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孝道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舜鱿争尹
"}:w一二
摘要
传统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处于诸道之首、百善
之先和教化之始的根本地位,是传统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贯通性、统
领性的意识。
中国特有的农业经济、宗法制度和宗教信仰构成孝文化产生的文化生态
环境。孝由最初的孝观念发展成国家统治意识的传统孝道,经历了由祭祀祖
先的宗教伦理到家庭伦理再到政治伦理的演变过程,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传
统孝道渗透于传统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但随着近代经济、政治
基础的丧失和历次文化冲击,传统孝道开始衰落。其合理的价值内核被赋予
新时代的意义,对我们当今的道德建设还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本文通过对传统孝道演变的论证,对传统孝道内容的认识和本质
的分析,探究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中的根源性作用,结合当今社会实际,
挖掘其合理价值,重塑孝道,思考建立新孝道的途径和措施,为构建和谐社
会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作理论上的论证。
本文采用比较法、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及历史逻辑分
析法等方法,重点分析了孝观念的产生,按照修齐治平的思路贯穿论证传统
孝道的作用,探讨新时代新孝道的合理内涵和构建途径等学术问题,角度较
为新颖,材料较为翔实,完成了分析、论证、结论的过程。
关键词:传统孝道现代价值和谐社会Abst邝Ct
BeinghtemajortraltnadtheeoeroftraditionalChineseehties,filialPiety
haslongbeennejoyingPrioriytnadregimenttohetohtermeristinChinese
Politiealnadeulutarlfields.
ThepeeuliaragriculUrte一eenteerdeconomy,Patriarehalelnasystemand
erligioninChinaintegartetog以hertonurturethebihrtofthenotion,whieh
develposoverthousandsofyearsorfmareligiousethiestoahouseholdnomr,
andfinallyaPolitiealeriterion.ThetradltlonalfilialPietyPenetrateshtesoeieyt
exetnsivelyotexeerisesitsiduence.Alhtouhgitweakenedtosomeextentunder
theeeffctofeeonomienadPolitiealchnagesaswellaseulturalimPact,its
imbeddedartionalityenanotbenegleetedinourhetiealeonsturctionotd鲜
ThehetsisfirstlyintroduceshetevolutionoftradltionalfilialPie,ytnaalZying
itseontentsnadtraitstorevealitsnatuerofbeingtheofundationsotneofChinese
ehties.ThenitPorbesiniohtemodemvaluesnadPossiblemeasuerstoits
reestablishmentonhtene丫veonditions,Pvainghethteoertiealwayofra
harlllonioussoeiyetnadsoeialisteivillzation.
ComParisons,literatuernaalyses,inductionsnadlogiealnaalyses,ete.aer
ineoproratedinhtediuscssion,withaofeusonhteveovlernentandinflueneeof
filialPieyttoPutofrwardtheartionaliytnadPossibiliytoferestablishmentinhte
modemsoeie.ytThediseussionkatesaeomParatlveylnewPerPsectivewhti
eoneeretdemonstrations.
Kyewodrs:肠aditionalfilialPie,ytmodenrvalues
hannonioussoeieyt
又/目录


前言···········································································……1
一、中国传统孝道的演变··············……,’’·············,···········……1
(一)孝观念的产生···············································……’1
(二)孝道的确立及演变···················································……4
1、百家争鸣时期的孝思想·······································……4
2、孝道的确立······················································……4
3、传统孝道的演变················································……7
4、传统孝道的坍塌················································……9
二、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12
(一)养亲尊亲·······························································……12
l、奉养·······························································……12
2、尊敬·······························································……12
(二)传宗接代·······························································……12
(三)善继善述·························,······,······························……13
(四)祭祖耀祖······························································……’13
(五)移孝作忠·······························································……13
三、传统孝道的本质与践行················································……14
(一)传统孝道的本质·········································……’·‘’·””‘”’14
l、传统孝道的人类自然本质·······································……14
2、传统孝道的家庭伦理本质·······································……15
3、传统孝道的政治伦理本质,······································……16
(二)传统孝道的践行········

··············································……17
1、文化制度上的规范················································……17
2、日常行为中的践履················································……17
四、传统孝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19
(一)传统孝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191、孝与忠、仁、义、礼、智、信、梯等传统道德范畴的关系…19
2、传统孝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咒
(二)传统孝道的作用······················································……25
1、修身—修身养性的理论起点········,························……252、齐家—融合家庭的有效手段·································……263、治国一-一孝道延伸的最终归宿······························……26
4、平天下—凝聚社会达一统,由乱达治起功用············……275、塑造文化,构建了中国特有的文明···························……27
(三)传统孝道的不足之处················································……29
1、愚民性··~···························································……29
2、不平等性····························································……29
3、封建性·······························································……29
4、保守性·······························································……30
五、传统孝道的现代境遇与自身转换·································……30
(一)传统孝道的现代境遇················································……30
1、传统孝道的断层···················································……30
2、孝观念淡薄、社会道德滑坡····································……31
3、政治上的冷遇······················································……31
(二)传统孝道的自身转换··································

··············……31
1、淡化政治意识,回归家庭伦理本位···························……31
2、孝的伦理内涵应作新的调整····································……32
3、孝的形式应因时而变·············································……32
六、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及新孝道的合理构建·····················……32
(一)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32
l、有利于现代社会孝养风气形成···...···························……32
2、有利于现代社会稳定·············································……33
3、有利于现代社会家庭和睦、子女教化,·······················……33
4、传统孝道是现代家庭及社会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资源···……34
5、传统孝道是抵御外来文化同化的民族文化支撑点·········……34(二)新孝道的合理构建···················································……35
1、新孝道的合理构建原则··········································……35
2、新孝道的合理创新理念··········································……35
3、新孝道的合理构建途径··································”······……38
七、结束语:高扬新孝道之帆,建设现代和谐社会············……41
注释··············································································……42
参考文献··································································……44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1
后记··············································································……52中国传统孝道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前..J巨~西
传统孝道是关于孝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它
涉及的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关系处理问题。
传统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处于诸道之首、百善
之先和教化之始的根本地位,是传统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贯通性、统
领性的意识。中国特有的宗法社会制度,注定孝必然经历从祭祀祖先的宗教
伦理到家庭伦理,再到政治伦理的

