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习空间的特征分析_王广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教育研究 2000年第2期(总第82期)网络与多媒体教学论文编号 1003-1553(2000)02-0058-05
网络环境下学习空间的特征分析
王广新 聊城师范学院教育工程系 山东聊城 252059
【摘要】计算机网络对人们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改善中小学的学习环境起着重大作用。本文力图从物理空间和人际交往空间两个方面探讨网络环境下学习空间的基本特征,并且就网络学习空间
调控和优化的原则及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习空间;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网络是20世纪科技发展结出的最丰硕果实,它是从有文明史至20世纪以来人类智慧最辉煌的结晶之一,是人类奉献给新世纪的最好礼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促使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涤荡着世界的各个角落,使得全球的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信息领域变得更为广泛,这股信息化浪潮使学校首当其冲,计算机网络早已进入科研机构和大学校园,并逐步向中小学延伸。每一种社会化信息媒体的出现都会对学习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我们敢妄言计算机网络与其他信息媒体比较起来,它的发展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和变化或许是最为显著的,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环境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在学校中的推广和应用将会极大改变人们现行的教学组织观念。学校内部的空间因素是学习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完成的,各种学习空间也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它是教育者为实现一定的学习任务而精心设置的,不同的空间结构体现了教育者迥然相异的教育价值取向,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的人际交往空间模式。因此说学习空间不仅是一个具有物理意义的空间概念,并且是一个对体现教学参与者人际组合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空间形态,本文力图从这两个方面探讨网络环境下学习空间的特性。
一、网络学习空间的物理特征
我们认为学校内部空间环境的物理特征主要是指学习场所内空间环境的构成及其学习空间的组织形式,它们的构成和分配建构了学校内部一切学习活动的有效发生。
学校内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空间特性不同的学习场所。学校中的领导、教师、学生各自生活、学习在不同空间内,他们之间不同信息的交流需要在特定的结构不同的空间内进行,否则就无法完成内容特定的信息交流,比如教学必须在教室中,学习资料的获得需要到图书馆或学校资料室去查阅,实验活动则必须到实验室中去操作,团队或班级活动就必须到大的教室或礼堂中举行。在传统的学校内部各种学习场所由于墙壁的阻隔使得功能的发挥完全受空间物理特性和设施条件的限制和约束,使得各种场所的功能单一,传统的学习空间完全是一种“钢性的空间结构”,一旦形成,人们就无法逾越。网络进入校园,对空间环境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它首先突破了各种场所的墙壁阻隔,使得各种学习空间连接在一起,学生利用网络可以在教室内学习,在网上查阅学校内及各地图书馆的资料,各个班级可以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各种信息,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扩大了班级活动的范围。因此,网络使得学校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受空间物理特性的约束,形成了一个更加方便、虚拟的多功能学习空间。
我们在这里所探讨的学习空间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指课堂内学习用具的排列及组合方式。人们在
58
长期教学活动中认识到,课堂内部的空间组合方式对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排列方式可将学习空间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域,形成不同的学习组织方式,以此来适应学习活动对学习空间的各种需要,以利于教师的施教、学生的学习和课堂的各种交往活动。自班级授课制产生到本世纪初的几百年间,课堂的空间组织形式一直采用秧田式的座位编排方式,它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易于教师观察和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但是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障碍,难以形成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成长。而本世纪以来,人类对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衡量一个人的成长不再完全凭死记硬背知识的多少,而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学各种理论进一步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的成长更需要人类自身社会化的发展,他们通过实验证实了课堂的空间组成形式对师生的思想、情感、社会交往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许多不同的课堂空间模式,如圆形排列法、会议式排列法、小组式排列法、U型排列法等,以此来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这些排列方法在教师控制、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独立活动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
目前,我国中小学已建立的网络课堂大多是采用秧田式的课堂排列方式。在这种网络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不仅可以面对面地进行,而且可以通过网络来组织和传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还可以利用网络协议和系统管理软件等进行分组、或自由选择而形成各种“网络学习空间”。网络课堂能实现其他许多种课堂空间模式的功能,它已与传统的秧田式课堂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网络学习空间具有以下特性:
1.网络学习空间的开放性:网络进入校园,把学校与整个社会联在了一起,把学校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联在了一起,学校的各种学习空间也彼此互相连通,打破各种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实现了在学校的各种环境下个人对全体、个人对个人、班级对个人的直接信息交换和各种活动的共同开展,所以说,网络学习空间是具开放性的,打破了课堂空间条件约束的限制,它是一个发展学生个性的自由空间。
2.网络学习空间的可控性: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可以被人自由控制的空间。网络的学习空间既可以由教师来控制,又可以由学生自己来控制,并且随学习目标的要求可大可小,大能扩展到校园网上每一个对此项目感兴趣或与此项目有关的人,不管他处在学校的哪个学习空间之内,学习目标的负责人能通过电子举手等手段对每一个参与者进行检查;小能到一个人就可以与网络上的学习资源组成一个独立的私人学习空间,学生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可到网络的各个服务器上寻找所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资源空间并没有缩小。
3.网络课堂学习空间调整组合的灵活性:人们以前所探讨的各种课堂空间组合方式完全受物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它的实施必须按照课堂交往的方式事先把桌椅编排好,这样的空间结构在教学中很难改变,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交往活动也必然要受这种事先营造好的空间的约束。网络学习空间的改变仅仅是通过教师和学生控制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管理软件,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各种交往空间,而不管他们处在课堂内的哪个角落,它的空间组合方式不受物理环境和设施条件的约束,学习中的交往活动也不再受座位编排方式的影响,而完全是据教学目标和师生的交往情况由教师和学生自由决定并随时实施的,因此说网络学习空间具有强大的灵活性,能适应各种学习目标对学习环境的要求。
二、网络学习环境下人际交往空间的特征
我们是处在一个极度张扬个性、重视竞争与合作的时代,人们不仅重视获得知识,而且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特别是学生之间在学习中的社会交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人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课堂空间组织模式来加强他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加速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能够自由调整的空间环境,它适应于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可以被灵活地组合成各种学习空间形态,也由此产生了形式不同的人际互动关系,因此说网络学习环境中人际交往的空间形态是一个“动态的多元化人际交往空间”。
1.基于网络的教师授课和学生个别化学习模式的人际交往空间形态
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授课期间为了保证学生对所讲知识的关注,教师可将学生之间的联络中断,只保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通信,并且锁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