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

摘要:小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是否扎实,影响着他们将来进入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学习进度及成就,语文教学,更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从多方面的实践,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质疑答疑训练,让学生来感悟我国汉字的语言魅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

关键词:实践质疑解难

一、前言

基于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这个思想,我经常专门搜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让学生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我认为,教师应该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通过激烈的情感碰撞,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其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敢于提出问题;提问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不懂敢于经常性的向老师提出解答,老师在学生

不断的提问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刚开始提问时,学生问得肤浅,但我热情地给以鼓励,逐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如他们可以从词语搭配、思想内容等方面提出问题。使思维得到发展。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注意教给他们如何思考的路子,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探求文章的脉络,有顺序地把思维引向深入。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启发学习较差的学生多提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实践举例

经过我长期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介绍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质疑解疑”的实践做法: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

(一)预习质疑,主动求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但并不难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自息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与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

1.本课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做课题,而不用“诸葛亮借箭”

或“草船受箭”做课题?2.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助借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

3.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4.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

5.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

6.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

7.诸葛亮为什么吩咐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当我正式讲读此篇课文时,学生是带着预习时的这些问题来认真听讲的,我在讲解中注重相关问题的解答与分析,由浅入深的讲解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通过边读、边思、边议,把上述问题在我解答的基础上和自己理解中进行归类,大部分学生可以总结出:“诸葛亮知人心,通天文,晓地理,在草船借箭的全过程中神机妙算,才智出众,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通过这种方式方法,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课文中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二)围绕课题,引疑解难;每篇文章的题目,好比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引导学生从课文题目入手,抓住课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来捕捉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有效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及快速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一:如教《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课文全文的主题及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

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例二: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文章重点应写什么?读了课文后再看课题,你会想到或提出些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索后提出:

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

2.为什么在“鱼钩”前面加上“金色”一词?

3.课文是怎样把老班长和鱼钩联系在一起?学生从事物的表面

现象发现他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读课文,因对课文不甚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三)扣住难点,质疑释难;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来进行思考,在思考的不断深入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分析事物,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真正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及心境写的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出一个什么样的意图,理解了这些,才是真正的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提出几个问题:

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

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大家谈了这样的看法:

1.把榕树的近景、远景交织在一起,更能突出榕树的与众不同;

2.把这句话加在近景的描写中,写法新颖,巧妙地把近景和远景融合在一起,远中有近,近中有远,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因为前面有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的描写:“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来”,所以有“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的话,文章前后照应。经过指点,学生摸准思路,自己解决了难点,享受到质疑解疑的乐趣。

(四)抓重点句,设疑推导;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句、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课文。如每篇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抓住中心句的学习,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使教学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如《金色的鱼钩》中有一句指导员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