过程,文化制度的发展也赋予了孝道逐步
深刻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践行标准。但随着近当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民族精
神家园的遗失,孝道作为旧道德的集中体现,正淡出现代文化视野和弱化着
人们的家庭道德行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社
会问题的凸显,中西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的深化,使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传统
道德的呼声日高。重塑当今的孝道规范,既是为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作
思想上、伦理道德上的准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传统孝道演变的考证,对传统孝道内容的认识和本质的分
析,探究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中的根源性作用,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挖
掘其合理价值,重塑孝道,思考建立新孝道的途径和措施,为构造和谐社会
体制,创建新型社会文明作些许理论探讨。
一、中国传统孝道的演变
何为孝道?孝是孝敬、孝顺、孝养;道是道路、方法、途径。合而言之,
孝道就是为人子女或为人弟子,对于父母师长,恭敬顺从、供养侍奉的正确
方法和途径(正道)。中华民族的孝道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一个由观念而
制度,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
(一)孝观念的产生
人类的精神生活及精神产品,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和前提的,
是由特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中华文明之所以
孕育出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有显著特色的孝观念及逐步发展起来的孝文化,是与其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组织结构和由此产生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的。
农业文明是中华民族观念文化的母体,她陶铸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
构,孕育出传统的伦理型文化。中华民族祖先居住的黄河、长江流域,农业
早熟与繁盛,有较多剩余产品,避免因物质匾乏而杀食老人,为养老、尊老
提供了稳定的物质保障;农业生产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生产经验,岁月的积累
与辛苦的劳作赋予老人丰富的农时农事经验,老人是智的化身,后辈敬重和
爱戴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长者,生产使然。进而,随着生产和社会进步,仅
以生产和生存为联结纽带的氏族部落关系日渐疏散,血缘群婚逐渐向对偶婚
及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变,家庭拥有了私产,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父权成
为维系家庭,组织生产的运转法则。对有生产经验的长者的尊从,对父亲、
祖父及更尊者的服从,内化为心理情感和道德准则,便是“孝”意识。所以,
就由氏族群体的尊老进而衍生出父权制下的孝亲这一点而言,尊老养老对于
中华文化有本源的意义。
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自然经济的形成,使

作为家庭伦理孝观念的产生
有了深厚的经济土壤。作为规范长幼亲情伦理的孝观念,其载体便是由血缘
而存在的家族和婚姻而组成的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家庭。家庭的确
立,不仅意味着社会生产基本单位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私有财产亲子继承
制的确立。更重要的是,靠禅让转移权力的氏族社会向世袭权力的阶级社会
的变换,由一家而治一国的特殊政治与伦理社会秩序结构,注定血缘宗法社
会制度从中国特有的早期社会经济环境中催生出来。所谓宗法,就是以家族
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原则。在氏族社会早期,为了求得本氏
族的安定与繁荣,同一血缘关系的人,需要相互关心爱护,父母长辈有责任
抚养、教育、爱护子女晚辈,子女晚辈应当尊敬、照顾、赡养父母长辈—孝的意识萌生,有了具有同一血缘关系的孝。随着家庭发展,孝满足了调整
氏族和家庭内部关系的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由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
氏族血缘关系带进了阶级结构中,政治、血缘、伦理互为一体,相辅相成。
大禹破禅让而启袭族权,商行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均与血缘有关。周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加强王权,形成了血缘君统。嫡长子为正宗,庶子为小宗。天子为正宗,诸侯为小宗。宗统有别,不得混淆。这种血缘宗法关系,要求
思想家考虑其相应的道德范畴,维护相应的责、权、利关系。于是,孝的观
念应政治伦理的要求被提出来了。所以,根植于农业经济的中国早期社会政
治结构先天地具有产生孝观念的基本基因和内在要求。
农业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过程渗透着祖先崇拜的
宗教演变。祖先崇拜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有一个范围日
臻缩小的过程。最早的祖先崇拜是崇拜氏族、部族的共同祖先,后来随着家
庭、宗法制的产生及完善,才出现家庭、家族的祖先崇拜。渊源于生殖崇拜
的祖先崇拜,对孝观念的形成有巨大的催生作用。古人把生殖崇拜观念与对
祖先灵魂的迷信观念相结合,把祖先生殖行为神秘化、神圣化,以为人的生
命由祖先所给,人的命运也由祖先所定,拜祭祖先灵魂可保佑本族成员,从
而产生祭祖,孝祖的观念:“率见昭考,以孝以享”。可见,孝的原始含义具
有宗教性质,即对祖先的一种崇拜。因此,祖先崇拜的宗教意识的现实反映
便是孝观念的产生。
农业经济基础、血缘宗法制度、祖先崇拜宗教观念,共同组成孝观念赖
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深厚土壤,孝观念就是在这个独特的三维空间里产生
和演变的。
夏商时期,随着上述三

