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1)、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 菌落大小、形态、颜色(色素是水溶性还是脂溶
性)、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 征及迁移性等; 2)、在液体培养中: 表面生长情况(菌膜、环)混浊度及沉淀等; 3)、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
观察运动、扩散情况。
1.点状 2.圆形 3.丝状 4. 不规则形 5.假根状 6.纺锤 状
d.表面:有无生长、性状(膜状、环状)、菌膜厚薄及 表面特征(光滑、颗粒、皱状);
e.其他:有无特殊气味,色素。如果是糖发酵培养基则 主要观察是否产酸和有无气体。
5)、穿刺接种法(半固体接种)
多用于保存菌种、观察动力及厌氧培养等也可以 用于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反应。 (1)如斜面接种法持好菌种管及培养基管; (2)以灭菌接种针从菌种管取菌,垂直刺入培养基的中 心(半固体或一般琼脂高层)直达近管底部(但不能 完全刺到管底),接种针应沿原路退出; (3)经培养后半固体培养基可观察到:沿穿刺线生长, 线外的培养基清亮表示细菌无动力;穿刺线模糊不清, 或沿穿刺线向外扩散生长,或整个培养基混浊表示细 菌有动力。
③ 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室操作,不得随 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在无 菌室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2、超净工作台
超净台的使用与保养: (1)风速保持在0.32-0.48米/秒; (2)使用前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3)让超净台预工作10-15分钟; (4)使用完毕后,用70%酒精将台面和台内四周擦拭干
(1)取菌技巧 D
1. 调整 Pipetman 刻度 (P1000 吸取 范围 200 ~ 1000μl)
2. 插上灭过菌之 Tip
(用力插紧)
(1)取菌技巧 D
3. 按钮压至第一段 (不 可压至最底)
4. 深入液面下 2 ~ 4 mm
(1)取菌技巧 D
5. 慢慢释放按钮,即可 吸取液体
(2)接种技巧
1)、平板划线分离法
图4-2 平板划线分离法 1.斜线法 2.曲线法 3.方格法 4.放射法 5.四格法
平板划线分离法--分区划线分离法
(1)用接种环先将培养物涂布于平板1区并作数次划线, 再在2、3……区依次划线;
(2)每划完一个区域,转动培养皿约70度角,并将
接种环灭菌一次,待冷后再划下一区域;
(5)取出接种环,火焰灭菌管口,塞上棉塞(先塞内 管);最后将接种环经火焰灭菌放好;
(6)做好标识,置35℃培养 箱中培养18~24小时。
斜面培养一般形成均匀一
致的菌苔。一般可观察表
面、透明度、色泽等特征。
大肠杆菌斜面
金黄色葡萄球菌斜面
4)、液体接种法(肉汤接种)
(1)如斜面接种法持好菌种管及培养基管; (2)灭菌接种环,从菌种管取菌,伸入培养基管中,在
1)创造无菌的培养环境。包括提供密闭的培 养容器、培养容器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 等;
2)在操作和培养过程中防止一切其它微生物 的侵入的措施。包括紫外线杀菌、甲醛熏 蒸、超净台的消毒与检测、操作工具、器 皿灭菌、操作方法等。
3.无菌操作原则
1)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 区,接种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应在进无菌室前用 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
斜面接种时的无菌操作 (1)接种灭菌 (2)开启棉塞 (3)管口灭菌 (4)挑起菌苔 (5)接种 (6)塞好棉塞
2、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要求
(1)、在操作中不应有大幅度或快速的动作;
(2)、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 (3)、在正火焰上方操作; (4)、接种用具在使用前、后都必须灼烧灭菌; (5)、在接种培养物时,协作应轻、准; (6)、不能用嘴直接吸吹吸管; (7)、带有菌液的吸管、玻片等器材应及时置.脐状
12.边缘整齐 13.波状 14. 裂片状 15.啮蚀状 16.丝状 17.卷发状
(1)取菌技巧A
5. 试管前端过火,盖上試管盖
6. 接种环烧 红灭菌
(1)取菌技巧 B
1.(方法二:平板反面拿起)
2. 自 平板 上取单一菌 落 (方法一:盖子微开遮 住培养基,避免空气中菌 体掉入)
(1)取菌技巧C
1. 挤出安全 吸球內空气, 插上灭过菌之 玻璃吸管
2. 向上为吸 ,向下为放
第六章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 术
第一节 无菌操作
一、无菌操作技术 1、定义 是指在执行实验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
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 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无菌操作技术是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是 保证微生物实验准确和顺利完成的重要环 节。
2、内容
无菌操作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
针。有时滴管、吸管也可作为接种工具进行液体接 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要将菌液均匀涂布时,需要 用到涂布棒。
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 6.接种圈 7.接种锄 8.小解剖刀
3、微生物检验常见接种方法
• 划线接种法 • 斜面接种法 • 涂布接种法 • 液体接种法 • 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3)每一区域的划线均接触上一区域的接种线1~2次,
