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三国局势的发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三国局势的发展
班级:高一(10)
组长:孙凌杰
组员:刘布泽、黄安颜、胡玥、高涵、杨晴、殷禧龙
指导老师:祝美
摘要: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和割据的时期,形成了以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是汉代四
百年太平时期到四百年混乱的过渡时代,也可说是魏晋南北朝大纷乱的开端。三国形成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魏文帝时,后历明帝、魏齐王、高贵乡公、元帝;蜀国则历蜀汉昭烈帝刘备及后主刘禅;吴国则历孙权大帝、会稽王、景帝、乌程公。
三国同时并存时间约三四十年(公元229至公元263年),但纷争局面达九十年之久9公元190年至公元280年)。三国时期虽然仍有不断的战争,但已和东汉末期军阀混战的性质不同,相对而是历史的进步。是有顺应民心所向的统一战争性质。三国军事实力以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因此最终魏晋完成统一大业。三国中以吴国的时间最长,共52年;次为魏,共45年;再次为蜀,共43年。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至此,三国时代宣告终结。
关键词:东汉末年诸侯纷争、魏蜀吴三国鼎立
一、背景
东汉末年,由于统治者政权由于不断更迭和动摇,以致于朝纲紊乱,政治腐败到了极点,而社会上流民遍地,暴动不断涌现。随着“十常侍之乱”、“党锢之狱”、“黄巾起事”、“董卓与李傕郭汜之乱”一系列的内外忧患出现,使得地方豪强势力借机迅速增强,并纷纷起兵割据自立,互相争夺,东汉统治名存实亡。一时间全国陷入内战混乱之中。袁绍据有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北方最大军阀;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在这些割据者中,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
曹操为继续完成其对一统天下的雄心,于建安十三年(208)率军南下,占荆州,与在长江中下游的孙权对垒。此时正在流亡中的汉皇室后代刘备也起兵欲兴汉室,则率荆州的残余势力于江东的孙权结合,形成孙刘联合抗曹的形势。刘备派军师诸葛亮到孙权处说孙权出兵,孙、曹大军在赤壁会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刘备得以占据荆州,后入成都。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死,子曹丕取代汉献帝,建国号魏。次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一般称蜀或蜀汉)。公元229年,吴王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三国分立时代正式开始从此,曹、孙、刘三大势力成鼎足之势。
三国初期,各国主要致力于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较突出,从曹操统一北方、开展屯田开始,生产逐渐恢复,曹操又改革了东汉以来的许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强的势力,扫除了宦官和外戚的专权,吸收中下层地主阶级人物参加政权。魏文帝时,又实行九品中正法,承认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权利,在经济上也给予优惠。蜀国丞相诸葛亮严格采用法治,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使蜀国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特别是诸葛亮招抚西南夷,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吴国自公元211年孙权迁都建业
后,东南地区很快得到开发,共得43郡313县,比东汉时大大增强。吴国土地开辟,农业发展,政治稳定,航海业发达。
二、理论分析
隆中对引言: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上面的材料可见,诸葛亮早已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我们先从蜀国角度对这“千古一对”做个评析,先将三国间的各自发展状况和彼此的联系分析分析,其中,自有得失:
(一)魏国方面————强敌
曹操在劣势的情况下打败袁绍,不在天时、地利、人和,而关键在于曹操和曹操的团队非常具有谋略;曹操当时正拥有上百万的军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故陈寿曰: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刘备于是没了军队的优势,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时候,魏国已经有了八虎骑和五子良将,而刘备五虎上将还未全。做个比较,魏五子似乎更适合领兵打仗,而五虎则适合阵前单挑.张辽800骑兵破东吴10万雄师,关羽却大意失荆州是很好的证据.张合带兵更痹慌飞强应该没人否定,赵云多半是以保镖的身份出现,就只马超曾经让曹操割须弃袍,黄忠只有在被激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潜力,比不成乐进,于禁威风(虽然于曾降关羽,但是其识大体始终受人称赞的).蜀国的魏延颇有将才,可惜没能进五虎却最终由于诸葛的排挤落个叛将的名声,实在冤枉.关羽太傲,张飞过于霸道,马超降刘后失去武将风采,黄忠太老,赵云过于稳重.只能说蜀多武夫,曹魏多将才。所以,魏国兵多将广,不可与其争锋。这是诸葛亮正确的观点。(二)吴国方面————结盟方
孙权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孙策临终时遗言,曾对孙权说;冲锋陷阵,争城夺地,你不如我。运筹决策,选贤任能,我不如弟,你应知父兄创业之难,确保东吴江山。最后还说:外事不明问周瑜,内事措理问张昭。先从前两句说起,孙策对其弟算是了解至深了,之后的几十年间,吴国无恙完全得益于孙权的统治。孙权占领江东,可谓是三世之承,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顺,又有许多有才能的人,诸葛三兄弟中,两个都在吴国任职,可见孙权的人格魅力。再从后两句说起,周瑜和张昭的才能也是被世人所认可,赤壁之战时,周瑜一战成名(三国演义中实际上夸张了诸葛亮的作用);而张昭则是老臣忠心,敢于直谏。试问,这种正义、团结之师,又怎能被轻易击败呢?因此,诸葛亮给刘备的建议就是,内与孙权修好。
(三)统一大计
1.近期战略目标:先取荆州为家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个战略要地。诸葛亮首先从荆州地利的优势,再到刘表不能守的劣势,让刘备利用起来就是机会了。所以诸葛亮鼓动刘备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机会,尽快夺取荆州。
2.中期战略目标:再取益州建立基业,然后成三国鼎立之势
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着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盼望能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无疑刘备是合适人选。
3.最后连吴抗曹以图进取中原来光复汉室,一统天下
在假设的情况下夺取了荆州、益州之后,再守住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少数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内部革新政治;且在一旦形势发生变化时,就派一员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