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的养殖技术(上、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参的养殖技术(上、下)
一、刺参的生物学特性
刺参喜欢生活在岩礁底的浅海中,在海底匍匐,行动缓慢,10分钟可运动1米。
喜欢在海藻丰富的地方。
摄食:摄时将有机碎片,藻类及原生动物等,连同泥沙一起带入。
摄食最高值出现在2-3月份,最低为8月份。
生长温度:幼参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9-20度,适温范围为15-23度,5-15cm的海参生长温度为10-15度。
繁殖:海参在水温15-17度时开始产卵,产卵盛期水温17-20度。
二、刺参的养殖技术
(一)苗种的中间育成技术
为提供放流与养成用的大规格参苗,将刚出池体长约1厘米的参苗经过海上中间育成,使其体长达到3厘米,然后用于放流与养殖。
场所的选择及设施:以不投饵为条件的刺参中间育成,其场所必须设在有机物和浮泥能够较容易进入并沉积于育成笼内的泥底内湾。
该处必须是风浪较小,有机悬浮物较多。
所用设施为改良的中间育成笼,金属框架规格为60*60*30厘米,外包网目为1.4毫米的网衣,笼内铺设黑色的波纹板.由于我国北方中间育成正值冬季,因此育成笼应在水面下3-4米以下,或沉于海底,不要设在表层,以免因刺参受冻害而造成死亡。
此时可增加投饵次数,但每次的投饵量则应适当加大,因在低温下饵料即使剩余也不会腐败。
在育成期间要依水温及风浪情况调节水层,在春季到来之后要加强管理,要及时清洗网笼,避免网眼堵塞,同时要及时清除杂物。
经中间育成后,一般应在个体长到3厘米左右后进行分笼,并转入海上养殖。
(二)池塘养殖(虾池养参)技术
1、虾池环境改造
底质是刺参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刺参夏眠的重要场所。
北方虾池大多数是泥质和烂泥底质,达不到刺参的生活条件,在水质无污染的情况下,虾池底质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1)在底质不太软烂的条件下,可采用以下改造方法:
(1)投石法:一种是条状投石,即长度不限,宽0.3-0.3m,条石间宽1.5m 左右;二种采用堆状投石法,即每隔0.5-1m投石一堆,每堆0.5m左右;第三种是满天星投石法,即随意往虾池中投石。
(2)人工参礁:一般用水泥制作,参礁制造原则是多孔、多层次,便于刺参藏匿与栖息,大小重量以搬运方便为宜。
有孔的参礁,孔径10cm左右,便于刺参栖息与采捕。
(3)其它材料:虾池内亦可投掷一些树枝、树权、树桩、筐篓等,有利于刺参的栖息,木质腐蚀后亦可做刺参饵料。
旧轮胎、砖瓦、碎石、水泥管、陶瓷碎片、碎陶管等都是很好的底质材料,灰绿岩及养贻贝的胶胎也是较好的材料。
旧轮胎初次使用效果不好,可以先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再用。
2)稀软底质改造方法:
稀软底质的虾池必须人为的创造悬空底质以适宜于刺参的生长,其方法有二:(1)因为底质稀软,投物极易淤陷,刺参根本不能存活,故必须采用水泥柱、石柱、木柱、竹筒等物,打立排桩,然后用铁丝和尼龙绳连接,再把筐篓、轮胎、瓷管、瓦片、树枝、竹制品、人工礁、石槐、石板等物吊在绳索上,吊物接近地面即可,要密集成片。
(2)用接近地面的矮桩,将绳索和旧网片架起一个层面,投放上述所提及
的材料即可。
2、虾池养殖刺参方法
(1)苗种与投放:刺参养殖苗种的来源有三种,第一种为秋苗,即人工培育的当年苗种,体长2-4cm左右,每亩投放0.5万头-1万头,根据换水量的大小、水的肥瘦及池塘的水域生产力加以增减,成活率一般在l0~40%,1.5-2年可以收获。
第二种为春苗,即上年人工培育的苗种经室内人工越冬,个体大小在6cm左右,每亩放苗4000~8000头,当年秋冬可收1/4~l/3,翌年夏眠前即可全部收获,成活率在70%以上。
第三种为自然苗,50头~60头/kg,早春投苗,入冬前可收获80%以上,亩放苗2000头~3000头,成活率可达90%以上。
采捕规格在250g/头左右,个别较大个体可达到500g/头以上。
(2)水深:水越深越好,一般1一3m。
(3)日常管理;主要加强水的管理,水体交换量越大,刺参生长速度越快,出成率越高。
有潮就进,有水就换,无自然纳潮条件,用水泵进行提水。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增氧机增氧、用水泵进行内循环,日增氧和内循环2次一3次,每次2小时-3小时,以夜间为主。