使接种量逐渐减少,以获得单个菌落; (4)其他操作与上述曲线划线分离法相同。
2)、斜面接种法
主要用于经划线分离培养所获得的单个菌落的移 种,以及观察细菌的某些培养特征。
以菌种移种为例,其接种方法是: (1)取一菌种管和培养基管,置左手食指、中指、无
净. 3.无菌器材 (1)灭菌器材:玻璃器皿、培养基、无菌衣等; (2)消毒器材:无菌室内的凳子、试管架、天平、工作
台、手等。
。
(3)无菌间只允许放置无菌操作台、转椅、水浴锅; 无菌操作台上只允许摆放以下物品:
物品 酒精灯
数量 1个
物品 灭菌平皿
数量 10块
打火机
1个
试管架
2副
接种针 消毒棉球
洗耳球 镊子 油性笔
4)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 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 过火焰消毒;
5)接种环或接种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 丝,必须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
6)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 得直接用口吸。倾倒平板应在超净台内操作,并且在 开启和加盖瓶塞时需反复用酒精灯烧。
• 分离纯化: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所用的微生物一 般均要求为纯的培养物,得到纯培养的过程称为
分离纯化。包括倾注平板法、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等等。
2、倾注平板法(倒平板)
将无菌培养皿放入生物安全柜或净化台中,
然后分别倒入15ml已融化并且冷却至45℃左右 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加盖后轻轻摇动 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待凝固之后,把 这平板倒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单一细胞经 过多次增殖后形成一个菌落,取单个菌落制成 悬液,重复上述步骤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物。 整个操作过程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名指间,拇指压住两管底部上侧面,使菌种管位于 外侧,培养基管位于内侧; (2)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旋松两管棉塞。火焰灭菌接 种环; (3)以右手小指与手掌,小指与无名指分别夹取棉塞 (先外管后内管),将两管口迅速通过火焰1~2次;
斜 面 接 种 操 作
(4)将已灭菌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中,从斜面上取菌 少许,迅速伸入待接种的培养基管中,在斜面底部向 上划一条直线,然后从底部起向上作曲折连续划线, 直至斜面上方顶端;
接近液面的管壁上方轻轻研磨,并沾取少许培养基液体 调和,使细菌混合于培养基的液体中。液体培养基一般 以18~24小时培养后观察生长特征。
肉汤培养可观察如下几项:
a.发育程度:有无生长、微弱、中等、旺盛; b.混浊度:有无及程度(混、中等、微混、透明)、均 匀混浊、有颗粒、絮状生长;
c.沉淀:有无及量多少、性状(粉状、颗粒状、絮状、沾 性);
2)在操作前20~30分钟要先启动超净台和紫外灯,进行 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 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 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3次后使用。严禁用手 直接拿无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须用消毒的钳、镊子 等;
3)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 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能触及试管或 平皿边;
三、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微生物的生长,除了受本身的遗传特性决 定外,还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 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 等。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培养的方式和 条件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
• 一般培养法(需氧培养) • 厌氧培养法 • CO2培养法
1、一般培养法(需氧培养) 培养温度:25~37℃
液体接种
半固体穿刺
营养肉汤:液体变混浊
半固体琼脂培养基(0.5%):扩散生长
二、分离纯化
1、几个定义
• 混和培养物:含有一种以上的微生物培养物称为 混和培养物(Mixed culture);
• 纯培养:如果在一个菌落中所有细胞均来自于一 个亲代细胞,那么这个菌落称为纯培养(Pure culture);
二、无菌操作的环境要求
• 无菌室 • 超净工作台 • 无菌器材
1、无菌室
(1)无菌室的结构:更衣间、缓冲间、操作间; (2)无菌室的消毒和防污染 • 每日(使用前)紫外线照射(1~2小时); • 每周用甲醛、乳酸、过氧乙酸熏蒸(2小时); • 每月用新洁尔灭擦拭地面和墙壁一次的方式进
行消毒。
(3)无菌室使用要求
1. 试管前端过火 2. 打开试管盖
(2)接种技巧
方法一:以接 种环沾菌,放
入新的培养基中 接菌
方法二:以安 全吸球吸取菌
液,放入新的培 养基中,向下排 出菌液
方法三:以
Pipetman 吸取
菌液,按钮压至 最底排出菌液
(3)错误示范
试管直放,空气中菌体 容易掉入
操作時离火源遥远
(3)错误示范
→灌氮→抽真空→灌氮→抽真空→灌混合气 (N2∶CO2∶H2=80∶10∶10,V/V)。
厌氧手套箱
3、二氧化碳培养法
1)烛缸法 2)二氧化碳置换法 3)化学法:每一升用重碳酸钠0.4克与
浓盐酸0.35亳升加入。 4)二氧化碳培养箱法
二氧化碳培养法
烛缸法
化学法
二氧化碳培养箱