个方面条件的成熟与相互激荡,孝的观念已开始
体现于日常文化生活中。金文中出现了“孝”的记述:
“天子明哲,勤孝于申(神)”。
“用(享)孝于文人。”
“用禅追孝于皇考惠仲。”
“其用亨(享)孝于皇神祖考。”[]l
这时的孝观念己包含伦理规范的意味,但与后世作为道德行为准则的孝
仍有着很大的差别,更多的是追孝祭祖、宗庙祭祀的祖先崇拜情结。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诞生以西周伦理思想的创立为标志,而西周伦理思
想的宗旨便是孝。孝观念在西周正式提出并被社会确认。周代的“孝”包含
两层含义:一是勤事劳作,奉养父母:“小子惟一妹土,嗣尔股肪,纯其艺
黍樱,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2]l二是追孝先祖,不忘祭祀,继承德业:“相维辟公、天子穆
穆。于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sl西周是后世孔孟为代表
的儒家眼中的治世典范,礼义之邦,西周的孝观念对中华传统孝道有着根源
性作用,是以后孝道思想的理论源头,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块最早奠基石,
是引申出其他诸道德的总根源。
(二)孝道的确立及演变
1、百家争鸣时期的孝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发展使儒家成为主流意识,但其源头却是多源性
的,百家争鸣便是其百源俱出,巫待归川之时。诸子百家在许多时事、人伦
问题上意见差异极大,但在“孝”的认识上出入不多。道家老子认为“绝仁
弃义,民复孝慈”[4]。法家韩非认为孝即“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sI
墨家把孝建立在“兼爱”的基础上,墨子提出“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
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意我先从事乎恶人之亲,然后报我以爱利吾亲乎?
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6]后期墨家也认为
“孝,利亲也。”[7]但作为后世孝道理论渊蔽的却是儒家。孔子的孝思想包含
四个方面:一、孝梯并称,不可偏废;二、在家执孝者,在国必忠;三、父
母去世,执孝者守丧三年;四、父母在,不远游。孟子以上古圣贤为尽孝的
楷模,“尧舜之道,孝弟而己”。8]l把孝上升到治国的理论高度。孟子还提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9]l,“入则孝,出则梯”,110]“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川等观念,对后世影响极大。荀子对孝进行了审视,强调在服从君主命
令时,孝子应当经过思考后,明辨服从还是不服从,并提出了原则:“孝子
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
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从不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
乃敬”

,[l2]强调孝子慎思,以维护亲人的利益。诸子百家对孝的论述,成为
孝道的理论来源,构建了孝道框架,为孝道确立准备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孝道的确立
秦汉以后,中国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相对稳定,经过汉初一段时间的探索
与反思,统治阶级逐步意识到只有儒家学说最适合为以宗法家族制度为基础
的中央集权专制服务,所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黔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登上统治思想的宝座,儒家的孝道观得到空前的重视,
“以孝治天下”成为最核心的统治思想。汉代孝治通过如下几个层面得到强
化和实行:
()l政治上的制度化
一种新的道德理念与行为方式的形成和流传,政治力量的介入会起非
常大的推动作用。汉代孝行的政治化,对奠定孝道两千多年封建道德的首席
地位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为实行孝治,以极大的政治诱惑力来使人们奉行孝
道,是孝道政治化和得以推行的必要有效手段。汉代以“举孝廉”的政治制
度来选择官吏。《汉书,武帝纪》:“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颜师古注:“孝,
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在选择官史的九品中正制未被科举
制度替代前,举孝廉恐怕成为寒门学子做官的唯一途径了,这对“朝为田舍
郎,暮登天子堂”的贫贱读书人有何等的诱惑力。孝道成为跻身官阶的手段,
引导了士人追求价值的趋同性,使推行孝道成为有效的统治策略之一,也为
孝道教育普及培养了深厚的土壤。
(2)教育的普及化
汉代孝道教育己经理论化,其标志就是《孝经》、《礼记》的出现。《孝
经》、《礼记》通过对周朝和儒家以及诸子百家有关孝的论述的归纳和概括,
基本上创立了孝道教育的理论体系,使孝道教育有了教科书。孟子的“谨库
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13]孔子关于“教民亲
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梯”、[4l]“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
也。教以梯,所敬天下之为人兄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君者也。”[5I]“圣
人因严以孝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6J的深
刻论述,对后世孝道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汉代政府不遗余力推行孝
道教育,汉昭帝始元五年下诏令举贤良文学以治《孝经》,汉平帝元年则徽
诏天下能治《孝经》、《尔雅》、《论语》及五经者,为他们专供招传车辆,官
方颁布的《白虎通义》更把《孝经》与《春秋》并列。汉宣帝地节三年颁令:
在乡聚的库序置《孝经》师一人,专门讲授《孝经》。以后,西汉历代君王
都在学校里设置《孝经》课。

