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言中的语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汉语言中的语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汉语言中的语感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
分校/学院
提交日期
内容摘要
语感,被解释为:“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解释,使用习惯等的反映。

”所以,语感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抽象和丰富的理解,它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它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智慧。

语感,是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语言实践和长期处在一种语言环境中的。

早在3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

继后,不少语文教育家都对此有所阐述,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

”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五六十年代提出的转换生成理论也强调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

关键词:语感,意义,性质
目录
一、语感的作用 (1)
二、语感培养的意义、作用 (1)
三、语感的性质 (2)
(一)直觉性 (2)
(二)整体性 (2)
(三)联想性 (3)
(四)情感性 (3)
(五)多维性 (3)
四、从语言生成的角度注重语感培养 (4)
浅析汉语言中的语感
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每一种民族语都是经过历时沉淀后积累下来的的深厚内容,是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形式上,各民族语言都以其独特的语音、文字和语法系统传承着相应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民族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形式,也是民族文化的内容。

各民族的语言都是语言0这个概念下的属概念,是个体的存在,因而各民族语言的语感是很不相同的。

鉴于此,汉语言语感的培养必须着眼于汉语言的个性,从其生成机制以及人们对其理解的机制这两个深层次问题上进行考虑。

有了这样的背景,汉语言语感的培养才抓住了关键问题。

一、语感的作用
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

可从两个角度归类: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这里的“感”是指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

从思维角度考虑,语感又可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

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二、语感培养的意义、作用
培养学生感受字词的含义,形成对语言文字抽象运用的感觉,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语感的培养,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在日常学习中,要有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和积累,这其中包括字词、句法、修辞、结构等语文知识,初次外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文化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

另外,还要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和敏锐的直觉思维。

这样,当学生接触到“语言信息”时,就能从中觉察出语音语调的正误,得到语音感;判断出语境中用词分寸是否准确贴切,得到语义感;体察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得体,得到语体感;句与句以及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紧密、连贯,得到语脉感。

语感素养的养成,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历练而成的。

学生一旦有了感悟能力,不仅了解文学作品中字词的意义,领略其中的含义,懂得欣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

这样,他们除了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的心智发
展与品德修养的陶冶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语感培养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培养是一致的。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

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迅速领悟语言文学的能力。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

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和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可见语感培养之重要。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

”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感能力。

”这些都强调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的心灵与感觉和课文作者在言语形式中的遇合,也就是把课文言语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与感觉,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心理结构。

三、语感的性质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感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表面意义的了解,深层意义的领会,更重要的是能从这些意义中品味出其中的情趣,体会其中的感受。

(一)直觉性
它是一种对语言下意识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靠直觉思维便能自然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

简言之,语感的直觉性就是对言语的顿悟。

比如说对于“我去看医生”这句话,谁都知道传递的是这样一个信息:“我病了,去医院叫医生诊断治疗。

”不会理解为“我”去探望医生。

有时一个句子读起来感到别扭,不一定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只知道不顺畅,一篇文章写得很美,不一定都能条分缕析说出道道来,只知道这篇文章读来酣畅淋漓。

这其中靠的就是直觉能力。

(二)整体性
语感的整体性是指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

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

而不是把它切分来理解。

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描写林黛玉的一句“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中的“风流态度”,不能把“风流”解作“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风流韵事”,而应根据前后文把“风流态度”整体解作“言行举止所表现的风韵神态”。

(三)联想性
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田园”不但解释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释作“春天的雨”,读到“初春”二字,就会有说不尽的意趣,联想到的是“新绿”、“希望”、“朝气”;读到“暮秋”二字,则会产生某种说不尽的意味,联想到“寂寥”、“惆怅”、“失落”等。

(四)情感性
语感不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的判断上,而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伪与言语形式的优劣作出感悟,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

和主体的心灵与言语的内容产生和谐共振,感应相融;起到融情合意的效果。

比如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离愁,而读了鲁迅的《药》,心情则会显得沉重。

(五)多维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出色的文章或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

”阅读过程是一种能动的活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阅读主体在立场观点、思想志趣、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同一客体的感受和理解。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其头脑中就有一千个不同形象的阿Q,这就意味着对文章的感知是因人而异。