四、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2、厌氧培养方法 (1) 简易的厌氧培养法:
A、 庖肉培养法 B、铁丝圈厌氧培养法 C、焦性没食子酸法 (2) 厌氧罐法 (3) 厌氧手套箱法
• 厌氧缸法 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
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
培养。 • 厌氧罐法: 装入待培养的对象,然后密闭罐盖,接着可采用抽真空
安全吸球倒放,菌液 容易流入吸球內
安全吸球随意放置桌面,菌 液容易流出至桌上
(3)错误示范
Pipetman 倒放,菌液容 易流入 Pipetman 內
第二节、微生物的接种、分离纯化 和培养技术
一、接种
1、接种定义 • 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
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2、接种工具 • 在实验室中,用得最多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接种
1个
灭菌吸管
根据需要
1瓶
电子称
1台
1个
250ml灭菌三角 瓶
2个
1个
培养基
根据需要
1支
混匀器
1台
三、无菌操作的基本技术
1、无菌接种操作 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 (如接种针和吸管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 含菌材料(如样品、菌苔或菌悬液等)于 培养基上,这个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
在实验室检验中的各种接种必须是无 菌操作。
① 无菌室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 毒,拭擦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② 无菌室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线,如采用 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 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 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 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拭擦,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 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
3、无菌操作技术详细图解
(1)取菌技巧 (2)接种技巧 (3)错误示范 (4)注意事项
(1)取菌技巧A
接种环在火焰上充分烧 红(接种柄,一边转 动一边慢慢地来回通 过火焰三次)
(1)取菌技巧 A
2. 试管前端过火 3. 打打试管盖
(1)取菌技巧A
4. 试管斜倾,放入接种环
1)、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 菌落大小、形态、颜色(色素是水溶性还是脂溶
性)、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形状、边缘特 征及迁移性等; 2)、在液体培养中: 表面生长情况(菌膜、环)混浊度及沉淀等; 3)、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
观察运动、扩散情况。
1.点状 2.圆形 3.丝状 4. 不规则形 5.假根状 6.纺锤 状
d.表面:有无生长、性状(膜状、环状)、菌膜厚薄及 表面特征(光滑、颗粒、皱状);
e.其他:有无特殊气味,色素。如果是糖发酵培养基则 主要观察是否产酸和有无气体。
5)、穿刺接种法(半固体接种)
多用于保存菌种、观察动力及厌氧培养等也可以 用于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反应。 (1)如斜面接种法持好菌种管及培养基管; (2)以灭菌接种针从菌种管取菌,垂直刺入培养基的中 心(半固体或一般琼脂高层)直达近管底部(但不能 完全刺到管底),接种针应沿原路退出; (3)经培养后半固体培养基可观察到:沿穿刺线生长, 线外的培养基清亮表示细菌无动力;穿刺线模糊不清, 或沿穿刺线向外扩散生长,或整个培养基混浊表示细 菌有动力。
③ 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室操作,不得随 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在无 菌室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2、超净工作台
超净台的使用与保养: (1)风速保持在0.32-0.48米/秒; (2)使用前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3)让超净台预工作10-15分钟; (4)使用完毕后,用70%酒精将台面和台内四周擦拭干
(1)取菌技巧 D
1. 调整 Pipetman 刻度 (P1000 吸取 范围 200 ~ 1000μl)
2. 插上灭过菌之 Tip
(用力插紧)
(1)取菌技巧 D
3. 按钮压至第一段 (不 可压至最底)
4. 深入液面下 2 ~ 4 mm
(1)取菌技巧 D
5. 慢慢释放按钮,即可 吸取液体
(2)接种技巧
1)、平板划线分离法
图4-2 平板划线分离法 1.斜线法 2.曲线法 3.方格法 4.放射法 5.四格法
平板划线分离法--分区划线分离法
(1)用接种环先将培养物涂布于平板1区并作数次划线, 再在2、3……区依次划线;
(2)每划完一个区域,转动培养皿约70度角,并将
接种环灭菌一次,待冷后再划下一区域;
(5)取出接种环,火焰灭菌管口,塞上棉塞(先塞内 管);最后将接种环经火焰灭菌放好;
(6)做好标识,置35℃培养 箱中培养18~24小时。
斜面培养一般形成均匀一
致的菌苔。一般可观察表
面、透明度、色泽等特征。
大肠杆菌斜面
金黄色葡萄球菌斜面
4)、液体接种法(肉汤接种)
(1)如斜面接种法持好菌种管及培养基管; (2)灭菌接种环,从菌种管取菌,伸入培养基管中,在
1)创造无菌的培养环境。包括提供密闭的培 养容器、培养容器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 等;
