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习题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过安仁》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gāo()zhào()

二、解释词义。

1、篙:

2、棹:

3、怪生:

4、使风:

三、《舟过安仁》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

,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和

四、《舟过安仁》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所见和所悟?

五、课外阅读。

(一)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是一首言诗。

2、这首诗中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句是。

3、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D、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4、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随平野尽”这句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B、“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中“入”字用语贴切。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D、全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其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又有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二)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阅读提示:

一个春风怡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巳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杖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远离家乡的诗人听着这样—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怎能不起思乡之情呢?诗人情不自禁吟丁这首七绝。

5、贯穿全诗的线索是。

6、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相照应,“飞”与“散”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相呼应。

7、“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是。这是诗人的,是艺术的夸张。

8、“此夜曲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

9、“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而是说大家,对吗?

10、“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别时的—种习俗。你能说出关于折柳曲的诗句吗?

参考消息:

一、篙棹

二、1、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2、船桨。

3、怪不得。

4、借助风的力量。

三、宋杨万里所见所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

四、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五、1、五;律。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A

4、D

5、闻。

6、暗,春夜,故园情。

7、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想像(注意“满”字的作用)。

8、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就是离别的同义词。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

9、不对。这既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思念故园之情的还是李白自己。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