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研究综述]鱼玄机及其诗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研究综述]鱼玄机及其诗研究综述篇一 : 鱼玄机及其诗研究综述
鱼玄机及其诗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鱼玄机是晚唐显赫一时、才貌双全的女诗人,虽然她的诗在《全唐诗》中收录的不多,只有50首,可是她和她的诗却备受后世学者以及道学家们的争议。
的寂寞,一面又自矜‘应为价高人不问’的孤傲;一面‘自恨罗衣掩诗句’的痛苦,一面又夸耀‘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的性别魅力。
这些诗句都表现了她追求老庄自然、清高、自尊的格调,以及要求保存人类天性的和谐之美的追求,是独立人格的崭露”。
当然,关于鱼玄机本人及其人格究竟是怎样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记载,在不同的视野下,渗透着的是时代的风气和个人的见解。
二、关于鱼玄机的诗
鱼玄机的诗作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种类很多,而且风格各异。
有酬唱送别诗、应时即景诗、伤春悲秋诗等等。
其中最多的是爱情诗。
鱼玄机是个命运多舛的人,她的情路坎坷不平。
在与李亿苦恋无果之后,她对李郢产生了爱慕之情。
她在《闻李端公垂钓寄赠》中云:“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这样大胆的情诗就是放在当今时代也实属难能可贵,尤其对于女性。
这样的情诗,这样的鱼玄机,当然遭到封建礼教统治下的古代学者的批判和责难。
《唐才子传》卷二曰:“如李季兰、鱼玄机,皆跃出方外,修清净之教,陶写幽怀,流连光景,逍遥闲暇之功,无非云水之念,与名儒比隆,珠往琼复。
然浮艳委托之心,终不能尽,白璧微瑕,唯在此耳。
”今人陈文华即以为“玄机诗文藻有余,格调不高,集中放佚语较多。
新疆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李尊爱在中国期刊网的硕士论文库上发表了他的09届硕士论文《鱼玄机诗歌研究》,文中对鱼玄机其人其诗展开了多角度的论述。
关于鱼诗之思想意识方面,作者是分两个层面展开的:积极乐观的生命意识、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体现她生命
意识的诗作很多,比如《江行》:“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户万家。
画舸春眠朝未眠,梦为蝴蝶也寻花。
”在这里,作者大为赞赏鱼玄机的气魄和境界,认为鱼玄机借用庄生梦蝶典故,表明自己在武昌城下,鹦鹉洲头,沉醉于繁花似锦与炊烟袅袅的人间仙境,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鱼玄机从男子角度作自我反视,流露出对女性生命的一种自我珍惜。
鱼玄机是个命运多舛的女人,尽管苦闷彷徨,然而丝毫无法阻挡她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
她的女性意识在争取爱情自由、期盼社会平等地位、评价社会政治中彰显无疑。
她的女性意识呼声虽然微弱,却为女性解放带来了曙光。
读了鱼玄机的诗作,笔者颇为欣赏。
不同的学者视角不同见解也会不一样。
鱼玄机诗作所体现出来的敢爱敢恨的精神、肯定自我的自信心态就算放在当今时代,也是很值得提倡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49
[2] 黄周星.唐诗快?鱼玄机诗编年译注[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4:117
[3] 孙光宪.北梦琐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2:194
[4] 傅璇宗.唐才子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2:194
[5] 陈文华.唐女诗人集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4
[6] 钟惺.名媛诗归.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M].济南:齐鲁书社,1997:125
[7] 谭正璧.中国文学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篇二 : 《诗经》“赋比兴”研究综述
一、《周礼?春官》中的“赋比兴”
“六诗”之称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而“瞽矇掌《九
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
”这里的“赋比兴”,从文本分析,是和“风雅颂”相并列的一种“诗”,也就是说是一种诗歌的题材。
