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现实,抓住机遇,谋求学校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视现实,抓住机遇,谋求学校发展

乐山市中区苏稽镇新桥小学魏敏洪安强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苏稽镇集镇中心。下辖5所村小,有68个教学班级,学生3000多人,现有教职工160多人。学校是乐山市市中区农村窗口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乐山市最佳文明单位,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全国电影课题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一宗旨,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办学之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获得了不少荣誉,已成为市中区境内的一所名校。

苏稽镇位于乐山城区西郊,居住人口密集,交通、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据说苏稽镇已纳入乐山城区规划,其目标是发展为一个科教文化、人文生态区。我校现在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处在如此的环境中,学校的发展必须立足未来,打造高起点,高规格,高档次的学校,创建自己的品牌特色,这是有识之士和我们全校教职工的共识。我们既有优越的发展条件,也面临着发展的重重困难,机遇和挑战并存。

大凡了解农村教育的人,尤其是农村教育工作者,无论校长还是教师,把农村教育同城市教育相比,常常感慨很多,会列举出重重制约学校发展的困难。

一、教育经费捉襟见肘,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1、"普九"时期,为了完成"普九"任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许多农村学校都欠下了或多或少的债务。如今债务还没还清,而"普九"时验收过关的教学用房已经过时,又需改造,有的还成了危房,可是钱从何来?只能修修补补将就着用,无从谈起学校的发展。

2、实验室的器材和药品早已"断粮",图书室阅览室形同虚设,微机室的电脑还停留在DOS系统(不少学校根本没有计算机,更谈不上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艺术教育、科技活动的设备几乎为零,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只能在书中看到,到城市欣赏。

3、农村教师福利待遇不如城市教师,有的地方还连教师工资都无法正常到位。同一片天空无法享受同一片阳光,孔雀东南飞,迎不来蛟龙凤凰,留不住优秀人才。

二、农村教师素质不高,教师结构不合理。

1、在农村有些学校,尤其是村小,班级学生不多,按师生比例核编,使这些学校的老师每周要上二十多节课,整天疲于上课,谈不上教研活动,谈不上业务学习,更谈不上教改科研。教师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2、一方面是教师超编,另一方面却是某些科目的教师奇缺,教师结构不合理。以我校为例,160多名教职工,编制办核编下来超编40多名,可是音乐、美术、体育、英语、信息技术教育、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却奇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只好聘请代课教师或由专业不对口的教师去滥竽充数。严重制约着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3、农村教师接受培训提高,聆听专家讲座,参与上课竞赛,获取荣誉称号的机会、条件和名额与城市教师不对等,制约了教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人戏说:

在农村学校是"区级骨干教师少了又少,市级骨干教师凤毛麟角,省级国家级的特级教师找都别找。"

三、教育的激烈竞争,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选择,造成了农村学校生源外流,生源质量下降。

1、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本身就造成了农村学生人数的减少,使不少的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小校)开始走向衰亡。

2、条件好的家庭,迁住城市带走了一部分家庭环境好的学生。

3、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选择,往往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好的城镇学校就读。

四、家长的素质,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和重视程度;社会环境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农村学校不如城市学校。

(这点也无需举例说明)。

总之,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相比,是钱不如人,人不如人,技不如人,校不如人。

我们认为这些感叹,这些困难,是客观存在,不争的现实。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它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本身就不如城市(像华西村这样的个别农村例外),农村教育的发展又怎能老是想着去和城市教育一较高低。竞争是社会的主旋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选择好的环境,选择好的学校,选择好的教育,原本就是无可非议的正常现象?quot;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村小的往中心校挤,农村的往城市挤,小城市的往大城市挤,内地的往沿海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追求上进的表现。

但是,我们更要明白,感叹救不了农村教育,感叹更发展不了农村教育,感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感叹改变不了经费紧张的现实,感叹依然留不住优秀教师的外流,感叹也阻止不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选择。

农村教育要正视现实,立足农村,认清学校形势,发挥学校有利条件,抓住机遇,积极谋求学校发展,这才是农村教育的出路。

一、把握机遇,争取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

不要总是感叹政府财政的紧张对教育的投入不足,不要总是埋怨减轻农民负担限制了学校的经费来源,更不要担心"一费制"的实施会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把握机遇,积极主动去寻求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农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中央对西部地区,对农村教育的扶助支持给我们的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学校正是借这股东风,八方呼吁,多方筹款,终于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修建了比较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建起了多媒体电化教学室和音乐美术艺术教学室,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虽然学校现在新旧欠债100多万元人民币,但我们不仅解决了教学室不足和生源上涨的矛盾,而且使学校上档次,上规模,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认为,带帐发展未必就是坏事,学校不发展才是农村教育的最大悲哀。

二、因地制宜,积极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更加合理地利用教育

资源,把学校做大做强,打造学校品牌。

农村教育要发展,要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自己做大做强,抓住机遇,办出自己的特色,打造学校的品牌。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域的分布,在农村小学存在着中心校和村小校两种体制,一个乡镇,学校布点多,教育投入分散,教育资源浪费大。同时,小规模的村小校,也发展不到哪里去,还制约了中心校的发展。

如今,生源的减少已使某些农村村小校无存在的必要。人民生活在不断改善,交通越来越发达,有些乡村交通实现了"村村通工程",学生就学非常方便。同时,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选择和渴望,这些都为我们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提供了实施的条件和要求。就拿我校来说,地处的苏稽镇是经济交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连续两年,应家长的要求,我们因地制宜,撤并了两个村小学校。不但减少了教育投入的分散,更合理地节约利用了教育资源,还把撤并的村小学校转化成了新的教育资源,更好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发展壮大了学校。

布局调整,是农村学校做大做强自己的一大有利条件。但必须指出的是布局调整要因地制宜,要保证农村的孩子能正常入学。

三、立足校本培训,培养骨干教师,打造相对范围内的名师。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一所学校要发展,要打造特色品牌,必须要有一批优秀的教师支撑着。然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农村优秀教师往城里走,城里优秀教师往东南飞,原本就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现象。有人?quot;情感"留人,对此我们也不是很主张的,别说"情感"未必就能留住人,我们认为应该鼓励教师向高处发展,并把这当成一种激励教师竞争向上的动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对农村学校来说,教育的优秀人才,靠等和要是不行的,必须立足于学校自身,不断培养自己的骨干教师队伍,打造相对范围内的名师。

优秀的教师是锻炼出来的,我们学校建立了一支自身的骨干教师队伍,并不断地发展壮大。我们积极地为骨干教师提供发展的条件,创造发展的机会,提出发展的要求。展示发展的舞台。并且不断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舆论宣传,建立骨干教师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我们认为,用名师创名校,以名校育名师,是农村教育谋求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积极开展教改科研,谋求学校发展,扩大学校影响。

不要把教改科研神秘化了,更不要认为农村小学无法进行教改科研,农村教育应该围绕学校实际,进行教改科研。

教改科研对内可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对外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还可以通过专家对教改科研的指导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

我们学校有专门的教科室,组织指导学校的教改科研。近年来,我们参与了全国电影课题校本开发研究,和西师大合作进行了学生学习策略研究,还参与了市级课题口风琴实验教学研究。我们还有自己的区级课题验证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校级课题农村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我们还鼓励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这些措施不但对外宣传了我们的学校,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学校,而且促进了一大批教师的成长。长期以来,说起农村教育,人们似乎只想到浩大的"普九"工程,边远山区的"希望小学",农村青壮年的"扫盲脱盲"。不错,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