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伟: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框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框架
□李明伟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深圳,518060)
[中文摘要]本文在对媒介环境学派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勾勒出该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媒介本身的静态分析;对媒介演化的动态分析;对媒介环境的社会历史影响分析,认为最后一个方面是媒介环境学派的着眼点和重心。

Summary:Based on the holistic analysis of The Media Ecology,this paper draws the outline of its theoretical frame, which comprises three aspects: the static study on the medium;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evolvement of media; the prob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um itself on society and history. The last is their focus.
[关键词] 媒介环境学派媒介媒介环境理论框架
媒介环境学派从不同媒介的特性出发,研究媒介环境及其变化所产生的深远社会影响。

它由哈罗德·伊尼斯在20世纪40年代末开创,经过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大肆渲染而名噪一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日益彰显的时代背景下,经以约书亚·梅罗维茨和保罗·莱文森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的努力拓展而日渐丰瞻。

尽管媒介环境学派在各个时期的研究重点和思路各有不同。

伊尼斯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探讨媒介与政治、经济和知识权力的变化之间的关系;麦克卢汉更多是用文学、心理学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考察媒介卷入感官的程度、方式、数量,及其导致的心理认知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梅罗维茨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媒介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社会行为和角色的变化。

但是,媒介环境学派整体有一个内在的理论分析框架。

这个框架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对媒介本身的静态分析;对媒介演化的动态分析;对媒介环境的社会历史影响分析。

一对传播媒介的静态分析
媒介环境学派对传播媒介的静态分析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是对各种媒介的分析。

媒介环境学派一反内容研究的套路强调媒介本身的重要性,主张区别分析每一种媒介。

1949年,伊尼斯在《加拿大政治经济学杂志》第15期上,发
表了一篇针对哈钦斯报告的评论文章,指责该报告忽视媒介本身的特性,把所有媒介不加区别地堆集在一起。

“我们可能需要分别追问广播、报纸、动画、杂志和书籍而不是一个大
意上模糊的泛泛效果,尽管委员会出版物中用‘新闻’来指代所有的媒介,但每种媒介都有它自己的独有特性。

持有这一常识是研究新闻的开始。

”[1]
媒介环境学派论述的媒介范围之广,种类之多,前所未有。

不仅人所常言的文字、书籍、报纸、电视、因特网等媒介在他们那里得到了别致的阐释,还有许多非常媒介——石头、衣服、汽车、照片等等,也受到了他们的特别关注。

莱文森对电话的分析让人耳目一新。

他说,电话的声音及其个人之间单线对话的特征,使传播双方获得了情人耳畔呢喃般的私秘性和亲近感,这决定了电话所独有的淫秽传播现象,比如电话召妓、声讯台。

[2]再比如,照片在麦克卢汉的眼里成了“没有围墙的妓院”,因为照片把人的形象固定下来并通过大批量复制,成为比娼妓更容易买到、拥抱和抚弄的欲望对象。

其次,对各种媒介进行类型学的研究。

伊尼斯分为两种:时间偏向型媒介和空间偏向型媒介。

前者是指更适合时间上纵向流传的媒介,其属性耐久但笨重,像石头、金字塔、羊皮纸、甲骨文;后者是更适合空间上横向扩散的媒介,其属性是轻巧易运输但不易保存,比如莎草纸、报纸、广播。

麦克卢汉接过伊尼斯的媒介偏向论,把媒介分为光投射型和光照射型、冷媒介和热媒介、视觉偏向和声觉偏向。

这三组划分由于逸出常理之外,一直是麦克卢汉思想解读中的难点。

实际上,麦克卢汉是从不同但又相关的角度进行的划分,联系起来可能更好理解。

视觉/听觉型媒介的划分根据的是媒介所卷入的各种感官之间的关系。

麦克卢汉认为,拼音文字发明之前的社会是受听觉支配的口语社会。

耳朵的官能强烈而深刻,无所不包。

这决定了口头文化的部落式特点:各种感官同步互动,世界是有机的、整体的、共鸣的。

拼音文字的线性序列延伸和强化了视觉功能,打破了口头文化的声觉空间平衡。

而电视作用于人的整个感知系统,扭转了拼音文字造成的视觉垄断局面,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拼音文字之前的声觉空间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口头语言和电视是听觉型媒介,拼音文字和印刷传播则是视觉型媒介。

一种媒介的偏向性就是这种媒介所卷入的各种感官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感官的属性。

