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CA1与BRCA2易感基因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CA1与BRCA2易感基因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6-05-25T09:36:22.9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陈燕枝马嫚曹柳洪泰山方义湖[导读]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BRCA1与BRCA2基因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以据此对该病针对治疗并能对其预后做评价。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江西上饶 334000)【摘要】目的探究BRCA1与BRCA2易感基因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BRCA1与BRCA2在3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变组)、34例乳腺良性病变(良性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ER、HER-2的关系。结果两种基因在两组组织中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基因的表达与和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和淋巴转移、ER、HER-2呈负相关(P<0.05)。结论 BRCA1与BRCA2基因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以据此对该病针对治疗并能对其预后做评价。
【关键词】易感基因;BRCA1;BRCA2;浸润性导管癌;乳腺乳腺癌是发生在女性乳腺小叶上皮细胞或导管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浸润性导管癌更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如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上比较关注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BRCA1与BRCA2的基因异常与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生有关,而在散发性乳腺癌和良性病变中其异常突变较少。现对我院不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病变组织的BRCA1与BRCA2基因表达情况做调查,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现进行以下报告: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8例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34例,均为汉族女性,所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且所有乳腺癌患者均无放化疗或其他内分泌治疗史,无1或2级亲属有乳腺癌患病史,其中癌变组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47.4±3.6)岁;良性组,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48.2±3.8)岁。所有患者取标本后在30~60min内于-70℃冷冻保存。
1.2 试剂和仪器购自Leica公司的脱水机、染色机、免疫组化仪;购自SantaCruz公司的SP法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Abcam公司的BRCA1、2山羊抗人多克隆抗体;
1.3 实验方法取出标本后全部由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处理,显微镜下观察、拍照。BRCA1、BRCA2稀释度为1:100,对两组易感基因的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具体步骤按照标说明书执行,由专业病理医师读片。
1.4 结果判定根据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判断结果分为:<5%:0分、5%~25%:1分、26%~50%:2分、>50%:3分;染色程度分为无色:(-),浅黄:(+),棕黄:(++),黄褐色:(+++)也分别评为0~3分。最后根据以上两项综合评分:0~3分定义阴性,4~9分定义阳性。分析患者BRCA1、2的表达与其肿瘤大小、淋巴转移、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的关系。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分别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 <0.05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BRCA1、2的表达对比两组经染色均有特异性阳性表达,阳性率比较,癌变组为6
3.16%、65.79%,良性组为67.65%、73.53%,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表达情况对比[n(%),例]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高,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国际上对乳腺癌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发病机制的探索是其中的热点,BRCA1与BRCA2是细胞核内重要的磷酸化蛋白,属于人乳腺癌易感基因,Kennedy最早用连锁分析法发现BRCA1并确定它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1]。
研究表明,DNA双链的损伤断裂若不及时修复,就会引起基因组不稳定,从而导致免疫缺陷、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发生,而BRCA1中含有两个重要功能区,能修复DNA双链的断裂,维持基因组的稳定[2]。另外,BRCA1作为一种遗抑癌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所以当BRCA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结构异常而不能正常表达时,就有可能导致细胞癌变,诱发肿瘤,而BRCA2是在BRCA1之后发现的又一家族性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2同样被认为参与DNA的修复与染色体重组[3]。另有报告指出,在快速增殖的细胞中,BRCA2的mRNA表达增多,并且对生长调节有影响,因此,BRCA2也是一种抑癌基因,并在乳腺癌的产生发展中起作用[4]。本研究中发现,BRCA1与BRCA2均有特异性阳性表达,癌变组主要在细胞核中,良性组在胞浆中也有,两组BRCA1、BRCA2表达率,癌变组为63.16%、65.79%,良性组为67.65%、73.53%,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本指标评价乳腺癌还需检验,并且两种基因的表达与和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但和淋巴转移、ER、HER-2负相关(P<0.05),与相关文献报告相一致[5]。
综上所述,尽管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RCA1、BRCA2表达与良性组织中有所差异,但不明显,而BRCA1、BRCA2与淋巴转移、ER、HER-2负相关,说明它和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有关,可用作临床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栗辰,黄焰.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及其临床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5,42(2):138-140.
[2] 姚江,童超,周志梅等.BRCA1和BRCA2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770-1772.
[3] 李涌涛,杨亮,赵倩等.三阴性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检测临床意义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22):1812-1815.
[4] 张银华,赵峰,杨丽丽等.BRCA1和BRCA2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375-377.
[5] 李涌涛,蒋威华,王晓文等.新疆地区不同肿瘤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的分析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4):2287-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