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归去来兮辞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归去来兮辞教案

课题:

科目:语文班级:课时:计划4课时

教师:单位:景洪市第四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汉魏晋三朝是我国散文大发展的时代,赋、史传散文、政论散文等多种散文样式百花齐放,并出现了诸如贾谊、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曹植、陆机、陶渊明等许多散文大家,对后世的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共四篇课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汉魏晋时期在散文创作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归去来兮辞》作为这一单元的最后一篇作品,以清新淳朴的田园气息,率真超脱的精神面貌,淡远潇洒的文学风格,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千百年来,传诵不绝。在文学史上,《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很着名的作品,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这样的推祟未必恰当,这只是说明这篇文章之所以这样受人推崇,是因为作者在当时不愿与混浊的社会同流合污,蔑视和厌恶官场的卑鄙生活,感情真挚,写得富于诗情画意,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都有独到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2.辞的体裁特点。

3.积累文言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解印去职的原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2.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三、学生特征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的教学,诵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文言文的课堂要不断传出书声琅琅。本文的诵读分三个层次:首先让学生明确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后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初步感知。其次,教师指导诵读,引领学生把握几个重点句的情味。首句“归去来兮”应读出冲出牢笼、放飞心灵的解脱、畅快之情,第三段首句“归去来兮”应读出享受家园之乐的舒适、宽慰之情,末段首句“已矣乎”则要读出诗人参透一切、彻底放下的旷达之情。指导后,再指名一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引领学生进一步感知文意,体会情感。再次,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体会诗人辞官归隐

但又处处显示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在清淡平远的描述中,包含着浓浓的意趣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从语言运用上说,本文语言浅切朴素,音节和谐,辞意畅达,情致沛然流出,自然成韵,呈现出天然纯净之美。“欧阳公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此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云。”(〔宋〕朱熹《楚辞后语》)可见前人对此文的语言风格评价甚高。作者虽也用了不少典故,也化用了不少前人的语句,但都自然地化为己意,语如己出,毫无用典和化用的痕迹。因此说本文“平淡自然”,“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是比较贴切的

3、全文总结:

1、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后附《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

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

⑧《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

行háng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杜甫《绝句》(量词,排,行。)

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泛指军队。)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名词,辈分。)

2.引

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

②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

③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

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

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

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

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

3.乘

chéng

①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

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动词,交互,连接)

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

shèng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四”的代称。)

4.策

①执策而临之《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②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同“册”,记录。)④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名词,策略。)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

5.审

①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

②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③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中杂记》(动词,审问,审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