冷/热媒介的划分根据的是媒介卷入感官的程度。

热媒介的信息清晰度高,留给受众参与的空间少,因此具有排斥性,像收音机、电影、卡通画;冷媒介的信息清晰度低,处于未完成状态,受众补充的空间大,因此具有包容性。

比如,电视声音的清晰度不如广播和唱盘,图像效果又不如电影,这都需要观众去填补细节。

为进一步解释不同媒介卷入感官的程度不同,麦克卢汉又根据媒介光源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把媒介分为以电影为代表的“光照射”(light on)型,和以电视为代表的“光投射”
(light through)型。

电影的光线来自观众身后,照射在银幕上又反射给观众。

电视的光线则穿过屏幕投射在观众身上。

电视机成了放映机,人成了银幕,被光线包容。

再加上,电视的马赛克图像远不如电影的像素矩阵清晰。

所以麦克卢汉认为,电视是光投射型的冷媒介,电影是光照射型的热媒介。

麦克卢汉的这三种划分,核心都是媒介对人类感官的调动情况。

就像伊尼斯借分析媒介本身的时空偏向性来考察媒介之于政权存续的影响一样,麦克卢汉通过分析媒介本身的感官偏向性,来探究媒介之于人类心理认知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在他们之后,梅罗维茨又辟出了一条通道——通过分析媒介的场景偏向性,即一种媒介是偏向于隔离交往场景还是偏向于融合交往场景,来考察它对交往行为的影响。

最后,对传播媒介的本质进行更高层次的归纳和提炼。

麦克卢汉的著名论断——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即为此类。

他说,人体在无法应付外界的超强刺激时,就自我截除不敷使用的那部分肢体和感官,同时发明技术来延伸它们的功能,以应付肢体应付不了的那些超强刺激和压力。

比如,人体肌肤难以抵抗寒冷气候,衣服就被用来御寒。

这时,肌肤抗冷的功能就被弃置不用。

人类肌体达不到深海作业的条件,自动化机器就被发明出来代替人来工作,免除了人类的麻烦和危险。

本质上,所有的媒介都是人体的延伸。

二对媒介演化的动态分析
在对媒介演化的历史分析中,媒介环境学派关注的主要是媒介发展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媒介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1.“平衡”伊尼斯认为,现代西方社会是一个媒介发展严重失衡的社会。

时间偏向型媒介落入低谷,报纸、广播等空间偏向型媒介发展强劲。

结果,人们的历史意识淡漠,心态行为浮躁,空间征服欲望膨胀。

伊尼斯反复强调,西方有必要重新领会古希腊“万事勿过”(nothing in excess)这一“神韵”,[3]发展时间型媒介以抗衡空间型媒介的过度膨胀。

当然,伊尼斯并不许诺一定能够达致平衡。

因为,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以一种传播媒介为主导,“偏向性”是媒介和社会发展的常态。

“只有在很罕见的间歇期,另一种媒介的影响才能抵消其偏向,从而达到平衡。

”[4]伊尼斯认为,正是古希腊的口头传统与文字媒介之间,古罗马帝国的莎草纸和羊皮纸之间的相互制约平衡,促使产生了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文明。

“平衡”不太现实,但是“勿过”还是要努力保持。

在伊尼斯看来,一个社会如果过度发展一种类型的传播媒介,这个社会的知识和权力结构就会出现危机。

麦克卢汉也认为,媒介发展应当“平衡”。

不过,这个“平衡”不再是指不同类型媒介
之间的关系,而是指媒介卷入的感官之间的关系。

凡是能够调动人的全部感官参与传播过程的媒介,就是“平衡”的媒介。

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原始部落时期的口头传播调动了人的眼、耳、口、鼻、舌等所有感官的参与,现代电子传播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都是感官平衡的传播媒介。

莱文森也认同媒介发展的“平衡”状态。

只不过,莱文森不赞成麦克卢汉把电视看作是延伸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表,认为赛博空间才更具有代表性,才会真正实现感官的平衡参与。

[5]
无论各人所言的“平衡”具体所指为何,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媒介发展不能信马由缰。

传播媒介的整体布局是否“平衡”,媒介是否全面均衡地调动人类的感官,是我们应该时时加以警惕的大问题。

2.媒介演变的常规在对各种各类媒介的区别分析和对媒介发展历史的追溯中,媒介环境学派不断总结媒介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的思想。

