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浅析
——以镇江新区丁卯核心区为例
[摘要]城市副中心近年来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建设中,然而副中心的位置、规模、结构、用地、功能应达到什么样的类别,才能真正承担起副中心的职能,业界尚未有统一的定论。
本文就镇江新区丁卯核心区能否形成一个副中心,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明确了丁卯核心区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
[关键词]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城市日趋增多,城市中心区“摊大饼”现象日益严重。
近年来,为了分担城市中心区的过度荷载,各大城市纷纷在城市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城市副中心的概念,以便承接城市中心区功能外溢,同时缓解中心区的压力。
1 城市副中心研究背景
1.1城市副中心定义
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对于城市副中心的研究相对匮乏,且无统一定论。
丁健教授在其研究中定义了城市次级中心。
他认为次级中心“就是同城市中心在地域上保持一定的距离,聚集着相当的经济要素和集中着一部分经济活动,具有较大的服务半径,但功能单一,能级低于城市中心的地域中心。
”陈瑛认为城市副中心是经济流的高效集聚区,是城市中新兴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是城市空间结构分散化过程中核心的外延部分,具有疏解或互补核心的功能,并与之共同构成城市网络系统[1]。
1.2城市副中心特征
一是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力,有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网络、多样化的商业商务空间、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良的文化景观环境。
二是城市副中心往往与主城区的功能和产业布局方面,形成互补和分工协作。
三是城市副中心通常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是城市副中心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成功的地标建设,往往能够提升副中心的城市品位,在其中设立地标和综合商贸体可以集聚人气和畅通地块中的人流和物流。
2 镇江新区丁卯核心区概况
2.1 外部条件分析
丁卯核心区位于镇江科技城的西部中心区域,地处禹山风景区、南山风景区和横山风景区的中心地带。
基地西起谷阳路,东至智慧大道,南起镇大铁路,北至丁卯桥路,原为工业用地,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
基地周边分布有中小型零售商业,东侧大片用地为专业市场聚集区。
北部紧邻沃得市民广场和沃尔玛大型商业超市。
目前,周边“退二进三”进展良好,基地北部及西部为大片成熟居住社区,南部及东部为大片高科技产业基地,外围聚集多类型商业酒店,开发潜力较大,但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
基地南侧和东侧尚有大片工业工地,亟需进一步“退二进三”,完善城市用地功能转型。
2.2 基地现状分析
基地内分布了大量的工业用地,局部地区分布有居住、公用设施和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等不用性质的用地。
整体用地性质较为单一,但整体地块划分比较规整,但对各地块内的用地划分较凌乱。
基地内道路系统相对完善,纵横贯彻,交通可达性较高,同时基地处于丁卯片
区核心板块,区位条件优越。
3 丁卯副中心论证
3.1宏观层面:镇江城市空间结构
从空间结构来看,丁卯中心是限制最多的一个中心,也是唯一个旧城改造型的中心,难以具备其他中心广阔的腹地和增长空间。
其主要吸引空间主要是北侧,其次是南侧,受大市口主城中心影响,西侧难以发挥辐射作用、东部主要是专业市场区域,辐射吸引空间有限。
根据空间初步判断,吸引空间主要分布在南山(东)、禹山(南)、横山(东)三山之间,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含工业、市场用地以及未建设用地)。
3.2 中观层面:丁卯片区整体规划
该地区已经形成了三个中心:副中心、市场中心、科技中心。
三个中心虽各有侧重,实际上功能上又有所重叠。
如科技中心,既有大量产业服务用地,也有商务设施和商业设施。
从功能组成角度,对丁卯核心区形成城市副中心有一定的影响,会削弱中心的吸引核辐射能力。
3.3 微观层面:镇江现有城市副中心比较
1、南徐新城
南徐新城坐落于镇江老城区的西南侧。
总体用地面积约为13.5平方公里,其核心区位于基地东部,用地面积约8.75平方公里。
在规划中,南徐新城被定位为城市副中心,主要承担行政、文化、体育、会展和商务等功能。
也被定位于现代化和山水生态的新城,拥有卓越和生态和谐的环境品质,其能够代表镇江市城市新形象。
具有城市副中心的特点有:市级大项目拉动,充足的发展空间,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山水资源,山水生态新城市。
2、丹徒新城
丹徒新城也是镇江市主城区的南部副中心。
总用地面积约为74 km2。
规划总人口为26万。
在规划中丹徒新城被定位为:现代化的城市次中心。
丹徒新城规划生态和谐特色显著,规划起点高。
规划总体规划布局为“一湖、二轴、三园、四带、五区”。
丹徒新城副中心特点:区政府搬迁的契机,生态和谐特色显著,发展空间充足完备,山水人文生态新城。
3、小结
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比较,笔者认为丁卯中心区并不具备类似南徐新城的市级项目支撑条件,或者丹徒新城的发展契机。
从目前状况看,丁卯核心区更适合定位为片区中心,适当强化副中心职能。
若想将其打造成城市副中心,需要更多的公共项目和旗舰支撑、营造更优的交通条件与更佳的环境品质。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副中心的理论归纳以及镇江新区丁卯核心区城市副中心定位的实例研究,总结出城市副中心定位论证的方法,即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层分析,最终判断一个地块是否符合城市副中心的定位。
我国各特大城市在副中心建设中, 有必要通过相关的论证来判断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是否合理,从而能够更加合理的形成城市中心区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洁. 我国城市副中心的开发模式与营建对策探讨[D].重庆大学,2006.
[2]张开琳. 大城市副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J]. 城市问题,2005,02:73-76.
[3]魏嵘. 我国城市副中心发展演变规律及生成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7.
[4]陈瑛. 特大城市CBD系统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
[5]丁健. 现代城市经济.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2003.
[6]宋培臣. 上海中心城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成长[D].上海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