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梳理针布要素与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6 曲率 半径 ( . R)
w 轮逆转时 : 区 C与 w 间梳理作用大 , ① 对纤
维损伤也大; 区中 s w 之剥取作用相对减少 。 ② 对 w 轮顺转时: 区 C与 w 问梳理作用小 , ① 对纤 维损伤也小; 区中 s对 w 之剥 取作用力相对增 ②
大。 纤 维行 经 的三种 路径 :
作 用来 定 。

由于纤 维 原 料 的 变 化类 别 实 在 太 多 , 它远 远 超

①逆 向
⑦ 同向
过针布固有的形态类别 , 非织造布生产企业 的技术 人员也都清楚地知道 , 没有任何纤维皆可通用的针 布, 尤其是针对非织造布所用纤维形成 的单层纤网
而 言。
图 1 梳 理 作用
1 2 当针对 背作 用 时 .
当针对 背作 用 时 , 向剥取 时作 用力 大 , 维剥 逆 纤 取 力也 大 ; 向剥 取 时作用 力小 , 维剥取 力也小 。 同 纤
非织造梳理机 的调整方法通常都是 以调整速度 为优先 , 其次为隔距 , 最后才考虑是否有必要更换针 布。但是针布的正确选用 , 于改善产 品质量远较 对
棉 粒作 特殊 产 品 。
收 稿 日期 :0 10 -1 2 1-30
1 6
非织 造布
第1 9卷第 3期
1 4 连 续梳 理剥取 作用 .
用 力愈 大 , 般在 5 。 1。 间 ; 者 以余 角 表示 一 0 一10之 或
( 4。 2。。 如 0 ~ O )
① 区针对梳理作用: 速度 C> w ; S>
小。
23 齿 密 ( /n ) . P i 齿 密 为 纵 向针 密 与横 向针 密 的乘 积 ; 纤维 变 若 短 , 可增加 纵 向针 密 ; 纤 维 变 细 , 可增 加 横 向 则 若 则 针密 。 24 齿 角 (t即作 用角 ) . o,
4 磨 针
4 1 什么情况下需要磨针 .
图 3 连 续 梳 理 剥 取 机 构
( )齿深 : 4 针齿 对纤维 的握 持 面 , 与表 面 硬度处
理 及磨针 有关 。
3 2 选 用针布 的依 据 .
2 针布参数 的设计要素
21 齿 距 ( . P)
齿距 决定 纵 向针 密 ; 响 握 持 开 纤 力 ( 未 被 影 凡 开纤 的 每 根 纤 维 , 少 要 5根 针 握 持 , 不 易 滑 至 才
脱 ) 纤维 愈 长所需 针密就 愈少 。 ; 2 2 齿厚 ( . T)
选用针布的依据主要有 : 纤维长度与纤维细度 ; 纤维强伸度; 纤维含杂量 ; 纤维表面摩擦系数 ; 纤维
卷 曲率 ; 维断 面形 状 ; 纤 纤维 杨 氏系数 ; 他 ( 性 , 其 粘
带 电性 …) 。 3 3 针布 与装备 条件 的配合 .
第1 9卷第 3期
2 1 年 6月 01
Vo . 9. . I 1 No 3
J n.. O1 u 2 1
冯 学本
( 无锡嘉元非织造布研究所 , 江苏 无锡 2 4 6 ) 10 2
摘 要 :介绍 了非 织造布梳 理 针 布 的要 素及 其使 用 , 明在 实 际使 用 中要 根 据原 料 、 艺等 选择 合适 说 工
隔距 与速 度等条 件 更有 效 。若 从纤 维特性 来选 用针

布, 其重要性依次顺序是长度、 纤度 、 强力等 , 而其针 布型态 的考虑应依次顺序由齿距 、 齿厚、 齿角、 齿深、 曲率、 断面形状、 摩擦 系数、 硬度等设计参数来考虑 , 下面就针布设计与使用的相关问题作逐一介绍 。
2 8 排 列方式 .
次梳理完成 : ④一③一①一⑤ ; w 顺转或逆转
二次梳理完成 : ④一③一①一 ②一③一①一⑤ ;
多次梳理完成: ④—③一[ ①—②—③…] —⑤。
针 对不 同纤维 长 度及 纤 维细 度 , 善 握 持 纤维 改 力 的机率 。
2 9 表面 处理 .
5 2 杂 乱 方法 .
杂 乱方 法有 : 流法 ; 械法 ; 械气 流混 合 法 。 气 机 机
5 3 杂 乱 辊 安 装 位 置 ( 纤 维 梳 理 成 平 行 网 后 配 . 在 置 杂乱 辊 )
杂乱 辊 安装 在 道 夫 与 锡林 之 间 ; 棉 罗 拉 与 道 剥 夫 之间 ; 成棉 网后 。
由针 尖 至针 底 采用 不 同的表 面 处理 , 面硬 度 表
及摩擦 系数 不 同 , 对耐磨 及握 持开纤 有 利 。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 针 布 的选 用
3 1 各部位 的关键 作用 .
( )作 用角 : 1 开纤 、 取 的握持 力 ; 剥 ( )齿 厚 : 向密度 ; 2 横 ( )齿距 : 向密度 ; 3 纵
( )纵/ 2 横向强力 比( 纵向减小 , 向增加 ) 横 ;
条 :6 ( )棉 网厚薄不均 ;7 ( )鱼鳞状棉网 ;8 ( )破 网。

