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护理随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的护理随访研究
陈小丹李悦文王美香孙艳芬
摘要目的:评估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长期氧疗的依从性,分析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
方法:对12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长期氧疗依从性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12个月的随访,分析依从性对患者的影响。
结果:120例患者中,44例依从性较好,76例依从性差。
氧疗时间、教育程度及噪声是其影响因素。
结论:长期氧疗能减轻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和肺部过度充气,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关键词慢性呼吸衰竭;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3.015
Nursing follow-up study on 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CHEN Xiao-dan,WANG Mei-xiang,SUN Yan-fe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Shenzhen518116)
LI Yue-wen(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518116)
Abstract Objective:To access the compliance with 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and ana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ompliance.Methods: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12months of follow-up on120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Analyzed the impact of compliance on the patients.Results:Among the120cases,44cases of good compliance,76patients with poor compliance.Oxygen therapy time,education level and noise were the influence factors.Conclusion:Long-term oxygen therapy could relieved patients'carbon dioxide retention and lung hyper inflation improved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patients.
Key words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Compliance
长期氧疗(long-term oxygen therapy,LTOT)是指慢性低氧血症(包括睡眠性和运动性低氧血症)患者每日吸氧,并持续较长时期。
长期家庭氧疗(LTDOT)是指患者脱离医院环境后返回小区或家庭而施行的LTOT。
LTOT被认为是目前慢性非恶性肺部病变患者发展到慢性呼吸衰竭阶段唯一改善预后的治疗方法。
氧疗的效果取决于每日吸氧时间的长短。
然而出于各种原因,患者对LTDOT的依从性不一,从而导致LT-DOT的疗效不一。
本研究对需要LTDOT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并分析影响LTDOT依从性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位:518116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陈小丹,王美香,孙艳芬),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李悦文)
陈小丹:女,本科,主管护师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 2011年2月因慢性呼吸衰竭曾在我院和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住院后出院的患者。
入选标准:慢性非恶性肺部病变患者,稳定期(未吸氧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55mmHg以下,或者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同时动脉血氧分压为55 65mmHg:(1)肺动脉高压。
(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压积超过55%)。
(3)肺心病的临床表现。
排除标准: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家里没有制氧机的患者,其家属不同意随访的患者。
1.2方法明确有LTDOT指征后,选择一个最佳的吸氧流量。
最佳的吸氧流量为能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0% 93%的吸氧流量。
出院时每例患者和家属必须完全了解LTOT操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院内外的护理干预,SAS和SDS及SCL-90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BI 测定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FPG,2hPG 及血脂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合并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使健康教育终身化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这种护理方式必将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郑芳.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62-1663.
[2]付阿丹,鲁桂鸣,杨静,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8):3268-3269.[3]谢锦桃,刘军,伍远征,等.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执行纲要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6C):1993-
1997.
[4]乐庆荣,胡蓉,罗开良,等.重庆地区高血压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因素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7):528
-530.
[5]李凌芸.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1A):88.
[6]李旭亚,杨萍,周丹.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21-422.
[7]王莉.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44-46.
(收稿日期:2012-07-09)
(本文编辑崔兰英)
原理及操作的步骤。
出院后,建议患者长期氧疗,每日至少15h,包括夜间睡眠时。
每日氧疗达15h以上为依从性好。
初次家庭随访为出院后1周,监测患者的SaO2,调整吸氧参数。
患者及其家属还要接受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是否觉得制氧机产生的噪声影响大及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分。
以后每4周护理人员回访1次,确保患者正确使用制氧机,监测患者的SaO2,根据制氧机计数器的读数结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数据估算患者每日氧疗时间,鼓励患者配合氧疗,提高患者依从性。
每3个月患者回院1次,做肺功能监测和动脉血气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用残气(RV)、肺总量(TLC)和PaO
2
,PaCO
2。
随访期为12个月。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ʃ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
病因:COPD9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8例,肥胖所致的低通气综合征4例,脊柱后突引起的胸廓畸形8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8例。
详见表1。
表1患者一般情况和呼吸功能状态
参数全组(n=120)COPD患者(n=92)其他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n=28)年龄(岁)67.51ʃ8.1070.81ʃ9.3058.61ʃ6.40
性别男685414女523814
BMI(kg/m2)26.21ʃ5.1025.81ʃ4.3026.51ʃ5.20