孝道教育的普及,使孝道观念深入人心,开始
由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道德信念。汉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脉和奠基,汉代的孝道教育使孝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
成为历代国民为人处事的道德理念,为塑造民族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这
个意义上讲,孝道成为后人认为天经地义、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容背叛的伦
理天条并予以带有宗教情结式的践行,汉代孝道教育比政治强势推行对中华
文化造成的影响更为深远。
(3)保障的法制化
汉代对孝道的推行除政治以诱导、教育以熏陶外,还辅之以法律保障。
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国家法律以伦理为本位。汉代法律极力维护孝道。
汉律规定了养老,敬老制度。《汉书·文帝纪》:“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
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之子孙孝养
其亲?今闻吏察当受瓷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有司请令
具道,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以上,又赐
帛人二匹,絮三斤。”《后汉书·光武帝纪》又诏曰:“其命郡国有谷者,给
察高年,鳃、寡、孤、独及笃疲,无家属贫不能自者,如律。”可见汉代养
老制度己极为规范,不仅有令,还有了固定的律。汉律对孝子的奖励,亦有
规范的制度。汉惠帝四年诏曰:“举民孝锑力田复其身。”《汉书·贾山传》:
“陛下继位……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颜师古注:“一
子不事,姆其赋役。二算不事,免二口之算赋也。”对某一孝梯者给予褒奖
或赐爵亦是汉代的一贯做法。举孝廉的选吏体制激励士人事孝以至发至极
端,但终使尽孝之风日益盛行。汉律也规定了对不孝的严惩。汉律定不供养,
欧父母诬告父母,闻父母亡匿不发丧,服丧娶妻妾,服丧行奸作乐,强奸继
母,诽议孝行,杀父母等为不孝,并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后汉书·孔融
传》:孔融因与他人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击中,出则离矣。”而被定罪大逆不道,下
狱弃市。少以神童出名长以才能出众的的一代名人仅对孝行有不敬之辞而遭
杀身之祸,可见刑罚之重。汉律对孝道的维护,保证了孝观念被社会各阶层
接受并予以实行,使孝道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行动上被确立起来。
(4)践行的社会化
政治利益的诱惑,教育的普及,法制的保障及信念的内化使孝道在汉代践行之风大盛,孝子频出。蔡君仲、董永、颜乌、丁兰、郭巨、陆绩、黄
香、堤索、毛义、江革、赵宣、毕堪等都是孝

史有名。后世讲汉风淳厚,汉
人讲孝应是内含之义。汉代的孝道流行说明孝道己渗透于人们的情感,塑造
起人们的信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道德理念了,孝道已成
为汉代的大众生活准则了。
一种理论成为人伦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成为协调一切关系的
法则,成为可以由微观地协调家庭秩序进而有效地客观地治理国家政权的手
段,成为在政治、文化乃至经济生活中贯通性、统领性的意识,说明这种理
论已在全社会建立起来。孝在汉代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并身体力行,有行
动性的纲领,有实行手段的保障,有统治者的倡导和教化,有社会各阶层的
笃信与践行,更有后世连续不断地继承和发展,这说明孝道在汉代已确立起
来。
孝道的确立,奠定了中华传统道德的基石。它的演变也始终与中华文化
发展相始终,共兴衰。
3、传统孝道的演变
汉代以后,随着专制集权加强,儒家学说一统,孝道发展是一个逐步被
完善、强化的过程。
汉代的孝道风气盛于其后的魏晋南北朝。魏晋统治者也标榜“以孝治天
下”。正史《晋书》辟有“孝子传”,记述一代著名孝子的孝行,以昭示对孝
行的褒奖和宣扬。《宋书·孝义传》云:“汉世士务治身,故忠孝成俗,至乎
乘轩服冕,非此莫由。晋宋以来,风衰义缺,刻身后行,事薄膏胰。若夫孝
立闺庭,忠被史策,多发沟吠之中,非出衣替之下,以此而言声教,不亦卿
大夫之耻乎。”北朝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对孝道理论做出较大贡献的
一部著作。他认为历代圣贤之书无非是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
而已,他提出“父子之严,不可以钾;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
押则怠慢生焉”。他宣传“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
子而后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己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o
提出了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庭结构理论,为后世宋儒论孝时绝对父权,把
孝道推至极致提供了理论来源。隋唐时期,统治者继承了重视孝道的传统,继续强调社会教化和政治表
彰。唐穆宗曾请学者讲解并颁行《孝经》,为《孝经》作注疏,依据《孝经》
选择人才。唐玄龄等人修《晋书·孝友传》时,宣扬天人感应:“德之所届,
有感必征”,“枯柏以应其诚,惊雷以危其虑“,神化孝道功能,后人讲述
孝子孝行多感动天地,于此有一定关系。韩愈在反佛斗争中,以忠孝做武器,
主张子女孝敬父亲,格守忠君孝亲之道。
两宋时期,是儒家伦理思想完备的时代。宋儒构筑了博大精深的新儒学
理论体系,其

中孝是其根本的理论范畴。他们从天理分析入手,论证孝是充
塞于天地之间、存于万世的伦理道德准则,强调孝的形而上性,倡导愚孝,
使孝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张载作《西铭》,把宇宙比作大家庭,孝道
比作天道,强调孝道永恒,不可更改。他以乾为父,坤为母,认为人人皆天
地之子,应当“爱必兼爱”。程颖、程颗论孝,认为天下一理,道外无物:“父
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117]孝道是天理的一部分,必须
严格遵循,否则便是违备天理。朱熹在继承张载和二程思想的基础上,用“理
一分殊”理论来论证孝道的至高无上性。他说:“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
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118]“万物皆有此理,理皆
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同,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
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9l]
与前代学者论孝不同,他将儒者认为源于“天”的三纲五常归结为“理”,
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己。天得之为天,地之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
而不在。”[20]“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1211
这样,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认为孝道是天理的流行,是永恒不变之法则,
将孝道系统化、理论化,以至推演出“存天理,灭人伦”,“父要子亡,子不
得不亡”的极端孝道言论。这种日益绝对化、片面化的孝道教化,使得宋代
孝子辈出,孝行惨烈,为孝道后世遭到攻击,频于毁灭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元朝虽系马背民族入主中原,但历代孝道教化形成的传统并未削弱,甚
至出现了孝道教化的重大转向,即呈现通俗化、深入化的趋势,对后代影响
巨大的((二十四孝))即成书于元朝。明代强化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治,借用宋儒理论,禁锢人们头脑,畸
形提倡孝道,是封建文化最黑暗的时期。明代把三纲五常和贞节名分看得比
生死还重要,孝道被提高到很特殊的地位,看作是立家之本,固国之据,作
忠之源。罗伦在《扶植纲常疏》中说:“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国而
非此不可以为国,家而非此不可以为家。人而非此则禽兽矣,中华而非此夷
狄矣。故先王制礼,子有父母之丧,君命三年不过其门,所以教人孝也。古
者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诚以居家孝,故忠可移于君。”[22l明代忠臣极多,
孝子也众,但有许多是黑暗礼教之下屠杀的愚忠、愚孝之人。明代的孝道在
中华孝道发展史上

