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及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学校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率先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特色发展、争创一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智力支撑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1.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院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10月底之前,出台《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细则》,修订完善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并实施,出台“三重一大”文件并实施,严格执行《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党委会每月不少于2次,院长办公会原则上每周1次;会议必须有书面记录,实行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完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11月底之前,制定并实施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做好年度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创新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总支、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组织同步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配齐配强党务工作力量,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2.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学术委员会章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完善学术管理的体制、制度,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专业设置、学术评价、职称评聘、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9月底前完成校学术委员会改建,校学术委员会由29名专家组成,由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及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青年教师组成。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委员若干人。探索二级学院设立学术委员会。坚持科研无禁区、学术有规矩的原则,探索学术权力与党政权力适当分离机制,校党委书记和院长不进入学术委员会,不担任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建立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3.建立完善学校理事会。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及学校章程,制定理事会章程,年底前组建理事会。探索并不断完善理事会各项制度,健全与理事会成员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功能。理事会组成人员27-29人,校外理事不低于总人数的50%,政府、企业、校友及社会人士等各方面代表在理事会所占的比例保持相对均衡。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全体会议或专题会议,设立2-3个专门小组负责相关具体事务。

4.加强民主管理。健全党建带团建机制,完善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参与民主管理作用。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每两年召开

一次学生代表大会,推进学生自主管理。

5.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与监督,构建学校经费使用全过程、规范化、常态化的监管体系,对学校科研经费、基建经费、奖助学金、专项拨款等各类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完善干部离任审计。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重点加大在人员招聘、招生考试、财务资产及收费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保障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的知情权,接受各方监督。

6.严格回避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学校领导干部本人或近亲属及来往密切的个人参与干部选拔任用、人事考核奖惩、职称评聘、项目评审、奖助学金评定等活动时,领导干部要事先声明并主动回避,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加影响;不得以委托、承包、租赁等形式,经营管理学校校办产业等国有资产;不得参与学校基建修缮工程和教材图书、仪器设备、大宗物资招标采购等工作。学校吸纳社会资源开展合作、共建等项目,必须与领导干部近亲属及来往密切的个人发生利益关系或经济往来时,领导干部应主动回避;确因工作职责等特殊原因难以回避的,领导干部个人要主动说明、报告、备案,相关事项须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7.推进依法治校,做好章程宣贯与落实。彰显学校特色,强化质量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章程。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章程的重要内容,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通过校园网、宣传栏、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宣贯章程文本内容、阐释其意义、作用,让依法治校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依法依规办学的良好氛围。重点做好围绕章程的规章制度建设以及执行与监督,推动学校内部管

理进一步法治化、规范化。

8.创新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开展二级学院取消行政级别试点工作,探索实行职员制;深化校院二级管理,巩固“学院办学校”格局,按照“大平台、小前端”的机制,构建以学系为基本单位的创业型大学心脏地带,整合院、系、科研部门,让一线人员决策,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二、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9.稳定办学规模。办学规模稳定在1600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左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质量的转型升级,培养德才兼备、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全面实施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精准培养,保持招生、就业、人才培养质量等全省领先地位。

10.开展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贯彻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学校创业型大学建设任务,根据山东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与项目,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聚焦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确定创新发展任务和建设项目,并以争创省级、国家级项目为切入点,推动学校职业教育实现创新发展,办学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11.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根据学校“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现代服务业公共技能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按计划建好电子商务科技共享实训中心、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中心、普惠金融实训研究孵化基地、“互联网+会计”综合服务基地、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食品安全检测公共实训中心、智能制

造创新服务基地、养老服务业实训—研究—孵化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园等9个子项目。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确保项目有序进行,形成以产教融合工程带动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倒逼机制。建成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成果卓越,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多元化成长成才的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产教融合不断深入,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升专业引领产业行业发展的能力。

12.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诚信科研、产业科研,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创新为核心、协同为纽带、服务为目的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知识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聚焦行业、区域、企业实际需求搞科研,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促进发展动力转换。构建科研创新团队、科研项目、基地平台、成果转化一体化协同推动的科技创新模式,实施五大科研创新工程:自主创新引领工程、商科研究创新提升工程、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开放共享集成创新工程、科研组织机制创新工程。2016年年底前,修订完善学校科研管理办法、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加强科研立项管理,改革完善科研选题和评价体系,确定专业、开放、透明、公平的资源配置方式。优化投入结构,突出结果导向、坚持扶优扶特、强化跟踪问效,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快学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创建服务模式,实现互利共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