MRC评分2.80ʃ1.312.61ʃ1.403.61ʃ1.51
吸氧流量(L/min)2.41ʃ1.012.01ʃ0.902.91ʃ1.31
RV/TLC64.11ʃ16.2066.32ʃ15.4159.70ʃ16.21
TLC(%)122.40ʃ44.51133.51ʃ40.3078.91ʃ29.40
PaO2(mmHg)50.51ʃ5.2052.81ʃ6.1146.71ʃ4.51
PaCO2(mmHg)43.12ʃ8.1044.21ʃ8.5142.51ʃ7.80
2.2患者氧疗依从性情况12个月随访中,全部患者总的平均每日氧疗时间为(12.5ʃ4.6)h,其中44例患者依从性较好,平均每日氧疗时间为(17.3ʃ2.5)h;76例患者依从性较差,平均每日吸氧时间为(9.9ʃ2.4)h。
不同氧疗依从性患者一般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不同氧疗依从性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参数依从性好(n=44)依从性差(n=76)统计量P值年龄(岁)66.81ʃ7.6068.12ʃ8.200.86591)0.3883性别男24440.12730.7212女2032
BMI(kg/m2)24.81ʃ4.7027.11ʃ5.202.41691)0.0172 MRC评分2.81ʃ1.312.91ʃ1.400.38591)0.3859吸氧流量(L/min)2.50ʃ1.312.30ʃ1.210.84641)0.3990每日氧疗时间(h)17.31ʃ2.509.91ʃ2.4016.031)<0.001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26(59.09)20(26.32)12.66330.0004月收入1.5万元及以上30(68.18)40(52.63)2.77240.0959噪声影响6(13.64)30(39.47)8.85850.0029
注:1)为t值,余为χ2值
2.3依从性对患者呼吸功能状态的影响(表3)
表3依从性对患者呼吸功能状态的影响(xʃs)
参数依从性好
(n=44)
依从性差
(n=76)
t值P值
RV/TLC58.21ʃ13.8064.41ʃ15.602.18640.0308 TLC(%)100.41ʃ19.71148.70ʃ31.5114.40961)<0.05 PaO2(mmHg)52.61ʃ6.1051.41ʃ5.911.05930.2916 PaCO2(mmHg)36.50ʃ6.4144.81ʃ7.606.1019<0.001
注:1)为t'值
3讨论
体内所有细胞机能的稳定取决于适量氧的输送。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展到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主要特征是动脉血氧分压的永久性减少导致慢性组织缺氧。
对多数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病因性治疗不太确切,而氧疗是提高体内组织氧含量的唯一方法。
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到呼吸衰竭阶段患者的益处,已被众多的研究证明。
它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受量[1],改善精神状态[2],降低肺动脉压,防止肺心病的恶化及减少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
氧疗的疗效取决于每日吸氧时间的长短。
有研究表明,每天吸氧12h患者的生存率与没有氧疗的患者生存率没有差别[1]。
氧疗每天至少15h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有报道指出,如患者氧疗时间每天达到18h,生存率会更高[2]。
LTDOT 在日本及西方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国外多项
研究表明,每日氧疗超过15h 的患者比例是45% 70%[3]
,
而在国内,
LTDOT 才起步不久。
陈琼珍等[4]
研究发现,护理
干预前COPD 患者LTDOT 的依从性仅有17.65%,干预后能达到54.41%,可能与我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不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患者对LTDOT 的意识还不强有关。
本研究发现依从性较好的患者44例,
氧疗时间、文化程度、噪声是其影响因素,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对LTDOT 的认识及理解不足。
部分患者认为噪声会影响休息,使人变得烦躁,所以夜间会停止吸氧。
该研究中还有部分患者认为他们感觉不到吸氧的效果,他们认为吸不吸氧好象都一样,不吸氧不能从事某些体力劳动,吸了氧还是不能从事这些体力劳动,却不知道氧疗是个慢性长期的过程,有些氧疗的好处只能通过血气分析或者肺功能检测才能体现出来。
本研究中发现依从性好的患者与依从性差的患者PaCO 2有差异,说明依从性好的患者二氧化碳潴留较少。
肺功能检测结果表明两组患者TLC 也有差异,说明依从性好的患者过度充气程度有所改善,与国外报道一致
[5]。
因此,专业的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地向患者讲解LTDOT
的好处,不断强化患者LTDOT 的意识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月收入对患者依从性没有影响,但是随访期内有4例患者诉长期氧疗会增加家里的耗电量,这也是他们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部分人早已经无劳动能
力而休养在家,
还要请人来照顾他们的生活,这笔费用对一些家庭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
4
小
结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LTDOT 的依从性较差,
LTDOT 能减轻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和肺部过度充气情况,护理人员随访时应对患者进行耐心、
细致的指导和解释,让患者适应夜间氧疗是增加患者LTDOT 的依从性,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欢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60例临床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5):68-69.
[2]王喜梅,杜守京,谢红琴.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长期氧
疗临床分析[
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7):1558-1559.[3]Katsenos S ,Constantopoulos SH.Long -Term Oxygen Therapy in
COPD :Factors Affecting and Ways of Improving Patient Compliance [J ].Pulm Med ,2011,2011:325-362.
[4]陈琼珍,闭行良,李奕庆.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者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影响[J ].内科,2011,6(5):514-516.[5]
Nasilowski J ,Przyby Lowski T ,KlimiuK J ,et al.Effects of nurse home visits on compliance to long -term oxygen therapy.14months follow -up [J ].Pneumonol Alergol Pol ,2009,77(4):363-370.
(收稿日期:2012-06-25)
(本文编辑
曹素文)
作者单位:434000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葛伟:女,本科,护师
·小经验·
马蹄形颈枕在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临床应用
葛
伟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2.23.016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一种较严重、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是指视网膜内层即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
治疗原则:卧床休息,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患者多采取俯卧位,
为减轻患者痛苦,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我科利用马蹄形颈枕协助患者卧位,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患者能够很好配合,现介绍如下。
1
方
法
使患者俯卧于病床上,两手握住颈枕末端,额头置于马蹄形颈枕顶部,眼球置于颈枕空心处,避免压迫眼球,或患者坐于椅子上,头与地面平行,额头置于马蹄形颈枕顶部,眼球置
于颈枕空心处,
双手放至床沿。
以上两种姿势每2h 更换1次,避免患者皮肤长期受压。
2
优
点
马蹄形颈枕其材质柔软舒适,透气性较好,价格低廉,高度可自行调节,便于患者应用。
减轻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引起的患者痛苦,
防止压迫眼球,有利于视网膜复位。
(收稿日期:2012-06-27)
(本文编辑
曹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