是一个践行比较充分,对后世影响极深的时期。
清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穷途末路,虽有康乾时期对传统道德及孝道的
宣扬、维护,但后期的政局动荡,政权岌岌可危,不可避免地让作为封建文
化代表的孝道随着旧制度的衰落而归于没落,但一些思想家还是对孝道作了
一些有益的理论探讨。清初王夫之主张在实践中体会孝道,强调孝重在“行”
而非“思”;清末曾国藩对孝有许多论述。他认为读尽天下书,无非一个“孝”
字;强调君子之孝,重于立身。曾国藩还注重孝道因果报应,忠孝合一,为
传统孝道理论增加了最后一点亮色。
4、传统孝道的坍塌
近代传统孝道的坍塌归结于其依附的经济、政治基础丧失和历次思想运
动的冲击。
中国封建制度风雨前行两千余年,己随着人类经济发展、文明进步,日
益显示出其内在的落后性。特别是后期宋明理学的思想禁锢、明代对资本主
义萌芽的扼杀、清代文字狱的大兴,严重阻碍了经济、文化、科技、思想的
发展,造成了近代社会的落后。而与此相反,西方列强却由于工业革命、殖
民扩张的完成,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东西方强弱变换,使近代
中国成为列强争相侵略的目标,中国社会自身发展进程被打断,向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社会转换,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宗法家族制的经济基础动摇了。清
朝一步步地军事衰弱、外交辱国、割地丧权,国家控制力减弱,政治权力弱
化,对自身统治思想的维护,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封建文化、传统道德代
表的孝道所依附的经济、政治基础慢慢丧失了。另外,随着侵略加深,国门渐开,西方平等自由的思想得到传播,唤起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国人反思起
中国家庭制度,展开了对传统家庭伦理的批判;先进的生活方式也为部分国
人所接受。新式的家庭制度、生活风气在一些西化较强的地区得以推崇、流
行和普及。经济基础的丧失、政治保障的减弱、新的生活方式的渗入,使人
们传统观念失去了原有的均衡。
但是,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的转化及丧失总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
度的改变。传统孝道在近代的坍塌跟历次思想批判对它的冲击是有着直接关
系的。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经历了一个
对传统文化从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批判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对传统孝道的批
判也愈来愈强烈。维新派在对三纲五常的批判中,对“臣事君以忠”、“子事
父以孝”的道德规范给予了更多的抨击。谭嗣同是维新派思想中对传统纲常
伦理批判最激烈的一个。他剖析了纲常礼数悖天理、灭人性的一面,

认为它
是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工具。论及孝道中的父子关系,他指出“至
于父子之名,则真以为天之所合,卷舌而不敢议。不知天合者,泥于体魄之
言也,不见灵魄者也。子为天之子,父亦为天之子,父非人所得而袭取也,
平等也。”[23]对父子之伦是一种冲击和否定。20世纪初,民主主义者对封建
伦理道德进行了更为激烈的批判,尤其攻击封建伦理关系中的父子关系,指
出暴父殴子,残暴成性,为人子则“自幼及长,不能脱于迷信于强权之范围,
己方未了,又以教人,世世相传,以阻人道之进化,败坏人类之幸福”,将
父子人伦纲常对人的祸害上升到毁坏文明的地步。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将旧
文化、旧道德埋葬了,其间对孝道的批判,使孝道几遭灭顶之灾。陈独秀认
为儒家的道德是宗法社会的道德,不适于现代生活。三纲的实质是片面之务,
不平等道德,阶级尊卑之制度,忠、孝、节三样旧道德,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孝道进行批判。他认为支配中国两千余年
的孔门伦理是牺牲被统治者个性的伦理,而牺牲个性的第一步就是尽孝。五
四时期对传统孝道更为深入探讨和系统批判的是吴虞和鲁迅先生。吴虞写了
《家庭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与《说孝》两篇文章,开始了对传统孝道的
批驳。吴虞认为孝的本义是感恩,是好的,但后来经儒家理论强化,成为家
庭专制和君主专制的理论根据,其根本意图是维护专制和不平等,则是应予以批判的。吴虞论证了忠孝,忠礼的关系,指出了传统孝道的危害:社会陋
习盛行,塑造虚伪人格,阻碍社会发展。吴虞的批判,具有瓦解孝道体系,
转变封建孝伦理观念的作用,是近代批判孝道比较客观而深入的一个。鲁迅
对传统孝道是基本全盘否定的。鲁迅先生对孝道批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幼者为本位”反对“长者本位”,从哲学和生物学规律强调“幼者
为本位”的合理性,批判“长者本位”对子女人性的摧残;二是以父子之爱
代替父子之恩,强调孝道的本源意义,力求改变传统孝道的腐朽内容;三是
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性。鲁迅对封建孝道中做作的形式主义的东西非常反
感,尤其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变态性的孝更是深恶痛绝。鲁迅先
生对孝道的批判具有片面的深刻性,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打倒孔家店的
旗手,他对包括传统孝道在内的封建礼教的批判,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深入
起着非常深远的作用。五四时期众多思想家批判封建孝道的同时,也对建立
新型父子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奠定