二、《毛诗?大序》后的“赋比兴”
《毛诗?大序》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
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里我们似乎不能从此看出诗歌体裁的意思,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
从此之后,历朝历代关于“赋比兴”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言之,有以下三种解释的视角:政治视角、情感视角、技巧视角。
现在我们从汉至清这一历史时期关于“赋比兴”的论述,加以梳理。
注云:‘赋,铺也。
’铺陈今之政教,对风说圣贤治道之遗化,为陈古事也。
《释名?释典艺》云:‘敷布其义,谓之赋。
’《毛诗指说》云:‘赋者敷也,指事而陈布之也。
’义并略同。
云‘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者,《鬼谷子?反应篇》云:‘比者,比其辞也。
’陶弘景注云:‘比谓比类也。
’《释名?释典艺》云:‘事类相似谓之比。
’《毛诗指说》云:‘物类相从,善恶殊态,以恶类恶,谓之为比。
墙有茨,比方是子者也。
’云‘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者,《毛诗指说》云:‘以美喻比,谓之为兴,叹咏尽韵,善之深也。
听关雎声和,知后妃能谐和众妾,在河洲之阔远,喻门壶之幽深;鸳鸯于飞,陈万化所得,此之类也。
”’
2.情感角度
还有一种角度,试图从诗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体的相互关系角度,来阐释“赋比兴”的本质含义,主要观点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诠赋》一篇中之处:“赋者,铺也,
体物写志也”另外在《比兴》一篇中认为:“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
南北朝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
唐皎然《诗议》:“赋者,布也。
匠事布文,以写情也。
”“比者,全取外象以兴之,西北有浮云之类是也。
”“兴者,立象于前,后以人事谕之,《关雎》之类是也。
”
唐王昌龄《诗格》云:“赋者,错杂万物,谓之赋也。
”“比者,直比其身,如‘关关雎鸠’之类是也。
”“兴者,指物及比其身说之为兴,盖托谕谓之兴也”。
宋二程:“《诗》有六义:??日赋者,谓铺陈其事也;日比者,直比之,‘温其如玉’之类是也;日兴者,因物而兴起,‘关关雎鸠’、‘瞻彼淇奥’之类是也。
”
宋李仲蒙:“学诗者必分其义。
如赋、比、兴,古今论者多矣,惟河南李仲蒙之说最善。
其言日: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宋范处义《诗令补传》:“铺陈其事者,赋也;取物为况者,比也;因感而兴者,兴也。
”
宋黄彻:“赋者,铺陈其事;比者,引物连类;兴者,因事感发”
明郝敬:“托物为比,陈辞为赋,感动为兴,三义合而诗成。
”
3.技巧角度
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
宋带朱熹从创作技巧的角度对“赋比兴”加以从新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又说:“赋者,直陈其事;比者,以彼状此;兴者,托物兴词。
”
又说:“比者,但比之以他物,而不说其事如何;兴,则引物以发其意,而终说破其事也。
”
三、二十世纪对“赋比兴”本意的探寻
1.诗歌体裁
章炳麟第一个出来肯定古老的六诗分类。
他认为这六个范畴的原始意义是六种诗体:赋即后来的文体赋之起源,比为辩,一种篇幅较长的诗体,兴为廞,与诔、赞相近。
朱自清也赞成六诗皆体,但进一步提出六诗皆歌:赋为合唱,比为变旧调唱新辞,兴为合乐开始的新歌。
郭绍虞则推测:赋、比、兴皆是不入乐的民歌。
2.祭祀礼仪
白川静运用语源学和民俗学研究的方法,推断兴原本是一种祭祀礼仪,涉及灌酒、舞蹈、咏诵祷词等仪式,目的在于召唤地灵及其他神灵。
周策纵在全面探讨巫术与音乐、舞蹈和诗歌的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六诗皆源于巫术活动。
3.教学科目
陈世骧相信六诗应是大师的教义,可理解为六种诗歌表演的形式。
章必功提出六诗是周代诗歌教学的纲领,声义并重,大师通过风和赋教国子歌唱和朗诵诗篇之法,通过比和兴教国子切类指事、引伸发挥诗义之法,通过雅和颂教国子在各种政治和祭祀场合用诗之法。
王昆吾也认为六诗是西周乐教的六个项目:风和赋是言语传诗的方式,分别指方音诵和雅言诵;比和兴是歌唱传诗的方式,分别指赓歌和和歌;雅和颂是加入器乐因素来传诗的方式,分别指乐歌和舞歌。
四、二十世纪对“赋比兴”方法的阐述
1.诗歌创作前的谋篇立意技巧
徐复观将比和兴作了一个深刻的比较:“比是由感情反省中浮出的理智所安排的,使主题与客观事物发生关连的自然结果”;兴则相反,未经过任何安排经营,而是作者胸中所蕴蓄的感情,偶然由于某种事物的触发而浮现,故兴和主题的关系,是「先后相生」的,“先有了内蕴的感情,然后才能为外物所触发;先有了外物的触发,然后才能引出内蕴的感情。