今天最值得详加介绍的是很早由麦克卢汉提出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媒介演变四定律”:
●这个人工制造物使什么得到提升或强化?或者使什么成为可能?或者使什么得以加速?(Enhancement);
●如果情景中的某个方面增大或提升,原有的条件或未被提升的情景就会被取代,新的“器官”使什么东西靠边或过时呢?(Obsolescence);
●新的形式使过去的什么行动或服务再现或再用?什么曾经过时的、老的基础得到恢复,而且成为新形式固有的东西?(Retrieval);
●新形式被推向潜能(另一个互补的行动)的极限之后,它原有的特征会发生逆转。

新形式的逆转潜能是什么? (Reversal)[6]
早在1974年,麦克卢汉就与加拿大的双日书局定下协议出版关于这一思想的专著。

不料1980年他中风去世,书局随即拒绝出版他的著作。

直到1988年,书稿才由多伦多大学出版,书名叫《媒介定律》(Laws of Media)。

1989年出版的《地球村》一书联系古往今来的各种媒介,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

合著者布鲁斯在这本书中还把这个定律用一个矩阵图形加以表示:
T etrad Structure[7]
A Enhancement D Reversal
C Retrieval B Obsolescence
如图所示,这个定律犹如一个花环把麦克卢汉此前散落的一些重要思想编织在了一起。

麦克卢汉曾经引用《老子》一书中“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这句话,说明旧媒介往往是新媒介的“内容”。

[8]文字的内容是言语,印刷的内容是文字,电影被搬上了电视。

这就是新媒介的再现功能。

但是,再现并不等于故地重游。

新媒介还意味着变革。

电视放大了口语时代全身感官参与传播的特点。

同时,电视也使印刷媒介的线性机械传播方式过时。

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可能会逆转进入对意识的模拟阶段。

这只是对这个定律的简单说明。

实际上,麦克卢汉的许多传播思想包括他提出的“媒介杂交”(medium hybrid)概念、“地球村”思想,都内含在这一媒介定律之中,都可以用它来解释。

莱文森把这个定律誉之为“麦克卢汉的天鹅绝唱”[9],我认为实不为过。

不少人认为,麦克卢汉是电子媒介的狂热宣教者。

从这个媒介定律来看,麦克卢汉对新媒介的态度却是罕有的冷静、务实和周全。

在媒介发展规律方面做出较多探索的是莱文森。

他总结提出了媒介发展的三阶段说:“玩具、镜子、艺术”。

这一概括得益于麦克卢汉的洞见。

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去的技术往往会以艺术的形式重新出现。

他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说道:
“我们生活在一个怀旧的时代,所有过去的时尚都将不断被召回。

”[10]莱文森把麦克卢汉的这一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实际上,‘玩具、镜子和艺术’有这样一个主题:媒介招摇进入社会时多半是以玩具的方式出现。

它们多半是一种小玩意。

人们喜欢它们,是因为好玩,而不是因为它们能够完成
什么工作。

”[11]然后,人们才开发它的镜子(即工具)功能。

最终,它会变成一种艺术形
式。

这一演进过程在电影的演变历史中看得最清楚。

电影开局的作品是《弗雷德·奥特打
喷嚏》和《宝宝的第一餐饭》。

在此,内容并不重要。

让人兴奋的是看见事物在一种媒介里动起来。

不久,电影被用来记录现实活动。

剪辑的原理被发现之后,电影就被大规模地用来表现超现实的东西,成了“第七种艺术”。

莱文森还注意到媒介发展过程当中“意料之外的进化结果”这一多发现象。

对媒介形态变化有独到研究的菲德勒说:“大多数新兴技术将不会恰如它们的开发者所设想的那样被使用。

这已经是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的模式,也无疑将是二十一世纪及其之后的模式。

”[12]英国学者威廉姆斯也曾言及:“在很多例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科技往往产生了原先并没有预料到的使用情况与效果。

”[13]莱文森把这种现象概括为“意料之外的进化结果”,并且把它看作媒介发展的一个常规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他举例说,敞篷汽车在第一波出现时,人们图的是个凉快,后来,空调汽车差点把它完全淘汰掉。

到了80年代,敞篷车又杀了回来。

这个时候玩儿车人图的不再是物质意义上的“凉”,而是派头上的“酷”(cool)。

[14]三对媒介环境的社会历史影响分析
对媒介本身的研究并非媒介环境学派的全部,更不是他们的主要和最终目的。

伊尼斯研究媒介是为了考察媒介在政治组织和文明存续中的作用。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是为了洞察和预测社会发展的走向。

梅罗维茨自述,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究媒介影响和社会变革的新方法,不仅能研究现在,而且能研究未来”[15]。