了现代代际伦理的思想基础,其影
响和作用是深刻持久的。
近代对传统孝道的批判,紧紧地与思想政治斗争、社会制度改革纠合在
一起,义愤之情多于理论论证,抛弃大于继承。这固然对思想启萌起到很大
作用,但不是对传统孝道客观地分析与利用,也对传统文化、优良美德的传
承起到了极大的毁灭作用。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孝道的奉行,对家庭和谐、
国家巩固、国民性格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代对这一伦理制度的抛
弃,正如泼水也泼掉了婴儿一样,放弃了传统孝道的普世价值,使我们丢掉
了自己民族精神的家园。现代普及传统美德之艰难,足见当年偏激批判之遗
患。
肇始于孝观念,由于中国特殊的宗法血缘家庭关系及社会制度的需要和
扶持而随着历史演变逐步发育起来的传统孝道,完成了从宗教伦理到家庭伦
理再到政治伦理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伦理意识的核心范畴。从这个意义上
讲,中国文化就是一种孝文化,梁漱溟先生曾言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
化,自是没错”。[24]但也正因其作为封建道德的本原和基础,近代才受到猛
评批判,开始走向衰萎。传统孝道的演变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它曾
经辉煌,但终归于没落,可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深远的,是其他传统德目和文化范畴所无法比拟的。
二、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
传统孝道在中国古代有着十分宽泛的内容:从动机来看,孝是一种敬本
心理;从效果看,孝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
自觉相统一,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服务。因而,孝从亲子关系出发,
由家而族,由族而国,不断丰富其内涵,又从君而臣,由臣而民,不断扩充
其外延。具体地讲,传统孝道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养亲尊亲
《孝经·纪孝行章》云:“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事其敬,养则
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桓宽《盐铁论·孝养》提出:“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可见,孝
要求对父母要做到养与敬两个方面。
l、奉养。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25l子女应勤其四肢,
按时劳作,易其田畴,树桑养畜,生产出足够的物质财富,使父母吃饱穿暖,
衣食无忧,来奉养父母。
2、尊敬。
真正的孝应较之以物质赡养更上一层楼,达到“敬”的高度。《论语。为
政》:“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
即要求以敬区别于普通的养,以敬爱的心情与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父

母。《礼
记·祭义》也认为:“养可能也,敬为难。”孔子更说:“色难”。[26J所以,要
真正地孝,对父母态度必须恭敬,要为父母分忧解愁,病丧之中尊敬与否更
是考验孝与不孝的关键。
(二)传宗接代
传统孝道视传宗接代为其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父母生之,续莫大
焉。”[27l“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8性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
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所以儒家十分重视男子宗系的接续,完不成
这一重任,便是最大的不孝。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螟目,古代孝子甚至今人也有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
宗接代观念确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为了防止无后,男子便
可休妻纳妾,而女子只能从一而终。因此,传统孝道又于父权之外衍生了夫
权,加深了对女子的压迫,也加重了传宗接代在孝道中的份量与不可替代性。
(三)善继善述
儒家认为,为人子讲孝道就必须“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29]孔
子主张,对父母正确合理的意愿与事业,应支持和继承:“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30]这要求子女除了物质上
使父母生活有保障,精神上也要与父母保持一致,特别是父母过世后,继承
父业并发扬广大,这是对父母在世时尊敬的延续。使家道衰落,家学失传,
家风败坏的人是谈不上孝的,所以常有古人因有不肖之子而哀叹愧对列祖列
宗,自认不孝的。
(四)祭祖耀祖
中国古人特别重视丧礼和祭礼,讲究“慎终追远”,认为丧礼和祭礼
不仅能表达生者对已故的先人的追忆,也能体现人子的孝心,表示不忘父母
的养育之恩。“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3’]是孝子份内之
事。
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光宗耀祖是孝道的重要内容。通过立德、立言、
立功,以达到“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32l的目的,是古人终身
刻求,以达至孝的不竭动力。古代社会中,家庭门第高低决定着祖宗祭祀、
子女庇护、宗族衍续的荣辱,所以子女都担负着升扬、光大门庭的崇高而艰
难的责任。
(五)移孝作忠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33]在中国家国同构的特
殊文化、政治体制中,国是家之合,君是民之父,推家庭之小孝及万民之主
的君主,孝扩大于君便是忠,忠是孝的放大。移孝作忠有其内在合理的逻辑
推演和现实的不朽功用。移孝作忠,使孝超出一家一族的界限,以立国为本,
以天下为怀,是封建社会最高层次的孝,也是封建士人力求达到的一种最高
目标。一般认为,

孝是忠的基础。在家尽孝,在国必忠;在家不孝,在国不忠。做到了忠,也才能光大宗族,封妻荫子或青史留名,使人念及先祖,实
现“大孝”的心愿。否则,不忠犯奸,以至绝门灭户,祸及宗族,灾于祖莹,
何言有孝?对国、对君不忠,必然殃及家族,因尽忠而丧身,父母得以名扬,
列宗得以铭记,可谓至孝,所以移孝作忠是封建时代孝的一种最好归宿,是
孝道后期发展的必含之意,也是历代统治者大力提倡的根本原因。
以上几方面的内容彼此渗透与涵盖,构成了孝道理论体系,也奠定了孝
道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位,使它具有了特殊的作用。
三、中国传统孝道的本质与践行
(一)传统孝道的本质
朱熹用“理一分殊”理论论证了孝作为天理的形而上学性,肯定它在传
统道德范畴中的根源性地位。但纵观孝道的演变和其在不同层次上的内涵,
孝道的本质于个人、家庭、国家有不同的特质规定,所以不易做一笼统的归
纳和提炼,应针对其不同道德层次的内容和要求作一分类的本质概括较为合
适。
1、传统孝道的人类自然本质
传统孝道的人类自然本质是爱。
孝的生理基础是亲情血缘关系。孝行是人类性本能活动所产生的一种反
作用力量,它要求孝行为的主体不计回报,不要求回报,所以,从个体而言,
孝最基本的特质和起点应是爱。这一点,在人的自然性方面表现更充分。人
之成为“人”之前的全自然属性状态下,父体或母体为保护幼体的生存和安
全所做的反应与行为,与其他高级动物对后代的育护是无差异的。随着进化,
人的青壮年个体开始照顾、抚育老弱个体,具有反哺行为,则是其他动物所
少有的。如从抚育的内容和方式来讲则是仅有的。所以,上代对下代的养育
及下代对上代的反哺,本质上是基于血缘的一种爱护行为,是没有后面文明
时代的伦理规范的意义的。后世的孝道文明从人类自然本质来讲,始终是人
类老幼之间的自然爱护之情。从这个本源意义上说,孝起初是双向性的。
进入文明社会后,孝被赋予了很多的外在规范。但其作为人类自然本质
—互爱的最基本内核并没有改变,只是老幼间的双向性责任更加显现,外在形式过于规范,强化为人类亲代之间或者说个体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的具
有普遍意义上的相互保护的机制。若将个体的生命历程分解开,每个人在一
生中都要充当下代和上代的角色。一些现代人类学家研究发现,随着文明进
步和对自然生存环境的远离,人类自身的各种属性和功能都特型化了,这使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小了,幼小的生命没有成人哺育不可能成活。人类

