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一)物理监测方法
【目的】
是通过仪表和记录的曲线图等显示,判定物品灭菌处理中机械运行状况是否达到灭菌标准规定的条件。

【频次频次】
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记录资料留存时间≥3年。

【结果判定】
1.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压力为205、8KPa ,温度为132-134℃,灭菌时间最低4分钟,真空度8.oKPa 。

脉动预真空循环3次以上。

硬质容器、超重、外来器械灭菌时间应参考使用器械厂商的说明适当延长;
2.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压力为102、9KPa ,温度为121℃,灭菌时间20—30分钟。

【注意事项】
1.物理监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证实灭菌循环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只能监测腔体
中的一点温
度(灭菌器排水口),无法监测包装内部情况。

同时不能直接反应微生物死亡,也无法直接
和精确考核蒸汽质量、不可压缩气体、冷空气等;
2.新购置的设备或维修后的灭菌器,对各项灭菌参数必须进行物理校正;
3.物理监测不合格时,所有物品不能灭菌发放。

应分析原因改进,直至监测结果
符合要求;
4.整个灭菌过程中,灭菌人员不得离开,时刻观察仪器仪表运行的情况;
5.物理监测各项内容均详实、客观记录,归档备查。

(二)化学监测方法
【目的】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利用各种化学指示物与灭菌介质的相互作用,在特定的灭菌条件下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

通过观察测试品颜色变化情况,来达到对灭菌过程的监测。

【特点】
可监测每个灭菌包内部的灭菌状况,具有快速、简单和费用低廉等,能及时反应每个灭菌物品包内外的灭菌效果,但不能直接反应微生物死亡。

【种类】包内化学指示物、包外化学指示物、BD测试纸。

1、B-D试验(适用于预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
【目的】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真空系统性能测试,通过检测灭菌器冷空气排除和热蒸汽穿透的效果。

灭菌完毕取出测试图,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情况,以判断试验包中有无残留空气存在。

【监测频次】
每台灭菌器每天灭菌前空锅进行B-D试验。

资料留存时间3年以上。

【操作流程】【方法步骤】






→ ↓
→ 【注意事项】
1.1 B -D 试验只适用于对预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而不适用于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检测。

试验在每天第一次灭菌前空锅进行;
1.2 试验在134℃蒸汽条件下,灭菌3.5分钟观察结果,最长不超过4分钟;
1.3 灭菌器体积小于30L 的脉动真空灭菌器可不做B -D 测试,每周只做生物监测即可;
1.4 新安装、移位或大修后的灭菌器,应连续进行B -D 监测三次,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1.5 B-D测试不合格,须检查测试失败的原因,直至B-D测试通过后方能使用该灭菌器;
1.6一次性监测指示物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测试图存放应避免受潮,同时禁与酸、碱性物质接触;自制标准监测包应宽松一些,不可过分干燥或潮湿。

1.7在记录中应有操作人员、质检员或护士长的签字。

B-D图测试包
100%纯棉布;长为30㎝±20㎝,宽为25㎝±20㎝,高为25至㎝28㎝;包的重量为4㎏±0.2㎏大小的布包裹;B-D测试纸放入布测试包的中间包裹后用化学指示胶带封扎
BD测试包是标准的做法,《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一书79页依据:约由46-50条80-90cm的纯棉巾组成,布巾先横折为三层,再纵折形成6层。

将折好的布巾一条摞一条至25——28CM厚,摞放时各层布巾按折叠侧左右交替摆放,务使两侧厚度相等。

布巾摆好后,将BD测试纸水平放于中央层布巾之间,然后用布将所有布巾包成一试验包-一层布即可,外面用化学指示胶带定。

BD包的要求是:1,应打得略宽松一些,太紧的包,蒸汽不易进入。

2,可用手术室治疗巾用前洗涤一次,重复使用的包,布巾必须洗净,布巾可连续使用30次。

包的大小为高25-28CM、宽23-25CM 、长27-30CM,重4kg加减百分之十。

2、包外化学指示物监测方法
包外化学指示物包括化学指示胶带、化学指示块。

主要作用是提示物品经过灭菌过程,同时还具有封口、标识作用。

【目的】
指示和说明物品包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但不能判定物品灭菌质量和处理效果。