他们的研究最终无一例外地指向了社会历史深处。

伊尼斯论述了媒介在经济、知识、权力及文明发展中的影响。

1946年,伊尼斯发表了《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文。

这是他在传播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第一个成果。

在这篇文章中,伊尼斯提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变化不能只追溯到市场经济和价格体系,以低价销售、快速流通和规模发展为特征的报纸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根源。

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便士报,不仅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启了传播大众化的潮流,在伊尼斯看来,还代表着工业革命之后新型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报纸的低价销售策略首开商业领域薄利多销的先河(“newspapers had served as pioneers in the field of low prices and rapid turnover……”)[16];另一方面,伊尼斯发现:“在信息能被快速传播的地区——在城市而不是郊区,价格体系会有更强烈的作用。

”[17]换句话说,报纸对各种商品和价格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价格体系在市场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这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伊尼斯的讨论不再仅将传播作为推动市场的动力,而是进而将传播作为一切历史运转的轴心来探索。

”[18]特别是他把“垄断”、“偏向”等经济学范畴
应用到传播社会领域,研究了媒介之于知识的流通、控制,以及附丽其上的权威和权力的影响。

在《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文中,伊尼斯开宗明义说道:“在每一个时期,我都试图追踪,传播媒介对于知识的性质有何含义,并试图说明,知识的垄断或寡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平衡就扰乱了。

”[19]
古埃及的国家命脉——尼罗河经常泛滥,这让古埃及迫切需要一个绝对权威的统一领导,以协调应对河水泛滥和组织灾后重建。

王权阶级最早发现了恒星年的年历,掌握了尼罗河泛滥的规律,王权借此得以建立。

公元前2540年之后,国王的权威开始下降,因为僧侣阶级发现了太阳历,克服了恒星年的缺点。

僧侣成取代王权成了寡头政治。

公元前2000年之后,莎草纸取代石头成为帝国的主要传播媒介。

难以书写的象形文字让僧侣阶级成为知识的垄断阶层。

埃及王权无法协调与僧侣阶级的矛盾,帝国最终慢慢走向了衰落。

与口头语言相比,文字总是有利于知识的垄断和等级制度的形成。

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教会始终保持对《圣经》和文字传播的高度垄断。

印刷机的发明摧毁了宗教的这种知识垄断,俗语《圣经》得以迅速遍布四方。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伊尼斯考察多个文明古国的兴衰枯荣后得出结论:“传播中的种种发明,迫使知识垄断或知识寡头的重新组合。

”[20]知识的重组意味着权力结构的变化,这导致一个帝国的治乱沉浮。

媒介环境的性质、水平还事关一个文明的后世存续。

首先,媒介决定着历史本体的存在与否和存在状态。

真实的历史事件一旦发生,便不会重演。

就后人的历史认知来说,一个没有任何媒介记载的历史事件,等于没有发生;一个没有留下任何资料的文明,等于没有存在过。

伊尼斯最早阐释了传播媒介与历史存在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其他文明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些文明所用的媒介的性质。

”[21]莱文森曾以北欧海盗在新大陆发现史上的缺席为例证明伊尼斯的这一假说。

据考古发现,北欧海盗(the Viking,维京战士)到达北美新大陆可能早于哥伦布500年之久。

但是,挪威人的口头传播不仅没有吸引足够多的人作进一步探险,而且还使他们淡出了后人的视线。

哥伦布却因为记载其事迹的文字被广泛印刷而流传整个欧洲,带动了改变世界历史的地理大发现,从而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页。

这是口头语言和印刷文字的不同功效。

不止于此,倘若这些海盗们连残图断橹都没有留下,考古都无从谈起,他们就只能是曾经的存在,彻底无法为后人所知了。

其次,不同性质的媒介,呈现不同景观的历史。

我们今天了解电子媒介之前的人类历史,看到的是口头传说、文字记载和实物呈现的历史,而我们的后人了解我们今天的历史,无疑将看到更加光怪陆离的历史。

在20世纪兴起的新史学潮流中,口述史学就是一个以历史记
述媒体的革新为突出特征的史学新领域。

口述史学的意义要者有三:1.让历史变得有血有肉,更丰满。

同样是二战,如果有丰富的口述史料,二战历史就不再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阵营之间,希特勒、罗斯福和丘吉尔这三巨头之间的战争史,里面可能会有官邸仆役的所见所闻,战场护士的战争日记,码头工人的亲身经历……历史不再只是大江大浪,还有涓涓细流,贝壳浪花。

