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九章婚姻与家庭心理]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婚姻与家庭心理

一、爱情及其类型

(一)爱情及其特征

1.爱情的定义

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人对异性产生的兼具浪漫色彩和性色彩的高级情感。

2.爱情的特性

(1)爱的自然性。爱是男女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自然萌动的心理活动。

(2)爱的易变性。情侣谈恋爱时总认为对方十全十美,但日久相处之后却发现对方越来越多的缺点,因而爱情有改变的可能。

(3)爱的狂乱性。恋爱中的人容易失去理性,一是因为生理本能的冲动,二是因为人们有害怕失去爱情的“失落恐惧感”。

(4)爱的社会性。爱情是得到社会上他人的认同和赞许的社会现象。

(二)爱情的成分

1.鲁宾(1974)的观点

爱情包括三种心理成分:亲和依赖需求、帮助对方的倾向、排他性和独占性。

2.Steck等人(1982)的观点

爱情包括三个部分:照顾、需求和信赖。

3.斯腾伯格(R.J.Sternherg)的爱的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爱可以用三角形来解释,三个顶点分别代表爱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决定三种成分。根据爱情三元论,有七种不同形式的爱,每个都含有不同程

度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如图19-1)。

(1)亲密属于情感

成分,是在爱情关系中

亲密、联结、结合的感

觉。情感中包括了对伴

侣的好感和高度评价,

相处时的愉快,与对方

间的心灵相近,与对方

亲密沟通,与伴侣共同

活动,愿意让所爱的人

幸福,给予情感支持也接受情感支持。

(2)激情属于动机成分,是与伴侣紧密结合、日夜厮守的强烈渴望。动机中包括性的驱力、肉体的吸引和浪漫感情的体验,也包括自尊、援助、友好、优越感、支配彼此及自我实现等需要。

(3)承诺属于认知成分,是决定去爱一个人、并愿意和他维持长久关系的决心和定向,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分。短期部分是当事人“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部分是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作的持久性承诺,决心以身相许,彼此忠诚,患难与共。承诺是维持关系长久的动力。

以上三种成分的稳定性不同。承诺的稳定性最高,激情的稳定性较低但短期效果强,亲密也有较长期的效果。随着相处的时间增加及互动方式的改变,三种成分也会有所改变。三种成分都伴随相应的行动。

(三)爱情的类型

1.诺克斯和斯波拉科夫斯基(D.Knox&.M.J.Sporakowski,1968)把爱情分成浪漫之爱和成熟之爱两种类型。

2.马斯洛(A.Maslow,1970)把爱分为以需求及依赖为基础的爱和以自主及给予为基础的爱。

3.伯斯切德与沃尔斯特(E.Berscheid&E.Walster,1978)把爱情分成友谊之爱与激情之爱。

4.凯利(H.H.Kelley,1983)把爱情分成激情爱、现实爱及利他爱。

5.在斯腾伯格的三角理论中,亲密、激情和承诺三个成分不同组合,形成了以下爱情关系类型:

(1)圆熟爱。亲密、激情与承诺都很高,三者交互作用,表现出爱的本质。这种境界很难达到,只有在新婚蜜月期才可能有较多表现。

(2)友伴爱。亲近和承诺高,激情很低。这种爱比较平淡,较多地发生在青梅竹马的两性之间,到了适婚年龄就结婚。

(3)愚爱。激情和承诺很高,亲近感很低。两人刚认识就产生激情,许下结婚的承诺。但因为彼此不十分了解,激情会随时间慢慢淡化,变得感觉陌生而不和谐。

(4)浪漫爱。亲密与激情很高,承诺较低。两个人都较少考虑结婚和终身相守,结婚之后也喜新厌旧、寻找婚外情人。

(5)喜欢。亲近感很高,激情和承诺都很低。两人彼此熟悉、欣赏与契合,出于友情或认同感而建立起婚恋关系。

(6)欲爱。激情成分很高,亲密感很低,承诺只发生在一见钟情的时候。两个人一见钟情,激情过后爱情也就枯萎。

(7)虚爱。承诺很高,亲密和激情偏低,结婚多年但缺乏亲密和激情。

(8)无爱。两人之间三个成分都很低,只是普通朋友或视为路人。

6.最著名也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是由约翰·阿伦·李(J.A.Lee,1973,1976)提出的。他把爱情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和三种次要的类型。

(1)三种主要类型

①激情之爱。是一种包含性爱渴望的激情性情绪感受,恋爱者追寻理想中的情人形象,注重外貌吸引力,力求讨好对方,带有浓重的罗曼蒂克色彩。

②游戏之爱。是一种放荡和玩乐主义的爱,较少长期性承诺,更多游戏色彩,不会较多地投入真实情感。

③友谊之爱,是一种爱恋与情谊间的联结,带着深厚的感情,享受对方的陪伴,从事相同且共享的活动。两人之间的关系显得轻松、自然。

(2)三种次要类型

①狂热(占有/依赖)之爱。这种爱情近似于着魔,对对方的意念占满全心,经常对彼此的关系感到焦躁不安,再三要求对方保证其爱情的真实性,并充满嫉妒等强烈情绪。

②理性(购物单式)之爱。这种爱情是现实性的,注重对方的客观条件,核算自己在爱情关系中的收益和成本,选择一个与自己匹配的伴侣。

③利他之爱,是一种只关注对方幸福,不求回报的爱。其表达方式是温和且低调的。

每一种次要类型都由两种主要类型组成,但在合成后并不同于原来的主要类型。狂热之爱是由激情之爱和游戏之爱合成的,理性之爱是由游戏之爱和友谊之爱合成的,无私之爱是由激情之爱和友谊之爱合成的。

(四)中国人的爱情类型

1.庄慧秋等人(1990)的研究发现,在中国社会中,Lee的六种爱情类型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其间的差异特别表现在游戏之爱和友谊之爱两个方面。

(1)Lee所说的游戏之爱是在爱情关系中保持个人自由,享受爱情却抗拒承诺。中国人的游戏之爱则是不愿过早地和较多地暴露自己的心思,避免被对方套牢限制,以便在爱情关系里赢得较高的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