(4)投饵:大多数虾池养殖刺参很少投饵,主要依靠天然饵料,以单肥藻、底栖硅藻、有机碎屑、腐蚀的小型动物尸体为食;刺参生长速度慢,周期长,为此,刺参虾池养殖人工投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刺参的饵料资源比较广泛,如发酵后的稻草及其它木本科植物、酒糟、酱糟、虾糠、麦麸、小杂鱼粉、粗淀粉等都可投喂,投饵的原则是宁少勿多,以适量为准。
日投饵量是刺参体重的5%~10%,快速生长的适温期多投,夏眠和5℃以下不投料,日投饵二次,时间在黄昏时进行。
投饵量亦可用检查肠道和暂养的方法确定,解剖1-5个海参,根据肠道的饱满度来确定投饵量;取8-10头海参放
水槽中,看排便的多少、粗细以确定投饵量,一般暂养24小时即可确认。
利用人工配合饵料养殖刺参,其生长周期可缩短1/3以上,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投饵和不投饵养殖的刺参体重相差二倍。
用人工配合饲料,具有诱食性强,不易污染水质,虽然成本高,但养殖周期短,规格产量提高了,因而经济效益更明显。
(5)参苗的投放方法:采用逃逸法,根据刺参大小,采取不同网具,用沉石压住,潜水把参苗投放到指定地点,让参苗自然爬出。
(6)成参与参苗的质量标准
成参与参苗的质量标准是成参养成或购置参苗的重要质量依据。
成参标准:个体粗壮,体长与直径比例小;肉刺尖而高,基部圆厚,肉刺行数4行-6行,行与行比较整齐;刺参颜色多变,少数为紫色和白色是上品,以质灰褐色为多,带有灰褐色斑点为好,皮厚出成率高,绿皮参质量较差,皮薄出成率低。
参苗标准:体态伸展粗状;肉刺尖而高,色泽艳;头尾活动自如,运动快,伸展自然;排便不粘而散,摄饵快,排便快。
成参与参苗发现体态色暗而粘滑,肉刺秃而短,粪便粘,活动慢,管足无力,必须进行药物治疗。
三、疾病防治
1.烂皮病:为饵料污染、有机物污染、油污、无机污染、重金属及pH值波动较大、水质淡化(盐度降低17%以下)等原因引起。
治疗方法:潜水员下水,收集刺参,放于青霉素、链霉素各50ppm药液中药溶半小时左右投入池田中即可。
化学污染与有机污染则停止换水,加强内循环,污染解除方可换水。
雨季、淡水大量注入进水口处则加盐,使盐度在18‰以上。
2.赤潮、黑潮、黄潮:三潮必须提前预防,当透明度达O.5m以下,必须
进行防治。
(1)生石灰泼撒:水深1.5m左右,将40kg/亩的生石灰碾成粉末,均匀撒落在池中,沉底变成白灰,对刺参无害。
(2)加2ppm甲醛或次氯酸钠(浓度10%左右),均匀泼在池塘表面,水体富营养化消失,对刺参无害。
与生石灰结合分期使用效果更好,但不可混合使用。
刺参养殖技术(上)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刺参(热带种)为主,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养殖刺参。
我国60年代刺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刺参人工育苗。
目前,国内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多种多样,形成了池塘养殖、潮间带围塘养殖、浅海围网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及参、鲍混养,虾、参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
1池塘养殖
1.1养殖池规格
养殖池一般0.33~2.67公顷,以长方形、南北走向为宜,坡比1∶2.5,池底以岩礁石、硬泥沙或硬沙泥较好。
在池内开挖1条30~50cm深的环沟,环沟面积占池塘面积的20%~25%;坡度不宜太大,以免有泥沙淤积。
南北各设进、排水闸门1个,以自然纳水为宜,池水深度1.5~2m,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于刺参夏眠与越冬;水源应避免淡水注入,无工农业污染,特别注意不得有油污污染(张维忠等,2005)。
1.2建附着基
1.2.1在底质不太软烂的条件下,可采用投石法、建人工参礁、投掷一些其它材料及池底爆破等方法建附着基。
1.2.1.1投石法其一是条状投石,即长度不限,宽0.3m,条石间宽1.5m左右。
