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抗生素应用与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抗生素的应用和不良反应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临床上乱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对小儿身体的损伤,指导小儿家属合理安全的运用抗生素,并探讨所引起不良反应的对策。
关键词:儿童抗生素合理使用不良后果特殊儿童的使用
引言
抗生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但是其不良反应与副作用也是比较多见的。尤其是运用于小儿的时候。抗生素有其严格的用法与剂量、禁忌症等,但是现在随着药物市场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习惯自行选择抗生素,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都不是很清楚,而且剂量随意加大,导致了小儿运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毒性反应等情况出现,严重损害了小儿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1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类药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1、青霉素类: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发育失常,致其死亡。人、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哺乳动物机体细胞几呼无影响,因而对人体副作用较少。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头孢菌素类:本类抗生素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习惯上依据时间及对细菌的作用,分为一、二、三代。常用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氨基糖苷类:本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抗菌普广,在有氧情况下,对敏感细菌起杀灭作用。其治疗指数(治疗剂量/中毒剂量)较其它抗生素为低,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耳毒性。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霉卡那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为抑菌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但是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红霉素为本类的代表,临床应用广泛,对青霉素过敏者常以本品治疗。近年来研制开发了许多新品种,临床效果显著,如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等。常用的还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本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氯霉素类:本类抗生素特点是脂溶性高,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并对很多病原体有效,但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包括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等。林可酰胺类: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多肽类及其它抗生素:本类抗生素结构复杂,按结构特征难以归类,如万古霉素、多粘菌素E、磷霉素、制霉菌素等。
临床上还有一些广泛应用的合成抗菌药物,主要有磺胺类(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及其它合成抗菌药物(痢特灵、甲硝唑、黄连素等)。
2 小儿抗生素药物的阐述
在小儿应用抗生素之前,应该先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有些医生对抗生素的抗菌谱、药动学以及药效学知识缺乏,选用的抗生素与感染的病原菌不符合,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反复更换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细菌的二重感染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
家属存在“发热即是有炎症,就应该使用消炎药”的错误观点。有的家长急匆匆地带着高热的孩子到医院就诊,无论医生如何解释,都一再强调孩子发热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有的家属以为药物价格贵的,最新包装的,就是药效最好的,缺乏对药物的科学认识,盲目迷信贵的药物,往往对疾病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还有些家长随意将成人抗生素用于儿童,误以为只要剂量少点就行了。
小儿滥用抗生素可导致体内耐药菌株产生,引发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据报道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小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反复呼吸的感染、肠道菌群失调、过敏及脏器功能损害;绝大部分的抗生素对肝、肾、造血系统以及听觉神经系统都有不良反应,一旦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小儿造血系统功能紊乱、失聪等永久性疾病。【1】【3】
3常见病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小儿疾病多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而感染性疾病又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或支原体感染。所以在小儿患病时,临床医师应该根据小儿病史和
临床表现,结合相关的检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非感染性疾病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或者慎重选用抗生素。抗生素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效,而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有时会出现混合感染的现象,这时候才必须使用联合用药以达到对疾病的控制。
4 儿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如何保证抗生素对患儿产生药效而对身体不造成损害,医师根据抗生素的特点,结合孩子病情、年龄和身体情况精确计算,根据病情严重情况决定口服还是静脉注射;原则上能口服不肌肉注射,能肌注不静滴,根据药物的疗效和半衰期决定用药的间隔时间。一般在用药72小时之后根据临床现象决定抗生素的更换。【2】部分抗生素使用危险性较高,因此,儿科医师应提高谨慎度,跟踪该类抗生素的使用全过程,下文列举了几种常见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索、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索等都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抗生素,尤其在基层医疗单位。对于患儿庆大霉索的使用非常普遍。在长期大剂量的使用下(药典规定7—10天),会造成前庭神经和听觉神经的不可逆的伤害,对肾脏也会造成毒性伤害。临床规定:6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6岁以上的患儿也应谨慎使用,尽量使用其他抗生素进行替代。
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都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但在研究中发现,这种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对多种幼龄动物的关节软骨组织有伤害,造成软骨发育障碍。临
床规定,18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处于骨骼生长发育期的小儿应谨慎使用。
磺胺类抗生素:尽管很多医生经常把此类抗生素应用于患儿,但通过相关的临床试验,此类药物不但对肾脏有毒性作用,会造成肾功能衰竭,也会抑制大肠杆菌正常合成维生素B,导致小儿食欲不振,出现神经炎、口角炎等炎症。临床规定,新生儿、早产儿、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禁用。一旦出现过敏、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药,在服药过程中应多饮抗生素类药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