2)在操作和培养过程中防止一切其它微生物 的侵入的措施。包括紫外线杀菌、甲醛熏 蒸、超净台的消毒与检测、操作工具、器 皿灭菌、操作方法等。
3.无菌操作原则
1)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 区,接种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应在进无菌室前用 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
斜面接种时的无菌操作 (1)接种灭菌 (2)开启棉塞 (3)管口灭菌 (4)挑起菌苔 (5)接种 (6)塞好棉塞
2、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要求
(1)、在操作中不应有大幅度或快速的动作;
(2)、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 (3)、在正火焰上方操作; (4)、接种用具在使用前、后都必须灼烧灭菌; (5)、在接种培养物时,协作应轻、准; (6)、不能用嘴直接吸吹吸管; (7)、带有菌液的吸管、玻片等器材应及时置.脐状
12.边缘整齐 13.波状 14. 裂片状 15.啮蚀状 16.丝状 17.卷发状
(1)取菌技巧A
5. 试管前端过火,盖上試管盖
6. 接种环烧 红灭菌
(1)取菌技巧 B
1.(方法二:平板反面拿起)
2. 自 平板 上取单一菌 落 (方法一:盖子微开遮 住培养基,避免空气中菌 体掉入)
(1)取菌技巧C
1. 挤出安全 吸球內空气, 插上灭过菌之 玻璃吸管
2. 向上为吸 ,向下为放
第六章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操作技 术
第一节 无菌操作
一、无菌操作技术 1、定义 是指在执行实验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
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 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无菌操作技术是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是 保证微生物实验准确和顺利完成的重要环 节。
2、内容
无菌操作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
针。有时滴管、吸管也可作为接种工具进行液体接 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要将菌液均匀涂布时,需要 用到涂布棒。
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 6.接种圈 7.接种锄 8.小解剖刀
3、微生物检验常见接种方法
• 划线接种法 • 斜面接种法 • 涂布接种法 • 液体接种法 • 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3)每一区域的划线均接触上一区域的接种线1~2次,
使接种量逐渐减少,以获得单个菌落; (4)其他操作与上述曲线划线分离法相同。
2)、斜面接种法
主要用于经划线分离培养所获得的单个菌落的移 种,以及观察细菌的某些培养特征。
以菌种移种为例,其接种方法是: (1)取一菌种管和培养基管,置左手食指、中指、无
净. 3.无菌器材 (1)灭菌器材:玻璃器皿、培养基、无菌衣等; (2)消毒器材:无菌室内的凳子、试管架、天平、工作
台、手等。
。
(3)无菌间只允许放置无菌操作台、转椅、水浴锅; 无菌操作台上只允许摆放以下物品:
物品 酒精灯
数量 1个
物品 灭菌平皿
数量 10块
打火机
1个
试管架
2副
接种针 消毒棉球
洗耳球 镊子 油性笔
4)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 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 过火焰消毒;
5)接种环或接种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 丝,必须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
6)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 得直接用口吸。倾倒平板应在超净台内操作,并且在 开启和加盖瓶塞时需反复用酒精灯烧。
• 分离纯化: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所用的微生物一 般均要求为纯的培养物,得到纯培养的过程称为
分离纯化。包括倾注平板法、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等等。
2、倾注平板法(倒平板)
将无菌培养皿放入生物安全柜或净化台中,
然后分别倒入15ml已融化并且冷却至45℃左右 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加盖后轻轻摇动 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待凝固之后,把 这平板倒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单一细胞经 过多次增殖后形成一个菌落,取单个菌落制成 悬液,重复上述步骤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物。 整个操作过程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名指间,拇指压住两管底部上侧面,使菌种管位于 外侧,培养基管位于内侧; (2)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旋松两管棉塞。火焰灭菌接 种环; (3)以右手小指与手掌,小指与无名指分别夹取棉塞 (先外管后内管),将两管口迅速通过火焰1~2次;
斜 面 接 种 操 作
(4)将已灭菌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中,从斜面上取菌 少许,迅速伸入待接种的培养基管中,在斜面底部向 上划一条直线,然后从底部起向上作曲折连续划线, 直至斜面上方顶端;
接近液面的管壁上方轻轻研磨,并沾取少许培养基液体 调和,使细菌混合于培养基的液体中。液体培养基一般 以18~24小时培养后观察生长特征。
肉汤培养可观察如下几项:
a.发育程度:有无生长、微弱、中等、旺盛; b.混浊度:有无及程度(混、中等、微混、透明)、均 匀混浊、有颗粒、絮状生长;
c.沉淀:有无及量多少、性状(粉状、颗粒状、絮状、沾 性);
2)在操作前20~30分钟要先启动超净台和紫外灯,进行 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 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 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3次后使用。严禁用手 直接拿无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须用消毒的钳、镊子 等;
3)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 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能触及试管或 平皿边;
三、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微生物的生长,除了受本身的遗传特性决 定外,还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 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 等。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培养的方式和 条件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
• 一般培养法(需氧培养) • 厌氧培养法 • CO2培养法
1、一般培养法(需氧培养) 培养温度:25~37℃
液体接种
半固体穿刺
营养肉汤:液体变混浊
半固体琼脂培养基(0.5%):扩散生长
二、分离纯化
1、几个定义
• 混和培养物:含有一种以上的微生物培养物称为 混和培养物(Mixed culture);
• 纯培养:如果在一个菌落中所有细胞均来自于一 个亲代细胞,那么这个菌落称为纯培养(Pure culture);
二、无菌操作的环境要求
• 无菌室 • 超净工作台 • 无菌器材
1、无菌室
(1)无菌室的结构:更衣间、缓冲间、操作间; (2)无菌室的消毒和防污染 • 每日(使用前)紫外线照射(1~2小时); • 每周用甲醛、乳酸、过氧乙酸熏蒸(2小时); • 每月用新洁尔灭擦拭地面和墙壁一次的方式进
行消毒。
(3)无菌室使用要求
1. 试管前端过火 2. 打开试管盖
(2)接种技巧
方法一:以接 种环沾菌,放
入新的培养基中 接菌
方法二:以安 全吸球吸取菌
液,放入新的培 养基中,向下排 出菌液
方法三:以
Pipetman 吸取
菌液,按钮压至 最底排出菌液
(3)错误示范
试管直放,空气中菌体 容易掉入
操作時离火源遥远
(3)错误示范
→灌氮→抽真空→灌氮→抽真空→灌混合气 (N2∶CO2∶H2=80∶10∶10,V/V)。
厌氧手套箱
3、二氧化碳培养法
1)烛缸法 2)二氧化碳置换法 3)化学法:每一升用重碳酸钠0.4克与
浓盐酸0.35亳升加入。 4)二氧化碳培养箱法
二氧化碳培养法
烛缸法
化学法
二氧化碳培养箱
四、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2、厌氧培养方法 (1) 简易的厌氧培养法:
A、 庖肉培养法 B、铁丝圈厌氧培养法 C、焦性没食子酸法 (2) 厌氧罐法 (3) 厌氧手套箱法
• 厌氧缸法 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
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
培养。 • 厌氧罐法: 装入待培养的对象,然后密闭罐盖,接着可采用抽真空
安全吸球倒放,菌液 容易流入吸球內
安全吸球随意放置桌面,菌 液容易流出至桌上
(3)错误示范
Pipetman 倒放,菌液容 易流入 Pipetman 內
第二节、微生物的接种、分离纯化 和培养技术
一、接种
1、接种定义 • 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
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2、接种工具 • 在实验室中,用得最多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接种
1个
灭菌吸管
根据需要
1瓶
电子称
1台
1个
250ml灭菌三角 瓶
2个
1个
培养基
根据需要
1支
混匀器
1台
三、无菌操作的基本技术
1、无菌接种操作 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 (如接种针和吸管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 含菌材料(如样品、菌苔或菌悬液等)于 培养基上,这个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
在实验室检验中的各种接种必须是无 菌操作。
① 无菌室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 毒,拭擦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② 无菌室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线,如采用 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 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 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 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拭擦,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 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
3、无菌操作技术详细图解
(1)取菌技巧 (2)接种技巧 (3)错误示范 (4)注意事项
(1)取菌技巧A
接种环在火焰上充分烧 红(接种柄,一边转 动一边慢慢地来回通 过火焰三次)
(1)取菌技巧 A
2. 试管前端过火 3. 打打试管盖
(1)取菌技巧A
4. 试管斜倾,放入接种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