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理一分殊
❖ “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 万物中各有太极。”(《语类》卷一)
❖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语类》卷九十四)
❖ “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 同也。气之异者,粹驳之不齐;理之异者,偏全之或异。”(《文集·答 黄伯商》)
❖ 朱熹著作甚多,主要哲学著 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太极图说解》、《通书解》 等。他平日讲学的问答,后 来编为《朱文公文集》 《朱 子语类》 《朱子全书》。
朱熹手迹
朱子全书
宋明理学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兄程颢
弟程颐
wk.baidu.com
朱熹
第一节 理本气末的理气论 第二节 理欲观和心性论 第三节 修养论与知行观
第一节 理本气末的理气论
二. 心统性情
1、心与性 朱熹以为理在气之先,心却是有形体以后才有的。他又说:“心者气之精
爽。”(《语类》卷五)“是先有知觉之理,理未知觉,气聚成形,理 与气合,便能知觉”(同上)。
心虽然是“理与气合”而后有,但也可以说心包含了理与气。他说:“心之 理是太极,心之动静是阴阳”(《语类》卷五),又说:“所觉者心之理 也,能觉者气之灵也。”(同上)
❖ “情之未发者性也,是乃所谓中也,天下之大本也。性之已发者情也, 其皆中节则所谓和也,天下之达道也。”(《太极说》)
第三节 修养论与知行观
❖ 一、主敬涵养
—— 宋明理学集大成者
朱熹生平及背景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 号晦庵,徽州婺源人(古属安徽今 属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尤溪, 十四岁遵父命从师于胡原仲,刘致 中,刘彦冲。十八岁中进士,此后 从学于李侗。晚年定居于建阳(今 属福建)的考亭,其学被称为“闽 学”,其学派称为考亭学派。他是 理学集大成者,是中国著名的思想 家、哲学家、教育家。
“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常相依而未尝相 离也。”(同上)
4、气强理弱
三、理一分殊
1. 太极
❖ “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至耳”(《答程可久》)
❖ “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语类》卷九十四)
❖ “太极只是个极好至善底道理,……是天地人物万善至好的表德。” (《语类》卷九十四)
“总天地万物”便是太极,太极就是一,是宇宙的本体;就每一事物来看, 它都完整地禀受了理(太极)作为自己的本体,万理统一于一理,而一理 通过万理来表现自己。
朱熹认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理论,最完整地解决了
春秋战国以来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在他看来,孟子讲性 善,是从本原上看人性,只说了天命之性。而没有讨论气 质之性。荀子道性恶,扬雄讲善恶混同,则只讲气质之性, 不知有天命之性。孟子言天命而不知气质,不能从理论上 说明人的人性恶的来源,因而不完备,而荀扬只知气质而 不知天命,反而以气质蒙蔽了天理。这是人性的大害。韩 愈分三品。可惜又讲的不详尽。
一、理气不离不杂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 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 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气之 所以聚散的根据;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是事物形成形质 之体的根源,形器的存亡只是气的聚散。理气关系是形上与形 下、道与器的关系。有理必有气,有气必有理,这样才能生成 一个真切实际的天地和万事万物。
“孟子言性,只说得本上说,论才亦然;荀子只
见得不好底,扬子又见得半上半下底,韩子所言,
却是说得稍近。”
《语类》卷四
“诸子说性恶与善恶混,使张程之说早出,则这许
多路,自不用纷争。故张程之说立,则诸子之说
泯矣。”
(同上)
2. 人心与道心
❖ 朱熹把心分为 “道心”和“人心”。本体的心,是天理的体现,叫做 “道心”;感性情欲则为“人心”;受到物欲引诱或牵累,发而为不善的 心,是“人欲”。
第二节 理欲观和心性论
一、天理与人欲 二、心统性情
一、天理与人欲
1.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 朱熹认为人性有二:一是“天命之性”,也叫做“天地之性”,也就是先 验的理性,是从作为世界本源的“理”得来的。一是“气质之性”,决 定生来固有的感情、欲望等,是从构成身体的“气”得来的。他认为 “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语类》卷四),“人物之生,必禀 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答黄道夫》)。人是理与气 结合而生成的,其所禀受的理,表现为天命之性(后来的程朱学派也称 之为“义理之性”);其所禀受的气,构成为身体,而气与理结合在一起, 就表现出气质之性。他说:“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 以理与气杂而言之。”(《答郑子上》)
二、理先气后
1、理在事先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 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 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2、理先气后强调的是逻辑先后,而不是时间先后。
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 相似。
3、理气动静
“阳动阴静,非太极动静,只是理有动静,理不可见,因阴阳 而后知,理搭在阴阳上,如人跨马相似。”(《语类》卷九十 四)
❖ 朱熹认为,“人心”、“道心”也不是两个不同的“心”,它是同一个 精神主体,只是从追求和满足于耳目的欲望上来讲,就叫做“人心”, 从追求和实行天理上来讲,就叫做“道心”。所以他说:“只是这一个心, 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语 类》卷七十八)
❖ 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而不可并存的,必须“革尽人 欲”才能“复尽天理”。他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 则天理灭。”(《语类》卷十三)因此,“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 理,方始是学”(同上)。
❖ “心主于身,其所以为体者,性也;所以为用者,情也,是以贯乎动静 而无不在焉。”(《答何叔京》)
❖ “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统如统兵之统,言有 以主之也。”(《语类》卷九十八)
2. 未发已发
❖ “性情一物,其所以分,只为未发已发之不同耳。若不以未发已发分之, 则何者为性,何者为情耶?”(《答何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