2.让历史变得不再孤傲,更民主。

历史研究,可以登高览胜,书写英雄史;但也可以俯身细察,聆询凡语小事。

口述史学走的多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线。

3.让历史变得有声有色,更逼真。

从传播的角度来讲,除了实物留存,历史大都是以文字记载传诸后人。

与电视、电影、照片相比,文字是迄今最抽象的媒介。

文字记载的历史,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已经远离了活生生的历史本体。

借助于录音录像,口述史学让历史多了一个委身之所。

后人看历史,不必被迫只能面对抽象的文字,与死人对话,而是可以看活的历史影像。

在新史学潮流之前,20世纪的史学还有一个显著的转向:从思辨历史哲学到批判历史哲学。

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柯林伍德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他们都大力否定对历史的纯粹客观研究,否认存在所谓的客观历史事实,主张历史研究应以历史认识而不是历史本体为研究对象。

伊尼斯的研究证明,影响历史和历史研究的不只是批判历史哲学提出的主观因素,还有主客体都离不开的媒介这个中介因素。

他提醒我们:“评估一种文明的时候,如果是用它依赖的一种传播媒介,那就需要知道该媒介的特征有何意义。

……历史著作常常受到扭曲,那些耐久材料占上风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常常受到过分的重视。


[22]
在伊尼斯之后,麦克卢汉为我们描绘了媒介环境变革在社会心理和社会结构方面掀起的波诡云谲之变。

限于篇幅,本文仅以“地球村”和“内爆”这两个概念为例略作说明。

前者早已经漫过了学术的篱笆变成了全球性的日常用语。

后者经由法国学者鲍德里亚引入文化批评,现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常用术语。

这两个思想洞见来自于麦克卢汉对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之间的比较分析。

麦克卢汉认为,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术是复杂手工艺的第一次机械化。

它的线性序列和可重复性是此后大机器生产的根源。

这种特征不仅造就了可见的生产装配线和大批量复制的商品,而且塑造了一切其他领域:权力的集中化;众多彼此疏离的社会群体;森严的社会等级;线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以电报为开端的电子媒介引发了一场离心的社会革命。

麦克卢汉说:“经过3000年的外爆(explosion),我们正进入内爆(implosion)时代。

”[23]电子传播实现了对时空限制的超前突破,把人类即时送往世界各地;电子媒介较书籍低得多的进入门槛,解放了普通大众;电子传播的大众化产生了混合的和中庸的内容;电子媒介把人的全身感官卷入传播过程,再现了整体性、即时回应型的听觉空间。

这些特征
决定了新时代的电子人(Electronic Man )每时每刻都是此在。

人的肉体失去了意义,人变成了“无形无象之人”(Discarnate Man )。

这些“无形无象之人”凭借电子媒介得以出现在此前难以身临的事发现场,得以窥视世界的各个角落。

由此,印刷时代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失去了屏障作用。

成人与儿童的角色模糊。

工作和游戏的界限消融。

印刷时代的知识和政治权威魅力扫地。

整个世界将重新部落化,变成一个“地球村”。

在这个电子“地球村”里,以往的权力中心已经被消解。

每一个电脑终端都是一个信息中心。

非集中化将导致“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的社会局面。

我认为,媒介环境学派在这方面有三个重要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其一 ,电子媒介引发的非集中化革命,将产生一个“众生狂欢”的时代;其二,电子媒介对有形距离和无形壁垒的打破,将推助一个广泛的融合趋势;其三,电子媒介对部落化的听觉空间的再现,将使专门化和线性方式过时,系统论和模式识别将成为组织和把握社会的适宜方法。

四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把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用如下示意图表现:
媒介
演化分析的社会影响分析本质分析
时间/空间
冷/热,声觉/视觉,光照射/光透射
隔离/融合社会场景
规律趋势
政权、文明心理认知、社会结构
角色、行为
这个框架图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对媒介的属性特征和功能偏向做静态分析,包括对各种媒介的具体分析、对不同偏向类型媒介的分析和对媒介本质的分析;第二是对媒介的历史演化做动态分析,其中媒介发展过程中的偏颇、规律和趋势是他们的分析重点;第三是对媒介(变革)之社会影响的分析,这是媒介环境学派研究的重点和落脚点。

无论每个人关注社会的哪些方面,他们都是要力图证明:媒介本身是人类历史变化的一个重要动因。

作者简介:李明伟(1978-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学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