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陕西继兵马俑、汉阳陵之后最重大的考古发现,隐藏在韩城小村庄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陕西继兵马俑、汉阳陵之后最重大的考古发现,隐藏在

韩城小村庄里!

发现大墓群的梁带村,距韩城市6.5公里,是一个高居于黄河西岸高台上的小村子。2004年8月,盗墓分子盗掘的爆炸声,搅乱了村子的安宁,盗墓与反盗墓的斗争僵持了一年之久,梁带村地下藏有古墓群的秘密才被揭示出来。据统计,这里共发现总面积330000平方米的墓葬群,1300余座古墓,64座车马坑,出土文物数万件。梁带村两周遗址以文物之多、等级之高、保存完好而入围“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神秘的墓主在发掘的19号墓,位于墓葬区的中心位置,东距已经发掘完工的1号车马坑60米,西距26号墓8米,与同时开工的26号墓和尚未开工的27号墓形成组合排列关系,是一座规格较高的“甲”字形大墓。据史书记载,梁带村所处位置商周时期属梁国领地。按照古人森严的丧葬礼仪制度,拥有“甲”字形墓道的墓主,起码应该是“大夫”级以上的人物。那麽,这位梁国的“大夫”能是谁呢?当时挖掘工作进行的较为顺利,直到深入地层7米,未见人为干扰的迹象。也就是说,在近三千年的时空交错中未被盗掘过。叠压在墓葬上的地层共分3层:第一层是耕土层,厚0.15-0.20米;第二层为现代层,厚0.40-0.45厘米,土质结构较密,呈黄褐色,其中含有少量陶片;第三层是红土层,土质纯净,

没有包含物。由于墓室中央出现塌洞,连带的椁室也发生了严重的塌陷,基本已被夯土和淤土填实。但是,在穿越了上述三个土层所代表的时空与年代后,发掘人员在墓底的南、北二层台上,发现两具殉牲的骨架。殉牲体长85厘米,头骨牙齿紧扣,保存完好,但四肢散乱,似做挣扎状态,颈部有麻绳痕迹,推测当时所殉的应该是两只活狗。椁室完全打开时,展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的,是叹为观止的丰满与伴随而来的兴奋。眼前裸露的一切,无疑再现了当年下葬时的辉煌情景,其奢华与玲珑令在场的人们大大惊叹了一番。在这个长4.7米,宽3.2米的椁室里,四壁装饰悬挂着大量组合清楚、摆放规整的珠宝串饰。其中有青铜鱼、红玛瑙组合;黑陶珠、红玛瑙珠与海贝的组合;青铜鱼与陶珠的组合;还有陶珠与宝石的组合。这种琳琅满目的情况,在已经发掘过的周代墓葬中从未出现过。而且,数量不菲的装饰物与随葬品遍及椁室和棺内,让人感到简直没有下脚的地方……葬具是一椁两棺,外棺长2.43米、宽1.1米,棺顶和两侧板外均有红彩绘制的水波纹图案布匹印纹,推测当时棺外可能还有荒帷;内棺长2.23米、宽0.90米,因腐朽严重,所有木板均已无法看清。外棺顶板上盖有4件保存完好的“山”字形铜翣。令人称奇的是,外棺的四周贴附(装饰)着10个带有双龙纹饰的镂空铜环,这样的造型和用途在周代墓葬中极为罕见。在棺椁之间的东、西两侧和正南方向,满满当当地地

摆放着各种青铜礼器。大量的车马器、彩色漆箱饰件更是让人目不暇接……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墓中的墓主,身份很不一般。起初,考古队员们都以为有了青铜器,上面的铭文就一定会说出墓主的身份。可是,当4只青铜鼎和4个青铜簋一一出土后,却没有发现意料中的铭文。随后出土的2只青铜方壶,1个甗、盘、盉和盖盆也都毫无字迹,坚持不漏墓主的些许蛛丝马迹。按照周朝的礼仪制度,拥有四鼎、四簋的墓主应该是诸侯王一级的显贵了,可是随葬的礼器上却为什么没有铭文呢?是墓主得罪了天子不许留名?还是后人