其二是堆石,礁堆长2.5m,顶宽0.8m,底宽1.2m,高0.8m,每个礁堆用石块0.8~1.0立方米,东西向放置,堆放时石块间尽可能多地留出孔隙;礁堆间距3m,行距4m。
其三是满天星投石,即随意往池塘中投石,投放量视放苗数量而定,一般每667平方米不少于5~10立方米。
1.2.1.2建人工参礁一般用水泥制作,参礁制造原则是多孔、多层次、便于刺参藏匿与栖息,大小重量以搬运方便为宜;有孔的参礁,孔径一般10cm左右,便于刺参栖息与采捕;人工礁的走向顺着进排水的方向排列,排与排的间距为30~50cm,人工礁的高度为30cm左右。
1.2.1.3投掷一些其它材料包括有树枝、树桩、筐篓、旧轮胎、砖瓦、碎石、水泥管、陶瓷碎片、碎陶管等(旧轮胎初次使用效果不好,可以先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再用)。
用瓦片造礁,所用瓦片是盖房用的红色长方形瓦片,每3片为l组,3个瓦片长边依次对接,形成一个三角棱体,用细绳将棱体捆扎牢固;用棱体在池底堆成若干个礁堆,棱体南北方向放置,礁堆之间的距离为3~5m,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瓦2500片左右;礁堆由上下2层棱体组成,每层又分南北2排,下层每排包含5~9个棱体,上层每排包含4~8个棱体(交错堆摞,上层比下层少1个棱体),上边棱体上再盖上瓦片;这样,从南北方向看,整个棱堆由若干个三角空间构成。
用果筐造礁,每个礁堆由3个水果筐组成,下面2个,上面1个,用细绳捆牢;筐口向北,筐内压上石块,防止果筐移动。
空心砖造礁方法同瓦片棱体造礁类似。
1.2.1.4池底爆破有条件的海区,为了充分利用海底的礁石资源,采用该方法以改变礁石形状,形成乱石堆状,以利于刺参栖息,并有利于海藻的繁衍生长。
1.2.2稀软底质的池塘必须人为创造悬空底质以适宜于刺参的生长。
对于底质稀软,投物极易淤陷的池塘,必须采用水泥柱、石柱、木桩、竹筒等物,打立排桩,然后用铁丝和尼龙绳连接,再把筐篓、轮胎、瓷管、瓦片、树枝、石板等物吊在绳索上,吊物接近地面即可,要密集成片;或用接近地面的矮桩,将绳索和旧网片架起一个层面,投放上述所提及的材料即可。
投放附着基的作用有两点,一是能附着大量的底栖硅藻;二是刺参的栖息场地,可保证其安全度夏和越冬。
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投石过少,刺参的附着密度小,影响增殖效益;投石过多,达不到最佳增殖效果,也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1.3清池与肥水
将附着基设置后,进水淹没参礁,每667平方米施漂白粉10kg或生石灰50kg进行消毒,浸泡1周。
2d后将水排掉,将发酵的畜禽粪便在浅水处挖坑埋入池中,粪层3~5cm,覆盖泥沙10~15cm,然后用60目进水网纳水50~60cm;或施磷酸二氢氨、尿素、硝酸铵、磷酸氢氨等,每667平方米施2.5~5kg,3d后水深0.8~1m再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2~2.5kg;也可从别的海区移植藻类,以便改善底质,增加刺参的天然饵料;可移植的藻类主要有松节藻、马尾藻、鼠尾藻、大叶草、海带和裙带等。
严禁向池塘中施放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外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密切注意池塘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日换水量为20%~30%。
1.4苗种的投放
参苗的质量标准为体态伸展粗壮,肉刺尖而高,头尾活动自如,运动活跃,排便不粘而散,消化速度快。
投放时间为每年的4、5月和9、10月份,水温在7~10℃左右投放比较适宜,苗种的来源有3种:一是秋苗,即人工培育的当年苗种,体长2~4cm,在10月中、下旬开始放苗,放苗15~20头/平方米,到第
2年底或第3年春收获1次,这时有30%~40%的个体达到120~300g;若养殖时间满2年,即可全部收获,部分个体可达400g以上,一般成活率在10%~30%。
二是春苗,即上年人工培育的苗种经过人工越冬,个体在5~6cm左右,放苗12~15头/平方米,当年秋冬即可收获20%~30%,第2年夏眠前可全部收获,成活率60%~70%左右。
三是自然海区采捕苗种,从4月开始陆续投放,苗种体重为20g左右,放苗4~6头/平方米,当年可收获80%以上,成活率可达90%以上。