”
叶嘉莹的看法与徐相近,她指出比和兴的区别在于:首先,兴的作用大多是物的触引在先,而心的情意之感发在后;而比的作用,
则大多是已有心的情意在先,而借比为物来表达则在后;其次,兴的感发大多由于感性的直觉触引,不必有理性的思索安排,而比的感发则大多含有理性的思索安排。
2.诗歌创作中的结构布局技巧
鲁迅说:“《诗》则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日比,四日兴,五日雅,六日颂。
风雅颂以性质言??是为《诗》之三经。
赋比兴以体制言:赋者直抒其情;比者借物言志;兴者托物兴辞也。
是为《诗》之三纬。
”
钱基博说:“《诗》凡三百五篇,其体为风、雅、颂,其辞有赋、比、兴。
赋者,直陈其事者也。
比者,以物取譬者也。
兴者,感物抒兴者也。
”
蒋伯潜、蒋祖怡说:“赋是直抒情意,直述人事;比是借物为比,喻其情事;兴是托物兴起,抒写情意。
”
刘若愚将赋、比、兴释为三种表达模式---- 赋是叙述的、描写的模式,比是比较的、类似的模式,兴是联想的模式。
顾明东质疑戴的方法和结论,并提出另一观点:“比是一种静态的、单一的隐喻,而兴则是一种动态的、整体的、完整化的隐喻;赋-比-兴三位一体,构成诗歌创作的完整理论,分别代表在将诗歌深化过程中三个相互交织重迭的阶段。
”
傅庚生释比为联想,诗人借之以构造浅切明白的隐喻,兴为分想,诗人借之以构造意味深长的意象。
3.诗歌创作后的阅读诠释技巧
施炳华在细致分析《毛诗》中所有标兴的诗篇的基础上,推论毛公标兴的目的是强调诗的教化作用,揭示诗中所隐藏的政治伦理意思,并不是为了标举作诗方法。
王念恩将赋、比、兴理解为不同的读诗方式:赋是文字阅读,比和兴是比喻寄托式的阅读。
苏源熙认为赋、比、兴是《诗经》注疏家们的诠释工具,故运用赋、比、兴对诗篇进行解读,总是引向对正统观念的确认。
周刚将赋、比、兴称为三种赋诗言志的方法。
鲁洪生则进一步将这一定义扩充至言语引诗和著述引诗。
篇三 : 鱼玄机及其诗研究综述
鱼玄机及其诗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鱼玄机是晚唐显赫一时、才貌双全的女诗人,虽然她的诗在《全唐诗》中收录的不多,只有50首,可是她和她的诗却备受后世学者以及道学家们的争议。
当然,关于鱼玄机其人其诗的评论,褒贬不一,在不同的视域下,学者们对鱼玄机及其诗进行了再解读。
关键词鱼玄机诗思想价值观
中国文学史上,女性文学是不容忽视的文学分支,它筑成了中国文坛的一道绚丽无比的风景线。
尤其唐代女性诗人的诗作在中国诗坛的价值和影响是男性诗人望尘莫及的。
有唐一代,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女冠诗人群体的空前繁盛。
作为唐代女冠诗人的代表,鱼玄机是个
颇受争议的人物。
虽然她的遗诗不多,但是她的人以及她的诗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后人对此的评论更是层出不穷。
笔者在研读了诸多鱼玄机及其诗以及后世不同学者关于其人其诗的评价后,对不同的解读者的文本作了简单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鱼玄机其人
关于鱼玄机本人的记载,大都以与她同时代的皇甫枚《山水小牍》为据。
它是这样形容鱼玄机的:“于是风流之士,争修饰以求押,或载酒诣之者,必鸣琴赋诗,间以谑浪,懵学辈自视缺然。
”于是,一种“女冠似妓”的观点一直为后世学者所普遍认同,于此,鱼玄机的人品和人格遭到了很多学者甚至道学家的鄙视。
黄周星因其写下“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的诗句而批评鱼玄机:“可谓教蹂升木,诱人犯法矣。
罪过~罪过~”;宋代的陈振孙在《直斋书录题解》中说她:“乃败风俗之尤者”;五代人孙光宪《北梦琐言》则直言她“自是纵怀,乃娼妇也。
”
到了现代,学者们关于鱼玄机其人的论述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致。
郭江慧、朱卫东、齐红艳三位老师于2009年9月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发表了题为《梦为蝴蝶也寻花----唐代女冠诗人鱼玄机情感世界解读》的论文。
文中认为对诗人影响很大的还有她的居住环境----平康里。
平康里为长安妓女聚居之地,是与明代秦淮河之“河房”齐名的“风化区”。
并以鱼玄机诗的《卖残牡丹》为例,把对诗人的评价渗入到对诗作的赏析中。
诗云:“临
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首句言风吹花谢,花期短暂,提醒人要珍惜。
次句说花香无比,自然高价。
三句叙述牡丹来自宫里,出身高贵。
四句云花将移植到上林苑,欲购从速。
经过诗意解读分析,作者认为此诗是鱼玄机早熟情感世界的写真,世故和拿捏作态跃然纸上,风尘味道笼罩字里行间,毫无童真童趣可言。