【监测频次】
应对每个灭菌包包外化学指示物标记(化学指示胶带或化学指示块)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
2.1灭菌包冷却后,取出灭菌包。

2.2观察、比对灭菌包外化学指示物灭菌前、后变色情况。

【结果判定】
2.1标识齐全、清晰;
2.2包外化学指示物灭菌后变色均匀一致;
2.3包外化学指示物灭菌后,无发灰、水渍等现象。

【注意事项】
2.1变色不合格的灭菌包不能发放和使用;
2.2如发现包外化学指示物不合格的灭菌包,应查找原因重新更换包外指示物,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2.3如变色不合格是由于物品码放过紧原因造成的个别问题。

可只对变色不合格的物品包重新处理。

3、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的监测方法
【目的】
指示和说明物品包在灭菌处理中接触灭菌温度、时间、持续时间和条件,为使用无菌包人员提供快速判定灭菌效果的方法。

【监测频次】
各类无菌穿刺包、手术器械包、手术敷料包等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均应放置化学指示物。

放置位置:在灭菌包难以灭菌的部位或灭菌包的中央。

【监测方法】
3.1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灭菌人员或使用人员,打开灭菌包,取出包内化学指示物。

3.2观察、比对变色区包内化学指示物灭菌后的变色情况。

【结果判定】
包内化学指示物灭菌后指示区显示均匀一致的颜色,与对照区颜色一致,视为合格。

【注意事项】
3.1打开灭菌包检查包内化学指示物变色未达到要求时,该物品视为灭菌不合格,不能使用;
3.2包内化学指示物有134℃、121℃等,须根据灭菌设备和设定程序的温度条件选择使用;
3.3放置时不要与金属器械直接接触,避免冷凝水影响其结果。

4、化学PCD的监测方法
【目的】
指示和说明物品包在灭菌处理中接触灭菌温度、时间、持续时间和条件。

为灭菌人员和质检人员提供快速判定灭菌效果的方法。

【监测频次】
每台灭菌器每批次应进行化学PCD试验。

资料留存时间3年以上。

【操作流程】【方法步骤】


→↓
→↓
→↓
→↓

【注意事项】
3.1质检人员打开标准监测包,检查包内化学指示物变色未达到要求时,该批次灭菌包视为灭菌不合格,不能发放;
3.2灭菌人员发现变色不合格的灭菌包,则该批次灭菌的所有物品均视为灭菌不合格,查找原因重新再次灭菌处理;
3.3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3.4包内化学指示物有134℃、121℃等,须根据灭菌设备和设定程序的温度条件选择使用。

(三)生物监测方法
【目的】
生物监测是用抗力较强的生物指示物进行灭活试验的监测方法,以判断和裁决灭菌质量是否合格。

通常用于灭菌程序监测过程和终末质量的监测。

生物指示物设计依据是根据细菌芽孢的死亡曲线。

是最有效、最可靠地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监测频次】
每台灭菌器每周监测一次,有植入物或外来器械的灭菌包应每批次进行监测一次。

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应大于或等于3年。

【操作流程】【方法步骤】










→【注意事项】
1.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必须停止使用灭菌器。

应查找原因,并追回已发放的物品,待生物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能使用。

2.监测所用菌片需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对照菌片与监测菌片必须是同一批号,否则不能作为阳性对照。

如果一天内进行多次生物监测,且生物指示剂为同一批号,则只设一次阳性对照即可。

3.新安装的设备、移位或大修后的灭菌器,应进行生物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应连续进行3次生物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时必须进行生物监测,以确定方法的安全性。

5.紧急情况灭菌植入物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

5类化学指示物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6.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因一般无标准生物监测包,应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灭菌包制作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

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应侧放,体积大时应平放。

7.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

生物监测结果记录归档并保留大于或等于3年。

8.在记录中应有操作人员、质检员或护士长的签字。

附件:标准试验包的制作方法
1、准备16条全棉布手术斤,规格:41cm×66cm。

2、将每条手术斤的长边先折成3层,短边折成2层。

3、将折好的的手术斤交替叠放,制成23cm×23cm×15cm大小的测试包。

4、把生物指示剂或包内化学指示物放入测试包的中心部位,包装备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监测标准〖S〗.2009.
2.任伍爱.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指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45-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