体长1cm的小参苗要用网袋,网袋口半开,让参苗慢慢爬出来;4~5cm长的大参苗可直接投放入池,具体投放数量还需要看投石区饵料生物的繁殖生长情况;无论是成参还是稚参必须是潜水投放,以保证准确投放到石礁上。
1.5饵料投喂
饵料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主,同时投喂鼠尾藻、海带、裙带等藻类,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投喂量为刺参体重的10%~15%;刺参在水温10~16℃,即春、秋季生长速度最快,此时要加大饵投量;水温超过20℃时为夏眠期间,停止投喂。
刺参养殖技术(下)
刺参(TichopusJaponicgsElenka)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滋补品,而且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养虾业由于受病害的困扰一直不景气,为了不使虾池荒弃,并积极拓展虾池养殖新品种,增加效益,笔者对利用虾池养殖刺参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索,现将其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刺参虾池养殖条件
1、防止淡水(山洪)大量进入虾池,避开油污和工业污水排放处。
2、水深:自然纳潮1m~3m以上,也可采用水泵提水,保持水位。
3、面积:几亩、几十亩、上百亩均可。
4、底质:硬沙质、沙质、软泥沙或泥沙质皆宜。
二、虾池投放人工海参礁
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刺参提供隐蔽场所,供其爬行、栖息、摄食和夏眠。
用作海参礁的材料有:石块;水泥块;板、管;空心砖;竹笼;树枝捆;废旧轮胎等。
其摆放方法:冬季池水放干,趁冻将各种材料运到池内各处。
石块可采用条状摆放,条宽1m,高0.5m,条长不限,条与条间距2m~3m;也可采用堆状摆放,直径1m~2m,高0.5m,堆与堆间距2m~3m,石块应摆出尽可能多的空隙供刺参栖息。
瓦片、水泥板等下端插入泥沙中,上端对齐搭起“小房”;空心砖、树枝捆、废旧轮胎、水泥管等应均匀分布于池底。
如虾池车运物资困难,用船运到各处后再排干池水,人工进行整理。
三、参苗运输
参苗运输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
1、湿法:把参苗放在帆布桶或其他容器中,加海水,充气泵充气;或参苗放塑料袋中,加海水,充氧气后袋口扎紧,进行运输。
2、干法:将参苗放于塑料或其他箱中,箱底铺放海带草、脱脂棉,上铺用海水湿透的纱布,参苗均匀平放,上盖纱布,装车时箱子一个个垛起来,用苫布盖上,运走。
四、参苗放养
1、直接投放法:将参苗按一定密度直接投放到人工海参礁上。
2、网袋投放法:1cm左右幼参附着和活动能力很弱,如直接投放在池中必然造成大量死亡,可将参苗装在20目网袋中,每袋100头~200头,网袋中放进小石块,以防漂浮和移动,放在人工海参礁上。
网袋口敞开,让参苗慢慢从网
袋中爬出。
3、参苗投放密度:根据虾池条件、池水深浅、苗种个体大小来决定。
一般情况3000头/亩~5000头/亩(1cm幼苗)。
4、参苗投放规格:体长1cm以上。
5、参苗投放时间:9月中、下旬,虾池水温21℃~24℃;或翌年4月份,参苗3cm~5cm(系指人工育苗的苗种),虾池水温8℃~10℃。
五、养成管理
1、换水:应根据水质情况经常换水,每天换水率10%以上,随着个体增大,换水量加大。
换水不但改善水质,同时带来大量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给刺参带来丰富的饵料。
2、投喂:放养密度过大,靠自然饵料刺参生长速度慢,可考虑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饵量应根据其生长和摄食情况而定。
3、雨季应注意避免大量淡水入池,造成池水盐度偏低,引起刺参死亡,防止油污和有毒海水进入池中。
4、刺参可与对虾混养,增加收入。
六、收获
刺参在虾池经2年~3年养殖,个体一般鲜重达150g~250g,依据市场行情即可收获出售。
收获方法:其一,将池水排干,人工将参捡出;其二,潜水采捕。
2011年元月6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