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过程研究的心理认知视角_宋志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6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 o 16 2006总第224期Journal of Nor theast Nor 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Sum N o 1224

[收稿日期]2006-06-12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5088) [作者简介]宋志平(1964-),男,江苏如皋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程力(195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

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

论翻译过程研究的心理认知视角

宋志平1,程 力2

(1.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活动,是揭示翻译活动本质的重要途径。由于大脑思维过

程的不透明性,借助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实验方法和研究结果,探讨感知、思维、记忆、解决问题、语言使用

与学习等左右翻译行为的翻译智力问题,可能有利于翻译研究心理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关键词]翻译过程;认知心理学;有声思维法;选择与决策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6)06-0128-05

如果把翻译活动视为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就至少应包括三个主要环节或因素:原文(原料),翻译过程(加工),译文(产品)。翻译研究传统上只重视对原文和译文以及二者的关系,体现在如何分析理解原文,如何忠实传达原意,译文是否通顺易懂,是否顺乎读者的期望上,可译性、对等度等概念也主要与原文和译文有关。强调/原料0与/产品0的研究当然重要,但仅仅研究这些还远远不够,不关注翻译的生产/过程0,就无法使我们了解翻译的本质,换言之,要对翻译活动具有完整认识,探索翻译活动的本质特点,就必须研究翻译过程。基于这种认识,/描写译学0的创始人詹姆斯#霍姆斯(James S.Holmes)于1988年发表/翻译研究之名与实0一文,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译学范畴:功能取向研究,过程取向研究,和译文取向研究。他认为所谓/过程取向0即是详细探讨与翻译行为相关的心理过程。显然这种过程必定极为复杂繁琐,但若能系统运用比较成熟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手段,将有望取得一定成果,并可能产生诸如/翻译认知心理学0这样的新学科[1]。

翻译活动中的口译和笔译,都是靠人脑的思维过程来进行的,探讨这种特殊的语言使用的思维过程及其规律性,目的之一就是建立相关的认知心理学模式。以往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模式,很难明确描述翻译活动的本质,很少涉及翻译的思维过程,所以与单语理解和接收并无明显区别[2]。对翻译过程研究的认知心理学模式必须充分借鉴利用对于人脑信息处理和信息记忆已获得的知识,而其中的出发点就是要分清翻译作为双语交际与单语交际的不同之处。这种特殊的双语交流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约束,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又如何影响译者做出选择。考虑到翻译活动和过程的多样性,认知心理模式还需描写说明译者的文本转换能力,如书面y 书面(最为常见)、书面y 口头(如视译)、口头y 书面(如连续口译前的记录)、口头y 口头(如同声传译)等。

翻译(口、笔译)过程同时进行读与写或听与说活动,但与单语交际不同的是,翻译活动受到以下三方面限制:1.任务:包括译者被要求完成的活动,以及完成该活动的背景;2.文本:原文的语言与篇章结构;3.译者:任务执行者的言内、言外知识与技能。这些限制构成对翻译过程产生作用的输入环境,而由于每个行为者认知资源的差异,这种输入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例如/任务0的完成受到严格的时间#

128#

限制,但笔译和口译又有不同。笔译的时间限制比较宽松,译者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原文分析,甚至可以通过协商进一步延长最后期限。按照联合国译协的翻译标准,职业译者每天工作量为6至8页,每分钟5词或每小时300词。而同传译员则需对每句话立刻做出反应,速度要求通常为笔译的30倍,即每分钟150词或每小时9000词。原则上,笔译者可以充分斟酌衡量利弊得失再做出最佳选择,而口译者却只有唯一,别无选择。这种差异对连续口译译员又有所不同,译员可以边记录边思考选择,直到发话人暂停下来让译员工作。

文本的词汇与风格对于译者的限制则更进一步。如果说单语交际中的听与读是为了理解,双语交际中译者的听与读则是为了翻译。虽然二者都以获得信息为主,但对于前者,获取信息为第一要义,对于后者,则要分析出信息中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并将其如实呈现在译文之中。单语交际者可以为某个词语而喜怒哀乐,当然双语交际者也可如此,不过他更关心这种表达法在翻译时是否棘手,是否能够处理得好。

单语信息接收者与双语信息接收者的角色亦不相同。前者以信息发出者为取向,关注发话人的信息,以便做出某种回应;而后者以信息接收者为取向,其关注发话人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将其传播给译文的接收者,而不是由自己来做出回应。译者们认为自己在理解原文时需尽可能自我克制,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和尊重译文使用者的期望。

当然,除上述从接受角度分析翻译与单语交际的不同,从产出的方面看,二者也有不少差异。例如在单语口头交际中,应答语与发话语相同,且通常风格也相似,但语义内容不同,句子结构与语用意图也不同。而译者恰好相反:首先使用的是与发话语不同的译文语言,其次,保留了与原文相同的语义内容,尽管信息内容在转换时不可避免地有所调整改变。

翻译过程模式不仅必须体现普通交际的所有特点,还需包含翻译活动独具的特征成分,特别是翻译问题的识别与解决问题的策略。翻译过程不是直线型或圆周式的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本,而是经历不断修正、前瞻后顾、循环往复的一系列阶段。

口译基本上须经历分析与综合两个阶段,笔译则在分析、综合后,还有第三个阶段,即修正。

在分析阶段,译者依靠背景及百科知识全方位理解把握原文种种特点,在语法、语义、语用层面处理语句信息,在微观和宏观层面处理文本的衔接与连贯。在综合阶段,译者产生书面或口头译文,并充分考虑到原信息发出者的语义及语用意图、译者的翻译目的,以及译文使用者的特定需要。在此基础上,笔译者还需要有修正阶段,以便对译文初稿加以修改编辑。

广义来说,上述过程都可归结为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翻译过程所研究的就是翻译问题的种类及出现频率、识别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某些策略所使用的频率,以及一些典型问题的识别标志。

译者所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工作记忆的限制,这在口译情况中更为突出。由于记忆容量及所需时间的压力,口译者只能在词语层面上处理信息,直到原发话人停顿,才能判断出句子是否结束。对于这种原文输入和译文输出间的时间差,同声传译者最为敏感。同声传译中通常时间差只有2)6秒,难免让译者疲于应付,极易出现失误。不过时间差过长也同样不利,因为工作记忆容不下过多信息,更会导致信息的缺损。

相比之下,笔译者则可以长时间工作而不为原语所打断,并对一些表面上的错误随时加以改正,语义错误则可以在译完全句后调整,而语体上的问题更可以容全文译毕进入第三阶段,即修正阶段再予以处理。省力原则也常常体现在笔译活动中:译者往往首先通读原文一遍或数遍,找出可能存在的翻译问题,并考虑决定处理该问题的策略,然后才开始落笔翻译。

上述各阶段从翻译行为的外在表现上可以由观察得到,但每个译者在从事每一具体翻译活动时,其心理的认知方式、处理信息的特征都还处于某种假设之中。不仅如此,研究翻译过程时,对所考察的译者是否有代表性也是颇有争议的。到目前为止,被调查的译者多数为翻译学员,显然他们与那些职业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迥然有别。德国学者略舍尔(W.LÊrscher)通过观察发现,操双语的儿童进行口译

#

#

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