四、从语言生成的角度注重语感培养
从语言生成的角度上看,语感的培养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以实际语言运用操作为手段。

语言的来源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

人类交往的最早中介是以自然为对象的劳动。

当劳动这一催化剂促使人的脑髓形成之后,这时脑髓和它服务的感官,愈来愈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断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劳动和语言起作用,为二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愈来愈新的推动力。

可见语言从它产生之初,就显示出了它特有的表现功能。

我们知道,从总体的风格面貌而言,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是属于表现类型的。

之所以如此,从文学这一系统上说,当然还有其深广的历史渊源。

但仅从文学与语言的关系上讲,我们就不难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藕合。

也就是说,具有表现功能的语言与属于表现类型的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精神是相一致的。

关于这一点,先人们已给我们作了概括或论述。

这些概括或论述,不仅说明了言志说和缘情说为什么长期以来能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而且还从语用角度揭示了汉语言生成的文化氛围。

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无疑会对汉语言的传统产生深刻影响,之于古今汉语言来说,是一脉相承的。

与此同时,汉语言在如何表达方面则又受到汉民族思维习惯与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的深刻影响。

汉民族的思维习惯与中国古文化相伴相生,有着生成
的共同土壤。

这种土壤是一种区别于开放性的海洋环境的半封闭的大陆环境;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农业型自然经济;是一种与古代希腊、罗马的城邦共和制、元首共和制、军事独裁制以及和印度种姓制均相出入的家国一体的宗法制社会[2](p55)。

可以这样说,正是这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决定了汉民族先民相对稳定的农业型自然经济,而生产力低下、与自然节律融为一体、年复一年的农耕生活,则涵养成汉民族先民喜欢循序渐进的思维习惯。

在日月的孕育下则自然形成王阳明所说的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天。

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这样一种心理氛围。

而在这种心理氛围的涵育下,则形成天人合一哲学观。

与西方古代神人合一观不同,中国人在天人合一理想的天人同构、天人感应观念支配下,崇尚自然,进而在历时性的发展中,使人的心理情感结构与自然结构有着对应性、同构性与感应性。

由此决定了汉语言不论是叙事、抒情、状物还是议论,都有着与自然结构相对应的独特的组织脉络,以行云流水、朴质自然,达到物、心、文的和谐统一为基本准则。

中国人从古到今凡事都讲究一个顺字,不论是名、事,还是文。

而就文来说,做到与物、与心和谐统一了,人们才认为信,进而方可达,再而方可达到雅之境界。

物、心本来就是合一的,如果文与物、与心不和谐一致,人们则视为聱,哪怕文辞再华丽,也不能当作佳品。

因此说,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在深层次上决定着汉语言的组织脉络。

关于汉语言的组织脉络,复旦大学申小龙教授在他新著的5当代中国语法学6一书中作了揭示:如果说西方语言的句子脉络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空间结构体,那么汉语句子的脉络是一种具有逻辑天籁的心理时间流。

它不像西方语言的句子那样以动词为中心搭起固定框架,以-形.役-意.,而是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用一个语言板块(句读段)按逻辑事理的流动、铺排的局势来完成内容表达的要求。

这种句式汉族人听起来总觉得过-紧.,不顺畅,因为它是以-形.(动词中心的框架)役-意.的。

而按汉族人的语言习惯,这句话应说成:他三岁上死了父亲,记不得他父亲的样儿了.。

这正是一种按逻辑顺序展开的心理时间流。

接着,申教授进一步指出:汉语不仅动作性成分要按先后或因果次序列位,就是受制于中心词的修饰性成分,也倾向于-外化.为独立的评价性成分而加以铺排;从而造成汉语的言语表达则从容不迫,断续相间,并不重在一口气说完全句,而让一个个发散性的意象团块自然拼接,推宕语气,组成言语传达的全息景观。

应该说,申教授对汉语言组织脉络及性状的揭示与描述,是客观的。

考察了汉语言的外显性状及组织脉络之后,我们还要从外再一次到内,进一步探究物、心合一生成之志,其外显过程是怎样的。

我们知道,所谓志,即孕育于人脑中的思想、观念,它以内部语言(即大脑里的语言)的形式存在着。

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自在状态为内涵极其丰富的意念,具有极大的简缩性,因而内部语言一般是谓语性的、片断的、缺乏系统的。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内核就是某
种逻辑事理,所以谓语性的、片断的、缺乏系统的内部语言实质上是逻辑事理的省略式。