而陕西师范大学女硕士研究生白军芳于2000年3月15日发表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的名为《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谈鱼玄机和她的诗》的论文对鱼玄机却是另一种评价。
作者在对鱼玄机人生遭遇及其诗作评析后认为鱼玄机是个有独立个性、叛逆而又自尊自爱自信的女人。
正如文中所言:“她一面大呼‘茫茫九陌无知己’的寂寞,一面又自矜‘应为价高人不问’的孤傲;一面‘自恨罗衣掩诗句’的痛苦,一面又夸耀‘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的性别魅力。
这些诗句都表现了她追求老庄自然、清高、自尊的格调,以及要求保存人类天性的和谐之美的追求,是独立人格的崭露”。
当然,关于鱼玄机本人及其人格究竟是怎样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记载,在不同的视野下,渗透着的是时代的风气和个人的见解。
二、关于鱼玄机的诗
鱼玄机的诗作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种类很多,而且风格各异。
有酬唱送别诗、应时即景诗、伤春悲秋诗等等。
其中最多的是爱情诗。
鱼玄机是个命运多舛的人,她的情路坎坷不平。
在与李亿苦恋无果之
后,她对李郢产生了爱慕之情。
她在《闻李端公垂钓寄赠》中云:“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这样大胆的情诗就是放在当今时代也实属难能可贵,尤其对于女性。
这样的情诗,这样的鱼玄机,当然遭到封建礼教统治下的古代学者的批判和责难。
《唐才子传》卷二曰:“如李
季兰、鱼玄机,皆跃出方外,修清净之教,陶写幽怀,流连光景,逍遥闲暇之功,无非云水之念,与名儒比隆,珠往琼复。
然浮艳委托之心,终不能尽,白璧微瑕,唯在此耳。
”今人陈文华即以为“玄
机诗文藻有余,格调不高,集中放佚语较多。
”而《名媛诗归》对鱼玄机的诗却是大为赞赏,它称鱼为女中诗圣,匹之李商隐。
它在文中说:“玄机盖才媛中之诗圣也,此李义山能为之,而玄机可与之匹。
”这种大胆而又直接的评价方式体现了它对以往男性文学意识的突破。
在评价鱼玄机《和友人次韵》一诗时,它
说:“整丽中亦带娟秀,不使俗艳扰其笔墨。
”一改历来论者对女冠诗“艳冶”的批评,把它纳入到一个更为圆通的诗风评论中去。
作为解释着的《名媛诗归》产生于明末。
明代中晚期被称为“天崩地坼”的时代。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手工业和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商业化倾向逐渐明显。
同时阳明山心学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泰州学派和李贽思想随之兴起,它们激烈而大胆地揭露社会中的种种黑暗与不平等,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反传统、反模拟、讲究自由与性情的思潮。
受此影响,《名媛诗归》在重新收集、整理、评注历代女性文学作品时是从女性自身的生活和感受出发来解读作品的,它在用一个全新的解释视角来诠释鱼玄机的内心世界。
到了现代,对鱼玄机诗的研究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
关于其诗作反映的思想价值方面的论著甚多,下文亦有多涉及,故在此不一一列举。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于鱼诗艺术特色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
比如来自湖北的讲师、女硕士李素平,她曾于2009年2月在长江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论鱼玄机诗的炼字艺术》。
文中通过诗作分析,认为鱼诗工于炼字,闪炼动词、虚词,善用重叠,且炼字与炼意紧密结合,使诗歌达到典雅、意境浑成的艺术境地。
同年6月李素平女士又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鱼玄机诗歌用典艺术初探》的论文。
文中综合了鱼玄机五十首诗中的50多处用典,认为她用典的特点在于:如盐融水,混化无迹;反复
用典,弥见创新。
鱼诗的用典丰富和扩大了艺术形象的思想内涵,含蓄地寄托诗人的思想情感,使诗篇呈现出一种“辞约义丰”、“委婉含蓄”和“典雅精致”的审美效果,接受者通过对典故进行咀嚼后能理解其内在的含义,获得一种解读成功的快慰和美感享受。
同年,李素平女士在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鱼玄机诗歌的比喻艺术》。
文中论述鱼玄机诗作中有明喻、暗喻、借喻、倒喻、引喻、缩喻、反喻,种类多样,但不乏贴切新颖、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显示鱼玄机高超的语言艺术素养,具有强大的审美功能。
同时,鱼也是在以诗代言,借比喻向世人倾诉自己的悲苦身世及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