不愿为其留名?疑问折磨者所有参加发掘的人们。由于年代久远,内棺里,墓主的尸骨已腐朽的只剩下一个身体的印记。(有一张照片)经测量,其身高为1.67米,除了躯干较为笔直的印象外,因采集不到骨骼标本,年龄和性别完全无法判定。在黄河中部地区,1.67米的身高给个男性似乎矮了点儿,但给女性又好像高了点儿。如果是南方人,这个高度也许不会惹人考究。但是在北方,在关中平原,墓主又是周人的后代,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谨慎考虑。这个拥有着诸侯待遇的“他”究竟是男还是女?“他”到底是诸侯王还是太子?棺内的清理工作缓慢而精细,依照墓主留下的身形和覆盖在各部位的物品,考古人员一件件地分辨出其身体各部位佩戴的饰物:颈部戴有红玛瑙和玉管、玉牌饰组成的佩饰;耳边随葬的是玉玦;手臂、手腕与脚腕上均配有红玛瑙佩玉的珠串;

双手握着专用的玉握;另外还佩带有瑗、牛首、蚕、鱼、觽、柄形器等佩饰。相随的玉器有:戈、方形牌饰、虎、鸟、、蚕、泡等。……渐渐的,队员们都感到,这样大量的工艺精美、来自远方的玉器和配饰,已不大可能是一个诸侯王所拥有的,墓主一定有着更高的身份。直到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盒子,人们的思路才对墓主的性别有了倾向性的看法。这是一个由象牙制作的,十分罕见的刀盒。蹊跷的是,盒子里面是空的。为什么没有刀呢?一个诸侯王或太子,即便生前不冲锋陷阵,死后也一定会在棺木中随葬兵器。刀,既是力量的象征,也代表威仪与权力,还是考古发现中判定男女性别的参照。19号墓主身边珠玉满堂却没有一件兵器,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她是个女人!一个高个子的女人,一代国君夫人。这个解释使棺盖上覆盖的4件铜翣,10个双龙纹饰镂空铜环,4鼎、4簋的礼遇规格,以及遍布全身的珠宝玉器,都找到了合理的对应。虽然尚有很多疑点未能解决,但是这个结论,已经令队员欢呼雀跃。有了国君夫人,离国王还远吗?!清理工作接近尾声时,墓室中只留下插附着十只双龙纹饰铜环的四堵土墙和墓壁上深嵌的珠串,等待着文保人员的保护方案。……既是国君夫人为什么无名无姓?没有颂赞她的铭文、也没有主持葬礼人的记录呢?后来,文保人员将几段镶嵌文物的土墙整体移走原样保护。于是,墓主头顶上方30多公分宽的那道土墙根部,露出了4件口沿上刻有铭

文的青铜鬲,铭文记述了芮国太子作铸此鬲、并保子孙万代永远昌盛的祈福。神秘的墓主竟然是一位芮国的国君夫人。她怎麽会葬在梁国的领地上呢?黄河滩上的千年悬案芮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早在夏商之前,古史中就有关于“虞芮之争”的记载。据《史记·晋世家》注释,春秋早期,韩城为梁国所在,芮国之都居韩城之南约100公里的大荔县。这个说法延续了两千多年。芮国是一个小国,在经历了多年征战之后,究竟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以致将自己的国君夫人葬在了梁国的土地上?是因为梁芮两国通婚?芮国的公主嫁与了梁国?或是梁国的公主嫁给了芮国?……?能够找到的猜测和解释统统不合情理。我国自汉代之始,帝王们对地下出土先秦时期青铜器一事就十分重视,将其看做祥瑞之气降临,并载入史册。北宋年间(咸平三年),陕西同州(今大荔县)一位名叫汤善德的农民,在黄河滩上打鱼时,发现沙土中露出一件青铜宝器,便将其捡回来敬献给真宗。此事在当时曾轰动一时,并传为佳话。这件出自黄河滩的青铜宝器,上面书有“太公缶”的字样。后经考证,隶定为“芮公簠”。“芮公簠”的图影先是被收入石刻图绘《皇佑三馆古器图》,后又被北宋金石学家吕大临收入中国第一部《考古图》中传世(至今)。到了清代,各类史集中收录的,带有“芮公”和“芮太子”铭文的芮国礼器已经多达26件,却均无出土地点。黄河滩上最早出现的芮国礼器究竟来自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