬火组织。

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20世纪以来,对钢中马氏体相变的特征累积了较多的知识,又相继发现在某些纯金属和合金中也具有马氏体相变,如:Ce、Co、Hf、Hg、La、Li、Ti、Tl、Pu、V、Zr、和Ag-Cd、Ag-Zn、Au-Cd、Au-Mn、Cu-Al、Cu-Sn、Cu-Zn、In-Tl、Ti-Ni等。目前广泛地把基本特征属马氏体相变型的相变产物统称为马氏体

2013年5月4日四川德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