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课题下诗歌创作的教学模式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式课题下诗歌创作的教学模式初探
曾永洁
(1.中山二路小学,语文科,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510080)
【内容提要】诗歌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一、巧读多悟,感性积淀——鼓励学生自己“咀嚼”诗歌,从心中走出一条感性之路;
二、名家引路灵性孕育——利用名家名篇激发学生想象的发生机制;也从名家的创作结果看怎样的想象才是美,以此来培养灵性之美;三、以一启众随性抒发——在课堂诗歌创作的现场,寻找急待点拨的学生进行即场指导,并把“超传”的意念传达给在场学生,使灵性之美得以贴切的表达。
【关键词】诗歌创作;教学模式;感性;灵性;随性
跨越式课题研究是建立在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心理理论进行了认真的审视与思考,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和新型建构主义理论。而“语文素养”一词频频出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昭示着一种新的共识:语文是一种养成,一种熏陶,一种浸染。诗歌创作可以修心育人。正因为有着这一大背景,诗歌比较多地被选编进语文教材。诗歌是感性的,儿童是有灵性的,在诗歌创作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让学生的灵性之美孕育在感性的土壤里,然后才可以随性抒发。但现有的教材极少对诗歌创作有所提及,因此,在跨越式课题的理念下,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探索出诗歌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问题的背景及其提出
1 关于跨越式课题
跨越式课题试验是从2000年9月开始的。先后经历了理论方法初步建立、理论方法逐渐完善、试验工作日益深入、试验领域逐步扩展等四个阶段。“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以下简称为“跨越式试验”)的总体目标是要改变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的现象。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课题建立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必然是建立在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跨越式试验项目的主持人——何克抗教授从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改试验研究,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心理理论进行了认真的审视与思考,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和新型建构主义理论,并以此作为跨越式试验的主要理论基础。
2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诗歌创作教学
从中华诗歌悠久的历史看,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并以其辉煌著称于世。诗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一切文学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读诗,是美辞的浸染,是真情的体验,是从“心”开始对人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中以“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可见,语文不再只是一种塑造,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汇集涓涓细流以成江河的“素养”。“语文素养”一词频频出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昭示着一种新的共识:语文是一种养成,一种熏陶,一种浸染。正因为有着这一大背景,诗歌比较多地被选编进语文教材。其实,中国本是一个重视诗教的国度,加大文学教育的分量以修心育人,这必然成为今日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一致的追求。课标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选入了多首诗歌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材料,为我们实施诗教提供了又一个广阔的平台。诗歌入选教材增多,但现有的教材,极少提及诗歌的创作教学,有鉴于诗歌是感性的,儿童是有灵性的,儿童与诗歌之间的距离可能比成人与诗歌间的距离还要近,所以,在诗教实践中,如何让学生的灵性之美孕育在感性的土壤里,随性地生长而显现出原生美态,摸索出诗歌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这个主题极具探索空间。
二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
要探索儿童诗歌创作模式,应该对他们这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有所认识。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状态大致要经历“朦胧、混沌、积聚、清晰”这样一个过程。“朦胧”主要是指在开始时,学生对“海量”的信息模模糊糊产生一种感觉、一种冲动,想用语言表达,但还没有具体内容。“混沌”则主要表现为感觉、冲动变为困惑,但要表达时仍不知从何说起。但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一定时间的阅读、思考,学生们的思路向某一点“积聚”,这时,尽管还不能清楚地表述感悟,但方向已经比较具体了。再经过一定的筛选、反思、研究,达到了“清晰”的阶段,学生终于可以明确地陈述出感悟、感受。至此,诗歌的灵性之美,便可以随性表达了。
三诗歌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
1 巧读多悟感性积淀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与散文的语言。”现代阅读学认为,读者应采用适合该文体特征的阅读期待、阅读定势和阅读心境以求达到可能的阅读目标。诗歌的特性在于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重在怡情,因此,阅读诗歌当以“悟意审美”为目标。如果将诗歌硬拉出来讲述那些或简单或深奥的大大小小的道理——言志当然远比言情绪、言感觉便于操作。但毫无疑问,如果诗歌教学以寻找哲理与确定象征为己任,必然使一切丰富多彩、蕴含复杂的艺术对象抽象化、理性化、单一化了,那么教育的诗意也就基本荡然无存。因此,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千万不能肢解,不可嚼烂,更不可尝试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整齐划一化。如果把秀气、灵气教丢了,就使它们丧失了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
例如课标版十二册综合性学习“轻敲诗歌的大门”中的《致老鼠》这首儿童诗,本身它的叙述角度就很新颖,一改老鼠以往猥琐、肮脏的形象,把它写成是有缺点但又不失可爱的小动物。引领学生阅读时,我允许并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感悟:原来老鼠也有可爱的一面,我们只要用心,总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猫和老鼠原来也有成为朋友的可能;朋友有缺点,其实我们不应该歧视他,而要帮助他等。学生自己咀嚼,速度虽然是慢点,但却真正品出了味道,心灵中渐渐有了一条感性的路子,感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