曲率半径除与纤维根数容积有关外 , 主要影 其
响握 持纤维 力 ; 曲率愈小 则作 用力 愈大 , 易沉 积棉 愈 及对 纤维 的损伤 , 以及对 剥棉 产生 困难 。
2 7 断面形 状 .
断面形状影响针厚薄及 曲率变化和容积量 ; 改
变传统 方形 断面摩 擦 系 数 , 希望 能增 加 开 纤 容 积 及 纤 维握 持力 , 同时对 沉积棉 及纤 维损 伤带来 影 响 。
4 4 刷针 的 作用 .
刷 针 可 以清 除 研磨 后 残 余 在针 上 的 金属 粉 屑 ; 清除 针齿 侧 面棱线 。
() 与道夫 之间未加 静 电的梳理 情形 a 锡林
5 杂 乱 系统
5 1 作用 .
( )短纤 干法 较 薄 的非 织 造布 ; 1
( )非 织 造布 纵/ 向强力 比。 2 横
齿厚决定横向针密 ; 针厚 与针薄影 响纤维的粗
细及 根数 ; 维 愈 细所 需 针 密 愈 薄 愈 多 , 厚 应 愈 纤 针
( )各部 分 滚 筒 速 度 ( 棉 、 辊 、 林 、 作 1 喂 刺 锡 工 罗拉 、 道夫 … ) ; ( )各部分 隔距 ; 2 ( )喂棉量 ( 3 按单位 铺 网长度重 量计 ) 。
的针 布 。
关键 词 : 织造 布 ;l , 素 ; 用 非 e布 要 使
中图分类 号 : S 7 . 文 献标 识码 : T 13 8 A 文章编 号 :0 52 5 ( 0 1 0 -0 50 10 —0 4 2 1 ) 30 1 -3
针 布在 干法 非 织 造 生 产 中应 用 得相 当普 遍 , 无
道夫 、 锡林均采取本机上磨针 , 工作罗拉可采用 机下磨针。 ( )针背磨法 : 1 作用缓和 , 研磨 时间较长 , 针齿
易 生前 钩 ;
() 2 针尖磨法 : 作用激烈, 研磨 时间较短 , 针齿
易生 后 钩 。 4 3 磨 针达 到 的基 本要 求 .
磨针 要 求 8 % 以上 的针 已被研 磨 到 ( 新 换 的 0 指 针布 )磨 到针 尖 回复 成棱 角 , 平滑 面 。 ; 无
纤 维损 伤也小 , 纤维平 齐 化较差 。 但
论在开松辊 、 清棉辊 、 梳理机各单元辊 以及牵伸辊等
都 有不 同规 格 的选用 , 能起 到 开纤 、 它 除杂 、 除尘 、 握 持 梳理 、 剥取 及 搓 揉 等 功 能 。在 各 种 规 格针 布设 计 中, 将对 齿距 、 厚 、 齿 齿密 、 角 、 深 、 齿 齿 齿高 等参数 作 重 要设 计 , 针布 的选 用 还 是 依 据 所 用纤 维 特 性 及 但

1 梳 理 通 俗原 理
1 1 当针对 针作 用 时 .
①逆 向
② 同向
图 2 剥取作用( A剥取 B)
当针对针作用时, 向梳理时作用力大, 逆 纤维损 伤也大 , 但纤维平 齐化较佳 ; 同向梳理 时作用力小 ,
13 当背对背 作用 时 .
当背对背作用 时, 先要针对针的反 向作用作分 析; 再应用摩擦搓揉原理作选择 ; 最后可以应用形成
6 常见梳理故障现象
在有以下故障现象时, 请考虑分析原因, 时加 及
图 4 凝聚式 罗拉杂乱机构
以消除 。
5 5 杂乱 效 果评 估 .
( )针布上粘缠纤维 ;2 1 ( )纤 网棉粒过多 ;3 ()
下脚 棉过 多 ;4 ( )工 作罗 拉飞 花 ;5 ( )纤 网上 显横 直
( )设备 费用 ; 1
W :
② 区针对背剥取作用 : s为针 , 为背 , w s剥取 2 5 齿 深 ( . D) 齿深影响握持纤维 的根数; 齿愈 深, 容积愈 其 ③ 区针对背剥取作用 : c为针 , s为背 , c剥 取
W 。
大, 愈容易握持较多的纤维 , 当然其产能也愈大 , 但
对纤 维损 伤也 愈大 。
在 新包或 更换 新针 布 、 周期 性磨 针 、 网周期 棉 棉
作用角: 影响开纤和剥取的握持力; 角度愈小作
粒增加的情况下需要磨针 。
21 ( 0 1年 总第 8 5期 )
冯学本: 非织造梳理针布要 素与使 用
1 7
42 磨针 方 法 .
( )棉 网厚薄均匀性 ; 3 ( )棉网中纤维排列方向的评估。 4
5 4 机构 型 式 .
() b锡林 与道夫 之间经静 电作用 的梳 理情形
图 5 锡林与道夫之间的静电作 用
机构 型 式 有 : 风 筛 网 ; 风 喷 气 辅 助 斩 刀 剥 吸 吹 棉, 剥棉 辊剥 棉 ; 聚式罗 拉 ; 凝 杂乱式 罗拉 组 。

气流
图 6 锡 林 与 遭 夫 之 间 的 气 流作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