得以延续,必须有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措施,这就是父母的养育。但衰老的人
类个体生命也极其脆弱,没有下代的反哺也无法生存。可见,下代对上代之
还报不过是生命个体的不同阶段之间的互助,始终是人类自身自然本性互相
关爱的表现。
孝道在后世发展中具有互利、利他的成分在里面(人类早期更如此),
但这不能改变孝的人类自然本质。斯宾塞从进化论的角度论证利他主义经历
了一个由无意识的血亲利他主义到有意识的血亲利他主义,又由家庭的利他
主义到社会的利他主义的逐步进化过程。所谓无意识的血亲利他主义,是指
人类传种接代,保护婴儿幼子,依赖父母的自然本性,用中国传统的伦理学
语言表述即孝慈。随着人类的进化,这种有意识的自然本性逐渐进入到有意
识的利他主义状态,人类认识到孝慈不单是个人的自然需要,而且也是家庭
和社会的需要,形成家庭利他主义,在社会上的规范体系化便是孝道。即便
带有功利的成份,从带有自然主义成份的孝慈观念到后来社会利他主义的孝
道,孝作为人类自然本性的爱,不是后世外在的规范和名利的外在诱惑所能
改变的,任何地位、身份、层次的人都敬父爱子,都因其为人,有人的本性,
这种本性便是出自本能、不虑及其他因素的血缘亲情关爱。所以,孝道的人
类自然本质是爱。
2、传统孝道的家庭伦理本质
传统孝道的家庭伦理本质是和。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以孝为特色,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截然不同且延续
数千年不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存在着孝道依存的肥沃土壤—血缘宗法制家庭。家庭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基本结构,无数家庭中个体孝行为的升华
与规范便形成孝道。所以,孝道从高于个人的家庭方面而言,便是一种具有
普遍意义的伦理层次,即家庭伦理。孝道在家庭伦理方面有其独特的本质规定。
社会由家庭组成,家庭存在着内部的父子、兄弟、夫妇和外部亲戚、邻
里等关系。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依靠这些关系的理顺与协调。孝则是这些关
系的粘结剂。因孝能处理这些关系,《礼记.祭义》把它看作是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真理。孝让家庭成员准确定位,各执其礼,各司其职,从而使家庭达
到和谐的目的。孝道作为家庭伦理的本质和作用应是和,使家庭关系和顺,
邻里亲戚和气,社会一片和谐。
“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儒家的出发点是个群关系、
人我关系、家国关系,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但各类关系协调和目标
实现的落脚点基本上都在家庭中。所以,孝作为理顺关系的规则,在家庭伦
理中的本质和作

用便是“和”而不是其他。“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134】
“君子之所谓孝,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
行立矣”。孝道在维护家庭、邻里、社会和谐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道德范畴
所起不到的。
3、传统孝道的政治伦理本质
传统孝道的政治伦理本质是忠。
孝道演变经历了从家庭伦理到政治伦理的过程,完成了个人行为规范到
国家统治意识和社会行为准则的转化,找到了自己最终的依靠和归宿。
孝起始本义涉及的主要是父子、长幼之间的关系,是父权制的产物,宗
法制的表现。忠作为政治伦理概念,涉及的主要是臣与君的关系,是封建专
制制度的产物,体现了等级特权观念。孝、忠在特定的个人和环境中是相悖
的,有忠孝两难全的矛盾。但由血缘维系的家庭靠宗法制度巩固,封建政权
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家国一体”的“家天下”格局,由家而国,在家
孝父,在国忠君,家国同构完成了由孝到忠的自然过渡,且忠涵盖了孝,是
孝的扩大和最高层次。移孝做忠,为统治者提供了实施社会治理的理论武器。
封建社会后期,忠被提高到极端高度,达到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
地步。在政治权力机构、社会统治思想中,孝最初的本意被异化了,完全成
为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孝已完全变成忠,成为一个政治伦理范畴了。所以,
孝在政治伦理中实质上已是忠,已丧失了原来的内涵和本质的规定性,脱离了家庭范围,服务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了。
(二)传统孝道的践行
孝是中国古代将道德思想与社会政治伦理践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个德目,
是全社会予以认同和身体力行的道德规范,其历代践行的效果今天看来也是
思想政治教育和践行到位的典范。
1.文化制度上的规范
孝由人的天然亲情转换成社会性的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一种规范和道德
理念,并要求社会成员践行,文化制度上的强制性因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
()l教育对孝道的宣传。
通过学校教育有目的而系统的理性传播,是孝道传承和践行最可靠的
方式。孝的社会意义是明显的,重孝的利益诱惑和践行原则必须落实到孝行
标准和其可资施行的理论上。所以,((孝经》、《礼记》、((孝行》、《颜氏家训》、
((二十四孝原编》等孝书及《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启蒙书成了
孝道教育的教材,完善充实了孝道理论。另外,古代从国家最高学府到州县
库、序完备的学校体制,为孝道教育提供了保障。
(2)政治上推动。
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具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汉以后把