当人们需要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即说成话或写成文之时,他才按逻辑事理的展开式表现出来。

这时,外显出来的不论是话还是文,其外在表现则与事物次序一致,其内在支持力则为逻辑事理。

这种内与外,即文与物与心(或称为话与物与心)的和谐统一,应该说是汉语言的突出特征。

因此,着力于把握汉语言独特的组织脉络并以之训练学生汉语言语感,这才把握了汉语言表达的精华。

从汉语言更高层理解来看,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蕴藏着广博的民族精神,要培养汉语言语感,就要深刻体会汉语言中深层的文化意味。

一个语感能力强的人,他不论是听人说话还是阅读书报,都能在瞬间直接感知语言,体会出语言意之虚实、辞之切脱、蕴之深浅、味之浓淡、品之高低、韵之谐聱、格之常变、势之强弱、气之顺逆以及语速之缓急)))这,应该说是语感之佳境。

这一理想境界应该是各民族语言的共同要求。

但是,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对于不同的语言来说,其途径是不一样的。

途径不同,源于语言所显现的民族文化意味则不同。

我们在前面已揭示了汉语言的组织脉络。

实际上,汉语言与自然结构相对应的组织脉络,已显现出汉民族雍容、自然的文化意味与特质。

而作为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之一,文字也常常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就汉字而言,其表意、表形的特征,无不打上农业型自然经济的烙印。

在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0的心理氛围下,汉民族先民所创造的文字也离不开他们所接触的物品及其形状。

20世纪50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发现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所创造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术作品。

其刻划符号可以看作是最原始的汉字。

至于此后的甲骨文以及甲骨文之后的字体,尽管朝着简便的方向发展,但绝大部分仍可看出其或出于象形,或出于会意,或出于形声等造字方法。

因此,由汉字构成的汉语言书面语,其语义不仅是线性的,而且是全息性的。

所谓线性的,是指在字义的引导控制下,读者可凭借原有语言经验瞬间完成联字成词、联词成句的极短过程(除不认识的字需停留一定时间来予以解决外),从而完成词句的感知,如此推进,进而完成段与篇的认知。

由于汉语言无形态变化,加之字联成词、词联成句的次序与事物逻辑次序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因而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特别是有关事物逻辑次序的经验则派上了用场)))这时,他还可以凭此预测下一个句子(当然,不同水平的读者预测准确率的高低是不一样的),从而促成阅读活动的持续进行。

所谓全息性的,是指当汉字刺激人眼的视网膜时,即造成神经回路,读者可由字形引发相应幻象,从而对语义产生立体的、形象化的理解。

这时,读者思维的触角也许延伸到遥远的农耕时代,一种古朴感油然而生。

这种悠远的意韵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由于汉字与汉语言口语中的单音节相对应,它既是一个音节,又是一个书写单位或意义单位,
因而可把阅读过程看成是从字形到字音、字义的认知过程,其中字音对于不同的读者或在不同的阅读环境下,被弱化的程度就有所不同。

而听人说汉语,其认知起点则是字音,由字音到字形、字义,这时,字形常常是被弱化的。

这是由于人们在进行读和听这两种活动时所凭借的第一感觉器官不同所致(读靠视觉器官,听靠听觉器官)。

至于接到信息后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即对字义或音义的理解过程,两者没有明显区别。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是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语言当然也不例外。

事实上,人们进行读写听说活动既不会也不可能亦步亦趋地依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有关的句法规则,而主要凭语感。

语感是左右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

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是高语文素质的标志,而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做法──重视文本,重视诵读,重视语言,重视语境,重视习惯,重视积累──正是语感培养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这也应该是今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21世纪语文教学展望》(《课程、教材、教法》作者章熊) 2011
2、《审视中国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9
3、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4、杨春鼎《直觉、表象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1
5、王培光《语言能力与中文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6、李宇明《语感简论》,《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
7、殷德才《语感教学刍议》,《语文教学之友》 2009
8、李海林《论语感的心理特征》,《南京师大学报》 2007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