孝作为
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标准,这使得绝大多数读书人烙守孝道且多有发挥,使孝
道得以践行与张扬。
(3)法律的维护。
通过传统法律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代法律对孝道的维护。例
如:将“不孝”定为重罪,将“亲亲相隐”作为法律原则,为官者父母去世
应休官守丧等,这种维护正是孝道得以传承和履行的保障。
2、日常行为中的践履
《孝经》规定了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之孝。孝道历经千年不衰,
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由伦理规范转换成了社会各阶层的日常行为,成为日常生
活中倍守躬行的不二法则。孝道在日常行为中的践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孝子的极孝行为
二十四史多有((孝子传》、《孝友传》、《孝义传》等,对孝子予以表彰。
二十四孝中的虞舜终身孺子慕、黄山谷亲涤便器、黄香扇枕温席等反映了社
会各阶层均有孝子行为。孝子的榜样风范对孝道的落实和重孝风气的盛行起
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引领着世人学孝,尽孝,以求孝史留名,促进了孝的
社会生活化,也是孝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践行的最好注释。
(2)家族对孝的践行的维护与落实
家族是传统封建社会中联合个人和国家的桥梁,是宗法制国家的政治基
础,族权是政权的有力补充,在民间有着极大的世俗权力空间。孝道的传承
与践行离不开族权的维护与落实。
第一、家族对于孝道有细化的准则。传统社会中每个家族都有族规,族
规基本上第一条便是讲孝。如《福建连城文川李氏训》第一条就是孝顺父母:
“人之百行,莫大于孝,家庭中有善事父母,克供子职者,理合褒嘉,呈请
给匾,以族孝行。”《大余新城李氏重修族谱》第一条也规定:“父母,吾身
之本,少而鞠育,长而教训,其恩如天地,不孝父母,是得罪天地;得罪天
地,无所祷也。凡我族人,切不可失养失敬,以乖天伦。”家族是封建社会
的普遍组织,族规贴近生活,细化法律,比国家法律有更强的现实性,对孝
道的维护也更直接。
第二、家族对孝道践行的惩诫。上面提到了《福建连城文川李氏训》有
对孝子表彰的规定,也有对不孝子孙的惩诫措施:”五伦之大,孝友为先,
倘明发有亏天显阁念甚不足挂齿,维我众人定以不孝,不友之罪,罪之”。
有的族规规定:子孙骂父母者绞;子孙殴祖父母者斩,杀者凌迟处死;骂亲
伯叔父母姑母者,杖二百。家族对本族的不孝子孙惩罚是严厉的。族权较之
于政权惩罚不孝更直接。如对不孝子孙北方合族议之即可杖杀,南方族长批
准即可沉塘,所以具有更大的威慑力。封建社会中,对不孝的惩治一般是由
家庭自行清

理门户,即使有过激之处,官府也网开一面,法外施恩,予以支
持和谅解,维护族权。所以,家族是孝道践行的维护者,为孝道真正履行起到
了基层管理和保障作用。(3)孝道日常规范的烙守力行
民间社会是传统沿传最主要和最广阔的天地。脱离了社会生活需要的理
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流传更多的应归功于广大群众的惜守
和力行。孝道在民间有丰富的土壤,也贯彻得更实在。各地民俗差异极大,
但行孝方式、内容却大同小异。父母在,不远游;出必告,返必复;晨省昏
问,养老送终;敬养厚葬,居丧不婚;三年守孝,年节不贺,诞辰祭日,子
孙谨一记;扬名于世,返乡祭祖等等。这些执孝的日常生活活动是孝道践行的
最基本形式,也是重孝传统的具体化,对孝道的延续起着约定俗成,继承和
发扬的作用。
传统孝道的践行是孝道普及、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巨大生命力的
表现,正是由于其千百年来的践行,孝道才渗透到各个文化领域,赋予于其
不同的本质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意识中的统领性意识。
四、中国传统孝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传统孝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传统孝道是中华文化与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是中华文化与中华伦理精
神的核心与根本,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理清孝与忠、仁、
义、礼、智、信等的关系,对理解孝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孝与仁、义、礼、智、信、忠等传统道德范畴的关系
()l孝与仁的关系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伦理学史》中说:“仁者,实是统摄诸德,完成人
格之总名。”仁,不仅被看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爱人忠恕
之道,而且还被看作是众德之名,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之反省所表
现出来的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行为或者说是“我”与“非我”之关系的
善德。从这一点来说,孝与仁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关相爱的情感与理智,
其精神实质是完全相同的。但孝与仁也有些许细微差别,肖群忠先生概括为
三点:一、二者是普遍与特殊之关系。仁爱之心是人人都有的,仁爱之行是
可以施于一切人的,而孝则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自然亲情和道德义务;二,
二者是属性与本质的关系。仁,是一种泛爱之心,而孝是一种亲情之爱;三,
二者是目的与起点的关系。为了达到“泛爱众,而亲仁”的目的,必须从“弟子入则孝”做起。135]总之,仁是最高的道德理想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而孝则
是一种道德规范与要求,是仁的起始与根基。《管子·戒篇》说:“孝弟者,
仁之祖也。”宋代《二程集·粹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